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偷拍,必须要管住源头

2021-01-15郭洪平刘亚

方圆 2021年23期
关键词:器材摄像头个人信息

郭洪平 刘亚

时装店试衣间有偷拍,酒店房间有偷拍,甚至连长住的出租屋里也有偷拍……不断曝出的偷拍事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镜子、台灯、插座、闹钟、空调、充电宝、剃须刀、电视机、窗帘杆、烟雾报警器、浴室排气扇……屋内的各类设施都可能成为摄像头的藏身处。偷拍事件为何多发?反偷拍、护权益,关键在哪里?

接受《方圆》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偷拍行为之所以多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逐利所致。巨大利益下,偷拍已成为一门产业。每一个偷窥镜头后面,都有一条黑色产业链,从违法生产监控设备,到专人将设备改装到遥控器、路由器、插座等多种日用品上,再将其安置于酒店、商场等场所,直至将偷拍的照片、视频放到网上明码标价售卖,利益链绵延不断。目前曝出的偷拍案,九成以上是为了获利。

上海浦东偷拍案中,被告人付文杰在某聊天软件上看到有人分享网络摄像头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他购买后发现里面拍摄的都是住客在宾馆房间的镜头。于是,在自己观看的同时,萌生了偷拍赚钱的想法。付文杰从实体店里购买了网络摄像头,自己去宾馆开房间偷偷安装。用这种方法,他先后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多地宾馆里安装了摄像头,然后以每个视频链接120元或130元的价格网上售卖,成交后将二维码发给顾客扫码观看,很短时间就获利1万余元。

北京朝阳吴晓春案也是这样,他通过搭建“蓝眼睛”“上帝之眼”等App,非法控制了包括北京朝阳区某养老院等私人住宅及公共地区监控摄像头在内的世界各地18万个摄像头系统,通过在网络推广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观看,非法获利70余万元。

二是犯罪门槛低、处罚轻、监管难度大。在较早前的公安部“净网2019”专项行动发布会上,浙江警方就表示,针孔摄像头成本较低,不到100元,黑市获利空间可观,而且制作方便,加工简单,他们收缴的针孔摄像头有相当部分就出自手工作坊。同时,打击的难度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针孔摄像头销售方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改头换面,通过采取注册虚拟账号进行网络销售的方式来躲避监管。

另外,早些年管制较严的微型摄像头现在在很多购物平台上换个名字就轻易买到。可以说,只要有人动了这种心思,偷拍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已无技术障碍。

除了技术监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违法成本也很难遏制不法分子违法获利。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一位检察官表示,以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受到刑事處罚的案例并不多见,多数案件均以治安处罚进行了处理。所以,较低的犯罪成本导致了社会意识对此现象的轻视,进而造成此类犯罪的进一步滋生。

面对日益严重的偷拍行为,国家部门也在出台相关措施,加大打击力度。

2021年5月至8月,负有相关责任的四部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4个月时间,有关部门督促各类平台清理相关违规有害信息2.2万余条,处置平台账号4000余个、群组132个,下架违规产品1600余件。公安部还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依法严打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对摄像头设备实施攻击控制、制售窃听窃照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查获非法控制的网络摄像头使用权限2.5万余个,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

为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隐私、名誉等权益的保护,检察机关重拳出击。特别是在《民法典》贯彻实施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保护公民的民主权、人格权,既要顺应网络社会的时代特性,还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有安全感。

2020年7月,杭州市民谷女士在小区取快递时,遭小区居民郎伟偷拍并被恶意造谣成“出轨快递员”事件。谣言和视频迅速在网上扩散,引发大量点击和低俗恶评。造谣事件给谷女士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引起最高检关注,最高检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促请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对涉案的郎伟、何军立案侦查,案件由自诉转为公诉,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这起案件体现了检察机关对公民人格权保障的高度重视,被写入了当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

“各级检察院强化履职尽责,适应网络时代和民法典时代公民法治保护新需求,对偷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从严追诉、从严打击。特别是,针对偷拍高发地区、高发领域在制度、管理上的漏洞,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下发相关意见、制发检察建议、对偷拍案件提起公诉等,有力形成了打击威慑。”最高检第一检察厅检察官纪丙学告诉《方圆》记者。

在涉及偷拍的人格权刑事保护案例中,从罪名上分析,对利用针孔摄像头偷拍、偷摄,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敲诈勒索罪等几种罪名。

安徽朱某经营饭店,其购买针孔摄像设备安装在浴室、卫生间等位置,对住店的女士上厕所、洗澡等活动进行拍摄,并通过读卡器将内存卡中的视频导入电脑或手机观看,以满足自己的偷窥欲。一年间,朱某通过上述手段非法获取含个人身体隐私信息的视频文件1130个(50余G),窃取808人次身体隐私部位裸露信息,其中,可识别特定自然人363人。检察机关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九个月。

四川付文杰在某聊天软件上看到有人分享网络摄像头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他购买后发现里面拍摄的都是住客在宾馆房间的镜头,于是萌生了偷拍赚钱的想法,从实体店里购买了网络摄像头,自己去宾馆开房间偷偷安装。用这种方法,他先后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多地宾馆里安装了摄像头,然后以120元或130元的价格网上售卖,成交后将二维码发给顾客扫码观看,很短时间就获利1万余元。检察机关以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九个月。

四川钱文临将针孔摄像头安装在多个酒店客房内,将偷拍的旅客开房视频上传到其本人手机客户端,将有性爱情节的视频片段上传至网上并通过网络贩卖。据统计,有51对旅客100个性爱视频文件。同时,其还将摄像头的使用权分享给付费的赵某等人实时在线观看。检察机关以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以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钱文临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广东张某某下载注册多款网络摄像头软件,通过网上购买、交换、破解方式获取多个他人网络摄像头的账号ID和密码,侵入他人网络摄像头并进行远程控制,偷窥他人隐私,保存摄像头监控画面录像。三年时间,张某某下载安装的上述8个网络摄像头软件,已成功控制、在线可见的网络摄像头共81台。检察机关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检察机关在对偷拍类案件提起公诉的同时,也对偷拍高发地区、高发领域在制度、管理上的漏洞制发检察建议。

例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刘大林非法将窃听、窃照设备安装在酒店、宾馆偷窥旅客隐私,严重侵害公民个人隐私,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仓山区检察院随即向相关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要求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偷拍行为。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辖区内宾旅馆、洗浴场所、KTV等行业场所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协助指导旅馆从业者开展反偷拍检查,并将重点行业场所监控探头连接至派出所图侦室,警示从业者合法规范经营,落实阵地防控,共同保护公民隐私安全。这份检察建议也成为福建省检察机关发出的首份保护公民隐私的检察建议,在当地很有影响。

制度层面的工作也紧随而来。2021年8月,最高检专门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个人信息保护法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通知》,明确把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时突出重点,对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要严格保护。

(图片来源:CFP)

然而,随着偷窥偷拍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国家重拳打击之下,仍然面临一些治理难点。

从法律制度上看,反偷拍的相关制度与法律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比较有影响的制度最早见于2014年12月公安部和当时的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这个规定禁止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民法典》出台后,专章规定了隐私权,强化对个人隐私和尊严的保护,偷拍等相关行为自然包括在规制的范围内。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原则。

可以说,不管是早先的部门规章,还是后来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刚实施不久的民法典,不少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都有相应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中更是规定了偷拍行为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敲诈勒索罪等多种罪名。

“但在司法实践中,单就针对偷拍这个行为本身,刑法还没有规定。具体到办案中,需要根据其偷拍之后的行为、使用了哪些器材和造成哪些后果来具体分析。正因为如此,涉及的偷拍案件,多数都以别的罪名定罪,比如组织考试作弊罪、敲诈勒索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和获取国家秘密罪等。”北京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许丹表示。

另外,从偷拍视频网络售卖的黑色产业链上来看,不仅是传播、出售视频的网络平台,还有酒店、民宿、出租屋、商场等方面,都还没有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酒店保护住客隐私责任的规定还比较欠缺,像这种情况就应加强管理和处罚力度,这样才能倒逼酒店提高隐私保护水平。”律师李静娴说。比如,在酒店、民宿、出租屋等发生的偷拍问题,必须强调其管理者的主体责任。很多偷拍事件发生以后,酒店和民宿的管理者往往以不知情为由推卸责任。不管酒店是偷拍者的合谋甚至就是偷拍的实施者,还是确实“不知情”,都应当切实承担起保护住客隐私的责任,不能将风险转嫁给公民个人。

相关法律专家认为,在公共场合,消费者去住宿、娱乐、消遣,如果要求消费者火眼金睛识别偷拍,是很难做到的。承担这个义务和责任的就应该是经营场所,这不仅需要从立法上去完善,更需要严格执法。

知名学者马光远对此有相似看法,他认为目前对生产者的责任、销售者的责任、偷拍者的责任法律约束是不够的。“很多情况下,我们总是强调偷拍本身,或者造成的后果,却容易忽视前端责任,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容忍度还要再低一些,执法更严一点。比如酒店出现偷拍,如果不是他弄的,而是别的住客弄的,该怎么罚,要有据可依;如果是他弄的,是不是就可以取消他的经营资格?这种立体的立法、执法体系,才是我们讲的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安全组合。”

《方圆》记者梳理偷拍案件时,不少办案及研究人员都谈到一个体会:反偷拍是一个综合工作,不是哪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包括网络、通信、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在内的各部门都承担责任,共同作用,互相给力,互相借力,才能形成打击合力。纪丙学、林芝等检察官表示,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加强打击力度始终是反偷拍的正招,这远比单打独斗更有效率。各部门协调一致、有效配合,会对相关犯罪形成较大冲击,尤其是执法司法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更为明显。比如公安机关接报或发现线索后的及时侦破、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的及时起诉、审判机关接案后的及时审理等,都能让犯罪分子感受到某种高压氛围,进而促使其行为有比较明显的收敛。

首先是从源头上打击偷拍黑色产业链,加强对偷拍器材的管控。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检察官项群杰认为,必须要管住源头,不能让一些人轻易获取偷拍器材。电商网络平台要加强对商家出售商品的审核,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并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相关部门也应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窃视听器材生产、销售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者,从源头上治理网售针孔摄像头乱象,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其次是建立相应制度,加强技术控制。比如,制造商可以對产品功能进行技术改造,为摄像产品增添身份识别,在购买摄像产品的时候就在这个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起唯一的联系。凡是通过该产品拍照的图片都能留下它特有的标志,进而可以寻找到偷拍者,能够举证的同时提高办案效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友军等认为,市场监管层面可对销售环节实行备案许可制度,以便对偷拍事件进行溯源。市场监管部门也有必要从生产环节强化监管,要求生产厂家在代码防护、身份鉴别、弱口令校验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避免非法破解事件。企业也应当完善设计,不断更新摄像头安全防护程序,指导用户加固安全措施。

最后是完善立法,从立法上明确传播平台,违法生产销售相关硬件设备、软件程序的行为人的相关责任,落实酒店、房东等经营者对出租房的安全保障责任,细化主管部门监督责任,用法律利刃斩断黑产利益链条的各个环节。

相关法律专家认为,对违法生产、销售及中介发布等环节,以及黑色利益链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严厉处罚,同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管生产的、管销售的,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大加重打击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花亚伟表示,反偷拍还要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尤其要进一步明确酒店、民宿等公共空间管理者的主体责任,对出现违法设置窃听窃照装置的管理者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只有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强化监管,对问题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才能形成对非法生产、销售、提供便利等行为的有力震慑。”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器材摄像头个人信息
浙江首试公路非现场执法新型摄像头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基于太赫兹技术的新一代摄像头及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探讨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