议论要言之有据
2021-01-15
文题呈现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关于“诚信”,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
2.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写作指津
议论文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而且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考生在选择论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准确
在议论文写作中,不管是列举事例还是引用名言警句,都要确保选用的材料真实准确,不能出现断章取义或张冠李戴等知识性错误。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引用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名言,来论证应该“敬业与乐业”的道理,这样选材就做到了真实准确。
2.材料与观点一致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阅读中,我们一定积累了不少作文素材,但是在具体的议论文写作中,有些素材并不能论证作文的观点,这时候如果生硬地选择它们来作为论据,不但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反而会因为材料与观点不一致,使作文的说服力大打折扣。比如“范仲淹划粥割齑”的故事,如果用来证明“刻苦努力的精神非常重要”这一观点,就很有说服力,但如果用来证明“勤俭节约是美德”的观点,就未免过于牵强了。
3.典型丰富
典型,即所选材料应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支撑论点,而不是只能适应特殊情况。丰富,即所选材料的数量、种类要多。可以选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事实论据;可以选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道理论据;也可以两者兼用。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巧妙运用论据,能够使论证更加充分,观点更有说服力。那么,同学们应当怎样巧妙地运用论据呢?这里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同类排比法
即运用同类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构成排比,不但能凸显观点,增强说理的力度,还可以使内容富有文采,语言富有气势。也可以先概述几个事例或引用几句名言,再进行统一分析。如佳作《谈诚信》中的片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诚信的人数不胜数,他们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一生不负信,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2.正反对比法
即将正反两种论据进行对比,使作文的观点和主题鲜明突出。如佳作《诚信为本》中的片段:
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屡次点起烽火,戏耍诸侯。等到敌人真的入侵時,他再次点燃烽火,却因为失信于诸侯,没有人愿意来救援,最终死于骊山之下,西周从此灭亡。反观魏文侯,他与管理山林的小官约好去打猎,宁愿取消宴会,也要冒着风雨去赴约,因此受到各国的普遍敬重,魏国从此强大起来。可见,诚信不仅是为人之本,更是强国之基。
3.引申类比法
即将所列举的事例进行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生活,从而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如佳作《谈诚信》中的片段:
不要说诚信的缺失与我们无关。与同学约好时间没有准时到达,考场上抄袭作弊……这些难道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诚信的事吗?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到了做大事的时候,自然会讲诚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正是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培养出来的,在小事中尚不能以诚信严格律己,何谈大事?一个小小的坏习惯,一次不起眼的失信行为,都会让我们不断远离诚信。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视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才会更加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才会更加多彩。
具体到这道作文题来讲,考生在写作时应当首先明确“诚信”的含义,“诚”就是诚实无欺,“信”就是言而有信;然后可以从“为什么要讲诚信”和“不讲诚信会怎样”中任选一个角度来写作。如选择“为什么要讲诚信”,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析诚信的重要性,划分出三到四个分论点来写,如“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如选择“不讲诚信会怎样”,考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先指出讲诚信的好处,再列举不诚信的事例,从反面论证失信的严重后果,最后联系现实,发出号召,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例文展示
谈诚信
◎刘俊熙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那么,诚信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不讲诚信,就丧失了做人的底线,难以取得成功。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多次隐瞒、撒谎,最终被迫引咎辞职,因为不诚信留下了污点;在我国,也有一些“明星”因偷税漏税等不诚信行为,被处以巨额罚款,有的甚至锒铛入狱,从此国内再无企业敢与其合作……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诚信社会的建设,对失信人员的处罚也越来越严格。失信人员不能乘坐飞机、动车,不能入住星级酒店,甚至累及家人,子女也不能上好学校。有些地方还推出了警示彩铃,让一些不讲诚信的人在社会中“露出原型”。可见,诚信是立身之本,没有诚信,不仅无法取得成功,甚至还会失去立足之地,为人所不齿。
业无信不兴。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如果坚持诚信经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必然会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取更多利润;但如果没有诚信,以次充好、制假贩假,短期内好像占到了便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经营惨淡,甚至触犯法律,最终走向衰败。
国无信不强。大家一定听过商鞅徙木立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视国家大事如儿戏,为博美人一笑,上演了一出“狼来了”的闹剧。结果前者变法成功,留名千古;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灭。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离不开诚信。
总而言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诚信永远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标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更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基础!
【湖南隆回县桃花坪中学,指导老师:廖海乐】
点评
作文围绕“谈诚信”这一论题,开门见山地表明诚信的重要性,然后抛出问题:“诚信为什么会如此重要”,自然地引出下文。论述部分则列举了一系列典型事例,分别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层面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论据丰富,论证有力,说服力强。结尾处总结全文,再次点题,强调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诚信都非常重要的道理。全文结构清晰,论据充实,值得同学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