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读写的“姻缘”
2021-01-15彭翎
彭翎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找准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感悟语言密码,做到读写相合;扣住写作方法,学会读写迁移;延伸课文内容,力求创意表达。
【关键词】读写相合;读写迁移;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不是学“课文的内容”,而是学课文的“语言文字”,学课文的“表达形式”。为了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但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极端倾向——模式化的小练笔。这些小练笔往往只追求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如,在学习完一篇文章时,安排总结性写话,“学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你想对文中的谁说什么?”这种模式化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要么是口号式的,要么是不痛不痒的套话、假话。为了“写”而“写”,没有真正达到“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也就不能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入选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实现“一课一得”的理念。所以,每一课的小练笔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小练笔的模式化,寻找读写结合点是很重要的,也是决定“练”得是否到位、是否有效的关键。那么,如何找准读写结合点,提高小练笔的实效性呢?
一、感悟语言密码,读写相合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例子,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例子,做到举一反三,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提高语文素养。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在指导课上告诉学生这样写那样写,而是在课堂上让他们认识各种表达方法,知道这些表达方法的好处并能进行模仿和运用,潜移默化地把写作方法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教材中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具有文化内涵的文章。其中,描写精彩经典的句子,表达规范描写的细腻语言片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经典范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破译文中的语言密码,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结合自己语言仓库里的言语材料作为自己的生命言说,融进自己的生活感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仿写练笔设计时,低段应该注重感悟遣词造句,中段应注重感悟段落结构,高段应注重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朗读,了解文段写的是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然后引导学生破解语言密码:这一段内容、结构一致,构成了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品读完这一段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山中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请仿照課文的句式“你好, !你 ”展开想像进行练笔。学生在小练笔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每个学生的山中朋友都不尽相同:参天的大树、柔弱的小草、五彩的野花、勤劳的蜜蜂……在学生纯真的眼中,所有的景物都是美的,都是他们的朋友,都是他们倾诉的对象。练笔中,学生真实地表达与朋友之间亲密、融洽的感情,学会了与朋友之间真心倾诉。
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找准“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有了文本的参照和引导,学生练笔自然眼中有法、心中有情、笔下有话。
二、扣住写作方法,读写迁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教育来说,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教育不再是给学生一杯水,而是让学生敢于下海去探求更广阔、更深奥的东西。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主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笔。小学阶段的课文大部分是写人记事和写景的文章。写人记事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主要有:1.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2.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景类文章的表达方法主要有:1.按一定的顺序写:移步换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2.抓住景物的特点去写。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文章的类型、表达方式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练笔。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每学习完一篇阅读课文,笔者都会用十分钟左右来延伸教学,拓展类似的美文,然后安排一次小练笔,让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如,笔者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找出每段的首句、过渡句,从而了解作者是按“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这样的游览顺序写的,认识移步换景法。学文完毕后,笔者还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七月的天山》,找出文章的写作顺序: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以此加深学生对移步换景法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写写我们的校园。习作中,很多学生都懂得按照自己参观的顺序“校门口——花坛——教学楼——操场”去写,段首也会用一个过渡句交代清楚自己的观察位置,写出来的文章脉络清晰。崔峦老师指出:“练笔是‘运用的重要体现。”“用”是学的终极目标。“运用”是本,“运用”是根。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而且要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会读写迁移,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延伸课文内容,创意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精妙进行仿写和扣住写作方法读写迁移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通过练笔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练笔。
1.补充文章的艺术空白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隐含的信息,或者是作者不愿直陈,故意深藏其内容,或者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有意给读者留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和想像空间。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思路,展开丰富的想像,顺理成章,恰到好处地补写,进行写的训练。比如,《凡卡》这篇课文以凡卡甜美的梦结束全文,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含义深刻。读完全文,很多学生都会急切地想知道凡卡的命运将会如何。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故事的结局续写出来。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到:凡卡追求自由的生活愿望只不过是一个幻想,他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结局凄惨、催人泪下:有的是凡卡正在发着美梦的时候,老板和老板娘回来了,说他偷懒不干活,又毒打了一顿;有的是醉醺醺的邮差弄丢了凡卡的那封信,刚好被老板捡到了,老板一气之下,拿起楦头就往凡卡头上敲下去,结果凡卡头破血流,倒下去再也没有醒来;有的是凡卡趁老板和老板娘不在家逃了出去,但是由于身上没有钱,又累又饿,最后冻死在荒山野岭……通过创意小练笔,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学生对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的理解。可以说,这样的小练笔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比起那种模式化的训练“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或“你想对文章的主人公凡卡说什么”将会更深入、更高效。
2.創新文本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学生都很喜欢读。所以,我们还可以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创作愿望,让他们根据文中的人物重新编写故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有教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自从被狐狸骗走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让学生发挥想象:后来乌鸦是否还会再一次上当呢?然后把故事编写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大胆的想象去编写故事。故事的情节五花八门:有的是乌鸦发誓再也不听狐狸的甜言蜜语,可是狐狸改变了策略,对乌鸦家族破口大骂,结果乌鸦忍无可忍,一开口,肉又掉入狐狸口中;有的是乌鸦吸取教训,决定报复狐狸,当狐狸刚开始甜言蜜语的时候,乌鸦就是不理会,后来终于开口了,口中的肉——一块大石头掉进了狐狸的口中,石头卡在喉咙里,狐狸怎么也咳不出来,最后一命呜呼……
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创新,不但让学生体验到创造带来的欢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读写教学更富生气,更具实效。
总之,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成就读写两者的“姻缘”,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只要教师善于发挥“练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资源的优势,因势利导,设计实用高效的练笔,以读促写,学生的读写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美凤.创意表达,鼓励练笔[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1).
[2]操德胜.关注语文本体,提升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3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