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十大发展趋势

2021-01-15罗星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育

罗星海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创新位于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国家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新时代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新要求,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

一、教育地位更加突出

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性、重要性地位必将更加突出。

总书记要求使然。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书记明确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其地位必然更加突出。

国家核心战略使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主旋律,坚持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核心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新时代的核心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其地位必将更加突出。

国家发展推动使然。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中提出:“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1]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推动,其地位必须更加突出。

高职高质量发展使然。2019年开始,国家推动高职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建设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学校。“双高计划”通过“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内涵建设,推动高职高质量发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将在“双高计划”的落地中,扮演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角色”,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只能是更加突出。

二、教育面向更加全面

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必须更加全面,将“面向全体”“面向人人”“面向终身”。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部提出“创新创业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要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教育原则,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 [3]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施教已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成为“全员、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的全校性教育。

(二)面向人人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要面向人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面向人人。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就要求对所有人都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职教育将是开放的教育,结合专业开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文化元素,面向社会开放,通过网络智联,实施泛在化教育,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三)面向终身的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中提出:“支持职业院校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课程,建设创业孵化器,对自谋职业和具有创业意向的参训人员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4]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社会企业人员的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为职业人终身学习服务。所以,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面向终身的教育。

三、教育理念更加适应

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更加符合时代要求。高职将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社会普遍理念,“人人可创新,人人可成才”将成为师生的共同理念,“全域教育、全程教育”将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核心理念。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高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为支撑,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课程、全过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同时,高职将加强学校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面向社会有创业意愿群体,开放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训练。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出台更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政策,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政行企校将合力营造并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学校将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校企深度融合,增强创新引领创业作用,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形成“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环境,引导更多学生心仪创新创业、投身创新创业、成就创新创业。

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为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5]。

(一)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更加明确

高职学院承担主体责任,应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全域教育”理念为引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

(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实施“一把手工程”,高职普遍建立创新创业学院(中心),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和职业教育集团下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学校、各二学院级、各专业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健全“三级领导”体系,形成“1+X”组织管理体系,“1”是指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X”是指强化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创业就业中心、财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国际交流处等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多元参与、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协同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

(三)机制更加灵活有效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加强机制建设,校内外专家全程参与高层决策管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各组织机构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制度健全、内外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育人趋势明显,建立协同机制,包括政策制度协同、教育内容协同、教育方法协同、教育评价协同、保障支持协同、政产学研协同等[6]。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联系,汇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机制不断完善。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如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中期检查、成果评价及质量管理制度、促进学生技能大赛激励制度,全面实施弹性学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

五、教育体系更加健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旧动能”向“新动能”提升,从“积累量”到“提升质”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新发展要求。如何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成为重要课题,使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加健全。

(一)国家政策支持体系将更加有力

国家通过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发挥更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向引导和有力支持。

(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日臻完善

创新创业文化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导育”将体系化;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创新创业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方法、专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育”将体系化;组织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创新创业教材将体系化;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不断推出,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不断建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将更加信息化;“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化”[7]趋势明显,高职技术技能培养更加突出,产教融合更加深入,“1+X”证书在各专业试点后普遍实施,技能大赛覆盖面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训育”实践将体系化;教育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和教师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开展多元教育教学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促育”将体系化;在高职学院里,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基地、技能实践基地、合作研发基地、创客空间等平台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创业“平台保育”将体系化。下图是我校实施的创新创业“五育”培养体系图,值得推广完善。

六、教育模式更加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在创新创业思想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程序、方式和方法。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构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都是对创新创业模式的有益尝试[8]。高职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结合高职环境,将逐步形成由学校、企业、政府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即在政府引导、高校实施、企业协作下而形成的“三位一体”协同模式。其中,学校主体出台相关政策激励、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类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企业协作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师资支持、课程与教材建设、资金支持等方式来协同育人;政府引导通过出台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实训平台建设支持来引导育人。未来,学校、企业、政府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协同教育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同时,将更加强调高职主体地位,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论指引下,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普遍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中心),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创业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融合,不断创新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课程贯穿、全过程实施的“四全”创新创业育人模式。

七、“三教”改革更加深入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三教”改革将更加深入,通过打造一支德技精湛的教师队伍,“赋能”教师以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力;通过建设一批内容形式精良的创新创业教材,“升级”教材以推动教材改革,通过形成一套精准施教的创新创业教法,“激活”教法以推动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将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定期考核评价制度。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形成学校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将提高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加快完善高职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依据素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职所有课程教材将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和元素,体现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充分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创新创业立体教材,服务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聚焦书证衔接融通,开发专业融创新型教材,完善教材选用机制,规范使用创新创业通用教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将持续改进,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持续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技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八、课程体系更加完备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不断健全、更加完备。高职院校将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贴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与专业特色教育相融合、与学生需求相适应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全课程贯穿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创新创业专项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专业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各高职院校将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发展原则、以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原则,结合不同学年阶段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共性和特性,全方位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采取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显性与隐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施专项课程主育、所有课程渗透、实践课程强化,形成所有课程全贯穿、全渗透的培养格局,构建多层次、层递进、立体化的“三维立体化”创新创业课程全育体系。

九、平台服务更加开放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服务将更加开放。一是学校平台服务对社会企业开放,二是社会企业平台服务对学校开放,三是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全面开放,四是平台服务国际化开放。高职院校将普遍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对社会企业有创新创业学习意愿人员进行开放式培训服务,校企合作平台更加深入融合,建立校企联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地方、高职两级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更全面,能为创新创业者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网络培训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积极落实高校学生创业培训政策,研发适合学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鼓励高校自主编制专项培训计划,或与有条件的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企业联合开发创业培训项目,实施开放式服务。各地区和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针对区域需求、行业发展,将定期发布创业项目指南,引导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平台服务更加有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整合发展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各高院校将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贡献的单位;更多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将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深入实施,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有效落实,互联网创业的扶持政策更加有力。推进建立国际化创新创业开放服务平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际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交流共享,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十、教育评价更加有效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是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自我完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提升的重要环节。高职将修订实施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明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创新创业考核评价将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更加有效。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评估机构对企业参加创业扶持情况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情况的评价;中观层面主要包括高职院校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价,企业对合作育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和大学生创业实践表现的评价;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素质和效果的评价,学生对高校、政府、企业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等[9]。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评价对象的奖惩挂钩,政府评价结果与高职办学水平和经费投入挂钩,教师评价结果与其年度考核、津贴评定、职称晋升等挂钩,建立学分银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替换学分,并作为其评奖评优等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