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指导卡在2型糖尿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15管芬芬
管芬芬
(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01月—2020年0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n=60),就诊时按顺序编号,随机等分成2组,即30例/组。对照组:男/女=17/13例;年龄42~78(60.51±10.27)岁;病程3~9(5.74±2.04)年。观察组:男/女=16/14例;年龄43~80(61.06±9.79)岁;病程2~9(5.49±2.11)年。2组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视频向患者介绍饮食技巧,包括:注意事项、热量计算、食物选择、烹饪技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饮食指导卡:将热量的计算、换算简化成食物的份数,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劳动强度制定饮食选择卡,便于患者查询。(1)评估患者的体型,计算出理想体重:真实身高-105;结合日常劳动强度计算日均摄入总热量:日均总热量=理想体重(kg)×日均每公斤理想热量。①卧床静养所需热量:消瘦10~25 kcal/kg、正常15~20 kcal/kg、肥胖15 kcal/kg;②轻体力劳动所需热量:消瘦35 kcal/kg、正常30 kcal/kg、肥胖20~25 kcal/kg;③中体力劳动所需热量:消瘦40 kcal/kg、正常35 kcal/kg、肥胖30 kcal/kg;④重体力劳动所需热量:消瘦45 kcal/kg、正常40 kcal/kg、肥胖35 kcal/kg;(2)计算日均食物交换份:将食物分为谷薯类、肉蛋类、蔬果类、油脂类,将每份食物热量定为90 kcal,按患者的喜好、家庭情况和市场供应进行同类交换,非同类食物之间不得互换;(3)三餐分配:10~15%蛋白质、30%脂肪、50~60%碳水化合物,及早餐20%、中餐40%、晚餐40%的分配比,均衡分配三餐、三大营养素、蔬菜、水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的血糖变化和对科学饮食的认知度,采用我院自制饮食调查表以70分为合格线统计合格率。
1.4 统计处理
SPSS 24.0,认知度用“n,%”表示,血糖以“±s”呈现,并依次行“x2”和“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血糖变化
护理前2组患者血糖较一致(P>0.05);护理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糖变化比对(±s,mmol/L)
表1 2组患者血糖变化比对(±s,mmol/L)
组名 n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0 12.05±1.64 6.80±1.41 18.07±2.65 10.05±1.61观察组 30 11.75±1.99 5.27±1.32 18.11±2.60 7.25±1.55 t-0.637 4.339 0.059 6.862 P-0.527 0.001 0.953 0.001
2.2 饮食认知度
对照组有19例(63.33%)患者对饮食认知及格,观察组28例(93.33%)及格,合格率比对(x2=7.954、P=0.005)(P<0.05)。
3 讨 论
长期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使血管和神经等多种组织受累,引起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饮食治疗是控制血糖的基础,饮食控制主要是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缓解胰岛细胞的负担,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1]。食物交换份法是国内外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再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喜好、可操作性、三餐的比例和营养素的分配,将合理的日摄入总热量换算成食物的种类和分量,借助饮食指导卡进行呈现,便于患者寻找、挑选,对于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差的老年患者而言更为方便,从而提高患者饮食的选择性、合理性和依从性[2]。从实验数据可知,观察组的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对饮食的认识合格率也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借助饮食指导卡进行2型糖尿病饮食护理效果显著,建议常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