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记者在正能量传播中的社会责任
2021-01-15姚银凤东莞市企石镇文化服务中心
姚银凤 东莞市企石镇文化服务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因此,勇担社会责任,加强正能量传播已经成为摆在新闻记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目前,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下,媒体对人民群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日益加深,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当前新闻记者如何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把握好责任担当,进而传播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值得探讨研究。
一、正能量传播中新闻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一)时代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加强正能量传播是新闻媒体践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传达者,其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是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直接执行者,其担负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而这一职责的实现需要其弘扬好主旋律,传递好正能量。在新闻事实报道工作中,新闻记者以辩证的历史眼光、敏锐的新闻观察力以及手中纪实的笔杆还原当代社会发展实况,记录当代社会的正能量。例如,一些优秀的高产记者多番深入基层,记录时代的每一次发展变化,在时代发展中汲取真善美,将其浓缩于每一篇充满爱心与善举的新闻报道中。
(二)矛盾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者
在正能量传播中,新闻记者还担负着发现矛盾问题,转变与解决矛盾问题,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当代新闻记者应不负国家和社会所托,不负人民所托,用手中如刀的笔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为人民发声,为人民谋利。就正能量传播而言,新闻记者除了报道生活中的一些好人好事之外,还要将思维的触角对准社会中的贫者、弱者,做到敢为贫者言,为弱者呼。新闻记者要成为正能量与每个人之间的连接者与沟通者,对于贫者、弱者,他们要拿起笔勇于揭露,敢于发声,为贫者脱贫、弱者受助寻求一丝光明与希望,一丝温暖与关怀。具有较强社会责任、较好职业道德以及较强专业素养的记者总是能及时发现矛盾问题,并通过努力将矛盾问题变成新的发展机遇,促进矛盾的解决。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在正能量传播中,新闻记者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其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潮流发展的重要责任。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的“代言人”,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既要反映客观事实、记录社会发展情况,又要正确导向舆论、持续传播正能量。那么,新闻记者应传播怎样的正能量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正能量的核心所在,是新闻记者传播正能量与正确导向舆论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记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传播有利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闻舆论。并且,在导向社会舆论时,新闻记者不仅要弘扬与传播正能量,也要趋避不利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一切负面言论,铲除负面舆论滋生的沃土。
二、正能量传播中新闻记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可行性路径
(一)加强典型人物报道,传递社会正能量
典型人物报道在传递正能量方面具有榜样示范、舆论引导以及民众鼓舞等作用。当前,很多新闻记者在传播正能量时惯用典型人物报道方法,对单个人物的感人事迹进行深入报道,以激发更多民众的情感共鸣,顺利地将典型人物身上的正能量因子传递下去。典型人物报道的关键在于发现人物身上区别于一般人的特征,从这些特征中挖掘人物身上真实而美好的事迹,继而将这种美好书写与弘扬下去。
新闻记者加强典型人物报道要贴合时代发展,抓住热点,找准人物对象,将典型人物的正能量精神及时传递出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于2021 年5 月22 日溘然长逝,但是其身上所蕴含的脚踏实地、孜孜以求、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以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心怀人民的正能量精神却永垂不朽。各大新闻记者应高举社会责任大旗,从正能量角度对袁隆平先生进行专题报道,趁热打铁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学习袁老,向袁老致敬的热潮。除了袁隆平先生,新闻记者还要去挖掘国家发展中一些典型,具有垂范意义的英雄人物事迹,呼吁全社会向其学习。例如,钟南山院士在2003 年非典以及2020 年疫情中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身上的闪光点与正能量备受关注,新闻记者应抓住契机,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
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正能量满满的典型人物新闻报道如果得不到及时传播与扩散,那么其所起到的社会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进行典型人物报道之后,新闻记者应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传播渠道,做到多渠道发声,全方位扩散。例如,为了传播社会正能量,表达对袁老的深切追思与缅怀,《今日宁乡》自5 月22 日起推出了《追忆袁隆平院士的宁乡情缘系列报道》。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借助“三微一端一站”(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新闻网站),动用新技术、新媒体等方式,多渠道发声宣传,抢占舆情主动权,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
(二)挖掘生活中真善美,折射社会正能量
袁隆平、钟南山等一些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大人物值得报道,然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人物、小事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信息,有待进一步挖掘。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勇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将镜头聚焦在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发现平凡人的不平凡,继而从小人物、小事件中折射社会正能量。
首先,记者应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善于慧眼识珠。和平时代,惊天动地“大英雄”以及万古不朽“丰功伟绩”越来越少,而正能量更多地表现为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与平凡事。现实社会生活中,“身边的好人”“小事中的善行善举”等比比皆是,记者要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琐事中发现真善美,并对真善美进行宣扬与报道。其次,深入基层,用心沟通,零距离采访。新闻记者应秉着对时代的担当、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深入一线基层,与平凡人物近距离、面对面沟通交流,用采访的艺术以及诚挚的情感获得更多第一手新闻资料。例如,多产记者唐湘岳便善于聚焦平凡人的善行善举。他深入走访一线,不辞劳苦,成功采访了多名平凡又不平凡的小人物。在他的笔下,教师、医生、大学生等这些平凡小人物都加入了正能量传播行列。
中国报道网曾推出了《“小人物”的平凡事》,报道中呈现了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贡献的自来水管道抢修、维护工姜如贵。姜如贵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曾说,饮水是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大事,绝不容许有闪失,只要人民有需要,我会马不停蹄赶赴现场。寒风中、凄雨里、烈日下、黑夜内,随时可看到姜如贵忙碌抢修水管的身影。正是这个小小的身影始终坚守在供水抢修现场,才确保了一条条供水管线的安全顺利供水,为人民解决用水困扰。这是普通的自来水管道抢修工用平凡小身躯演绎成的不平凡事件,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及爱岗敬业的诚心成为了社会各个行业竞相模仿的精神标杆。在报道中,新闻记者要擦亮眼睛,仔细观察,聚焦平凡小人物,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壮举”。
(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凸显社会正能量
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是凸显社会正能量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弱势人员都以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存在着,他们既是新闻记者重要新闻线索的来源,也是新闻记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对象。在新闻工作中,记者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安抚、引导与扶持直接关乎社会稳定和谐。
关注弱势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个案,更要关注普遍性弱势群体。在当代社会,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重,很多记者,特别是民生记者都以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为己任,通过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可以积极传播社会善行义举的正能量。但是不得不说,部分记者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是有选择性的。在采访报道中,他们只关注那些能引起社会轰动效应的个案弱势,挖掘个案弱势群体身上的闪光点,而对于那些不存在新闻“卖点”的普通弱势群体则不加问津。另外,就当前来说,关注弱势群体的报道并未常态化,很多记者只是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才会对弱势群体格外关注,而在日常的报道中,弱势群体报道并未常规化、常态化。弱势群体虽然是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进行报道时,记者还应跳出“只为赚足观众眼泪”的这一新闻报道怪圈,着重去挖掘群体事件背后的价值,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呼吁全社会关注与扶持弱势群体。
帮助弱势群体总能与正能量传播联系起来,新媒体时代的弱势群体报道应凸显出典型性、普遍性、深度性与内涵性。记者既要抓典型、抓特殊,视角独特、深入报道,又要聚焦平凡、遍洒关怀,让弱势群体新闻报道不再是特定时期的昙花一现,而是社会正能量传播的持久延续。例如,《光明日报》刊发的《玻璃娃娃有颗坚强心》就是对弱势群体进行专题深入报道的典型案例。当时,关于玻璃娃娃——湖南商学院大学生程双佳的一系列报道感动了中国大江南北,报道将程双佳坚韧不拔、乐观自信、永不言弃、力争上游的优秀品质充分宣扬,不仅传递了正能量,也呼吁了全社会积极帮扶。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对弱势群体进行采访与报道本身便是一种宣扬社会正能量的表现,而将弱势群体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挖掘与宣扬,无疑更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结语
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成员,新闻记者应坚守正能量传播中的社会责任,肩担历史使命,明确奋斗方向,以脚踏实地、热血澎湃、公平正义诠释好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角色。在新的社会发展情态下,新闻记者要在“变”与“不变”中进行自我素质提升,而“不变”的是责任担当,“变”的是技巧技能。诚然,新闻记者的正能量传播工作任重道远,工作人员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并在此理念引领下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