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2021-01-15王萌辽宁省阜新市歌舞剧院
王萌 辽宁省阜新市歌舞剧院
中国古典舞是由以往年代民间出现的歌舞积累而改编形成的一个舞种,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是基于戏曲舞蹈的根本上进一步提升,对于戏曲舞蹈的进一步模仿、精简和完善来创建中国古典舞。因此,戏曲舞蹈也可以称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基底。中国古典舞所展示的中华风韵和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气节都让人为之深深震撼,而戏曲与古典舞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是以戏曲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最主要基本要素,但并不是将戏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一成不变地融入进古典舞中,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其中内涵的文化韵律特点,来进一步地明白和把握戏曲文化中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民族美学特性。
一、中国戏曲舞蹈根源
戏曲艺术和舞蹈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深远传承发展进程中凝结出的艺术瑰宝,在通过多朝代的曼延曲折的发展后才变成现如今人民所看到的非常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呈现方式和演出形态。如同人民所观赏到的,戏曲原本就是以歌曲和舞蹈相联系的方式来进行表现和讲述剧情的。因此,在戏曲的表现过程中,歌曲和舞蹈的互相联系,在这两种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在继续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歌曲和舞蹈珠联璧合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戏曲追根究底最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已形成,古时候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较为多种多样的娱乐式的歌舞文化表演形式,歌舞表演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来自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将猎人出去打猎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的景象等平常生活状态式歌舞;二是来自于古代时期各国的战争和政治活动,例如在古代战士们戴鬼面具、装点羽毛等精湛的歌舞点缀。经过长时期的社会发展,一直到春秋、五代十国时期,杂耍、百戏等艺术文化的兴起,但那个时期的艺术文化只是单纯地以音乐、舞蹈和诙谐为首,却没有建成一个整体的戏曲艺术文化。经历过汉魏六朝的百戏,在整体艺术风格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依旧如此。直至宋朝和元朝以后的年代,“歌舞戏曲”成为一个新兴表演形式产生于后期,并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一个艺术文化形式得到持续发展,其就是最初将表演和剧情融于一体的表演形式。“歌舞戏”整个表演包括在内的音乐、舞蹈和缓慢推进表演进程的剧情。
二、中国古典舞的概述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中的一个艺术种类,它是由人们效仿简单的戏曲舞蹈动作,到寻求、探究自身独到的表演方式,直至随时间变化成为一门独特舞蹈文化,其实在以往人民生活舞蹈艺术已有建树的基础上,更多地积累人民日常中的舞蹈素材,经过历代行业舞者精简、加工、创造,经历过长时间的艺术工作者的检验,进而逐渐转换成一种有歌曲、有舞蹈、有剧情三位一体的艺术表演,是有具体的模范含义和古代风格的舞蹈文化。古典舞被创造于20 世纪50 年代,曾有名称“戏曲舞蹈”。因为其本身一直界定于戏曲和舞蹈之间,并未完全从戏曲当中脱离独立成形,但将它称作戏曲,其中却缺少了戏曲文化四功中最关键的“唱功”和“念功”;将它称作是舞蹈,其中却还保留着戏曲的传统。
古典舞究其根源来说,是对古时候舞蹈的一次大整合,是戏曲舞蹈的苏醒,也是我国千年来中华传统舞蹈的再起振兴。非常清晰,古典舞并不是新兴起的文化传承,只是将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继续流传和延伸,用贯穿古今的文化联系。它是通过民族传统舞蹈,主要从百戏、杂技、武学步法和其他艺术文化中提炼,不仅是从我国艺术文化中提炼,通过国外的芭蕾艺术,联系中国古时舞蹈艺术和新时代的美学观念准则,再经过不断精简、整理和实践,创造的一种独特民族性的舞蹈类别。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发展,从戏曲中来,在不断发展,互相联系。
我国古典舞至今传颂留下的歌舞动作,仍大多数留存在戏曲舞蹈中;我国的民族舞者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分析探究、整合和发扬的工作,在此方面得到有效发展,将资料编成一整套中国古典舞书面资料,创造了很多具有中国古典舞蹈品格的舞台剧和舞蹈经典作品,创作出精细光滑、刚柔并济、情景灵活交汇、技艺高超,以及将舞台演员的精神、元气、神态与基本五法中的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形式、步法和高度统一的美学意识特征。
三、戏曲舞蹈与古典舞的区别
戏曲舞蹈中包含各式各样的表演形式,戏曲是中国古典舞的基础,中国古典舞是戏曲舞蹈新生成的一项兴起的文艺演出形式,作为新兴起的一种文艺演出形式,这两种舞蹈类别之间就一定会产生差异。
(一)戏曲舞蹈中的艺术动作以叙述剧情为主,古典舞的艺术动作以抒发情感为主
古典舞本质是在戏曲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戏曲和古典舞并不是同一个舞蹈类别,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戏曲是一种以戏剧样式为主的艺术种类,与其他戏剧样式有共同的特点,附有丰富的剧情环节,人物较多,人物性格强烈。但在古典舞中多数内容是在抒情,并不是在叙述,这是非常显然的实际情况。
(二)戏曲舞蹈的动作以比拟性为主,中国古典舞以动作的气息带动身体为主
中国古典舞的特征是以动作的气息带动身体,肢体语言是表现形象从生活中诞生的,人民平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任何一句话的停顿一个接着下一个,身体的停顿起伏都是古典舞的气息带动全部,因此,在古典舞中神态韵律的表现都十分重要。戏曲中的表现更多的是每一次身体的展示,它们要求身体展现到完美的状态,所在的固定点,但古典舞则是要求气息在整个环节中都不可缺少,使舞蹈动作挥洒自如,无拘无束,对于观看者来说也是一种极致享受艺术的体会。戏曲要求固定踩点和一颦一笑任何动作的精确度,任何时候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要达到准备最准确的定点,而古典舞却只用气息带动身体完成整个舞蹈,就会使舞蹈作品更加灵活。
(三)戏曲舞蹈不包含集体舞蹈
中国古典舞是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在相互影响,也使舞蹈艺术的表演范围增加了许多,增强了古典舞原本张力。舞蹈艺术原本是抒发情感的文艺,加入戏曲的成分后舞蹈便也增添了很多的叙述故事意义,在饰演不同种角色时,演员体验的是不一样的故事情节,这也就加强了舞蹈的“叙事”功效性。将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舞蹈化,也加强了舞蹈模仿生活的功能。戏曲是在其中选取了某些难度较为高,民间杂戏的生活艺术,在经典片段中添加表演形式。从演员外观到舞蹈动作,围观中在舞台上明确清晰地展示舞蹈,并在观众的脑海中存下长远印象。
四、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一)戏曲舞蹈对古典舞动作的影响
古典舞是在戏曲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不仅脱离了戏曲中的束缚,也有效发扬了戏曲的优良传统。戏曲中“四功”里面的“做”“打”都是很强的动作表演,是古典舞主要需要学习的动作;戏曲中的走位时而也是古典舞者重要观察的外部形态,与此同时连带仿照芭蕾舞蹈的训练方式,整合出一套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准则,这套训练体制更多的是要从戏曲舞蹈各式动作中提取出共性特质,简化对其特别动作的要求,将其动作变成高度统一。先是从戏曲舞蹈外观形态上提取动作,后期就是针对戏曲艺术中成分的进一步提取,更多是注重对戏曲舞蹈美学特点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艺术也十分注重眼神的表现程度,它则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精简美化,演员往往能通过眼神传达情谊,使人物性格饱满。中国古典舞中的亮相就是从戏曲中的“拎神”模仿来的,古典舞在戏曲舞蹈眼神的基础上增加了其自己的韵律,通过舞者的眼睛表达出人物内心细腻烦琐的情感,来达到与观众产生情感共识的效果。通过眼神雕刻出中国古典舞精美而深刻的境界。
(二)戏曲文艺对中国古典舞作品创作的影响
戏曲舞蹈为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源泉材料,延伸了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眼界,丰富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盈。许多现代古典舞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借鉴于戏曲舞蹈,就像《牡丹亭》,既表现了现代古典舞在选择走向的趋势,也沿袭了戏曲艺术的传统展示方法。戏曲的故事资料展示其创作范围非常广,而且戏曲包含复杂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其中某些桥段的曲折离奇、舞蹈表现多姿多彩、技巧性优异,这些特点都成为了舞者的创作源泉,加重了舞者创作方面的想法。戏曲舞蹈不仅丰富了古典舞的创作题材,也有效地增加了古典舞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小刀会》被人们觉得是受到了《宝莲灯》的感染,是在舞台剧这条路上的拓展。《小刀会》在舞台表演上引鉴戏曲元素更深远一些,通过借助戏曲行当的技艺来表现人物性格,另一方面,其中包含了多数的交手桥段,将其用舞蹈去展示桥段时,这就要利用戏曲艺术的“毯子功”。通过技巧的展示,将舞蹈作品的氛围渲染到热潮,增添古典舞蹈的艺术熏陶能力。
五、结语
中国古典舞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结合联系的精湛产物,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需求,作为人民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戏曲舞蹈是我国民族独特的千年传承文化艺术,其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意义深远,成为古典舞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并且在古典舞中占据一大部分比重,不论是歌曲、舞蹈、剧情表演都在其中尤为重要,戏曲舞蹈和古典舞都是根据艺术的基本特点,相互结合又互相差异。同时戏曲和古典舞也在相互联系中得到不断延续和发展,促使舞蹈艺术靠拢人民日常生活,利用舞蹈的表演形式向人民传达其精神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会上讲过,艺术是源于大众,乃至一个时代进展的标志,是表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步骤,且艺术也是展现当下社会的形态和民风。现阶段是一个需要快速更新和大胆创新的时代,中国古典舞形成一个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文艺体系。分析历史的更替为艺术带来的改变,从而大胆创新,努力钻研。对于民族传统艺术要加以改变,融入新时代元素,给予它们新的韵律、新的风格。戏曲舞蹈和古典舞是社会艺术发展的成品展示,其创造是当下社会向前发展的目标,但又反方向展示当代社会的元气面貌。这也是古典舞所必需的新时代精神,它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因此,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面对戏曲和古典舞这样的民族艺术发展,撇去其外包装形式,将最好地体现在古典舞的内涵中,这使人民有极大的机会和重压,但仍相信在未来古典舞和戏曲舞蹈可以相辅相成,与时代同行,都能够有更璀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