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听评课专业化
2021-01-15左苏
左苏
放假时是我读书充电的最好机会,这一次我选择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选择这方面书的理由,来源于我在日常教学中,听课和评课过程中的困惑。听课是教师的成长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学校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都要坚持听课多少节,寫听课记录。可是听课任务完成了,听的过程和评课的过程、效果如何,都没有去探讨。评课都是同科老师往一块一凑,简单分析,至于这节课的优缺点,老师们大多只谈优点,缺点则很少触及了。急于了解什么样的听评课更专业有效,对于自己的教学成长有怎样的指导和促进,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分成四个部分:第一“故事分享”。记录若干故事,在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中所经历的思考和不平凡的历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要想完成一个教研和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第二部分“问题解答”。该部分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范式创新”。这一部分的核心是课堂观察框架和部分观察与记录工具,这是该书的精华部分,也是该书的创新。第四部分“课例研究”。该部分呈现了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它是课堂观察研究的实践层面意义上的延伸,改善了我们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通过阅读使我对听评课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明确了教研组在听评课的组织领导和分工作用;明确了教师在听评课中承担相应的职责,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评课活动。
一、课堂观察的流程
这本书,给我们确立了课堂观察的科学的流程。即:(1)确立研究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课程的呈现过程以及他们之间互动构建的课堂文化等等。(2)选择观察焦点,就是把课前会议中的听课关注点进行假设问题与实际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观察。(3)记录课堂行为。围绕观察焦点,运用记录表格,把课堂行为比较详细记下,比如对事情的开始、过程、结果是什么等等,尽可能地实事求是。(4)作出分析推论。根据课堂记录,分析推论出问题所在,以证明假想的观察焦点和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问题的细节得以暴露。(5)提出改进意见。就是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的改进行为的意见。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行为,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行为。
二、课堂观察的维度
专业的听评课,列举了课堂观察的“学生学习的纬度、教师教学纬度、课程性质纬度、课堂文化纬度”四个方面。
四维框架的实践依据:观察什么课,关注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关于学生学习:关注学生怎么学或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如“自主”中的“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 等;教师教学: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如“环节”中的“这些环节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吗?” ;课程性质: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如“目标”中的“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 ;课程文化: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课堂文化,如“特质”中的“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指导/对话)。由此推导出: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我在该课堂呆了40或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等问题。
三、课堂观察的三大转变
就如何改变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崔教授提出了三大转变:第一,简单变复杂,必须正视教学的复杂性,以复杂的思维和观点去看待教学活动。无论是听评课的动机、过程还是结果,都要主张多样性的统一,并且多样性之间必须要有必要的张力;第二,对立变理解、参与听评课的人需要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基于“现场”,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就此课论此课,不要作过多的类推或假设。二是要充分考虑教师本人的独特性,挖掘上课教师好的东西,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三是在评课时,谈到存在的问题,最好“体谅优先”,要有证据、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第三,业余变专业,传统的听评课中,缺乏听评课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也缺乏专门的“听课人才”。其实,有了上课能力或研究能力,不等于就有了听评课的能力。崔教授建议,一是要注重对“听评课”的研究;二是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教育或培训;三是要明确听评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特别是同科教师,而不是谁都可以充当听评课者。
综上,我从书中获取了一个重要问题的答案:如何使听评课更专业化。而在众多理论和时间经验中,以下的几条是对我最有启迪的。1、把听课评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2、可以设计一些课堂观察工具(课堂观察量表),这些工具应该是开放的,供选择的。3、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听评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一是由完整的记录到重点记录再到不用记录;二是由听课到观课再到思课;三是从关注自己到关注教师再到关注学生。4、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
这本书让我弄清很多一直没有搞清楚的问题,以听、评课的角度来反思教学,进行设计,也许也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教学需要智慧,书籍是启迪智慧的钥匙,阅读教学类书籍可以使我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