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发微
2021-01-15姚倩倩王国洪
姚倩倩,王国洪
(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关于习近平同志用典研究,学界多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用典的技巧、寓意和价值;用典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古典名句的化用研究;用典在实践中的作用等。但把习近平讲话中运用的典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将从习近平同志讲话中使用的典故入手,研究这些典故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为研究习近平同志用典开启一个新视角。
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从中可以学到历史和文化知识,对认识中国的国情有帮助,同时灵活掌握和运用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道德和文化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等。习近平在各个场合也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忘历史才能够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1]序言1。习近平在讲话中使用传统文化经典语句,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阐释、论述问题,使其论述更具说服力,同时,其典故也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一、习近平讲话中用典的特点
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运用很多典故。这些典故涉及学习、生活、执政、修身、立德等方面。习近平讲话中的典故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史子集外,还有人们不太熟知的檄文、奏折、笔记等。习近平同志讲话中运用典故,为其表情达意服务的同时引发读者的共鸣,使受众更易于接受。
(一)习近平讲话用典贯古通今
习近平同志用典涉及执政、立德、修身、廉政等诸多方面,他尤其强调作为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习近平同志引用《论语》“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42,以此来说明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引用《礼记》中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定,虑而后能得”[2]1,使为官者明白,坚守做人的操守,精心谋划,才能静心思考,冷静处事。习近平同志引用明代于谦“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意为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是执政者学习的榜样。“廉不言贫,勤不道苦”[1]69,是习近平同志对河南内乡县衙楹联“廉不言贫,勤不言苦”的化用,这则言简意丰的楹联就是让领导干部学习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为官之德,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习近平同志引用《尚书》中“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2]231,这两句话是要求领导干部在各种场合,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从这些用典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强调做人做事要正直、有操守、洁身自好、清廉自律。
习近平同志引用古典名句博古通今,且数量多、范围广:经史子集、民间俗语、格言、歇后语、中外谚语等各个门类无所不包。我们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但是儒家的忠恕原则,更是我们行事的准则。对自己多加检省,多为他人谋福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时至今日这些优秀传统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习近平用典无所不包
习近平同志讲话中的典故,很多来源于大家所不熟知的檄文、奏折、笔记、剧本、历史小说等作品。唯有关心民众疾苦,才能汇集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伟大力量。“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1]17(苏辙《上皇帝书》),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以百姓之心为心,切实解决民生问题,面对民生疾苦,要像对待心腹之患那样,必欲除之而后快。“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1]21(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群众利益无小事,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的利民思想,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心系百姓苍生。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提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代钱永曾言:“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今依然留存着关心民生疾苦的内涵,人民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之所在,唯有以民为本,方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力量。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3]520。习近平同志引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话意在表明: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一定能够枝繁叶茂。治国之道就在于牢固树立根基意识。今日之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汲取着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积聚的文化滋养。具有无比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帝范》是李世民撰写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他在《帝范》中提出:“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1]57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则典故是为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事和治学都要制定高标准,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可见设定高远目标的重要性。“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4]232(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意思是,做事情要权衡大小缓急,沟通上下内外,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习近平同志引用《东周列国志》旨在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情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上述几则材料包含了奏章、政治对话、历史小说等,覆盖了政治、工作、学习等多个层面。习近平同志讲话中涵盖着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民本思想;以百姓的忧乐为忧乐,抑或是扎根于人民之中,一切从人民的立场出发的政治理念;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管束自己的工作学习态度;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头脑的危机意识。习近平同志用典范围之广、跨度之大可见一斑。
(三)习近平用典因地制宜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引用典故,卓有成效地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他多次引用《论语·学而》中的“吾日三省吾身”[2]17,是要我们每天多次自觉地检省自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23(《论语·里仁》),谈的是道德修养问题,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方可不重蹈覆辙。习近平同志在北京民族小学召开的座谈会上引用《论语》中的这句话,鼓励孩子们心中要有榜样,学习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美好事物。在不断地学习进步中,成长自己,养成良好的品德追求和修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5]245(《老子》第四十六章)这本是一则老子反战的言论,习近平同志使用这则言论,强调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习近平同志多次提醒党员干部谨防“贪欲”之害,要时常反躬自省,不断增强大是大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自觉性。
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修身克己,我们祖先留下了很多宝贵思想文化遗产。在道德原则中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自我反省,向优于自己的人学习,这于己于人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习近平同志用典紧跟时代步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给出了很多有实效的建议。习近平同志用典具体生动,典型重于抽象,着眼于实际,融会贯通,易于理解,便于接受。
二、习近平用典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
我们的传统文化,具备人文性、自然性、融通性等基本特征。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带有一定的历史特点。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有其现代价值。所谓现代价值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为众多的人理解并使用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深层思想文化价值。我们要以历史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运用典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进行创造性转化,既传承了文明,又创造了未来。“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6]。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用典的源泉
优秀传统文化是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名句,并借用传统文化典故解决了许多新问题。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中华儿女无尽的智慧和哲理,为分析和解决当今问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思路与方法,这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现实意义。“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5]298(《老子》第六十三章),解决问题要从容易之处着手,成就大事要从细微之处起步。天下难事从容易事做起,天下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即西谚所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7]161(《韩非子·喻老》),韩非子把现实中的政治斗争的体验和现象,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和高度,使之具有普遍的意义。习近平同志用“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来说明做工作要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这样研判事物可能出现的情况,全方位覆盖事物的细节,才能把事情做好、办好。习近平同志运用这些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典故,与当代实际相结合,对解决现实问题富有启发性,为处理各种新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足以证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二)习近平用典继承、创新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走到今天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解决当今时代的新问题,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4]134。万丈高楼拔地而起,宏伟的建筑需一砖一瓦的累积,广阔的海洋离不开涓涓细流的汇入。这是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中齐国宰相管仲建议齐桓公广纳贤才以成霸业时打的比方,大厦的建成不能只靠一棵大树的木材,大海的润泽也不能仅仅靠一条河流的汇聚。习近平同志把“大海之润”改为“大海之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发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根本之所在,我们必须重拾文化自信。唯其如此才能做到“同心共济,始终如一”。在当代重新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重新界定、梳理、挖掘、提炼。正如《尚书》中所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105,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这句古语,以此表明立志与实干相得益彰的关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于真正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并主动做好它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我们一定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在当代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再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辉煌。
(三)习近平用典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结合,有助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和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和智慧。漫长历史沉淀的思想可以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良好的方法和启示。习近平同志在这里强调,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我们应该对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习近平同志对典故的恰当运用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再创新辉煌的力量和源泉,文化自信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引经据典,借助其中蕴藏的古代智慧,分析、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这是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体现,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我们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赋予其在新时代的新动能和新内涵。在当代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时代的碰撞与洗礼,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传统文化走到今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不断地自我更新,对内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变革,对外有强大的包容与融合能力。我们必须充分发展传统文化,希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同时保持其鲜活的本色。在现代的开放世界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发展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大的凝聚力源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长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生活习惯,构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发展传统文化能够保持中华文化根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对古典名句的化用与引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灵魂,只有在文化上充分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延续,是民族文化兴盛的前提和条件。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来妥善解决新问题,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攻克新课题,再续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故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很好地融入当今社会,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传统文化的创造和更新,是我们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职责。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
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流淌于中国人的血脉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镌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虽然时隔千年却历久弥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让我们世代感受家庭的温暖;中华传统文化重视自我修养,让我们时刻检视反省自己;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让我们关照群体的诉求;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中庸之道,让我们更加客观地观察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优秀品德依然存在,“温良恭俭让”的优良传统依然闪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添生活趣味。中华传统文化多元共存,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文化的多样性。中华儿女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光大,与世界人民共享,为全人类和谐发展做贡献。
四、结语
习近平同志运用典故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用典契合时代、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说服力;习近平用典对传统文化运用得心应手、恰当贴切;习近平同志运用典故时融会贯通、因地制宜。中华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我们不仅不能忘记历史,更应该关注未来,鉴往而知今。我们走进历史、贴近传统是为了感知文化,传承经典。厘清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延续的精华——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处事原则、行为准绳,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同时,传统文化也具备世界意义,这就更需要我们学习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观点。这些新理论和新观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制定新时代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是在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践行。作为文化自信重要维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引领培育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