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能力的培养助力小学数学课堂

2021-01-15李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圆锥梯形公式

李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给学生授课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运用知识,注重方法。使学生明白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的。因此,我们对学生授课时,要更加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要领。让学生从“要我学,要我问,要我答”转变为“我要学,我要问,我要答”。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去想问题,去提出问题,往往会在课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一方面是要考虑到本身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讲堂的活跃度,使学生多参与课堂。不过这样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弊端,可能会使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盲目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只是把学生当成是回答问题的机器,学生的能动性被抑制。所以,对于出现这样的状况,教师要注重发挥促进作用,改变传统的做法,注重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让学生科学地去质疑,主动地在课堂上提问。

一、鼓励学生进行猜测,从多方面质疑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即多用激励性话语。这是因为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是十分在意的,教师的一个赞美和鼓励,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质疑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勇于提出猜测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行为进行鼓励,表扬他会想问题,在不断的激励中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教师对于学生的猜测也要多加引导,不能使学生信口开河,胡乱猜测。因此,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辅助性,让学生从多方面质疑。可以从新旧知识联系中质疑;也可以从解法进行质疑,比如说一题多解,看问题角度不同解决方式也不同;也可以从结果方面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通过课题进行联想,建立新课题与旧课题的联系

联想是学生具有发散思维的前提,通过联想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涌流智慧的源泉,在学习知识之前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课题。因此,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去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并把新旧知识搭桥。让学生对新课题进行一个联想,对新知识能动地去进行质疑。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时,教师先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立体图形圆柱,再让学生去观察圆锥,然后问学生,你发现这两个立体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你想学习圆锥的什么知识?学生的质疑很自然地就开始了,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制作一个圆柱跟圆锥,让学生观察两立体图形的特点,下一步再让学生联系两个立体图形自己去归纳圆锥的特点。学生对比实物,对圆锥的形状是否可由圆柱得到方面进行质疑,还可以从两者是否有共同特性方面质疑,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结合学习目标质疑

在学生学习新课前,教师要给予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目标中自我学习,提出质疑。

例如,教学六年级《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出学习目标:(1)理会梯形面积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2)熟悉梯形的面积公式;(3)学会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自主学习之后,学生提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呢?”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根据什么推导出来的?”“为什么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能不能将梯形变为其他图形并用变形后的图形来对梯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对于以上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建立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的。

四、根据例题的旁注进行质疑

在数学教材中,有些例子是直接说明的,或在例题左右标出开导性的“思考”,让学生质疑。

例如,在五年级《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例题右边的“思考”:“对于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应该有什么的顺序计算?”教师在让学生自学时,提醒学生侧重去 “思考”,在质疑中去联系新旧知识点:1.你觉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按什么顺序?2.如果是整数换成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不会变呢?3.对比整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其中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习,而且还会自主思考。

五、在教授概念的过程进行质疑

在《可能性》的教学中,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准备一个抽奖箱,在箱子里放进三个相同的白色小球,分别在白球上面写了本子、铅笔、橡皮擦。笔者请三个学生上来进行抽奖,抽到白色小球的学生将获得小球上面写的对应奖品。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抽奖之前,笔者先问学生:第一个同学会抽到什么。让学生对这种可能性有一种质疑,并回答可能是本子、铅笔、橡皮擦其中一种,随着第一个学生抽到本子,再继续设疑激起学生质疑并描述下一个学生可能抽到的是铅笔、橡皮擦,不可能是本子。随着第二个学生抽到的是铅笔,在第三个学生抽奖时留个悬念提问下一个学生会抽到什么,让学生通过思考描述一定是橡皮擦。通过一步步的实践,引导学生对结果的质疑,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可能发生的,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什么是一定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清晰概念,对结论也顺其自然了。

六、结语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一步步学会如何质疑。但由于受到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低年级刚进入中年级的学生,可能各方面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思维还不够活跃,不能或者很难形成相应的质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控制这些可能出现的状况,把握好质疑的度。一方面,我们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间,在进行完整的授课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并有目的地让学生提出质疑。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的学生,不能以成绩作为指标对学生进行提问,对于积极质疑的学生给予肯定,对于平时不善言语的学生也要多加鼓励,勇于提出质疑。最后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一定的评价,让学生正确地提出质疑,使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有一定的新高度,但也要尽量控制在所学的知识点之内。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高度,并且可以鍛炼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断提升自主思考质疑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良好的校风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在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质疑的同时,我们也要把这种质疑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此外,也可以向家长提出质疑,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质疑能力教育当中,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反思,开拓自己思路,最终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圆锥梯形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自卑的梯形弟弟
学包圆锥粽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两两三三”解决天体问题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