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愤怒
2021-01-15张贵余
张贵余
但凡对世界美术史略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对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感到陌生,也一定知晓他的传世代表作之一《格尔尼卡》(Guernica),这是他的心血之作,也是他向法西斯宣战的有力武器。
毕加索—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
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世界艺术史上著名的画家、雕塑家、创新者,立体画派创始人。就艺术和艺术运动而言,毕加索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他也是历史上最成功、最具创造性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他之前,没有其他艺术家像他那样对艺术界有如此大的影响,或者像他那样有大量的追随者。毫无疑问,他注定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永远地融入到人类的肌理中。
毕加索有着最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和独到的艺术创作眼光,每一个艺术创作阶段,都能给世人呈现令人惊奇的作品。他是艺术史上最多产的天才,在他70多年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共创作了10多万件作品,包括绘画、素描、插图、雕塑、陶瓷、服装和戏剧布景等,其中的许多作品被认为是杰出的传世之作,如《格尔尼卡》《亚威农的少女》《老吉他手》《镜前少女》以及《哭泣的女人》等。
20世纪的头10年间,毕加索数次去巴黎的特罗卡戴罗博物馆参观学习,主要目的就是观摩该馆陈列的非洲艺术,从中吸取艺术营养,激发创作灵感。非洲艺术有着独特鲜明的风格,其木雕、面具和绘画往往会显示出一种原始的美感,粗犷、率性、逼真,有时又大胆夸张,甚至恣意妄为。非洲原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力量让毕加索大为感动和震撼,给了他许多创作灵感,他把吸收到的艺术营养又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让他创造了立体派绘画理论。
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的少女》是他第一幅被认为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表现出了清晰鲜活、力量强大、洞察深刻的艺术风格,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幅画中,毕加索借鉴原始主义理念,放弃惯常的透视画法,取而代之以二维平面构图,彻底背离了传统的欧洲绘画技巧,已知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都被他完全放弃了。因此,这幅画被称为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创新性的绘画。自此,毕加索开辟了新的绘画道路,随后创造了立体主义绘画体系。
《格尔尼卡》则是毕加索的另一幅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这幅画惊世骇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连画家本人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读。那么,当了解了画家创作这幅画的背景和心理状态时,也许有助于对该画的认知。
地毯式轰炸—惨绝人寰的杀戮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展馆创作的大型油画,但创作过程并不顺利,甚至于,毕加索一度并不想合作。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主意。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市的一个小镇,因为一场灾难而留名青史,也因为这场灾难,催生了一幅同名传世杰作。那场灾难发生于1937年4月26日,纳粹德国空军的“神鹰军团”把西班牙北部的这个古老乡镇夷为平地。
格尔尼卡其实是一个毫无战略意义的城镇,没有军队驻扎在那里,而且那天是一场热闹的集市,大火烧了3天3夜,结果炸死了1654人,另有889人受伤,死伤最多的还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恐怖主义暴行震惊了全世界,也彻底激怒了毕加索。当时已经移居法国的毕加索完全改变了主意,决定把格尔尼卡事件作为绘画的主题,从而创作了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格尔尼卡》。
毕加索的作品也许过于抽象过于深奥,许多人未必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但是,如果读一读当时的报道,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格尔尼卡》。
乔治·斯蒂尔(1909~1944)是一名出生在南非的英国记者。作为英国《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他采访报道了西班牙内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许多战争场面。1937年4月26日,纳粹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摧毁了格尔尼卡。轰炸后不久,他就前去采访,于4月27日写出了现场报道,发表在4月28日出版的《泰晤士报》上,他的这篇文章也同样登载在美国的《纽约时报》上,随后还被翻译成法语刊登在法国的报刊上,从而让格尔尼卡灾难成为一个国际性事件,引起世人的强烈愤怒。他在那篇题为《格尔尼卡灾难》的文章中写道:
格尔尼卡,巴斯克人最古老的城镇,也是他们文化传统的中心,昨天下午被残暴的空袭者完全毁坏。这是一个平常的小镇,离战线很远,也不是军事目标,但是德国的飞机列队对其进行了毁灭性地轰炸,参与机型包括容克轰炸机、亨克尔轰炸机和亨克尔战斗机。轰炸机不停地扔下1000磅的炸弹,以及3000多枚两磅重的燃烧弹,而战斗机超低空飞行,用机关枪向四处逃跑的平民扫射。
凌晨两点钟,我赶到格尔尼卡,眼前是令人恐怖的景象,到处是废墟、到处是大火,事实上,站在10英里之外都能看到火光。长长的街道堆满了瓦砾,无法通行。许多人逃离城镇,但也有一些人因伤不能行走而留了下来,或者有一些人留下来是为了寻找失踪的亲人和孩子。
斯蒂尔毕竟是轰炸之后才到达现场,轰炸时的场面没有看到,而当时伦敦《每日快报》的战地记者芒克是轰炸开始后第一个赶到现场的记者,他亲历了恐怖的袭击:
我们离格尔尼卡有18英里时,我的同事安东把车停在了路边开始喊叫。他指着前方,当我顺势看过去后,我的心快要跳进我的嘴里。在小山顶上,出现一群飞机,差不多有12架的样子,它们从高处俯冲下来,飞得很低,有6架亨克尔52型战斗机好像就扫到树梢。它们像一群信鸽一样飞向我们,我和安东躲在了一个离路20码远的炸弹坑里,里面有半坑的水,我们就半是跪着半是站着把头抵住弹坑的壁上。飞机来回飞了好几趟,子弹在我们的前面、后面、两侧乱飞,由于极度恐惧,我不停地发抖……
我猜想飞机投完了弹药离开了,我们跑回到自己的车里,近处一辆车在猛烈燃烧,我们拖开两具尸体,继续前进,此时能够看到天空中的火光。离格尔尼卡越来越近,道路两边坐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茫然不知所措。我看到一个牧师,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已经说不成语句,指着4英里之外的火光断断续续地说:“军用飞机……炸弹……很多,很多。”
我是第一个到达格尔尼卡的记者,立即跟巴斯克民兵一起收集被火烧焦了的尸体,一些士兵就像孩子一样哭着,房子塌成了废墟,人肉被烧糊的气味令人窒息。集市几乎被火包围了,那里有一百多个难民,不停地哭喊着,来回摇晃。有一幅场景折磨了我好几个星期,在一个地下室里,几具被烧焦的妇女和儿童的尸体挤在一起。
这两篇报道加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已经足够表现那个小镇的灾难,我们无需再说什么。
《格尔尼卡》—法西斯暴行的证词
从1937年1月起,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委托毕加索为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展馆创作一幅壁画,这幅画要让人们知道西班牙正在发生的一切,那就是残酷的内战。3个月来,毕加索一直在寻找创作那幅壁画的灵感,但是当时这位艺术家心情极度沮丧,10多年的个人生活混乱不堪,对自己的工作也不甚满意。更让他痛苦的是,他的祖国西班牙处于内战状态,法西斯主义者佛朗哥发动政变试图推翻共和国政府,他承诺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繁荣与稳定,可是他带给人民的是死亡和毁灭。尽管毕加索对新的共和国政府明显表示同情,但他却并不太关心政治,而且公然鄙视所谓的政治艺术。所以,当西班牙政府要求他创作反映内战的壁画时,他理所当然地拒绝了。4月初,他的朋友伯加明要求毕加索创作一幅作品,作为反对佛朗哥领导的西班牙法西斯主义者的武器。但是,毕加索的内心对这种明显是命题式的创作要求非常排斥,所以他回复说他的创作主题完全是非政治性的,比如他创作的《洗浴者》和《画家与模特》,并不认同伯加明关注政治的要求。
1937年5月1日,格尔尼卡大屠杀的新闻传到了巴黎,100多万人涌上街头表示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这是巴黎有史以来经历的最大的游行示威活动。记者对格尔尼卡事件的报道也占满巴黎报纸的头版,黑白照片让毕加索非常震惊,继而让他异常愤怒。他冲过挤满人群的街道走进自己的画室,立即画了第一张日后被他称为《格尔尼卡》的油画草图,也结束了他对创作灵感的苦苦搜索。他先是画草图,然后一再修改,最后画在巨大的画布上,其过程漫长而艰辛,他时而跪在地上,时而站在梯子上,但是,他始终对作品满腔热忱、专心致志。他决定将这幅巨幅油画做成能震撼人心的纪念性壁画,以警示观众不久前发生在西班牙古镇的恐怖袭击,同时,他也想提醒观众时刻关注世界各地蒙受同样灾难的人们。
其实,《格尔尼卡》这一伟大作品与西班牙内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全面爆发,当时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右翼民族主义党试图推翻西班牙左翼的共和国政府。血腥的西班牙内战很快就吸引了外国的参与,并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大敌对阵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而苏联则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来自美国的“亚伯拉罕·林肯旅”作为志愿者也来到西班牙站在政府军这边。西班牙敌对双方都各有支持者,这反而给内战火上浇油。
格尔尼卡的灾难让毕加索难以抑制悲愤之情,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创作出伟大的艺术品《格尔尼卡》。该画作也是他最擅长的立体主义绘画风格,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描绘在法西斯的暴行下,西班牙人民的痛苦和悲惨生活。作品中央是一匹昂首哀鸣的马,马的舌头则幻化成一把匕首,飞离口腔刺向前面强悍的公牛。马的身下是一位倒地死亡的士兵,右手被马蹄踩断,但仍然紧紧握着一支鲜花和一把断剑。图中几位妇女的形象最震撼人心,画的左边有一位妇女,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哀嚎。而画面的右边一位妇女举手向天,无望地哭喊着,离她不远处有一位妇女惊慌逃亡,画家用了令人惊异的手法来表现她渴望生命的心理,那就是一条腿远远脱离身体,落在后面,似乎是跟不上她急于逃命的整体节奏。画面中间偏左的上方有一盏灯,发出锋利的光线,照着被毁灭的一切。整幅作品用了灰暗的冷色调,阴郁而压抑,令人窒息,而这也正是毕加索想要达到的效果。
毕加索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在《格尔尼卡》中直接表现轰炸场面本身,他没有画一架飞机、一枚炸弹、一个袭击者的嘴脸,而是画满了受难者。整个画面充满了死者、伤者、肢体和被撕裂的身体,具有更强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也更加强烈地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尽管如此,画面上的许多东西仍然是个迷,以那头强大的公牛为例,没有人知道它确切地代表什么。也许可以理解为是德国入侵者残暴的象征,也可以被看成是危在旦夕的西班牙的象征,有人还认为这头公牛就是冷酷残暴的佛朗哥,在平静的表情下眼睛里露出极度的残忍,甚至能从它半张的嘴巴里看到佛朗哥发出了胜利者的狂笑。即使那些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美术史学家也不能完全释透这幅画的全部内涵。其实,也无需一一参透,只需知道这是毕加索对战争的指控、对法西斯发出的抗议呐喊就已经足够了。
从一开始,毕加索就没有打算用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格尔尼卡的恐怖,画面中的主要肖像—女人、马、牛等,每画一次草图就修改一次,之后画到巨大的油画布上,即使这样,他仍修改了数次。他说:“一幅画是不能事先想好并定稿的,在创作过程中,也会随着想法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创作完成,它仍然会随着观看者的思想变化而不断变化。”有人曾要求毕加索解释那幅画,解释他的象征手法,他回答说:“画家也无法精确解释这些图像,否则的话,如果他能够用语言明确地写出来可能更好。公众看这幅画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这些图像。”
3个月之后,《格尔尼卡》被送到了西班牙展馆,立即成为西班牙展馆中最吸引人的作品之一,成为格尔尼卡灾难的提醒者。人们一开始对这幅画的反应是压倒性的批判,德国发行的博览会手册就称《格尔尼卡》“是一个肢体组成的大杂烩,任何一个4岁小孩儿都能画得出”,称这幅壁画是一个疯子做的梦。即使站在西班牙政府一边反对佛朗哥的苏联人对这幅画也反应冷淡,他们更喜欢用更加明显的图像来反映现实,认为只有更现实的艺术才能够具有政治和社会效果。但这一切评论都不能影响这幅画的伟大,毕加索的这一精心杰作成为20世纪对战争罪行最有力的控诉,也因特殊的表现效果,而被人们尊称为“抗议地球上所有战争的永恒纪念碑”。
《格尔尼卡》—“德国纳粹的杰作”
巴黎世博会结束后,《格尔尼卡》到欧洲和北美各地巡回展出,唤起人们有关法西斯威胁的意识。尽管之后还到过其他许多地方展出,比如慕尼黑、科隆、斯德哥尔摩甚至是巴西的圣保罗,唯独没有去西班牙展出。这是毕加索的一个条件,那就是只有到佛朗哥的独裁专政结束、西班牙拥有了公民自由和民主制度后,此画才可以在西班牙展出。这一天终于在1981年来临,当时佛朗哥已经死亡,而西班牙也已经走向民主。
可以说,《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向佛朗哥发出的强烈信号,他要用这幅画作武器,与战争和法西斯主义抗争。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
是的,毕加索对法西斯的愤怒从来没有停止,也从不肯原谅他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毕加索住在纳粹占领的巴黎,德国军人时常参观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一位德国纳粹军官指着《格尔尼卡》的一件复制品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毕加索愤怒而不无嘲讽地说:“不,這是你们的杰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德国纳粹法西斯的愤恨和藐视。正因为如此,《格尔尼卡》被认为是战争的证词,是最强有力的反战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