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纪录片《灰熊人》为例谈美国纪录片的诗意化表达

2021-01-15王翰文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德威尔莫西虚构

王翰文 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纪录片被世界普遍认可是在1929 年,但影响世界电影史的首部纪录片是创作于1919 年。美国电影学者比尔·尼古拉斯(Bill Nicholas)在《纪录片导论》中提到纪录片分为诗意型纪录片、阐释型纪录片、观察型纪录片、参与型纪录片、反射型纪录片、表述行为型纪录片。他指出从诗意纪录片“作为一种表现现实的手段,偏爱片段拼贴、主观印象、非连贯动作和松散的关联结构”[1]。诗意化纪录片的显著特征是碎片式、非连贯性的将镜头进行组接[2]。1920 年开始诗意化纪录片的出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诗意化纪录片和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同步,并受到了政治和电影艺术流派的影响,诗意化纪录片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青睐。

一、诗意化纪录片的产生

诗意纪录片是在探索先锋电影艺术的无声电影时期出现的。从美国1920 年的《曼哈塔》开始,源自形式化审美需求的诗意化纪录片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纪录片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诗意化纪录片因其形式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力,20 世纪20 年代的《北方的纳努克》《桥》《雨》等一系列优秀的诗意性纪录片作品,都体现着形式美学的精粹、又展现着时代风貌,在节奏与韵律的运动中展现着诗意,在认知的传播中传达着情感。

1921 年,弗拉哈迪创作了闻名于世界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继承并发扬了19 世纪初纪录片聚焦于风土人情的浪漫主义格调,延续了早期冒险类纪录片浪漫主义的质朴叙事。巴赞认为这部影片有“至今不觉陈旧的富于诗意的真实性”[3]。从文化艺术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适逢现代主义思想刚刚兴起,现代主义思潮促进了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意化纪录片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默片时代的短片《雨》从古至今都被视为诗意化纪录片中的一部不可替代的经典短片。在《雨》这部纪录片中,通过富有特点的虚构手法,使那优美而又伤感的情感得以进一步升华,以达到鲜明表达影像化诗意与富有诗意特征的内容叙事相互交融的效果。默片时期的诗意化纪录片在镜头表达和蒙太奇的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当代的诗意化纪录片的表意与叙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审美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了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在镜头的运用上具有鲜明的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派的艺术特征。拍摄视角的选择、光与影的巧妙运用、点线面的艺术效果都体现了现代主义形式美法则,使每一个镜头呈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如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的《雨》《桥》,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北方的纳努克》,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的《曼哈塔》等经典诗意化纪录片作品。

20 世纪60 年代是一个观念急剧变革的年代,受当时电影领域的现实主义思潮、美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及技术发展的影响,纪录片的诗意化表述开始出现了新的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表意方式,即纯粹借助形式的诗意化表意方式,纪录片开始运用影像叙事的逻辑体系实现诗意化表述[4]。2005 年发行的由汤姆·奥滕伯格(Tom Ortenberg)制片,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导演的影片《灰熊人》就是一部典型的诗意化纪录片。

二、“事实的真实”和“虚构的真实”之间的诗意化叙述

相对于外部形式的诗意化表达来说,叙述内容的诗意化表达则显得更加的复杂。此外,在表达叙述的层面上,纪录片的叙事与电影的叙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实现纪录片的诗意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电影的虚构来实现。

影片《灰熊人》讲述的是动物保护主义者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和他的女友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和灰熊共同生活了13 年的故事,然而这种生活也终止于第13 年。2003 年10 月5 日晚,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遭到灰熊袭击,最终他和他的女友被灰熊吃掉。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生前拍了5 年共计100 余小时记录灰熊和他的影像资料,在他生命的最后六分钟摄影机由于仓促间没打开镜头盖,只留下了音频资料。

在影片中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既当编剧、导演,又亲自念旁白、做专访,他使用了大量的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拍摄的原始素材,通过剪辑这些素材加上自己后期的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影片中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重现了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的灰熊人之路:一个浪子自编身世,通过电影奇观华丽转身的故事;一个在社会和自然间往返,在“事实的真实”和“虚构的真实”中游走,用独白进行对话,以死亡祭献自然的影像艺术家和生态主义者的故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利用一种“虚构”的手段在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概念之间搭上了一座互通的桥梁。这部影片之所以比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更加真实地叙述了这个故事,是因为他将创造和想象完美的与现实结合了起来,达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认为如果要达到达到一种“狂喜的真实”,首先必须要将纪录片中的“非虚构”才是“真实电影”的观点加以摒弃,再加上一定的“虚构”和“当事人扮演”的手法,最终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其想要的效果。此外,他还认为如果要获得深度的“真相”,最重要的便是打破表面肤浅的“事实”。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其不再受限于传统纪录片只能够对真实世界进行机械拍摄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了其拍摄的素材。

三、“影中影”和“传中传”的诗意化结构

《灰熊人》被认为是“影中影”,也是“传中传”。它是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自我形象的构建文本,更是导演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心里已有的人物形象创作。13 年的孤独,是13 年的偏执,13 年的相守,是13 年的逃避,100 小时的自拍录像不能还原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的一生,也不能完全解读他的意义。在13 年的“与熊共舞”里,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无数次地谈论过死亡。他说过,如果要达到保护荒野的目的,或许只有他的死才可以。而这幕死亡的尾声难道不是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早就虚构好的吗?他终于在阿拉斯加的荒野——个天地大舞台上,演完了作为导演兼演员的人生之戏,虚构和真实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声与影中定格成永恒的艺术。《灰熊人》创作思路和观察角度,给当时的纪录片创作带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灰熊人》是一部自传片的同时,也是一部他传片,更是一部生态传记片,它体现了生态传记和电影叙事的相结合。总的来说,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不愧为纪录片大师,他所创作的现代传记影片,大都是用写实的手法来拍摄的。使作品具有近代传记的特点:“就事叙事,实事求是,无论英雄或常人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运用大量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自拍的影像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人物,是导演的聪明之处。他认为不能仅仅受限于捕捉拍摄主体或者事件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去创造这种真实性。

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的纪录片之所以在影坛上独树一帜,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纪录片充分体现了影像真实感与生命力相结合。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炫耀艺术而创作作品的艺术家,他只会在一旁默默的雕刻着自己的作品,仿佛一位中世纪的工匠那样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对他的作品怀着一种淳朴的情感。因为他的作品代表了他的生活。他拍摄纪录片并不是仅仅为了追求票房,而是力图通过自己的纪录片可以使高深的想法得以表达、真正的文化得以彰显、富有激情的心灵得以震撼。为什么他的纪录片可以让人感受到心灵上的共鸣,是他将那些经过精心选择人物、油画般的图像、诗意的声音加上极富特点的剪辑融合在一起,才打造出了一部部朴实无华而又令人震撼的作品。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上,他必须打破事实的限制,从而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从而让人们感受到纪录片想让人感受到的真实情感。

四、诗意化的伦理道德与美学思想

如何衡量伦理道德和美学,并且使其在选择影片形式时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的标准,一直是纪录片制作人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纪录片的灵魂在于一方面它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尽力再现,另一方面它却又不加以操纵使其显得刻意,事实上影片的选材、编辑、音效本身就是一种操纵。因此职业纪录片制作人应更清晰地表达出道德标准。

影片中的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一直在追求着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孤独。在日记中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将世界划分为熊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生活在熊的世界里他可以逐渐忘掉自己的过去,从而从人的世界里逐渐离开,以获得一种只能在自然界中获得的安心感,所以他远离人群并且亲近灰熊。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通过逃避社会的方式来达到消除他内心中的阴影,并且在熊的世界中重新获得本该属于他自己的自尊与骄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成为灰熊的“唯一守护者”,必须去追求孤独。

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对于人类之文明爱恨交加。作为纪录片制作人和大灰熊研究者,他给成千上万的孩子讲述关于大灰熊的知识和故事。他希望唤起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大灰熊的新认识和保护之心,并以之为己任,乐此不疲。他对于人类世界是寄予希望的,但当人们不理解他的研究工作或嘲弄污蔑他时,他失望愤怒,甚至抱了以死亡警醒世人的决心。他在与朋友的信中说:“很多时候我觉得死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我的工作将会更被人重视,但我活着却做不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人类及人类文明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选择了逃避。导致他的死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对人类文明的恨意,而另一个是则是他对于荒野的爱恋。

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的死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与争执,人到底如何与自然相处呢?这部电影最引人深思的问题就是“灰熊保护者”这个名号是否应当被授予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一方面,他的死充分证明了他可以为环境保护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另一方面,蒂莫西·崔德威尔(Timothy)真的保护了灰熊么?影片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诗意化的伦理道德与美学思想。

五、结语

比尔·尼古拉斯(Bill Nicholas)认为之所以诗意形态的纪录片得以存在,是因为在纪录片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艺术范畴中的两个不同源头——先锋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断博弈才造就了当今的纪录片。世界纪录片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国纪录片的影响。故事讲述、制作精细度和美学深度对于一部好的纪录片来说都很重要,但纪录片并不总是因为其艺术价值而受人敬重,观众们经常发现他们感兴趣的还有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和观点[5]。这种信息和观点更多的是观众真实的情感感受,因此《灰熊人》不仅仅是逻辑与结构,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诗意化表现,最终留给观众的是无限的遐想和对人生的思考。

猜你喜欢

德威尔莫西虚构
妈妈的歌谣
范德威尔:为客户创造价值
虚构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世界最高莫西干头
徒手登顶900米绝壁的男人
莫西,莫西
眨眼之间
一万小时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