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慧教学刍议:理念、创新与应用
2021-01-15倪刘根陈晓菲
倪刘根 ,陈晓菲,张 强
(1.淮南联合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3.淮南联合大学 信息网络中心,安徽 淮南 232038)
2018 年4 月1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 该计划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作为八大行动计划之一,并提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 智慧教学是 “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2]。 据此,关于智慧教育以及智慧教学的探索性研究逐渐展开,已有研究可归纳为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具体教学环节实施研究二方面且涉及前者的文章较少,涉及后者实践应用类的文章较多。 这些研究囿限于特定的教育阶段(如小学阶段[3]、初中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5]、老年大学[6]等)、具体的学科课程(如工程数学课程[7]、人体解剖学[8]、计算机类课程[9]、大学英语课程[10]等),聚焦于其中所使用的智慧教育媒介与技术 (如翻转课堂[11]、人工智能[12]、雨课堂[13]等)。 本研究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从杜威教学论的视角深入梳理智慧教学的教育理念及其背后的哲学原理; 从学生、教师、管理者、开发者视角探索智慧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创新逻辑; 以网络化标准课程、雨课堂、教学克隆班三类形式分析智慧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如何实现智慧教学研究主题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相辅相成。
一、杜威教学论视域下智慧教学的教育理念
杜威的教育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提出的“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思维与教学”等教学论思想,对世界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14]。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无可非议的中心地位,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机械地吸取什么——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风格,学校教育忽略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传统教育仅仅考虑到了成年人的偏好,却旁落了教育的本质——让受教育者获得最大收益。这样的教育模式把学生当作了“标准化产品”,没有注意到学生的特殊能力和受教育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做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 在杜威看来,这样的教育牺牲了儿童的差异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缺乏教学活力,教育目的的制定需要从受教育者作为特定个人所具备的固有特性和需要出发。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进程, 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代主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教育信息化2.0 时代,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结合,必将带来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怎样才能融合正式教育与实际生活, 如何改变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中被动的学习风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些将为现阶段智慧教学及其信息化工具的应用与创新带来启示。
(一)智慧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情景
目前,智慧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打破时空局限,随时随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学习。 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以及节省学生求学成本,但其天然弊端在于师生缺乏面对面沟通,使课堂远离生活实际。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一花一木皆可为剑”,促使学生们加深对课程知识的形象化理解。教师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彼此熟知,这对知识传授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在智慧教学媒介下,学生和教师只能隔着屏幕进行交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不是同步交流,这就给老师在引用例子时造成了困难[15]。老师需要绕很大一个圈子去讲故事和创造人物情节来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点,这样易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以及沟通成本的上升,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智慧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实际。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指出,要想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就一定要把教育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 受此理论启发, 智慧教学可以利用大数据将受教育人群分类,通过兴趣问卷调查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将某种性格趋向或者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归为一个智慧教学工具课堂小组。 如此一来,教师在智慧教学平台上授课时便可以尽可能地利用这个领域的人和事物来举例说明,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此外,剪辑技术以及后期处理技术可以协助老师进行教学视频调整,从而避免针对一个知识点的重复录制或者对同一主题的教学视频在线重复讲授。
(二)智慧教学不能脱离具体实践
目前,关于智慧教学的应用大多停留在描述层面,实践层面的指导还远远不够。 比如说近些年来火热的微课、慕课,这些短视频课堂只是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或者机械地为学生划出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并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学生们也就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16]。 比如在针对司法考试的授课中,学生们了解了法律条款以及知道如何进行责任判定,但是具体到一个复杂的法律案例实践操作时,他们仍然会觉得不知所措。又例如在注册会计师的网络授课中,学生可能熟记了所有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分录登记方法,但是在实操时面对制作合并报表却仍可能依然毫无头绪。 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是当前智慧教学工具所面临的较大难题,而根本原因在于智慧教学工具过于偏重理论而忽略实践。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强调要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学生的行动力与执行力;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要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具体智慧教学实践方面,智慧教学工具要适当地为学生创造情景模拟场景、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 情境模拟场景方面,网络教学可以利用VR 技术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各种社会实践, 比如法庭模拟、上市公司高层会议模拟等,这些实践都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良好效果[17](P61)。智慧教学工具也可以组织同地域的同学一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则可以在线上对实践活动进行全程的跟踪指导。布置任务方面,智慧教学工具可以为学生发放任务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完成,教师则通过检查实践报告或者审阅实践现场图片视频的形式来决定学生是否有资格进行下一知识点模块的学习。上述模式可以强制性地促使学生投身于实践当中,但是局限性在于增加了学习成本,一定程度上会打消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智慧教学的逻辑创新
基于前文分析,教学论视域下智慧教学创新的本质是实现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的“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不仅指要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知”,更要重视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行”,而且“知”与“行”的价值可追溯、可复制、可推广,沿着这条主线思考智慧教学创新的逻辑应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向。 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为使命。 基于高职院校独特的教育定位,下文分别从学习者、教授者、管理者以及开发者四个视角分析杜威教学论思想带给高职院校智慧教学改革的逻辑创新。
(一)学习者视角:被动性学习与主动性学习是智慧教学质量跨越的二重门
长久以来, 我国学校教育采用接受学习模式,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被放大,而学生的“学”被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被动。这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而采用的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但它对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不断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这也为智慧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对智慧教学主体的重塑提出了要求。
杜威认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在学校组织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去学习新知识并对相应的技能进行训练,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并不是主导者[18]。 杜威的这种行为主义教育思想为智慧教学主体的重塑指引了方向,让教师走向幕后,做智慧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和智慧教学过程的引导者;让学生走向台前,做智慧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技能实践过程充满活力。
(二)教授者视角:增负与减负关乎智慧教学可持续的杠杆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注重教育的实然性,认为学校应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张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以及不断的实践去探索更多的知识,教育活动必须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由此,在杜威的理解中,教学过程也就成为为实现具体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生活实践活动,而这一思想与新时期我国高职教学改革中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指出:“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但目前众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仍停留在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校企联合培养等较为肤浅的层次[19](432-433),教师使用智慧教学工具来进行的所谓教学改革, 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无法推动产教融合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要想推动产教融合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使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从事开发和生产等环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根据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关产业需求重构智慧教学的目标及教学过程的杠杆, 让教师在智慧教学的创新上减负,让智慧教学的目标由通过智慧化教学手段完成传统教学目标转变为以产教融合为目的的智慧教学生态建设, 让智慧教学过程的发生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要为学生创设符合生产实践的多元智慧教学新环境,最大化便利他们的技能实践过程,使学生在生动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加深自己对既得知识的理解, 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水平。
(三)管理者视角:智慧赋能改变教育管理系统
“以人为本”是当今我国教育的主旋律,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校管理方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以学生、以教师、以家长、以教育环节的各个方面主体为本。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性、最大绩效地管理学生的学校学习与生活,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支持;同时,也要考虑教职工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师教学活动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与人格影响。 因此,在以“智慧教学”为核心的高校组织教学管理中,需要切实将智慧赋能落实到“以人为本”理念上。所谓的赋能教师与学生,即管理者从管控转到赋能, 从而激发教师的教能和职业成长、激发学生的学能和技能提升。 作为管理者应从教育模式总体规划设计方面以智慧赋能为导向,积极支持“智慧教学”的资源建设与师资发展,制定相配套的教师评价管理制度以及硬件软件设备的使用制度,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提升教与学的成本效益、获得社会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认可。
(四)开发者视角:区块链成为智慧教学模式变革与生态重构的新密钥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场以教学技术革新为特征的新的教学运动势不可挡。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 教与学界限消解 (教即学)、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差异消失(教师即学生)、各种媒体技术无缝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其中区块链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蝴蝶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21]。 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能够基于区块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三、高职院校智慧教学的应用路径
新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得高校在长时间建立的教育认知发生改变,这是因为教育研究在不断深入且发现很多新的理论成果,其中,高职院校等组织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22]。教与学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些条件变化的影响——其核心为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建立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独特的个人自由化学习研究机制。
(一)低耗、高效、自由的网络课程标准化
网络课程标准化对课程制作者、平台开发者以及使用者都有很大的意义。对于网络课程制作者来说,网络课程标准化可以帮助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扩大网络教学的教学意义。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具有通用性, 可以在更多的平台上投放使用,这对智慧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有着很大的价值以及借鉴意义。 网络课程标准化不仅可以保证课程的质量,还可以节省开支。 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重用他人优秀内容的方式来减少网络课程的开发成本。对于平台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网络课程以后可以灵活地选用开发技术以及对应的管理模式——这有利于网络课程平台保持自身特色。一般的网络课程标准对于学习资源的运行环境只要求提供一组共同的功能函数给不同的网络课程使用,对具体的学习管理平台的构造模块和开发技术并没有特定的限制。 此外,由于网络课程传递方法以及交互机制的标准化,平台开发者可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学习活动管理的关注上。 某种情况下,有些网络课程标准提供了排序导航规则,这就导致教学平台的开发不再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排序。开发者要做好的工作只是识别这些规则,并且尽量达到规则的满足条件,使用正确排序导航规则进行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习管理平台的开发压力。对于网络课程的使用者来说,网络课程标准化意味着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使用者不用担心学习平台差异会导致教学和学习的难以延续。 对于课程本身来说,网络课程标准化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课程,让其更具可访问性、重组性以及耐用性等。但目前,对于网络课程本身来说,标准化的目的在于使网络课程具有跨平台性和重用性从而使其作为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二)学习、教学、管理全流程赋能的雨课堂
通过综合化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达到满足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育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应用的目的,是雨课堂的发展模式。客观而言,雨课堂这种智慧教学工具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技术框架,搭建了一种教学管理系统,且在该系统下面分散多个子系统分支。 子系统的名称与功能分别如下:门户首页——可以提升资讯服务的能力,并且借此对网站形象进行展示,在此页面上对教学相关活动以及学生培训通知进行发放;社区系统——此系统的作用在于,为高职院校的行政以及教务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且在这个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线上服务实现日常交互功能目的,给予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想法的根据地;资源管理——在这个分支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得到很多的在线内容,同时对储存与管理服务的简化给课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视频课堂——作为雨课堂唯一的外挂平台,可以满足师生进行实时音视频的需要;自动录播——这一功能主要是为学生复习服务的,可以实现电脑录屏,教学现场实况录制以及在线点播功能;开放课程共享——雨课堂在平台中植入了开放课程搜索的功能, 且把这部分内容向社会免费开放, 共享高职院校教学资源。通过上述这些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及其集合,教学管理、 课件制作和资源共享三方面需求得到了兼顾,满足网络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不同应用,实现了对高职院校智慧教学工具信息化平台的系统建设。
(三)泛在、灵活、智能的教学克隆班
通过对以往有关教师行为与教学质量关系的专门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着教学质量,又决定了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以及对知识吸收、运用的外在表现效果。事实上,要推动教师行为良性转变,最行之有效且关键的措施即把控和运用教学技术。 因此,围绕高校师生所实行的多样化网络式培训,经实践证明已逐渐成为当前加速教学网推广适用的重要路径。
在“参与式教学和在线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对培训设备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资源建设的软硬件质量,为搭建满足随时随地的智慧教学场景提供了条件。该平台包括以下设备:课堂自动录播系统,实现现场培训相关视频资源的及时保存并且可以让学生实时点播;六边形电脑桌,以独特设计的电脑桌予以小组作业以及课堂研讨一定的便利,促使学生可以进行更好的团队协作以共同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IRS 接收器装置,通过对课堂情况进行实时统计,方便了培训课堂的开展,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互动式电子白板,主要功能在于展示各类教学和演示方法;展板和巨幕屏,满足粘贴展示等图文互动环节的需要。
四、结语
智慧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创新与实践离不开学生、教师、管理者、开发者的共同努力,而且目标、任务、方向清晰一致,且符合校情、学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赋能为手段,解放和发展了教师的生产力,激发和释放了学生的学习力,从而适应和满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同时,智慧教学也能助力教育均衡发展、集约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公平发展。尤其是克隆班的打造,不仅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发达对落后、 先进对后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反哺,而且还体现在输出者(榜样课堂)的教风、学风、班风的自律以及对引入者(同步课堂)的广泛影响。如果建立长期稳定的智慧教学联盟,无疑会对推动和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产生深重影响。 不过,本文尚未涉及针对高职院校智慧教学联盟的研究, 鉴于此,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改进教学克隆的有效策略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