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01-15卢小丽
卢小丽
(中共十堰市委党校,湖北 十堰 442000)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地处秦巴山区腹地、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处。全市辖四县一市五区,国土面积23 666.16平方公里。仙山、秀水、汽车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共存,在“全域景区、全域水源区、全域生态区”发展理念下,十堰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既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产业,也区别于普通的生态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其兼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休闲、社会交际等功能。单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出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生态理念为核心,依托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生态价值不断提升、环境保护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增进,集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产业。与旅游的其他形式相比,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
(一)综合性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综合性行业,这是由其生产、产品及效益的综合性决定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生产是综合的。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辖射面较广,既有旅游、文化、交通部门参与,又包含园林、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等部门支撑,还能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产业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产品是综合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是人文与自然相互交织、历史与现代相互结合的结果。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效益是综合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是谋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赢。
(二)创新性
创新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循规蹈矩,而要求新、求异、求发展,以不同的姿态来提升产业价值。从价值类型来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在给人们提供生态资源享受的过程中也注重文化价值的表达,不仅仅是具体到物质层面,还包含了更多的精神意识、思想理念,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因此,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只有具有创新性才能以更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环保性
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来讲,环保性包含两层基本涵义:一是自然环境保护。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生态文化旅游这种主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精神追求、人文情怀、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开始逐渐被大众接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目的在于通过旅游认识我们生存地球的本来面目,从而恢复和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自然原始是其最根本的要求。二是共生性。即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给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一种文化消费,对环境伤害小,资源消耗少,需求旺盛的低碳环保产业,以促进环境、市场和消费者相互协调的共生关系。
(四)盈利性
作为一种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盈利。尽管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入了生态理念、文化底蕴及旅游形态等众多元素,集文化、科技、信息、市场为一体,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这种新兴产业的诞生,依然是有一定经济目的的,不仅带动了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兴领域,而且日渐成为居民旅游消费的新热点和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十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实践经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十堰市以全域旅游为主线,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动力,以仙山、秀水、汽车城为依托,整体布局、多级联动,创新驱动,在探索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
(一)农业参与模式
张湾黄龙镇斤坪村位于316国道沿线。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十堰益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在斤坪村流转土地386亩,建设了十堰首个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观光旅游、花卉、园艺、家庭菜园等产业,同时带动了周边多家农家乐的发展。目前,张湾黄龙斤坪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有高新农业技术展示馆、绿色生活馆、热带风情馆、蔬菜花卉馆、生态餐厅5大场馆和1个培训中心,发展果蔬、花卉种植经营户30余家,通过举办郁金香文化旅游节、草莓采摘节、梦幻灯光节、啤酒节、菊花节、农民丰收节、园艺博览会,走农旅文结合之路,成功吸引了省内外数万游客前来观赏,既美化了乡村环境,拉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又促进了当地百姓增收。生态园区也成功申报为全市首家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成为鄂西北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秦巴山片区现代农业研发、示范、培训和推广基地,中国农科院和国家设施农业工程中心现代农业科研基地。
(二)特产带动模式
诗祖故里,酒香四溢。据史料记载,同《诗经》一样历史悠久,房陵黄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时期已成为“封疆御酒”,比最早产于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时期的绍兴黄酒更悠久。目前,房县将黄酒产业与诗经文化相结合,从黄酒民俗文化村、黄酒镇,到黄酒博物馆、黄酒研发基地,再到黄酒产学研,构成了房县黄酒的大格局。以市场为根本,以文化为先导,以品牌为保证,传承工匠精神,做好技术创新,围绕打造百亿元黄酒产业目标,按照“龙头企业创市场、个个酒庄有标准、家家作坊奔小康”的思路,推进诗经文化产业、黄酒产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醇厚的酒香飘出深山,飘向全国乃至全球。
(三)健康养生模式
油橄榄是一个健康产业,既是生态树,也是经济树。郧阳区柳陂镇通过招商引资,借南水北调契机,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2016年底,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十堰本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优势,在原500亩油橄榄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又流转土地近7 000亩,紧紧围绕“创建中国橄榄油第一品牌”的目标,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保护价收购模式,逐步建立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方式,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链。经过挑拣、运送、压榨,将油橄榄加工成优质食用油或者护肤品,成功斩获“健康中国·好食材”大奖。在生态保证的基础上,文旅结合,至2018年春季,“一地一区一厂一园一馆”(油橄榄育苗基地、油橄榄种植示范区、橄榄油加工厂、东方橄榄园、橄榄生态文化体验馆)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成功走上了一条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四)历史寻根模式
中国郧阳,人类老家。郧阳位于神奇的地球北纬30°线附近,地处中国地理“鸡心”。境内发现有距今约6 500-13 500万年青龙山恐龙化石群,有轰动世界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有距今5-100万年的梅铺猿人、白龙洞猿人、黄龙洞猿人,有4 000年文明不断代被誉为“人类地下通史”的辽瓦店子遗址,是恐龙的故乡、古人类的发祥地、汉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源头。近些年,郧阳区走“山水城互动、文旅农一体”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文物等资源优势,从单一的山水资源开发转型为综合性融合式发展,借助青龙山地质公园等平台,注重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构建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环境,打好“科普”牌,有效实现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五)品牌创新模式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自古以来,就有 “天下太极出武当”之说。如今,武当山以道家文化为核心,以人文景观为载体,以生态资源为导向,以康养度假为特色,充分发掘利用道教医药、道家武术、道教膳食等传统资源,打造武当武术、道茶夜话、打坐静心、抄经养性、道家斋菜、道家早晚课、周易文化、道家医药、辟谷清修九大特色道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全力打造“武当369”旅游品牌,为广大游客提供多元化体验定制服务,增强文旅品牌优势。开发形成旅游+夏令营、旅游+国学、旅游+教育、旅游+科研等特色基地建设。创新文旅运作模式,通过产业运作和产业孵化,打造武当山全域旅游、全员旅游、全业旅游的产业集群,打造道家养生园区、清修、研学、拓展、节庆、主题公园、智慧景区、特色小镇、民宿客栈、特色农家乐、文创商品、文化演艺等产业集群,推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业态及内容,促进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构建大武当联动发展模式。
(六)项目纪念模式
丹江口市,古有均州之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境内有长江支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大坝,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享有“亚洲天池”“中国水都”等美誉。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兼具多重功能。如今,除丹江口大坝景区、丹江口库区旅游中心港、丹江口环库公路、小太平洋景区等景点,为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和移民文化,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项目正在筹建,建成后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纪念广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文化展示馆、移民文化体验中心、观景平台、均县镇遗址等,将成为依托丹江口城区、连接武当山和小太平洋、至河南陶岔取水口的重要景观,可观大坝雄姿、看库区美景、览城区风貌以及领略少林寺塔林、中原大佛、云台山、赵州桥、陶岔渠首、穿黄工程、倒虹吸工程等。加上摩托艇赛事、《水都古韵·我的乡愁》等丹江口原创歌曲音乐会以及柑橘、翘嘴鲌、小龙虾等美食,丹江口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未来可期。
三、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思考
集山城、车城和新城于一体的十堰市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大市。新时代,十堰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开发、融合、创新、营销等各个环节下好功夫。
(一)坚持规划先行,补齐基础短板
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的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加速改革发展与创新驱动,加快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牢固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理念,以生态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筹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以及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县市区文化旅游资源,编制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全面布局与特色突破的关系。结合省情与市情,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围绕中心城区,依托各类交通干、支线和山、水体系,推进景区新建、改造与提档升级。围绕“住、食、行、游、购、娱” 旅游六大要素,完善游客接待中心以及景区水、电、路、讯、环保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经典景区与精品线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探索商务全程游、红色励志游、城郊休憩游、森林探险游、节庆会展游、农耕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生态观光游等全方位、多元化大旅游格局。
(二)坚持绿色引领,补齐生态短板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作为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也是十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指南。因此,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在倾力打造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在更高层次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要统筹城乡旅游资源,以美丽乡村为支点,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村庄绿化、通道美化,推进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和河道生态治理,补齐景区生态短板,发挥十堰生态资源优势。二是要深入推进“绿满十堰”行动,营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美丽生态环境,以良好的生态撬动旅游市场,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三是要爱护地质地貌等原生态景观,加强景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设法减少景区垃圾的产生及滞留。利用导游、广播、宣传册、地图、门票等多种形式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使生态与文化旅游比翼齐飞。
(三)坚持项目优先,补齐产业短板
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坚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依托,丰富景区内涵,优化旅游项目,完善产业网络,着力延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做好、做深、做足“旅游+”文章,促进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借助文化符号及元素,打造富有人文内涵的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文化旅游村庄,大力推动“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赏民俗民风,品农家美食,着力推广农业生态观光、蔬菜水果采摘、农耕农事体验等农业生态经济,大力推动“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利用十堰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新空气以及药膳山珍等独特的生态资源,大力推动“旅游+康养”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活动为载体,主动搭建平台,推进旅游景区拓展文体旅游项目,积极策划并承办音乐节、舞蹈演出、登山、骑行、体育竞技等活动,大力推动“旅游+赛事”的深度融合发展;公开招标,与公司合作,借助5G+、AI技术、VR技术等新技术,加快建设智慧景区,大力推动“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以及工业旅游遗产基地,依托汽车、矿产、制陶等特色工业,建设主题博物馆,发展知识性和参与性强的生产参观游、厂区体验游、工业产品购物游和工业修学游等旅游产品,大力推动“旅游+工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坚持体制创新,补齐人才短板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切实把人才建设摆到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转变观念、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围绕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发展领域,转变选人理念,破除身份障碍,坚持唯才是举,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坚决抵制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风,加大力度引进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二是要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积极推进人才管理工作和用人制度创新,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保障体系,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人才活力。三是要健全人才服务机制,整合公安、房管、教育、社保等部门服务资源,快速高效地为引进人才解决落户安家、学历认证、社会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相关事宜,积极营造爱才、敬才、扶才、安才的良好氛围,优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四是要建立人才培育机制,加强校企合作,认真做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将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反馈给高校,为培养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搭建有效的供需平台。此外,联合社会培训机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的专业素养。
(五)坚持品牌创建,补齐市场短板
优化空间布局,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集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的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塑造独特的十堰形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满足国内外游客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一是设计一条旅游环线。巧抓发展机遇,借助“一带一路”、南水北调、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以交通线串起旅游路,围绕武当山景区、丹江口水库、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牛头山森林公园、黄龙古镇、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太极峡风景区、丹江口国家森林公园、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吟峡、仙女洞、虎啸滩、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河旅游风景区、天河七夕广场、上津古城、虎豹峡景区、女娲山天池、驴头峡漂流、上庸古城、十八里长峡、野人谷、温泉度假村、庐陵王故居等生态文化旅游符号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跨区域合作,打造一条精品十堰旅游环线。二是打造一批特色景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仙山、秀水、汽车城为重点,深入开发十堰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以丹江口水库、十八里长峡、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五龙河旅游风景区等生态资源为重点着力打造十堰绿色文化旅游景区;以施洋故居、武当山紫霄宫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郧阳区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为重点大力建设十堰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以丹江口均县淹没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展览馆等为重点加快筹建十堰生态移民旅游景区。三是开发一批名优文创。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借助生态文化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生态文化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生态文化旅游商品展销大会等活动,选拔“十堰名匠”,以地方特色手工艺品为依托开发、设计、推广十堰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促进地方文化与现代元素大融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四、结语
总之,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活力,要实现十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文以载道、旅以致远、体以强身、广以弘美”的理念,找准突破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盘活旅游资源,刚性执行规划,打造经典线路,做优景区品质,努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把十堰打造成东方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