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电视剧中历史人物的审美建构

2021-01-15朱鑫怡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8期
关键词:雍正帝王人物形象

朱鑫怡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审美是一项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内在需求而进行的具有主观意义的活动,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偶然性。同时,审美活动受限于当下的社会背景,是在一定的社会语境和行为准则下进行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项心理思维活动,在历史电视剧中,这种审美价值可以体现在多方面,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历史情境的营造、历史观念的体现、民俗文化的呈现等进一步富集历史电视剧这一“艺术文本”的文化内涵,升华其美学品格,与现代人的审美期待相契合。著名影视理论学者仲呈祥认为:“电视剧的思想内容愈深广、文化意蕴愈丰富、美学品位愈健康,作用于广泛的受众心理,则有利于营造一种深刻而不肤浅、沉稳而不浮躁、幽默而不油滑的群体鉴赏习惯和修养,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整体精神素质。反之,则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因此,电视剧除了要迎合受众的审美期待,还应自觉肩负起引导受众精神品位的职责。

历史电视剧是历史科学与电视剧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对历史的当代性书写以镜像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历史电视剧是影视艺术的一种,人物塑造是影视艺术的灵魂,剧中历史人物形象的建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想要建构出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复杂、丰满的人物形象,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话语技巧和美学理念之上,如何建构历史剧中的人物,即如何生动刻画身处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突出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与人格魅力,展现人物的光辉形象,准确表达剧作主题及价值精神,是值得探讨的。

一、人物服饰服务于角色表现

电视剧语言是由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组成的,而无声语言中包含了服饰设计,它直接参与了人物视觉形象的塑造,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与观众产生美的交流,电视画面真正的美学意义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美才得以体现,对于整部电视剧的美学价值来说,画面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运用服饰语言是电视剧成败的因素之一。影视画面中冷暖色调的使用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艺术效应,影响观众的主要欣赏情绪。不同于电影画面中着重对景物的色彩渲染,在电视剧画面中,服装元素在画面组成中占很大面积,成为重要的色调元素。

色彩在服饰中的运用对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刻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大明宫词》为例,剧中太平公主少年时期的衣裙服饰都是以清新淡雅的颜色为主,以白色、粉色、米黄、淡绿等为主色调,目的就是要表现这一时期太平公主的天真可爱、不谙世事。太平公主成年后,在经历了与初恋的爱恨纠葛,见识了母亲的严厉残酷,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后,她的内心世界发生了转变,这一时期她的服饰主要是以大红、紫色、棕色为主,一方面表现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纠结,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她性格中的果敢坚毅,经历了这样的大起大落,也暗示了人物的悲惨的命运结局。老年时期太平公主的服饰多以深沉的颜色为主,阴暗而沉重,她这一辈子都想逃离黑暗复杂的政治斗争,却一次又一次被迫卷入其中,这与她只想追逐真爱的理想背道而驰。总之,剧中对太平公主各个时期的服饰都做了精心处理,服饰的颜色变化也隐喻了她不同阶段心境的变化,导演的审美意识通过这细腻的变化体现出来,通过色彩的对比也感受到了太平公主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丰富。

二、人物对白反映人物性格

声音语言是影视艺术呈现的另一方式,如果说画面语言诉诸于视觉感官,那么声音语言就是作用于听觉系统来传情达意。声音语言可以根据表现作用不同分为人声、音乐、音响三种,其中人声又可以细分成独白、旁白、对白等。对于历史电视剧而言,声音语言配合画面语言可以更好地营造历史情境,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注重艺术真实,实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大胆发挥,表现历史意蕴。

对白就是指剧中人物的对话,影视剧作中人物对白和人物造型设计一样,都是需要建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上的。历史人物语言特色的呈现,也是历史剧塑造人物形象一个重要手段。《大明王朝1566》第40 集中,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代表海瑞在上疏前夕与李时珍见了一面,在这一情节中海瑞说道:“(嘉靖帝)厉行一君独治,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便打,要杀便杀。授权柄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将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此段对白对仗工整,荡气回肠,充分体现了海瑞此人的清廉正直、刚正不阿,同时历数明朝弊政,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真实。

三、于宏大叙事中凸显人物的悲剧感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戏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解释。鲁迅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的含义很广泛,可以指物质、精神、文化等层面,历史电视剧中的历史人物传达的更多的是指精神层面的价值,如崇高的道德观念,恪守的民族精神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看似无形,却是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力量的。古代历史剧中不可缺少的便是帝王形象,帝王形象往往沉浸在一种帝王特有的悲剧色彩之中,这是由帝王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帝王的身份决定了他注定家国两难全,因此帝王形象通常表现为家国“二律背反”式的悲剧性崇高,帝王的崇高形象便在这样的悲剧感中产生。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在赐死弘时的时候和他坐下来吃了最后一顿饭,这最后的一餐其实是来自父亲的不舍和痛心,但雍正又不得不狠下心来遵循“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处他说自己终于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有国无家”,表现了雍正身为皇帝执政的难处和杀子的痛苦,出门之后还因为过度悲痛而吐血,此处将雍正帝王与父亲的身份相结合,在家与国、情与理的抉择中凸显了帝王的苍凉与无奈,产生崇高美感。

造成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如果相对单一的分为外因和内因,雍正的悲剧色彩是来自本身的自我对抗,他的悲剧是自身诱发,即为内因;那么人物命运因社会环境而造成的悲剧,这就是外因。恩格斯认为:“悲剧所反映的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所处时代的是嘉靖帝即明世宗朱厚熜执政时期,此时的明朝看似国力强盛,实则外强中干,已是强弩之末,宦官当道,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多年,官场腐败,政治混乱,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海瑞怀揣为民祈愿,为民办事的远大抱负进入官场,投身时代的洪流中,奈何黑暗势力过于强大,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最终还是被判处了死刑,虽然后来因为嘉靖的死使他逃过一死,但是他在与明朝黑暗腐败的势力斗争中依旧独木难支,郁郁不得志。海瑞末世风云下的悲戚命运正是时代造就的悲歌,他身上散发出的悲壮意味和崇高品质为后世歌颂。

四、于英雄主义美学追求中塑造人物形象

在中国古代历史体裁电视剧中,由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封建帝王专制,本身具有局限性,剧中的男性形象通常是英雄的化身,具有英雄气质,导演们通过塑造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来阐释对英雄主义的理解,多数历史剧都表达出对英雄事件、英雄行为、英雄主义的追求与歌颂。例如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这个人物形象本身就充满了争议性,《雍正王朝》播出后更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剧中我们看到的雍正是一个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帝王形象,他身上的残酷刻薄全部隐去了,力图为我们展现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马克思曾在《1848 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提到:“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雍正王朝》的导演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英雄对一个民族的提升太重要了!黑泽明电影中的英雄振奋了日本‘二战’后的不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千百个荒淫皇帝中塑造一个好皇帝?”《雍正王朝》播出的时候正是中国现实社会中反腐斗争声势浩大之际,剧中的雍正呈现出的就是清廉公正的形象。人们常道“康乾盛世”,殊不知康熙晚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雍正面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摊子,大力整治,勤政敬业,惩治腐败,倾力改革,所以在剧中出现最多的就是雍正戴着老花镜在微弱的烛光下批阅奏折的画面,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封建制度下至高无上的皇帝形象,更像是一个一心为民的“人民公仆”形象,带有明显的英雄主义色彩。英雄人物的塑造对历史电视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英雄主义的美学追求是由历史电视剧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它本身固有的美学特征所决定的。

五、结语

历史题材是电视剧艺术的持久话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历史,“历史没有剧本,一切历史皆心史。”由于历史剧不同于其他影视文本,其本身具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在呈现过程中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时就需要剧作家及导演在完成对历史影像的建构时,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大胆发挥艺术真实,同时结合当代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历史电视剧中对历史人物重构不是简单的重复生平事迹,而是在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话语技巧上对历史人物的二度创作。中国人的“历史情结”使得历史人物总是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历史剧借助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其中蕴含的深刻历史意义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雍正帝王人物形象
走,去抓帝王蟹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她与帝王为邻
雍正:朕终于把自己毒死了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这么痴情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