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021-01-15黄秋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德育

黄秋芳

【摘要】开展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懂礼仪、讲礼貌、做文明人的方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明素养;养成性;德育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其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核心素养更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当前开展小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研究,对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延续“礼仪之邦”的美誉,对于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享有温泉之乡——梅州市丰顺县“汤城”的中心地段,是一所县级城镇小学,学生1300多人,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据调查汤坑镇城镇户籍占三分之二,外乡(进城务工子女)户籍占三分之一,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做生意为主,少数父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近年来,我校在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文明素养教育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够,缺乏理论的指导、操作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距离较远,效果不理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虽然懂得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也基本能遵守,但一旦脱离教师的监管便不自觉了。在课间经常听到来自各个地方的方言,有些学生不自觉将农村的土话、脏话带到学校来,甚至出现动口骂人、动手打人、出操插队等不良现象。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长期下来无形地给纯净的校园抹上一层阴影。因此,开展小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注重研究,突出养成性

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灵魂和核心。为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2013年12月,我校德育组申报省德育课题“小学生文明素养养成研究”,并被立项,于2016年8月结题,研究时长为三年,课题组紧紧抓住小学教育这一习惯养成的“黄金期”,突出养成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品行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健全德育领导机构,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年级组长和少先队总辅导员为成员的德育课题领导小组,每学年认真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德育研讨会,学校行政、班主任、科任、少先队辅导员齐抓共管,努力创德育工作新特色。

(二)扎实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德育过程

为进一步推进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继续完善“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主题教育的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按“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开展调查→開展评比”的程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拥有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培育积极、向上、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1.制订方案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好的习惯内敛为一种性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一项为学生人生奠基的工程。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为使小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体现科学性和针对性,课题组召开教育专题会,研讨制订了《汤坑镇第二小学文明公约》(五要五不要),确定了培养学生五个文明的养成教育目标,即文明礼仪、文明活动、文明守则、文明节俭、文明保洁。

2.开展活动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学习《二小文明公约》,利用升旗仪式或课间操时间进行集体宣誓如:“学礼仪、懂礼貌”“我做文明人”等口号,召开主题班会:“文明在我身边”“文明与我同行”。

(2)开展“比一比”的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如,开展了“文明校园,从我做起”“我为二小添光彩”的实践活动;中、高年级开展“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低年级开展“学唱礼仪歌”比赛活动;大队部组织队干部排查校园中不文明的行为表现,举行“身边的文明和不文明”讨论会。

(3)开展 “三礼”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针对当前学生突出的问题重点开展了三礼教育,精心制订《汤坑镇第二小学三礼教育方案》,通过开展 “三礼”教育实践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基本掌握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的礼节、礼仪、礼貌知识,初步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成为具有一定修养的文明人。

3.开展调查

每学期末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教育活动调查,按《汤坑镇第二小学养成调查问卷》发给每位家长,邀请家长评,如,上学期共发放调查表共1329份,收回1329份,收回率100%,目的是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

4.开展评比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为了树立典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制订了《汤坑镇第二小学文明之星评价表》,并开展了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每学期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文明之星”的评价活动,并根据评价成绩评定“文明之星”并举行事迹展览。每学期评出了120名文明之星,颁发了“文明之星”奖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按要求,强化日常管理,扎扎实实地开展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的“和谐、文明、活泼、向上”的氛围愈来愈浓。教师队伍精诚团结、奋发向上;学生品德高尚、朝气蓬勃;学校形成了你追我赶、勇攀高峰、刻苦学习的良好氛围,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学校校风好、教风正、成绩优,学生操行评优率、思品考核成绩均达超目标,被评为“广东省红旗大队”“梅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该课题于2016年7月结题,并荣获梅州市科研课题二等奖。实践证明,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立足点,构建以“五要五不要”良好文素养养成教育的德育实践体系,积极开展实践与探索,采取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教育方法,开展富有创新意义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可以极大地提高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D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22/09/151138_681160400.shtml,2016-09-14.

[2]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责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德育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70年德育:在回望中前行
“阳光银行”德育活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