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冯道的视君犹佣观
2021-01-15陈凯
陈 凯
(湘潭大学 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冯道是五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士人之一,学界对他的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学术界目前关于冯道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第一,通过史料的解读重新认识冯道,评价冯道,同时将后世对他的评价做一个辨析;第二,他在多朝为官的现象与儒家提倡的忠臣观的冲突。总观这些研究,虽对忠君观念有所论述,但却极少从冯道个人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冯道的视君犹佣观,由于学界述之较少,因此拟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上从冯道个人的角度入手,并且结合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理论,史论结合。通过对其视君犹佣观的分析,来探讨他形成这样的视君犹佣观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揭示他形成这样的视君犹佣观对五代其他士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 冯道生平
冯道(882—954 年),瀛州景城人(今河北交河县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他却“好学能文,不耻恶灰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1]614。刘守光在幽州做官时,冯道出任他的幕僚。不久,投奔在河东任监军使的宦官张承业。张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2]315。随后,又被后唐的李存勖辟为掌书记。李存勖遇弑,明宗入洛阳,拜其为宰相。后晋时又任宰相。耶律德光灭后晋,他又凭借耶律德光的信任出任太傅。后汉时出任太师。后周时任太师、中书令。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 年)去世,享年73 岁。谥文懿,追封瀛王。在政权更替频繁的五代,冯道“历仕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3]456。“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4]257堪称五代最具影响力的士人之一,对当时的政治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 视君犹佣观表现
古语云: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这是儒家长久以来给士人灌注的传统忠君观念,但是五代时期的冯道却对这个忠君观念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实践。他“视君犹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忠于国
对于冯道来说,他认为传统的效忠君王并不完全等同于忠于国家。因此他的忠君观表现在行动上,更多的是忠于国。生活在五代乱世之中,各国的朝政昏乱如出一辙。对于这个现象冯道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将此乱世看作一个整体,不受时代所拘束,没有在纷乱之世中选择舍生取义,而是选择了委曲求全。冯道认为大义之士应该忠于国家而不是某姓帝王。同时他也渴望辅佐一位明君来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给老百姓带来平静的生活。冯道在进行个人总结时认为他自己遵从家法,忠于国家“静思本末,庆及存亡,盖自国恩,尽从家法,承训诲之旨,关教化之源,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5]8。同时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够三不欺,即“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以三不欺为素”[5]9。但他最大的遗憾却是没有辅佐明君统一天下“为时乃不足,不足者何?不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诚有愧于历职历官,何以答乾坤之旅”[5]10。冯道认为在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辅佐一位君主统一天下,结束乱世,让人民享受安宁的生活。可见在冯道心中始终装着国家,想要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冯道没有办法,也根本不可能凭借他个人的力量改变整个社会局势,只有在认清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个人的不懈奋斗有所作为。因此他在为官期间,为了国家的长久之计,为国家储备人才,提携后进,“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2]324。冯道通过自己的地位,向皇帝引荐这些孤寒士子,同时尽他所能为他们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如此为了国家的长久安定,他还提醒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在后唐天成、长兴时,河清海晏,中原太平。冯道曾劝诫(后唐)明宗要居安思危:“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1]614冯道敏锐地观察到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想到危急,不能一味地图享受,而没有忧患意识,那样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没有帮助。冯道为了国内民族的团结,劝说少数民族统治者停止滥杀无辜,耶律德光尝问道曰:“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想了一会回答他说:“此时佛出救不得,惟[唯]皇帝救得。”[1]615冯道揣摩皇帝的心思,巧妙地把皇帝描述为救世主,从而希望统治者不要滥杀无辜。冯道为了国家的长久之计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这种努力也确实收到了效果。
后世的史学家多对冯道持批判的态度,从冯道的忠君观表现出的忠于国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看到后世史学家对他评价的另一面:忠于国家,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提携后进,富有忧患意识。因此,冯道的忠君观一方面表现在其忠于国家,而不是单单的只是忠于某个君主。他的忠君观仍然属于儒家传统的忠君观的范畴内,只是他的表现形式有了变化。
(二)视君为佣主
冯道的忠君观在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他把君主当作佣主,而把自己当作佣工,可以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选择佣主,而不是传统的从一而终。而这种情况在五代时期极为常见,“五季为国,不四、三传辄易姓,其臣子视君犹佣者焉,主易则他易,习以为常。故唐方灭即北面于晋,汉甫称禅相率下拜于周矣”[6]9083。五代时期士人更换效忠的对象比较频繁,他们更多的是把君主看作佣主,而把自己看作是佣工。他们把选择佣主当作理所应当,不会去理会伦义名节。五代时期各国的存在犹如昙花一现,时间最长的后梁只有17 年,而后汉则仅仅存在了3 年的时间。政权的频繁更替,使得士人无法形成有效的凝聚力,进而导致了他们与王朝政权的关系逐渐生疏。他们与君主的关系逐渐疏远,更多的则是追求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在冯道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相明宗十余年,明宗崩,相愍帝。潞王反于凤翔,愍帝出奔卫州,道率百官迎潞王入,是为废帝,遂相之”[7]45。冯道观察到潞王势力比愍帝要强,潞王可以给他更多礼遇。在愍帝出逃后不久,冯道就率领文武百官投降,潞王因此让他担任宰相。很明显冯道是把君主当作佣主,而把自己当作佣工,他要做的事便是待价而沽,谁给的价高,给的合适他就给谁做佣。在接下来的事件中,他完美地阐述了什么是高级打工仔。后晋灭了后唐他就给石敬瑭打工,契丹灭了后晋他又继续给契丹人打工。五代时期士人在多朝为官的现象比较突出。据金宗燮统计,“在新、旧《五代史》记载的约191 位士人中,竟有175 人出仕两朝及两朝以上,占总数的91.6%”[8]497。南北方由于政治局势差异,存在两极分化。北方政局动荡,多朝为官的士人较多,南方局势稳定,这种现象则较少。“据《十国春秋》列传部分,出仕士人人数吴38 人,南唐90 人,前蜀56 人,后蜀57 人,前汉48 人,楚32 人,吴越37 人,闽39 人,荆南7 人,总计404 人;而有迁移经历的文人吴13 人,南唐15 人,前蜀6 人,后蜀6 人,南汉8 人,楚8 人,吴越6 人,闽8 人,荆南4人,总计74 人”[11]508。从以上的数据来看,这种士人在多朝为官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北方比南方则更为常见,这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虽然五代的朝代不停地换,君主也不停地换,但冯道始终能够做到待价而沽,选对合适的君主,跟对合适的人。从而在五代乱世中保住自己,这也是他的忠君观在实践上的反映。
(三)忠于事
他的忠于事则表现在他一方面在为官以后,忠于职事,尽到自己的责任,爱护民众,为民众着想。例如后梁时,冯道随晋王李存勖与梁军作战,在战争中他爱护民众,“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2]325。在战争中己方将领去抢夺民众的女眷送给他,冯道却找房间将女眷安置,同时还帮助她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在冯道的父亲去世,离职丁忧回老家时,乡里“遇岁饥”,他拿出自己家里的粮食,去帮助受饥的乡亲“悉出所有以周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2]325。他自己却亲自去耕地,同时帮助乡亲去耕田,恢复生产“有荒其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2]326。冯道在随辽太宗从汴京北撤的路上,通过自己出钱赎买救助了一批被辽军俘虏的妇女。“道在常山,见有国士女为契丹所俘者,出橐装以赎之,皆寄于高尼精舍,后相次访其家以归之”[2]326。又如后汉高祖曾公布民间禁止收藏或买卖牛皮,违者处死,但是在冯道力谏下,“牛皮法”最终被废除,冯道的这个做法受到了当时老百姓的欢迎。后周时,慕容彦超割据兖州反叛,后周太祖郭威率军平叛,平叛后他想“欲悉诛兖州将吏”[2]327,但是冯道和他的同僚却劝他“彼皆胁从耳,乃赦之”[2]327。在当时冯道是宰相,他运用自己在中央的有利位置,保护了兖州多数官吏的性命。从这上面的几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冯道在他所处的位置上,尽他所能爱护五代乱世中的百姓,并且为当时的百姓们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冯道忠于事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任宰相期间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的建设。在当时最先呼吁对《九经》进行刻印,并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把此工程付诸实践并且顺利完成,这对于保护和延续传统文化来说是大功一件。“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丁巳,板成,献之。由是,虽乱世,《九经》传布甚广”[9]296。冯道在五代的乱世中仍然关心文化的发展,知道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冯道心中明白分久必合的道理,暂时的乱世也需要保护文化,为以后的太平盛世留下文化的滋养。
不仅如此,冯道在担任职位时,都是尽职尽责地去办事,例如唐明宗李嗣源、周太祖郭威死后,山陵使一职通常来说都是由冯道担任,后继之君都会请冯道来筹办盛大而繁重的丧事。冯道在担任后汉的宰相时,他虽然不会带兵打仗,但却能运筹帷幄。后汉隐帝时,河中李守贞等举兵反叛,局势险峻,枢密使郭威奉命平叛。郭威出征前曾向冯道求教平叛之计,冯道的计策帮助郭威大获全胜。后唐明宗夸奖冯道:“温恭为君子之儒,悫厚有大臣之体。”“为善不伐,有能不矜。”[10]605从这些溢美之词就可以看出冯道在当时是深受皇帝的信任的。石敬瑭也说冯道是“礼天苍璧,镇国元龟”[11]508,他把冯道提升到了相当于国宝的地位,冯道对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认为从古当今只有“良、平有可差其肩”[11]510。
从上面的这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冯道身处乱世,其忠君观必然会发生多种变化,表现出由忠君转为忠于事。他利用自己的地位救助深受战乱之苦的无辜百姓,同时作为高官他也尽自己的职责关心国家的文化建设,尽职尽责的办事,这也体现他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忠于自己的职事。
三 形成原因
冯道视君犹佣观的表现有其存在的现实条件,其表现形式也更为灵活,不能因为寻求整齐划一而对他苛求不已。正如孔子之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是一种积极有为的入世。那么冯道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忠君观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权更替频繁
五代十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发,政权更替频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情况下,士人很难长期忠于某位君王。中原地区的五代分别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但是五代时期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却很短,且政权更替频繁。公元907 年,朱温篡唐建立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但是后梁仅存17 年后就被后唐给攻灭。公元923 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存勖攻灭后梁,建立后唐。但后唐也只存在了13 年,相较于后梁还少4 年。后唐在经过明宗的整顿后虽然国力渐渐强盛,但终究还是在公元936 年以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和承认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的代价,援引辽军攻灭,后晋建立。但后晋只统治了11年,石敬瑭去世后不久,由于辽晋关系的恶化,辽军南下攻灭后晋,建立辽朝。公元947 年原后晋的地方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后汉是五代国家中存在时间最短,国力最弱的国家。公元951 年,郭威篡后汉建立后周,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使后周的国力逐渐强盛,通过武力夺取了后蜀五州、南唐十六州、辽两州,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重病被迫班师,后不幸病亡。但是后周也仅仅存在了10 年,于公元960 年就被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给代替,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标志着五代的结束。可以看到五代时期,各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暂,最长的不过17 年,最短的仅仅只有3 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政权更替最频繁的一段时期。
正是由于政权更替频繁导致传统的忠君观难以维持,士人的忠君观出现变化,致使士人在多朝为官、历仕多君的现象比比皆是,蔚然成风。据史料记载,“后晋共有文人官僚130 名,其中曾在前朝出仕的有97 人,占总数的76.8%;后汉共有官员94 人,其中曾经在前朝出仕的就有79 人,占到了80.5%;后周文人官僚总人数为108 人,其中曾在前朝做官的达到87 名,占78.3%”[8]501。王朝的频繁更替并未对士人的出仕产生大的影响,他们对于出仕的王朝并没有绝对的忠诚,转仕后朝在他们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在他们看来不管皇帝是谁只要有官可做就可以了。五代时期的士人在某一朝任职时如感到不如意,便会另寻他路。例如顺昌人廖澄,后梁开平二年进士,由于他“邅迍不显”,在“烈祖时南奔,累官至大理评事”[11]391。乱世之下,士人的忠君观出现变化,其为了自身的利益出仕多朝已成风气,无人指责。
(二)士风沦落
五代时期士风的沦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政治体系的核心,其“三纲”中的君臣之纲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而“忠君”则是历代士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但是,自东汉灭亡以来,政权更替极为频繁,社会政治秩序极其混乱,士人“忠君”的政治追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这就导致了儒家文化历来奉行的政治追求逐渐衰落。清朝的史学家赵翼认为“六朝忠臣无殉节者”[12]1151,“则知习俗相沿,已非一朝一夕之故。直至李唐,犹不以为怪”[12]1152。赵翼已经意识到,自安史之乱后,忠义之士已经变得很少,并觉得六朝文化的影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士人轻名重利,缺少价值追求,确实是中古时期士风的一个特点。比如和冯道同时期的士人和凝,他唯官是崇,轻名重利。后唐时,他官拜“殿中侍御史,历礼部、刑部二员外,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寻诏入翰林充学士,转主客郎中充职,兼权知贡举”[14]613。顺利的仕途使他的文人气质逐渐发生了改变。他本来爱好作词,曾将自己所作的词百余卷“镂板行世”[11]1386并广泛传播于汴、洛之间。然而,当他作了宰相之后,便将所刻词集“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15]8588使所作今多已不传。和凝这样忍痛割爱,弃自己的爱好而不顾,就是因为作了宰相,为保官位。按理,作为文人的他,应该有儒家思想倡导的重义不重利,可他摈弃自己的爱好就是为了追逐名利。不仅如此,他始终唯官是崇,对名节看得极轻。自中古时期以来,随着儒学逐渐衰败,士人的集体价值观念也逐步转变为个人价值观念,他们在追求个人的自由时,集体责任意识渐渐被追求个人自由所取代。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致使当时的官员缺乏士人精神。几乎在每一次的政治险境中,士人多采取踌躇与投机的态度,他们置国家利益而不顾,多想的是自身的利益,忠君观念在当时的背景下被他们抛诸脑后。
在对人物进行品评和与朋友的交往中,五代的士人已经放弃了忠君、忠义的传统道德要求。在五代社会,对于士人在多朝为官,历仕多君,人们也比较宽容,社会上对于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非议,反而持比较肯定的态度。“比如闽人潘承佑,曾先受吴国辟召,出任光州的司法参军,后因与同僚意见不合而弃官归闽,又受富沙王辟召为鸿胪寺卿,主管闽中事务”[18]1386。潘承佑在敌对政权之间反复出仕,却并没有遭到社会的批评。反而在其出仕为官时,许多著名士人还赠诗留念。例如“南唐的名士徐铉赠以《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诗”[15]8588,因此,五代时期的士人在朋友间的交往中,道德方面并不在乎其是否忠君。通过上面这些史料的解读,可以了解到五代时期的士人们,在士风沦落的环境下他们多朝为官,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会觉得心安理得,这种情况对当时的社会来说是很正常的。
(三)个人因素
冯道的视君犹佣观的形成除了有政权更替频繁、士风沦落等因素外,还与冯道的个人因素分不开。冯道终其一生都是生活在五代乱世之中,长期的战乱和政权的更替,让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他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机智灵活的性格特点,这一点从他和李嗣源、耶律德光、郭威的交往中可见一斑。李嗣源是五代时相较之下比较好的一个皇帝,这与冯道的谆谆告诫、用心辅佐有很大的关联。“道之发言简正,善于裨益,非常人所能及也”[2]327。冯道曾以晋国宰相身份出使辽国,辽太宗一方面给予隆重的接待,一方面又严加看管,不允许他南归,想把他留在辽国。冯道灵活地和他虚与委蛇,蓄意装出“乐不思蜀”的样子,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得脱身归晋。这正如冯道的《偶作》诗云:“但教方寸无诸恶,豺虎丛中也立身。”[5]10冯道的处事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几个事例当中我们了解冯道的外圆内方、机智灵活的性格特点,其实这些性格特点对他的思想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时冯道为人懂得谦让,即使位居高位,但他也不贪恋权位。后晋皇帝石敬瑭非常看重冯道,不仅让他担任中书一职,还“事无巨细,悉以归之”[2]327。但是冯道却反对皇帝这么做,认为官员的权力太大不好。因此,上奏“请依旧置枢密使”,“庶分其权”。[2]327五代时期,权臣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例如,王章、史弘肇等,都是权力太大,又不懂得谦让,引来君主猜疑,导致结局悲惨。冯道却能得到历代君王的信任,得到善终,这与他性格谦让的特点有关。
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冯道的忠君观的形成与他的外圆内方、机敏善谋以及谦让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的这些性格特点让他的忠君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也正是在这些忠君观念变化的帮助下他成了五代乱世中的不倒翁。
四 影响
冯道作为五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士人之一,他的言行也会对其他的士人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和凝,十九岁中进士,和冯道一样也曾先后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官至宰相。杨凝式,唐昭宗时进士,也先后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从这几个人的从仕经历可以看到他们基本上都和冯道在同朝为过官,这反映了冯道对同时期的著名士人的影响力甚至也可以说是他们是相互影响。除了他们以外的其他士人为了谋求更好的政治经济待遇,他们往往在仕途不如意的时候,变更自己效忠的对象。比如罗隐在科举考试中数次落榜,于是就有人劝他:“君志在一第,官不过薄尉耳。若能罢举,东归霸国,富贵必矣。”[11]1376在诸多成功例子的吸引下,只要选对君王就能得到荣华富贵的观念在士人中快速传播,士人在多朝为官,历仕多君在五代时期也就不足为怪了。
宋代在乱世之后,急需重树儒家的传统道德价值追求,因此冯道受到了宋代大多数史学家的谴责,当时人们对五代士人的责斥是同现实需求密切相关。宋太祖依靠军权篡位成功之后,对武将手握重兵很不放心,他十分担心宋代再次遭遇五代短命的悲剧。因此,为了宋朝的长治久安,宋太祖吸取五代教训,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16]25,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吸纳士人加入政权。甚至为了保护文人,宋太祖还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措施并立下了三条后世戒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此后宋朝的历任皇帝都十分重视文人,这使得文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文治礼教也渐渐恢复,“重文轻武”之风在宋代愈演愈烈,也造成了严重后果。蔡襄曾言:“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辞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使,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17]472。宋代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官员皆由文官担任,此举最终导致北宋军备废弛,被动挨打,边患危机严重。
明代李贽对冯道的评价则与宋人大相径庭,他认为“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君不能安养斯民,而后臣独为之安养斯民,而后冯道之责始尽”[18]1141。李贽以五代的社会现实为依据,不单纯的按照传统儒家大义来对冯道进行评价。他认为虽然冯道仕四朝十君,但是并没有摒弃安民养众的社会重任,这是应该高度肯定的。
五 结语
本文以五代士人的典型之一冯道为例,从其视君犹佣观入手,分析了冯道视君犹佣观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从而揭示了冯道在五代乱世的社会背景下,绝对的忠君观念在当时的背景下被他抛诸脑后,变化出多种表现形式的忠君观。冯道的视君犹佣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对于冯道的视君犹佣观进行评价时,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从冯道所处的的特定历史条件出发,既客观看待其忠君观存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又不能忽视他在五代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五代时期实行的重武官轻文士的政策给整个中国历史进程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北宋以五代为鉴,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在提高士人的社会地位的同时贬低武人的地位,通过褒奖和重新修史的方法在整个社会重塑儒家所倡导的忠君观。因此对于忠君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对它的表现形式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