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音版教材小学中年段班级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15胡毅
胡毅
【摘要】小学中段是儿童发现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学生童声时期最好的一个阶段,是合唱学习的积累阶段。如何让合唱教学走得更扎实,小学中年段至关重要。本文以本校学生为例,分析学习背景,从音乐要素和人教教材以及激发兴趣,探究中年段班级合唱教学。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人音版教材;合唱教学;
在市、省乃至全国的音乐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频频出现的合唱课教学,合唱教学逐渐被音乐教师们重视起来。但仔细观课,我们也会发现,大多数合唱课都是铺垫简单的二声部,不敢深入,这是为何呢?源于实际生活常规课堂中合唱能力的缺乏。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开始重视合唱,但从中年级开始的课堂合唱教学仍然让我们不知所措,即便勉为其难地教,也要耗费多个课时,学生无趣,教师疲惫,效果却不尽人意。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小学中段是学生发现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学生童声时期最好的一个阶段,是合唱学习的积累阶段。如何让合唱教学走得更扎实,中年段至关重要。本文以本校学生为例,探究中年段班级合唱教学。
一、探究背景
我校歌唱教学研究了很多年,但班级合唱的质量仍然提不上去,仔细反思,努力找到方法帮助学生们感受合唱的魅力。
1.中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情况
学生在低年段学唱的歌曲大多数是齐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有意识地聆听音高,听得出节奏的快和慢,并未要求识谱。进入中年段,要将所听到的音高和音符对应起来,将节奏的快慢和具体节奏型对应起来,慢慢地从感知逐步过渡到认知,而目前的中年段学生比较欠缺这方面的音乐素养。
2.中年级的教材的分布情况
(1)乐理知识的内容。三年级上册从3、5、6三个音进入音符的学习,每隔一两个单元增加两到三个音符,到三年级第二个学期完成了小字组的5、6、7到小字二组的2、3。三年级这一年要完成x---,x-、x、x、-x、0、0、-0基本节奏型,而配合的歌曲相较而言,难度不是循序渐进,跨度大,有的很简单,如《顽皮的杜鹃》,有的歌曲节奏复杂,如《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对老师把握教材造成了一定困扰。
(2)合唱曲目在教材中的比例。小学中段合唱曲目从轮唱进入到二声部的合唱,与低段相比中段合唱曲目增多,合唱难度也加大。三年级整一年一共四首合唱,其中《柳树姑娘》最简单,却被安排在下册,其实在低年段也是合适的。四年级一年增加到十首,而且都是和声,难度跨度大。
3.本校的师资情况
本校于2018年前是一所18个班的村联合办学学校,配备一名专职音乐教师,每班每周只有一节专职老师上的音乐课,如果遇到开会或其他活动,有些班级要一两周才能上一节专职音乐老师的课,学生的音乐素养较薄弱,音准、节奏都没有层层铺垫好,更别说合唱教学了。近两年极力争取配备了两名专职音乐教师,学生的歌唱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合唱能力还有待提高。
4.常规午唱的利弊
在“班班有歌声”“每日一唱”的大环境下,我们学校为了让学生在下午的课前提提神,也开展了“幸福歌声”的午唱活动。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变了样,学生在课堂上好不容易建立的小声歌唱,在音乐的激情下,尽情释放,耳朵也起不到监管的作用了。
二、策略探究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训练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多声思维,所创造的和谐之美,可以造就集体感和友谊,能给人生带来精神升华的時刻。”和谐之美,这简单的四个字,要做到不是那么容易。精确的节奏,良好的音准,优美的音色变化,敏感的听辨都是和谐之美的基石。
1.和谐之美,听觉先行
要让学生唱准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来解决音乐的问题,遵循感知、体验为主的教学原则,首先用聆听的方法来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为什么小声唱歌会比喊唱音准更好呢?因为喊唱的时候,耳朵停止了工作,而小声唱歌,耳朵要指挥大脑控制声音的音量。同样,齐唱的时候,学生们习惯于依赖别人的声音,懒于聆听,这样,就会让很多学生缺乏独立的把握音准的能力,在心中不能形成很好的音高概念。要经常播放多声部的合唱曲目,让学生整体感知到,这是首合唱歌曲还是一首齐唱歌曲?这个合唱歌曲有几个声部?哪个声部先唱等等,这需要学生的仔细聆听。还可以互动式的,两个组唱两个声部,另一个组听,点评。
2.和谐之美,音准奠基
学生的音准建立,就好像婴儿的成长一样,要一点一点的喂养,从单一的辅食再到多样性的食物。班级合唱的训练也应如此,先从简单的“3、5”开始,采用全音符时值,稍慢的速度,避免困难节奏的干扰。初步掌握了“3、5”的音高后,可以逐步加入“1”的音高纵向练习,一开始就建立和声的感觉,为四年级唱柱式和声旋律做准备。三年级的合唱曲目不多,主要是以卡农式为主,慢慢过渡到柱式和声。笔者认为,虽然三年级的合唱曲目不多,但是三年级上册很多单线旋律的歌曲,其实一样可以用卡农的模式唱,不必等到有合唱的单元进行,而且教材中大部分歌曲用卡农的形式唱,更显学生们的可爱与欢乐。三年级下册开始,可以对单声部旋律的歌曲进行一些改编。类似于这样,一年级学习过的《牧童谣》,可以创造性使用。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用两个和谐的音程训练,让学生感受和声的美,喜爱和声的美。
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学习是经验不断被改造的过程,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起点,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经验才是有价值的。
3.和谐之美,节奏激趣
合唱教学中,节奏的学习要比音准容易,也更有趣。三年级的合唱歌曲大部分都是卡农节奏,卡农节奏最容易出现的节奏问题就是速度不统一。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节奏的小游戏,来训练学生节奏的稳定。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编创节奏,教师敲击固定的节奏,学生拍其他的节奏。
节奏编创好了,大家还可以共同填词,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根据节奏编创歌词,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又熟悉了节奏。
4.创设平台,营造氛围
歌唱教学研讨了很多年,大多数的教师都能把学生的喊唱的歌唱状态调至悦耳的歌声歌唱状态,但我校音乐教师对合唱教学的把握经验不足。因此,我们参与了“小学音乐‘主题式班级合唱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了合唱,那如何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呢?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跟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流行音乐的浪潮无法抵抗。既然无法抵抗,我们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提供适合学生合唱的流行歌曲,以此为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给学生一个目标。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艺术节,2019年的声乐专场开始之前,就向学生宣传,本届比赛如有参赛曲目为合唱的组合,根据演唱时的和声效果进行加分。然后,帮助学生找到方向。教材中的歌曲参赛,学生会觉得没有新意,而且和声难度大,屡次唱不准,容易有挫败感。于是,笔者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了一些综艺节目的歌曲在课堂上教授。比如,中国新生代节目中的《心愿》《时间煮雨》,牛欣欣的《红色竹蜻蜓》,那英、王菲的《岁月》,这些歌曲有的就一个音的和声,有的一个小短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和好朋友一起组合参加比赛更有趣。在这个活动中,很多学生自己组建组合。经常下课后,学生还让笔者听听她们的和声效果是否和谐,这已经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辨别声音的平衡、和声的和谐,去感受重唱带来的快乐。
除了校内的艺术节,我校还组织了班级合唱比赛,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美的热爱与追求。让学生在合唱练习中提高听辨能力,感受合唱带来的丰富表现力及音响效果的魅力,逐渐使学生队合唱的喜愛热情高涨。
班级合唱的和谐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疫情期间,东莞市音乐教研室组织的网络资源课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这些课程资源有乐理知识的讲解,歌唱课有钢琴的带领,合唱课有二声部的分解,学生在家练习的时候,就能更加准确了。如果我们能从中年段开始,渐渐地积累良好的音乐素养,掌握好音乐要素,将合唱的声音理念贯穿于每一节课,有计划地层层递进,课堂合唱学习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将是和谐之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周琦.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2(7).
[2]王静燕.班级合唱教学中有效和声的策略建构[J].中国音乐教育,2012(7).
[3]陈淑鸿.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OL].https://www.xzbu.com/9/view-6631739.htm.
[4]刘冰洁.小学音乐三、四年级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高方刚.小学中段合唱教学的应用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