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教学“双线混同”模式的形成及意义

2021-01-15徐燕来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具性大学语文人文

徐燕来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学学科发展史上,“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从“大一国文”到“大学语文”,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一直存在着教书育人两大目标:一是注重大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大学语文是一门形式训练学科,它没有自己的内容,它以其他所有学科的内容为内容,凭借这些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为其他所有学科的学习提供语言文字工具” 。[1]二是强调“大学语文”是“大语文”,肩负“育人”职责。“从发生学看,大学语文从诞生之日起所要做的就是改造人的品味、修养……”[2],当下,对大学语文育人职责的重视,更是体现为对“课程思政”的倡导。在2016年12 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将思政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各非思政课程中去,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徐中玉先生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第11版的“修订前言”中这样写道:“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探索,目前语文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不能离开人文性而存在;同样,离开工具性,人文性将无所依附。”[3]

总的来看,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做到这一点?近些年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逐渐打破了线下教学的单一模式,对学生采取了“双线混同”——线上线下混同教学的模式。

一、突破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间”困境

“国家教委高教司有这样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3]大学语文是大学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学语文课程一直存在着诸多困境,集中体现为学生不太愿意花时间学,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教。学生不太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学语文学科一直缺乏明确定位,从1904年正式颁布的“癸卯学制”,到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改为选修课。这期间,大学语文课程先后经历了必修课-直接被取消-选修课的历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还是因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性并不突出,使得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就考核形式而言,大学语文没有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的标准化测试,量化结果也不能有效运用到专业评价中,所以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愿花精力学。同时,也正是因为学科定位的不明确,使得教师们都觉得大学语文不好教,“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推行的还是工具性的教育理念,延续的还是高中阶段应试化的教学方式,甚至在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被戏称为‘高四’语文”[4]。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就基础知识教学而言,大学语文的内容多是中学语文知识的加深,只是知识传授的侧重点不一样,内容深度拓展有限。二是就“育人”而言,大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家国情怀、道德情操、审美能力等,这些无法通过考试就能培养和解决,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需要师生有充足的课堂交流时间。

仔细分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好教的原因,最大的症结还是时间不够充足。不得不说,“语文”不可能是一门无趣的课,相反,恰恰是因为“语文”本身很有趣,所以从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写作能力训练,到审美品质提高,再到人文情怀陶冶,这本身就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即从工具性到人文性的过程是一气呵成的。因此,眼前这种学生不喜欢,教师不好教的困境,其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时间不够充足。

就目前情况来看,各大高校关于大学语文的课时安排并不是十分充足,一般是32个学时,即一周两节课的时间。那么,如何在16周的时间里,让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完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教学目的,研究者们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改变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改变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导方法;改变试卷内容过于刻板化的传统;加强教学团队的专业性;明确课程定位;积极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阅读;加强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有学者还提出了将大学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方法,希望通过缩小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精神以及爱国情怀的目的。例如,利用假期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整理。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的意见和想法,都是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困境而开出的良药,但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原因何在?研究者们似乎都没能有效解决一个关键问题——教学时间问题。教学时间不充足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瓶颈,而打破这一瓶颈,则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开了研究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视界。研究者们意识到网络技术在教育上的重要作用,纷纷认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路径,并随即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的设想。比如,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网上交流平台的搭建,网课学习模式,以及使用网络技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等等。研究者们相信,现代教学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足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力度,淡化教师的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参与环节,真正实现“学生中心”的大学语文教学。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已不能仅仅聚焦于教学内容问题,还涉及到教学模式的变革,即如何将互联网(特别是5G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中,并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线上教学实践,为改变学校教学模式的单一局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尝试。疫情结束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逐渐打破了线下教学单一的模式,对在校学生采取了双线混同——线上线下混同教学的模式。双线混同的模式有许多种,有线下教学为主,线上作为课前预习的补充;有线上教学为主,线下课堂教学作为复习的补充;有线上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有线上线下交互进行的教学模式等等。本文所探讨的“双线混同”模式主要是线上线下交互进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模式不仅较好地缓解了大学语文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还能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二、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学习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一代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所谓“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各行各业”。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就教育而言,“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便捷高效的交互技术、多渠道的服务途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技术正在一天天地培养人们的新习惯,“2020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9.40亿。在对网民群体进行职业统计时,调查者发现,学生群体是网民中的主体力量,占比高达23.7%,是排第一位的”[5]。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迅捷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不仅被广大的学生群体所喜爱和应用,还悄然引起一场学习的“革命”:学习工具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笔,还有手机、电脑;学习方式不再是读书、写字,还有读屏、打字、粘贴、复制;知识来源更是渠道丰富,不仅仅是课本、图书馆、课堂,还有“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包括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新闻资讯等)。依靠互联网技术为在线教育、个性化学习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撑,“互联网+教育”为人们见缝插针地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供给和交互平台,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早期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文献当中,本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就学生学习而言,“碎片化”学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学习时间“碎片化”。学生们已逐渐适应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比如,利用课余、等车、交流、玩乐等间隙时间,断断续续地完成一项学习任务。二是学习内容“碎片化”。“互联网+”时代,各种“热搜”和“分享”使得知识的获取更便捷,学生的视域也更开阔。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已日益成为一种学习趋势,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

第一,“碎片化”学习减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压力,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已日益成为一种学习趋势,而且势不可挡。如果引领得当,“碎片化”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模式。利用大学生群体喜爱上网的特点, 教师可以引入线上教学模式,主动将学习时间“碎片化”,将学习任务化整为零,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将零碎时间利用起来,既减少了学习时间压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让学生以互联网为工具,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课前预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兼顾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

第二,“碎片化”学习分担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时间压力,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大学语文肩负着“育人”的职责,“育人”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这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点拨。而作为介质的“大学语文”,有大量的文本需要学生阅读、理解和品味。当线上教学提前解决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后,就为线下的“育人”和“课程思政”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使得原本局促的课堂变得更加从容。教师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思想阐释,更多层地围绕审美表达,让学生沉浸在文学所营造的文化气场和美学意境中,经受人文精神熏陶,开启情感的阀门,感受、思考、领悟,从而达到“大学语文”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

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已日益成为一种趋势。这为大学语文教学走出时间不够充足的教学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双线混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三、促进大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大学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教学目的,既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又要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而最终目的是“授人以渔”。在传统教学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的教学方式呈现为系统化特征。所谓系统化,就是说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将大学语文领域内的知识、概念、方法等清晰地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审美的能力和人文修养,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在有效利用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使教学和学习呈现为一种动态的、零碎的过程,这便对传统教学的系统性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冲击。那么,如何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学既不偏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不减弱“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呢?

目前,“双线混同”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双线混同”的教学模式有许多种,其中线上线下交互进行的教学模式比较有特色:线上课程设定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是教师录好的视频课程和线上作业,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训练;线下设定为传统课堂模式,作为线上教学的延续与深入,主要承担“育人”职责。

1.化整为零,线上教学的工具性。何二元先生在《大学语文课程论》中反复强调,大学语文是一门“形式训练”学科,它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为其他所有学科的学习提供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是说,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欣赏、评判能力及表达能力,这仍然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总体来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知识传授的范畴,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强化、补充以及能力的训练。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征,“化整为零”的线上教学非常适合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所谓化整为零,是指将学习任务“化整为零”,让学生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一是在学习内容上,将大学语文课程分为“汉字文化”、“诗歌”、“词与散曲”、“散文”、“小说”、“戏剧”、“汉语艺术”等不同专题,用录播或慕课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二是作业设置,在各个专题中设置作业和知识测试题,既是督促学生完成线上课程,也是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三是在教学互动方面,在线上课程中设置答疑板块,安排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及时答疑解惑,这既是对学生线上学习状态进行监督,也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掌握,以便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以互联网为学习媒介,其魅力在于,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满足了学生们采用新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愿望。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是完全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完成的,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可以独立完成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只需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因此,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QQ群、学习通等APP灵活安排线上答疑与辅导,既节省了时间,又将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其二,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普遍具有主动适应教学新常态,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欲望。因为线上教学具有非线性特征,课程内容可以反复回看,所以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线上的教学时间是非线性的,线上的学习时间也是碎片化的,这不仅可以完成大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从而为线下课堂减少了压力,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实践“课程思政”赢得时间。

2.情感培养,线下教学的人文性。如前所述,大学语文的“育人”是围绕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实践“课程思政”而展开的,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情感的培养是有温度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等。如何做到?不得不说,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是重要舞台。

特定的情感传递需要介质,即基础知识的预习掌握。有共同的交流知识背景,才能达到共情与升华的效果和目的。因此,“互联网+”时代,以“课堂”为主的线下教学,在内容上,不能是对线上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线上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在形式上,更是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变教师讲、学生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讲听结合。

一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引导学生对积极向上精神的向往之情。线下课程,教师根据线上课程的进度,对知识进行再梳理、整合和拓展。即,采取“群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围绕相关主题,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一起感受正能量。比如,学习课文《垓下之围》时,可以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培养学生对积极向上人格精神的向往之情,逐渐引导学生明理知耻、崇德向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是变“满堂灌”为“主题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有学者指出,大学语文是一门品味修养课,是“一门幸福课”[1]30,它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是有趣的。要让学生喜欢上大学语文课程,就要将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人文情怀。尤其是对于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主题发言”。比如,“汉字文化”和“语言艺术”内容,可以尝试着先让学生收集网络热门词汇,表演家乡方言等,然后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词的独特魅力:网络流行词汇的俏皮、相声小品的欢乐、诗词对联的工整……语言文字不是僵死的,而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有魅力的、有温度的。然后,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现实语文魅力相结合,既有趣,又易懂,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意蕴丰富的中国语言文字,喜欢上灿烂辉煌的中国文明,从而达到培养人文情怀的教学目的。

三是变“知识梳理”为“篇目精讲”——熏陶和强化学生的审美共情能力。对大学语文教学而言,“课程思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中去,无形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如何达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审美教育中完成。因为线下课堂的优势是面对面教学,所以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课文的审美内涵进行拓展、精讲与引导。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知识的迁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寻找兴趣,独立思考。当学生带着他们的兴趣回到课堂上的时候,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对“语文”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以“诗歌”专题为例,比如,学生如果喜欢《山园小梅》,那么就以《山园小梅》为中心,鼓励学生多读诗、背诗,搜集整理关于“梅花”的诗歌,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鉴赏、评析,分析“梅花”的隐喻以及象征意义。甚至可以带一些梅花到课堂展示,近距离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通过形与意的结合,不失时机地将高尚的人格追求与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

四、助力大学语文教学进入新常态

大学语文是素质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双线混同”模式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于教学活动中,缓解大学语文教学时间紧张的困境,顺应学习活动的“碎片化”时代特征,将基础知识教学、学生情感培养和“课程思政”的践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深度融合起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可以说,“双线混同”教学将是大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新常态。

“双线混同”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常态,而这个常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一是线上学习资源需要“微型化”。要不断完善线上教学,就是要力图使基础教学真正地实现微型化。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线上教学要提供大量的“微型”学习资源。所谓“微型”学习资源指的是“简短而又精细”的学习资源。有研究者指出,当前,“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仅能够达到短、频、快,但短和快与‘微型’并不相等,微型学习资源指的是简短而又精细”[6]。目前,为适应碎片化学习模式,线上学习内容一般会被分割为7-15分钟不等的小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习内容在时间上进行了分割,但在主题上的分割并不精细,即单位时间的内容并不精炼,主题并不突出。要想在碎片化的时代完成系统性教育,就需要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和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统一起来。

二是线下课堂教学创建知识系统。线下课堂,教师教什么?当然不是对线上基础知识的重复教学。而是对线上碎片化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和建构。碎片化学习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无论线上学习资源如何系统完整安排,知识间的关联性都会减弱,学习的系统性都有待加强。这需要学生自己,更需要教师在线下课堂上进行补充和整合。也就是说,线下课堂,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线上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重构以创建知识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三是双线融合教书育人。大学语文教学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不同专业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基础,也拥有不同的需求。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教学,也是大学语文教学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有研究者以黑龙江大学为例,提出了一种“分层教学模式”(1)目前黑龙江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设大学语文A、大学语文B、大学语文C、大学语文D 等四种不同课型:课型A面向文科类学生,课型 B面向理工类学生,课型C面向外语类学生,课型D面向艺术类学生。,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差异,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7]。分层教学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模式,可以达到“差别教学”的目的。而在“双线教学”模式下,或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形式达到目的。就目前线上的教学而言,不论是MOOC还是SPOC课,平时成绩都会设置诸如“视频得分”“测试得分”“作业得分”“讨论得分”“签到得分”等许多项。其中“测试得分”“作业得分”“讨论得分”均属于双向互动环节,尤其是“讨论”环节,其发展趋势,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讨论,也是学生之间的讨论。线上的互动情况为教师开展线下的“差别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特征组织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按徐中玉先生的观点:工具性不能离开人文性而存在;同样,离开工具性,人文性将无所依附。教书与育人是相互依存的,教学效果好了,育人效果也会好起来。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碎片化”学习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缓解了教学时间不充足的压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发展。其中,“双线混同”教学适应了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线上教学将系统的知识体系分割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加快了学生学习的速度,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线下教学则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整合中贯穿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线上线下交互教学,力图将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可以预见,这种教学模式将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工具性大学语文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向量的巧用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