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东渐
2021-01-15吴鹏
吴鹏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广泛地使用青铜来铸造各种工具、兵器、容器等,将人类历史带入了青铜时代。而此时的中国,进入了古史所载的夏王朝时期,以中原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文化和甘青的齐家文化,分别成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的两个发展中心,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业的最高成就,而随后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代和以“礼”治天下的西周,更是将青铜器推到了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最高峰。春秋战国,随着“礼崩乐坏”,青铜器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仍然不乏精美之器不断问世,向人们展示当时的智慧和辉煌。魏晋以后,人们有了更多样的题材制作器具,青铜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材料,已经难有社会力量的倾注,但是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东西文化的交融,出现了很多精美的器物,翻开了青铜器制作新的一页。纵观唐代铜器发展史,可以从佛教造像、佛教法器供器和熏香器、铜钟、日用器和装饰器几个方面来窥斑见豹。
一、宗教造像
铜佛教造像是魏晋以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工艺之复杂不亚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鎏金、镂空技术也在这一阶段被大量使用。隋唐时期是佛教造像发展的鼎盛阶段,造像变得繁缛华丽,体态也趋向丰满圆润,最具代表的当为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出土的隋开皇四年铭董钦造鎏金铜弥陀佛像和西安市莲湖区土门李家村出土的鎏金铜西方三圣造像。
开皇四年铭董钦造鎏金阿弥陀铜佛像(图1),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1974年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出土。通高41厘米。该造像由高足床上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香熏、四足方床和两蹲狮组成,通体鎏金,主件、附件分体铸造,然后以卯榫相连,可拆装。阿弥陀佛位于正中,坐姿,高肉髻,椭圆形脸,面带微笑上身外着袒右肩袈裟,内着僧衹衣,下着长裙,右臂从肘部上屈,掌心朝前,五指向上,左臂从肘部向前平伸,掌心朝上,五指伸直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重瓣莲花高座上,头后有桃形镂空火焰纹顶光。左右胁侍菩萨立于阿弥陀佛两侧,均头戴宝冠,冠带下垂至膝,方圆脸,双目微睁,目视下方,面带微笑,体长腰细,上身袒露,颈戴项圈,臂着钏,腕戴镯,帔帛绕臂下垂至座两侧,下着长裙,腰佩璎珞,跣足立于覆莲座上,头后有桃形火焰纹顶光。右胁侍菩萨右臂上屈,手执莲蕾,左臂屈于胸前,掌心朝下,手指伸直。左胁侍菩萨右臂自然下垂,手托莲蕾,左臂上屈,拇指、食指捏一颗宝珠。左右金刚力士立于菩萨前侧,体略向内侧,头戴宝冠,目怒视,上身袒露,颈戴项圈,身璎珞,肩搭帔帛,下着长裙,裙腰下翻,跣足而立,脑后有圆形顶光。右金刚右臂微外屈,手握拳,左臂前屈,掌心朝下,五指并拢上翘。左金刚左臂前屈,手握拳,右臂屈举胸前,掌心朝下,五指伸开。弥勒佛高座前裸体侏儒托举莲花簇拥一塔式罐形香熏。高足床呈方形,下有四足,四周有镂空曲尺形护栏。床前为两蹲狮,昂首挺胸,一只目视前方,一只头略向左侧,尾上卷,相向蹲踞于薄座上。床右侧及背面边足上镌刻发愿文118字,为:“开皇四年七月十五日,宁远将军、武强县承董钦敬造弥陀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具闻正法。赞曰:四相迭起,一生俄度,唯乘大车,能□平路,其一。真相□□,成形应身,忽生莲座,来救□轮,其二。上思因果,下念群生,求离火宅,先知化城,其三。树斯胜善,憨诸含识,共越阎浮,镜食香食,其四。”这件造像制作精美,通体鎏金,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珍品。①
唐代鎏金西方三圣铜造像(图2),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1977年西安市莲湖区土门李家村出土。通高24.3厘米。由葵瓣形镂空高座、海棠形插座、莲花枝形花插、一佛、二菩萨、一背光、二顶光等9个部件铆接而成,通体鎏金。阿弥陀佛位于正中,坐姿,高肉髻,方圆脸,双目紧闭,神情肃穆,大耳,颈饰蚕节纹,上身着敞领袈裟外衣,内着饰网格纹僧衹支,下着裙式长裤,右臂屈肘前伸,掌心朝前,五指向上并拢施无畏印,左臂下垂,手覆左膝上施触地印(降魔印),结跏趺坐于圆形七宝仰莲座上,身后有舟形镂空火焰纹背光。左右两侧分别为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均头戴化佛冠,宝缯下垂,方圆脸,大耳垂肩,上身袒露,颈戴璎珞,末端自右肩或左肩下垂至座,腕戴镯,帔帛绕臂下垂,下著长裙,结跏趺坐于圆形七宝仰莲座上,头后有桃形镂空火焰纹顶光。其中观世音菩萨右臂自肘部上屈,手执柳枝,左臂自然下垂,手提甘露瓶;大势至菩萨左臂自肘部上屈,手托光明宝瓶,右臂自然下垂,手执莲枝。②西方三圣是指接引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被尊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苦萨,故又称“阿弥陀三尊”。
唐代药师佛铜立像(图3),现藏于西安博物院。1976年西安市新城区出土。残高19厘米。佛立姿。头梳高肉髻,戴花冠,冠带垂于臂侧。面庞饱满,双目平视,眉间有毫光,颈饰三道蚕节纹。上身外着双领下垂式对开襟广袖袈裟,内着圆领衫,下着长裙,腰系带,带两端垂于膝下。右臂从肘部向上半举,掌心略朝外,五指伸直向上施无畏印,左臂从肘部向前平伸,掌心朝上,手持药钵。跣足立于圆板上。圆板下有三乳丁状足。背后有通身镂空舟形大背光,尖稍残,周饰锯齿状火焰纹,脑后有圆形顶光。药师佛又称“药师琉璃光佛”和“大药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与月光、日光二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③
唐代化生佛牌饰(图4),现藏于咸阳博物馆。高13、宽6.8厘米。牌饰残缺,现存5排,每排应有小化佛6个,第二、第五排各有一佛残失,顶上正中有一稍大的化佛,共计29尊,小化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头后有桃形背光,牌饰背面扁平,通体鎏金。
唐代鎏金铜老子造像(图5),现藏于铜川市玉华博物馆。1970年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乡周家河村出土。通高11.9厘米。老子立姿,通体鎏金。头梳高髻,面容瘦削,目视下方,神态肃穆,下颌有须。外着敞领宽对襟袖袍服,内着交领底袍,腰间系带,带末端于腹前下垂至脚面,足蹬靴。两臂屈肘向外斜伸,手指伸开,立于束腰形圆座上。身后为桃形镂空背光,上端及两侧各有一跏趺坐化佛。圆座下为方形基座,基座有四足,四侧镂空成佛龛形,座面上为两层六边形台基与圆座相连。该造像将佛教与道教元素融合为一体,是唐代佛道并崇的现实反映。④
二、宗教法器
佛教法器,广义而言,凡寺院内有关庄严佛坛,用于祈愿、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又称佛器、佛具、道具等。狭义言之,特指置于佛前之小型佛器,尤指密教修法所用之器物。法器之种类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互异;即以同一名称之法器,亦每因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之异,而于形式上有迥然之别。一般所谓之佛教工艺美术,概不外乎以法器为其代表者。若以用途分类之,则法器可大别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专用法具等6类。
唐代鎏金单环六轮锡杖(图6),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杖首高43厘米,轮宽27厘米,杖执长30厘米,杖长30厘米,总重3.55公斤。杖首为桃形单轮,两侧各有杖环3枚,轮顶端有如意宝珠。八棱杖首杆顶端有双层仰莲座,座上置四层宝珠。杖首下端有鼓形圆箍,便于嵌入木杖与杖执相连。杖圆鼓状,上接八棱铜管。杖柄刻铭曰:“僧弘志、僧海云、僧智省、僧义真、僧玄依、僧志坚、僧志共、沙弥愿思、弟子李甑、薛氏父王惟忠、母阿李为从实。”原通体鎏金,现已脱落。⑤
唐代鎏金铜浮屠(图7),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通高53.5厘米,座宽28.5厘米,刹高23.5厘米。整体由下至上为基座、月台、浮屠、宝刹。基座为方形,座上有三层月台,四周围有栏杆。最底层月台呈方形,栏杆上有宝珠、如意云头、葫芦形装饰;中层月台呈四级叠涩,栏杆四周中部树立一对“望柱”,柱顶有蹲狮;最上层月台亦为方形,侧面各有四个桃形门,柱顶饰宝珠。铜浮屠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方攒尖顶,柱头斗、补间人字拱、额枋、蜀柱俱全。当心间件设门两扇,门上有三排门钉,门中部有插杠,门外设置金刚力士一对,两侧间开直棂窗。从最底层月台到当心间有左、右阶,中间以丹墀分隔。攒尖顶上有须弥座,座上为宝刹。宝刹下端有六枚相轮,相轮上置华盖。盖上有十字相交的火焰背光,其上为双轮新月与日轮,刹尖高耸,最上为摩尼珠。原通体鎏金,现已大部分脱落。⑥
唐代象首金刚香炉(图8),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通高42、口径24.5厘米,重8.47公斤。炉盖呈三层覆钵形,饰镂空蔓草和团花。盖钮为象首人身金刚,金刚仰首,象鼻高扬,双手举于胸前,右手执物,跪于四层莲瓣莲蕾之上。炉体方唇,腹壁直,稍有收分,平底。口沿外侧有一周圆环,炉盖扣置其上。炉有五兽爪足,足膝部有浮雕兽面,下腹部两足间饰龙首衔环,环下接一花朵。
唐代虎腿镀银香炉(图9),现藏于临潼区博物馆。1985年5月临潼区代王街道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出土。高13、口径13.2厘米,重1.4千克。由炉盖、炉身组成,炉盖中部隆起,失钮。盖面上部有心形盒3眼1组的镂空,中部平折一台,有6处4眼1组的镂空。盖面周缘下折而外曲。炉体口沿外翻,直腹较浅,平底。下腹近缘处一周有5个虎头,张口衔套环。下有6个虎头兽足,足爪四趾,表面镀银大部分已脱落。
唐代四足铜熏炉(图10),现藏于西安博物院。1983年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通高12.65、口径10.5、足高4.2厘米,重0.63千克。炉盖中部隆鼓,中央有钮,钮帽为攒尖圆球形,钮柱短,座面呈斜坡状,钮的周围三朵云头形镂孔。盖面中部平折一臺,有3处4眼1组的镂空。盖面周缘下折而外曲,边沿下勾扣住器口。炉体口沿外翻,直腹较浅,平底。腹部有四个环形钮,柿蒂形钮座,环上套链。腹下部接四兽蹄形足,足肩挺拔,足跟外撇。
唐代长柄铜熏炉(图11),现藏于西安博物院。1969年西安市莲湖区西城门外电信局三九局工地出土。通长39、炉高7.7厘米,重1.1千克。熏炉由器身,长柄、带柄盖和器座组成。器身呈杯形,侈口翻沿,凹唇,腰部略收,近底部外撇,平底。器下有柄形座,周边为连弧形,每峰的交接处与座心有阴刻直线,从而形成一周花瓣,座底内空。器底中心有铆钉,铆钉中间一铜钉穿过座心使座与器相连,并可随意转动。炉体一侧附长柄,柄接炉体一端向下弯曲托底,另一端下弯又横折,尾端蹲座一狮,柄接炉体处有一半圆片饰,内镂空云头纹。在唐代的佛教造像和造像碑中,常见佛前有一对狮子,其间置一香薰,佛教美术作品中也有供养仕女手持长柄香薰的画面,故此香薰应为佛教用品。⑦
唐代铜鎏金珍珠装芙蕖(图12),现藏于临潼区博物馆。1985年5月临潼区代王街道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出土。残高32.2厘米,重0.182千克。芙蕖,即已经开放的莲花。其造型生动逼真,盛开的花瓣、莲蓬、翻转的荷叶都做的栩栩如生,通体鎏金,在花蕊的位置链接一周珍珠,更显优美珍贵。
唐代凤首人面壶(图13),现藏于临潼区博物馆。1985年5月临潼区代王街道唐庆山寺舍利塔基精室出土。高29.5、腹径14.5厘米,重0.92千克。细长颈,中部有凸箍一道,喇叭状口,口一侧做流,另一侧连接凤首龙形鋬。圈足亦呈喇叭状,腹上做出6个高浮雕的人头,人面肌肉丰满,弯眉大眼,小口,直鼻梁修长而微高,距口极近。发由额上中分拢于耳前鬓上,结成三节发辫,每条发辫皆两人共用。出土时器、足分离,壶底有多次修补痕迹。此壶造型奇特,稀世罕见,其人物形象具有天竺(今印度)人的特征,是唐王朝与天竺国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⑧
唐代铜净瓶(图14),现藏于西安博物院。高23.5、口径5、腹径12.5厘米,重0.95千克。器口呈喇叭形,细长颈,圆肩,斜腹略张,暗圈足。肩部伸出一竖流,流腹圆鼓,口作杯形,流盖失。此瓶的形制与唐代的瓷净瓶基本相同,其用途也应是一致的。净瓶是佛前供器,也是佛家净水器。唐代瓷质净瓶十分流行,铜制的较为少见。
宝室寺铜钟(图15),现藏于富县博物馆。唐代佛教梵钟。唐贞观三年(629)铸造。钟通高154厘米,上锐下丰,钮作桥形,钮高15.5、孔高11厘米。钟肩围318、中围375、下围(口部)418、壁厚7.5厘米。钟肩部饰以展瓣莲花纹饰。钟体被带状纹饰分为18块,上部铸以三飞天,中部铸以三朱雀,下部铸有二青龙及钟铭。飞天衣带飘,衣褶舒畅流利,右手托钵,面宠圆润,躯体丰满,栩栩如生,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艺。朱雀和青龙也形神兼备。钟铭文共318字,楷书,铭文记录了铜钟的铸造年代、重量、作器者姓名等内容,文中称:“州宝室寺……以大唐贞观三年,摄提在岁……用铜三千斤,铸钟一口。法天地为炉,假飞廉而扇炭……大钟主赵夷、杜茂,大钟主上大将军张神安。”《雍州金石录》载有全文。在铜钟上部,还有明代靖远卫教授州人齐国良镌刻的53字的铭文。⑨
景云钟(图16),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通高247、腹围486、口径165厘米,重6000千克。唐代道观名钟,因钟原为景龙观而作,故名“景龙观钟”。开元以后改景龙观为“迎祥观”,又称“迎祥观钟”。因钟铸于景云二年(711),又称“景云钟”。钟为铜、锡合金,铸模共分5段,26模,钟体可见铸模痕迹。钟形上锐下侈,口为六角弧形。钟身有可调节音律的“蒲牢”形钟乳32枚。钟身周围铸有纹饰,自上而下分为3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共18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4朵祥云。钟身正面铸铭文一段,共18行,行17字,计292字,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内容为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此铭字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景云钟原在唐长安城内景龙观(位于今西安市西大街)钟楼,明初移至西安钟楼用以报时。⑩
三、日用器
唐代躞十二事带(图17),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可分辨器形有镊子、耳勺、牙签、过泸纲框、食勺、剪子、幡、鱼、镌、燧、水罐等,一器遗失,各器以铜链相接,并系于腰链之上。镊长10.6厘米,耳勺长10.4厘米,牙签长5.2厘米,过泸纲框内径5.2厘米,食勺残长11.4厘米,剪长10厘米,幡长8厘米,鱼长6.5厘米,镌长8.4厘米,燧径7.6厘米,罐口径7.2、深5.7厘米,腰带铜链残长62.8厘米。原为云游僧人系于腰间之带饰,应有12器,现存11器。
唐代鎏金铜带(图18),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大学南校区唐墓出土。由带口、方、圆、扣眼、尾、带饰组成,共25件。带扣长10.2、宽5.6〜3.9厘米,与一方相连,扣针内穿一扣眼。方上铸凤鸟一对,中间原嵌有宝珠,现已脱落,宝珠外围饰连珠纹,鱼子纹为地。方形带6块,大小相同,长6.7、宽3.8厘米。圆角长方形,表面铸浮雕瑞兽一对,中间镶琉璃珠,其中一珠脱失。圆9枚,大小相同,直径3.2厘米,表面饰宝相花,中心嵌宝珠,其中四个脱落,其下有铜片夹。椭圆形扣眼7枚,大小相同,径3.4〜3.1、穿孔径1.2厘米。正面无纹饰,背面有4个小钉与铜片夹。尾长方形,长6.1、宽3.9厘米,纹饰与方相似。带饰为风字形,上下两部分,中以活页轴承相连,两端均为五尖忍冬纹,正面饰瑞兽、花卉,中心嵌宝珠,背面有8个小钉与铜片夹。带具全部鎏金。这套带具保存完整,排列组合清楚,纹饰精致,十分珍贵。
唐代鎏金铜锁(图19),现藏于昭陵博物館。1972年礼泉县烟霞镇新寨村临川公主墓出土。通长33厘米。锁为圆柱体,单簧,锁舌长条形,通体鎏金。出土带有钥匙,当为实用锁。
唐代鎏金花鸟纹尺(图20),现藏于西安博物院。1982年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池南塬窑厂出土。长32、宽2.3厘米,重0.22千克。尺为长条形,通体鎏金。两面纹饰内容基本相同,样式略有区别,分布方向相反。尺表纹饰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头向尺端的两组折枝串花。另一部分以纵向双阴线等分为五段,每段均饰团花。正面的第一到第四段(由中间向尺端为序)的团花间分别依次饰鸿雁、鸿雁、蜜蜂、鹦鹉,最后一段只是团花,无飞禽或昆虫,反面的第一段只是团花,第二到第五段的纹饰顺序与正面前四段的相同。尺面纹饰均系錾刻而成,线条细腻流畅,鸟和昆虫较为写实,花团层次丰富,阔叶卷曲自如,属唐代晚期风格。
唐代铜锣(图21),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直径55厘米,重1.585千克。器呈圆形,面上有纤细弦纹和墨书痕迹,空底,有长期使用的磨痕。
四、装饰品
鎏金衔环铺首(图22),现藏于西安博物院。1972年西安市新城区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直径26.4厘米,重1.705千克。唐代建筑装饰。铺首为圆形,一对,表面鎏金。浇铸捶揲成型。边缘饰一周连珠纹,中间饰一大兽面,双目圆睁,长角下垂,末端弯曲,张口衔环,颌下有须。铜环表面鎏金严重剥蚀,其中一铺首边缘部分残缺。唐代吟诵宫殿的诗作中多有铺首出现,如杜牧《过勤政楼》“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李贺《十二月乐词》“月缀金铺光脉脉,凉院虚庭空淡白”。可见其在唐代也是重要之物。
鎏金铁芯铜龙(图23),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1975年西安市南郊草场坡出土。高34、长28厘米,重2.78千克。龙体为铜质,铜内包铁芯,表面鎏金。龙整个身躯呈S形,大头细颈,腹胸硕壮。龙首高昂,三个长角紧贴头顶向后伸开,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嘴大张,锐利的牙齿和卷曲上翘的长舌赫然可见。前腿蹬地,前爪弯曲,肢爪骨节清晰,质感极强。下腹、后肢与细长尾部高耸,加之背上的两朵祥云使龙体呈腾云驾雾之势。这件铜龙无论从造型艺术或制作工艺看,均称得上罕见的艺术珍品。
隋唐时期铜器虽已不是当时的主流器类,但依然不乏精美绝伦之作,让我们感慨古人工艺技术精进之时也佩服其对艺术的追求,随着佛教的流行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得隋唐时期的铜器出现了崭新面貌,在我国铜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