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剧本

2021-01-1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45期
关键词:窦娥选段屈原

技法指津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大体分为三种: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某一人物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内部冲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物不仅仅是戏剧冲突的中心,还是表现冲突的主要途径。没有人物之间的冲突或差异,就无法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他们的性格、产生情节的纠葛、反映社会的本质。所以阅读剧本,一定要深入分析戏剧冲突,进而理解人物形象。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把握戏剧冲突,就要了解剧本的主要情节,把握戏剧中人与人(外部)、人与环境、人物内心(内部)的冲突。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剧情和剧中冲突加以梳理。如果是某一部戏剧的节选,还应当了解全剧,弄清楚节选部分在整部戏剧中的位置以及前后幕是什么。

如《屈原》,就是以楚国和秦国的外交斗争为情节线索,表现了爱国的屈原和卖国的南后等人之间的矛盾,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屈原这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再如《枣儿》,这部戏剧,外部冲突发生在老人与男孩之间,男孩想偷枣,而老人是看枣的,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是戏剧的主要冲突。此外,剧中的两个人都通过吃枣、说枣表达了企盼自己的亲人归来的愿望,老人盼望自己名叫枣儿的孩子回来,而男孩则希望自己在城里的父亲回来。这是戏剧的内部冲突。

2.关注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物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以及他们的内心活动。

分析人物语言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三方面入手。所谓个性化,是指人物受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而动作性主要指通过对话引起的人物从内在心理到外部动作的一系列变化;潜台词则是指人物语言的深层意义或者言外之意。

在阅读剧本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将人物的关键语言圈画出来并作批注。如《天下第一楼》中的人物语言就很有特色,增加了方言的运用,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尽显方言特征;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说“瞎话”“下作的东西”,不仅方言味十足,而且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第一幕中克五和常贵的对话:

克五:(吃得高兴,满面红光)常巴儿,刚才我上台阶的时候,你怎么说来着?

常贵:(马上想起来)我说您是步步登高。

“我说您是步步登高”,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把常贵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这些人物语言或正面或侧面展现了人物形象,体现了地域特色,凸显了“福聚德”这个三教九流、雅俗文化的聚集之地的特点,更具有真实性,也将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3.阅读舞台说明,还原故事背景。

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会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服装,所需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等。通过舞台说明可以了解故事背景,尽可能细致地还原情节,有助于我们了解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如话剧《屈原》中屈原发出“雷电颂”前有一段舞台说明: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剧情发生的场景、时间和屈原的服饰、神态、动作,塑造了一个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爱国者形象,也为读者理解下文他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

又如话剧《天下第一楼》第一幕中的舞台说明:

时间:1917年夏。地点:前门外肉市“福聚德”。

正阳门(又称前门)外,堪称“天子脚下”,人口稠密,市井繁华,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店铺、茶楼、戏院、摊位鳞次栉比。白天人群熙来攘往,入夜灯火辉煌,历经五百年繁盛不衰。

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氛围,奠定了话剧整体的情感基调,为下文的戏剧冲突作了铺垫。

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窦娥冤(节选)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可憐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选自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1.下列对选段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曲词运用大量修辞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窦娥对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曲词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特征。

B.在【端正好】中,窦娥唱的“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揭露了元代严密的法网和封建吏治的黑暗残酷。

C.剧中交代窦娥还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既写了窦娥不幸身世,也为后文窦天章为窦娥平寃埋下伏笔。

D.“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在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这句唱词也反映了窦娥身上具备的抗争精神。

2.从选段来看,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

【董问博/供稿】

猜你喜欢

窦娥选段屈原
窦娥冤
梦见屈原
选段精读角
端午思屈原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屈原送米
谁杀死了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