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传统报道的传播效果

2021-01-15祝君壁经济日报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小说

祝君壁 经济日报

一、用讲故事的手法写新闻报道

在某种程度上,优秀的新闻报道带给读者的感觉与阅读小说相似,都能通过对情节、人物、环境等的刻画让读者随之产生思考,以及紧张、兴奋、悲伤等感觉,从而引人入胜,令人欲罢不能。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最适宜讲故事的,小说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满足各种偏好的读者。小说作者能够通过多种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将故事本身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并将作者意图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

在不少优秀的新闻报道中,也能找到小说笔法的影子。比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老郭脱贫记》,就努力追求故事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生动化,重点表现人物性格、对话、心理活动,以及事件发展的矛盾、细节、悬念、转折等,力求将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曲折动人。

如果能借鉴小说的写作方法来写新闻报道,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就会为读者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深深沉浸于生动的新闻故事中,这远比干巴巴地呈上政策信息概念、观点和数字等,传播效果要好得多。当然,不是所有的新闻体裁都能借鉴小说的写作手法,笔者认为,只有通讯和特写这两种体裁适合借鉴。

新闻报道的写作与小说的创作有很大不同。创作小说可以任由作者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用鲜明的人物、曲折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背景设置等来吸引读者,目前流行的玄幻、仙侠、架空历史等类型的小说,甚至可以虚构一个不存在的时空,带领读者在异世界遨游。还有的小说作者通过聊天工具建立了聊天群,根据大多数读者的偏好和建议随时更改情节,以充分满足读者兴趣。小说多为虚构,即使取材于现实生活,也会再加工,不会完整记录现实世界的真实故事。

新闻报道则绝对不能随意想象,必须植根于事实,记录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对话、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数字等,因而有不少局限性。但是,新闻报道取材于读者的身边事,与读者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能使读者依据个人经验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新闻报道会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及时跟进,不断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但绝不可能根据读者的喜好来随意更改,只能完全忠实于事实。

二、如何将小说创作与新闻写作的优势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像写小说一样写新闻报道呢?笔者认为,需要从几方面发力:

第一,要注重对人物的描写。英国记者鲍勃·希契科克认为:“受众对人比对事件本身更为关心,对人们在干什么比对人们在说什么更为关心。”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写人能贴近受众,记叙也会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大致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不少新闻报道都借鉴了这些方法,使文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肖像描写侧重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如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李保国又来了!”》写道,“一个黑乎乎、笑嘻嘻的人朝地里走来。”这一描写把李保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黑乎乎”说明他常年在地里指导,脸都被晒黑了。“笑嘻嘻”说明他热爱农村农民和这份事业,来到村里总是乐呵呵的。

语言描写,尤其是人物的对话能最迅速、最有效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而且原汁原味的对话也可以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心理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如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车轮上的幸福福泉市陆坪镇福兴村吴成德家换车记》写道,“几经周折,1994 年年底,吴成德终于如愿以偿,花1950 元买到了一辆梦寐以求的二手本田125 型摩托车。当时他感觉‘洋气惨了’。”吴德成作为村支书,这个群体给人的印象通常是认真严肃,没想到作者却记录了他爱虚荣的一面。这一心理描写让吴德成的形象一下子就真实丰满了起来,让读者认识到他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从而拉近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

第二,要努力挖掘曲折的情节。文章的情节惟有曲折,才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描述,读者大多不爱看。所以在选择采访素材时,要尽量选择情节波澜起伏的事件。对于那些看似浅显直白、毫无曲折可言的新闻事件,要多方采访,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其身后必然会有大量相关联的其他事件,只要努力发掘,一定会找到能使事件一波三折的情节,从而使报道更具感染力。

但是,一味追求使事件一波三折的情节容易使新闻报道流于浅薄与低俗。不少媒体在报道事件时会妄加猜测,这就不是在挖掘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其他事件,而是在刻意寻找夺人眼球的花边新闻,这样的报道不能真正打动读者,只是在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是不可取的。

第三,要重视对场景的描写。李希光教授曾多次提出:“什么样的画面最具传播效果?那是真实、动感、能刺激人的情绪,能使人产生感情反映的画面。”优秀的记者,总会在新闻中制造某个场景,并竭力渲染它,对受众造成强烈的冲击,而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景画面也能更真实、更形象、更立体地展现报道对象。如毛泽东同志的作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写道,“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的勾勒,让读者深刻认识到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所向披靡。小说三要素为人物、情节、环境,场景的描写就是对环境的介绍,能够突出人物性格并为情节发展做出铺垫,因此想把新闻报道写得像小说一样吸引人就要特别注意描写场景,通过一个个不同场景的转换,更深入、更具体,更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

第四,要重视对细、的刻画。细节描写是充实作品骨骼的血和肉,能使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活灵活现、历历在目,让读者感同身受。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名医进社区为何遭冷遇》写道,“因为没有患者,鲁玉明显得有些不适应,他一会儿打开手提电脑写年终总结,一会儿站起来走两步活动筋骨,一会儿又走出诊室朝门外张望,好容易盼来了一对老年夫妻,结果人家是来看感冒的。最终,鲁玉明只能无聊到看医书打发时间。”这一细节描写把贵阳市一医的心内科主任鲁玉明因没有患者而打发时间的情况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了他的无聊,也为当地患者错失求医机会而感到惋惜。

三、传统报道要创新,带着问题意识深度挖掘

小说之所以吸引人,一大原因是详尽的细节描写,同时带有创新的思维。反观新闻报道,经常把事件、数字、政策等直接罗列出来,几乎不交代细节,读来枯燥无味。如果能详细挖掘事件、数字、政策产生的各种细节,再现人物、现场和事件的精彩片段,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渲染气氛,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报道就会具有激起读者共鸣的力量。

网络传播时代,信息是海量的,同质化、一般化报道很容易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报道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有新锐之处、不同凡响,彰显鲜明个性和独到价值。想要打造“刷屏”之作,尤其需要直面经济生活,敢于触碰矛盾问题,聚焦热点难点困惑点。通过记者的敏锐观察、理性思考、深入采写,形成创造性的成果。

财经作家吴晓波撰写的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就是产业报道求新锐的典型案例。尽管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现状尽人皆知,但是,该文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消费外流”现象着笔,由中国消费者赴日抢购马桶盖行为切入,鞭策中国制造正视差距,重塑竞争优势,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吴晓波在文中呼吁,中国传统产业应秉持工匠精神,推进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切实满足国人高品质生活需求。由于文章切口小、挖掘深,戳中了产业痛点,直达受众内心,仅上网第一天阅读量就超过了60 万。此文广为流传,引发了各界热议,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019 年9 月16 日,经济日报推出“共和国的故事·六记”系列报道也体现了传统报道的创新意识。这套报道在策划之初,就是高标准,要把六大领域的内容做实、做透、做精,让报道能给读者、网友留下印象,让大家不仅入眼,更入脑、入心。与此同时,该系列报道不仅在报纸上出新出彩,在新媒体平台也精心设计适合“小屏幕”传播的内容,有文、有图、有视频,文风清新,样式新颖,内涵、颜值俱佳,让这套报道有了第二落点,扩大了传播效果。

首先,传统报道要提升传播效果,还必须考虑用户体验。在当前媒体生态下,主流媒体做好报道,亟待强化用户观念,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精准传播、强化互动、加强服务,通过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打开发展新空间。

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份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以往,传统媒体存在着编读互动不够,单向传播倾向严重的局限性,报道选题策划凭经验、靠感觉而定的情况较为普遍。而新媒体的兴起,大数据的运用,为媒体准确描绘受众画像,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全面监测掌握产业动向和舆情动态,科学做好产业报道,将受众转化为用户提供了可能。在发动技术引擎的基础上,我们要一如既往推报道,利用各大平台广为传播,扩大报道声势和品牌影响;同时,要狠下功夫聚人气,顺应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新媒体产业报道的吸引力,有针对性地聚拢和扩大用户规模,努力成为网络传播中不可替代的节点。

其次,产业报道需适应新媒体要求,调整生产周期和报道方式,立足于现在进行时,实时传播、滚动发稿,持续更新,多形式展现,多渠道分发,不断增强用户对产业运行的实时掌控感和信息获得感;内容上应大幅增加服务信息。不光满足用户硬新闻需求,还要与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发生关联,提供量身定制内容,从而增加其触媒频率,强化使用习惯。

最后,还需要注意一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真实追求的是“现实态”事实的真实。在报道中,要根据事实和客观规律来描述事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还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在保持微观真实的基础上,保持宏观真实。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小说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防台新闻报道与全媒体传播的“变”与“不变”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