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职业培训视域分析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2021-01-15周卫卫东营市残联

环球市场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视域残疾人

周卫卫 东营市残联

首先,残疾人就业不仅可以和健全之人一样实现自我经济独立,还可以进一步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问题。其次,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产与劳动,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尊重与认可。此外,残疾人创业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带动部分正常人或者残疾人进行就业,减轻就业难带来的压力。因此,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残疾人就业创业无论对家庭、社会还是他人都有巨大的意义。而职业培训作为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有效方式,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残疾人的潜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本文将结合职业培训视域下残疾人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来有效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一、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现状

(一)残疾人就业现状

通过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居然不到正常人的就业率的一半。直到2020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施,其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结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我国现有的残疾人总人数高达8500多万人。2016年至2018年之间,我国残疾人持证就业年增长率为2.9%,但是到了2019年,我国残疾人就业总数与2018年相比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则比例为-9.8%。同年残持证的残疾人新增就业人数稳步上升,其增长率为7.8%。但是从整体上简单来看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现状呈现下降趋势。(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梅晓红《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二)残疾人创业现状

根据残疾人调查数据发现,当前,我国残疾人的创业率仅占据社会平均水平的20%左右。不过,由于残疾人的自身的特殊因素影响,使得其创业不仅难,就连其成功率也非常低。虽然,近几年电子商务与网络创业逐渐兴起,但是由于残疾人不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进而使得其在创业与就业过程中受到了层层阻碍[1]。

二、基于职业培训视域下残疾人的职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是指对部分有一定就业条件,却未就业或者是需要转换自身职业以及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残疾人而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其培训过程主要包含,就业前的培训、岗前培训、转岗与在职培训等。其次,我国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大多都是由残疾人培训机构为主,都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残疾人自身的特点,进行的简单而又易学的培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职业培训对于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接下来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残疾人在职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的培训

首先,当前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方法,大多都是将各种类型的残疾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然而在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中,有部分人员是从未就业而需要就业前的培训;有部分是已经拥有相应的工作,但还未进行入职岗前培训;有部分是需要进行调换工作而进行的转岗培训,以及最后一部分拥有工作需要进行专业技能提升的在职培训等类型。因此,将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的残疾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训,很难使得其培训起到相应的效果。所以,面对该情况的出现,说明其职业培训机构缺乏针对性。

(二)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

残疾人通过相应的职业培训后,如果没有充足的实习基地,为不同类型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实习,同样会使得其培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现如今部分县级市中并没有设立起相对专业的应对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这样使得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没有相应的依靠,缺少了系统性、专业性,进而使得其职业培训的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实习基地的缺乏,就会导致残疾人的技能实践很难进行有效的展开,最后导致其培训效果大大降低。同时,大部分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者单位都是进行单独的培训工作,并没有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因此,从一定程度上使得残疾人的就业创业率受到影响[2]。

(三)缺乏创业培训的内容

首先,当前大部分的职业培训机构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同时,职业培训机构中的任课教师,对残疾人的实践操作方面同样缺乏相应的指导。其次,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就业环境非常严峻,因此从客观的方面来说,很难使得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且又满意的工作岗位。而在创业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条件,所以很难实现自我价值。此外,部分残疾人职业培训,所展开的培训内容几乎都是关于就业的内容,缺乏针对残疾人创业方面的相关培训内容。最后就导致了部分拥有创业意向的残疾人,苦有创业想法,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3]。

(四)服务跟踪不到位

目前,不管是普通的师资培训或者是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大多都是通过岗前培训之后,缺少了后续的跟踪服务。而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来说,缺少后续的跟踪服务,就很难了解到经过培训的残疾人是否完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是否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工作当中去。同时,由于部分职业培训单位,缺少相应的后续跟踪服务,或者是后续服务不到位,最后使得经过职业培训的残疾人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与帮助,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的就业创业能力率提升[4]。

三、基于职业培训视域下提出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促进分层分类培训

首先,想要通过职业培训提升残疾人的 就业创业能力,就需要先对其职业培训进行分层分类,比如说将就业、未就业、上岗调换或者其他类型等结合需求分成对各层次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而分类,就是将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以及智力残疾等类型进行分类。其次,在进行职业培训前,培训单位或者机构,应当对市场或者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同时还要对其不同层次的残疾人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最后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对残疾人培训的针对性,还能够使得所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残疾人从中获得相应的效果,从而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不仅缺乏相应的培训内容,同时还缺乏实习基地。因此,一方面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其地方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进而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固定场所;另一方面,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支持职业培训机构或者企业单位建立相应的残疾人实习基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障残疾人的职业培训的实践,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残疾人的就业率[5]。

(三)加强开展网络创业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倾向于网络创业,因此就需要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对残疾人的网络创业技能培训,以此来提升残疾人的创业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弥补残疾人网络创业的不足。首先,职业培训单位可以结合当前各项先进技术的发展,构建一个网络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网络创业培训。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为残疾人创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此鼓励残疾人进行创业。同时,残疾人职业培训单位,应当注重培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四)加强职业培训后的后续跟踪服务

虽然,残疾人经过职业培训,但是并不意味着其能够顺利的完成就业或者是创业。因此就需要职业培训单位,对其进行后续跟踪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收集到学生反馈的不足之处,同时还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残疾人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残疾人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从而提升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成功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职业培训视域下,结合职业培训来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不仅可以帮助解决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问题,还能够带动部分拥有梦想的残疾人走向社会,并减轻国家的就业岗位压力,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视域残疾人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