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微课在初中地理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5陈芸芸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效率微课

陈芸芸

【摘要】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学校教育线上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和发展。线上教学不同于傳统教学,因受到各方面硬件和软件等因素的局限,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教师容易唱“独角戏”,学生易出现“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笔者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在初中地理线上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重新构建学习流程等方法来进行突破的观点。

【关键词】微课;微;巧;线上教学;效率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学校教育线上教学的发展。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集中在教室,通过师生近距离的互动,学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获取,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物理距离变远了,师生之间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借助“腾讯课堂、钉钉”等直播平台,学生主要通过看PPT、听教师讲解,达到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一节线上课暂不谈如何做到高效,只说若要顺利完成,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就很多。除了教师要提前进行教学设计、备课、课件制作等常规准备之外,师生双方的电脑系统、直播平台以及家庭网络的稳定性都非常重要。而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再加上目前各大直播平台尚处在发展的初期,各方面的功能还不尽完善,一节线上课能顺利完成,已实属不易。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很多线上课,如,初中地理线上授课为例,不得已又返回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线上想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显得非常困难。

在这样的课堂下,学生学习的效率及感受如何呢?我们进行了访问以及问卷调查,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学习严重影响了视力发育;师生互动比“面对面”教学少了很多,学生上课以“听”为主,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过度依赖、不愿动脑、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以及听教师一个人的声音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不自觉分心分神;学生觉得课堂“无趣”;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开始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解决线上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发现利用微课教学,重新构建学习流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的“微”与“巧”非常适合线上教学

在国外,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六十秒课程。目前,国内对微课的定义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笔者的理解是,从字面上看,微课的“微”有“细小、细微”的意思,一般就是一个小的微视频,它记录了教师围绕着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的“微”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较短,视频时长一般在10分钟以内,这是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其次,微课的设计往往很“巧”,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微课的选题一般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具体问题,或是重点强调,或是难点突破等,这样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微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用起来也很方便。

由此可见,微课是一种非常适合在线学习的一种数字资源,它“微”且“巧”,主题突出,使用方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同时也可以让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二、微课的应用与实践

针对初中地理在线上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研究如何利用微课来辅助教学。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吸收内化”,是课上和课后学生自我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线上教学由于“信息传递”的方式单一,多由教师播放PPT和讲解为主,学生长时间只听到教师一个人的声音,或者长时间盯着PPT,非常容易出现“听觉疲劳”和“视觉疲劳”,继续容易分心分神,导致学生“吸收内化”效率低下。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上“信息传递”的途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如何拓展课堂上“信息传递”的途径呢?能不能打破教师单一的声音以及单调的PPT,插入一些其它的声音或视频呢?当然这些音频或视频必须是有效的、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的,这必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使他们提高专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因为具备“微”“巧”、内容具体、针对性强、设计精妙等优点,非常适合在线上课堂播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及时拉回课堂。另外,初中地理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例如有较强的综合性、地域性和时空性,加上线上教学中远程以及直播平台的功能有限等因素的局限,有些重、难点问题教师单凭语言很难在线上课堂进行突破,例如,地球的自转公转、等高线的含义、时区的划分等难点问题,此时若利用一些相关的微课来辅助教学将会非常有效。

另外,还可以利用微课来重新构建学习过程。如何重构学习过程呢?一般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段式”学习,包括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课后巩固)。传统教学中的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环节来解决,对课前预习不够重视,利用得也相对较少,我们认为线上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课堂学习为主的方式,可以借助微课加强课前预习环节,在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微课视频及相关学案,学生拿到学习资源,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微课的播放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反复学习,自由度非常高,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通过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基础的学习和理解。课堂上,为改变线上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状况,教师与学生可以交流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探究,进行重、难点突破,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后就是学生对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进一步地“吸收内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完成纸质作业、网络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微课进行“吸收内化”,微课学习由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显现出了很大的便利性。

总体而言,微课是很适合当前疫情下初中地理线上教学的一种辅助资源,它很好地解决了线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教学的渠道,而且可以优化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陈玉宏.“三段式”教学法: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7).

责任编辑  赵双娟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效率微课
“慢”过程 “高”效率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