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思践悟:高校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探索

2021-01-15邓春晖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学

邓春晖,杨 洁

(湖北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是指将思政课过去碎片化的实践教学过程,重新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环节梳理、教学内容重设,融合成为一门独立运行的社会实践类课程。很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被视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必要补充,而作为独立性、综合性、持续性的课程来建设,历史并不久。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加快了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成果。2018年,湖北工程学院正式开设“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以“学思践悟”四大模块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线上+线下”两大平台构建教学运行模式,其独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新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21年度,该课程被认定为湖北省省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一、课程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

1.课程化改革的必要性。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是正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呼应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应势而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新举措。

近些年来,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了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和管理。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日益重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比较明显。不可否认的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制约其育人功能发挥的诸多问题。和许多高校一样,湖北工程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克服,以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向更实更新更好发展。

(1)需要克服教学过程“虚化”严重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是在五门思政课程中以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开展,通过结合课程内容,确定实践主题,规定实践教学时数,分配相应学分。但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因课头多、时间分散、主题重复、形式机械、认识不足、组织困难等原因,出现理论教学挤占实践教学时间,或者应付式乃至“表格式”(填个表交差)开展实践教学,教学效果难说理想。

(2)需要克服教学内容规范性不够的问题。思政课实践教学突出地存在“形式随性、内容混杂、主题不彰、任务不清、效果不显”等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确定常态化、规范化、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导致实践教学开展可持续性较差,教学效果师生认同度较低。

(3)需要克服教学运转模式较陈旧的问题。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实践教学组织困难、参与度低、管理不易、评估失准、实效不大,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实践教学手段太传统,全媒体时代和微时代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普遍。主要采用诸如现场动员、现场培训、现场督导等线下方式,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师生互动效果不佳,特别是教学对象覆盖面太窄。

(4)需要克服教学考评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思政课实践教学虽然不断强调“有方案、有活动、有痕迹、有安全”,但至于效率和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则说得较多、落实得较少,最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明确规范的考评标准,考核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

(5)需要克服教学联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过去,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多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单兵作战”,只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和少量学生代表的“搭班表演”,其他职能部门、教学学院、地方单位人员参与度较低,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挖掘整合不够,教学力量联动性、协同性较差,导致实践教学实施环境和保障体系出现明显缺陷,诸如缺基地、缺经费、缺人员,是普遍现象。

2.课程化改革的依据。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有其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现实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是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等原理,正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的深层理由,当然也是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立和实施,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印证、消化和吸收思政课理论知识,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升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是政策依据。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一理念以来,国家出台的系列关于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文件,均强调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问题。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给定学分,从现有思政课学分中划出,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要求“整合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制定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同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明确提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规范,要求“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教社科函〔2019〕9号),在思政课教学改革目标中,明确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用好社会大课堂,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落实学时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原则上覆盖全体在校学生,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不难发现,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为我们清晰地指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那就是:把它建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五门基础课程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于五门课程的新课程。

所以,“思政课综合实践”课,其性质是一门社会实践类思政课,其根本任务当然和其他五门思政课一样,在于“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但又有别于其他课程,具有“实践性更强、综合性更强、实效性更强”的突出特点。

(3)思政课教学现实问题和改革探索是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地方和学校依然在“认识上、效果上、教材上、师资上、体制机制上、评价体系上、一体化建设上、整体水平上、建设氛围上”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3],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正如上文所述,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和困境。这些问题和难题,都严重影响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是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有效路径。当前,学界对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理论上的研讨,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课程化改革的依据、课程特点特色、课程构建及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而实践方面,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如北京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平顶山学院、攀枝花大学等,已经设立了独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积累了较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其他高校的课程化改革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

“学思践悟”的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新探索,得益于“学思践悟”原理和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和强大实效性。“学思践悟”虽肇始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党风廉政建设的专栏,但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强大功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4]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学思践悟”四字,也正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方法要义和基本要求。正是基于此,湖北工程学院将这一精神内嵌于“思政课综合实践”的课程体系和运转模式的构建中,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课程建设路径。

3.课程化改革的目标。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其终极目标在于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第一课程”作用,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具体到各高校,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会遵循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总体要求,提出符合自己的实际的改革思路,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建设目标。湖北工程学院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的改革,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依归,提出了“五化”的课程建设目标。

(1)教改方向课程化。严格按照课程建设规范,落实学分学时,不断明确和满足课程的各项基本要素供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标准、教学保障条件等,真正把实践教学做实做细做精,做出成效。

(2)教学体系规范化。以课程建设为导向,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成“学思践悟”四大模块,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规范化、体系化,使实践教学具有了较强的科学性、延续性与开放性。

(3)教学手段智慧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包括软件工具、课件开发平台、课程建设平台等),积极开展智慧化教学,有效地激发教师教的智慧和学生学的智慧。我们最新的尝试是,利用超星学习通课程建设平台,创建全新课程,呈现教学全过程,既方便了教师的主动及时的指导和管理,又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在强化教学规范的同时,又大大促进了师生的合作交流,大幅提升了教学效果。

(4)教学标准金课化。以建成为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思政课社会实践类“金课”为目标,成立课程建设专班,协调多方资源,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建设工作。课程众多基本要素的满足,如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结果的评估、教学任务难易度的设计,等等,都严格按照“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来展开。

(5)教学格局立体化。让“大思政”理念和“三全育人”观念深深“扎根”于“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着眼于强化思政课教师、学工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各方面人员的配合,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教学学院的配合,强化高校与地方的配合,统筹和整合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着力构建学校、地方、社会三方协同并举的“立体化、网络化”实践育人格局。

二、课程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和鲜明特色

1.课程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思政课综合实践”作为一门新生的实践类思政课程,其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课程建设标准,要通过一个一个课程建设环节来体现和落实。

(1)及时纳入课程体系。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的第一步,是进行顶层设计,重点回答“是什么课”,“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重大问题。这需要全面考量和确定“思政课综合实践”的课程性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开设计划、课程的学时学分、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课程的保障条件、课程的考评标准和办法,等等重大问题。2018年4月,湖北工程学院制定了《思政课综合实践改革方案》,决定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划出1个学分,独立设置一门社会实践类思政课程。同年12月,学校将“思政课综合实践”作为通识必修课,正式纳入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全校大一学生中开设,学时为两周,计2学分。2019年6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编制了《思政课综合实践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对上述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答,成为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2)科学构建内容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是课程存在的内在根据。“内容为王”是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的基本原则。过去,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只做原则要求,比如强调所选实践内容应与思政课理论内容相统一、应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应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应与专业实际相联系。但是,现在作为一门课程,“思政课综合实践”应该与其他课程一样,要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基本的教学内容结构和框架。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符合上述原则,要充分体现思政课课程性质外,还应更加注重体现该课程“综合性更强、实践性更强、实效性更强”的特点。

运用“学思践悟”的原理和方法,来构建“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既科学又适用,是课程开发建设的一个创新举措。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成相对稳定的“学思践悟”四大模块,比较妥善地解决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重大问题。1)“学”,即学习。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学习、红色电影和历史题材视频观看,并组织课程知识考核。2)“思”,即反思。包括参与主题讨论、撰写读书报告、撰写心得体会、撰写思想汇报。3)“践”,即实践。围绕实践主题,开展包括公益服务实践、职业发展实践、社会调查研究、参观学习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4)“悟”,即领悟。包括总结实践过程,领悟实践收获,提交多样化实践成果。“学思践悟”,四个环节环环相扣,需要一一打通,让学生在这种综合训练中,达到知行的统一,也方便“思政课综合实践”“印证理论、形成认同、增长才干、服务社会”的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3)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思政课教师为达成实践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要进行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重点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重大问题。它是关系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得越好,课程实施起来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内容和要求,集中体现在我们精心编制的《年度实施方案》中。它是具体的课程教学计划,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指导教师的挑选,以及考核结果的评定和运用,等等,都有总体的把握和安排。

本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是,遵循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落实“大思政”理念,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按照“学思践悟”四大模块构建教学体系,按照“线上+线下”模式开展综合教学,按照“集中安排+自主选择”方式落实全员覆盖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的设计则是,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学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完成任务法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是,通过精心安排适量的学习任务和适当的考核难度,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动起来,绝大多数学生努把力才能、也都能完成目标任务。

(4)严密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实施是将课程教学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主要是解决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如何有效互动”的重大问题。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学实施的过程顺利与否,实施的结果有没有达到课程目标。

在没有成熟的教材和统一的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根据学校出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政课综合实践改革方案》精心编制的《思政课综合实践课年度实施方案》。它明确规定了课程开设范围(全体本科生)、开课时间(大一年级暑期间2周)、课程内容(学思践悟四大模块,动态安排合适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日历和指导教师)、考核评价(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成绩比重)等基本事项,为教学实施提供基本依据。

在正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模式,这是本课程的一大优势和特色。线上模式主要是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后台监测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长、观看视频的时长及次数,并通过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线上主题讨论,进行线上的课程考核。线下模式主要是学生实地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则通过线上平台观测和指导整个过程,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评阅其实践日志和实践成果。

为确保教学实施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我们建立和落实了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比如组建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教学过程的领导、统筹、协调、落实和评估,构建多方联动机制保证教学动态的掌握和问题困难的及时处理,建立安全提醒和保障制度排除教学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事故。

(5)全面开展效果考评。课程效果是指课程实施所带来的效果,通常是指教学效果,主要回答教师“教得怎样”和学生“学得怎样”的问题。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所以,一定程度上,课程效果为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努力方向。“思政课综合实践”作为新开设的课程,其实施效果为我们指明了“哪里需要强化,哪里需要变革”。

课程效果的重要性,决定了效果考评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考评机制,确保考评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效果考评,坚持了“考评主体多元化、考评标准规范化、考评方法科学化”三条原则。1)考评主体多元化。改变把思政课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实践课成绩的认定作为课程效果评价结果的做法,将学校教务处、指导教师、学生和实践单位(基地)纳入评价主体,在各种主体评价的基础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综合性评价结果。2)考评标准规范化。高度重视课程效果考评体系的建设,包括制定《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标准》《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精心进行考评指标的设计,开展课程考核合理性评价和课程成绩目标达成度评价。3)考评方法科学化。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成较完整、全面的评价。既重视结果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改变过去只依据学生提供的实践报告等文字材料给定分数的情况,按照学生在“学思践悟”每一环节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既重视内部评价,也重视外部评价,除收集校内各方的信息反馈外,还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搜集到实践单位(基地)、用人单位、家长等关于课程效果的意见;既重视定量评价,又重视定性评价,除认真做好学生课程成绩评定、优秀实践成果奖评定外,尤其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和收获感。

2.课程化改革的鲜明特色。“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也是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的重大成果。在推进课程化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学成效,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

(1)从教学目标来看,坚持了守正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既秉持了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为国育英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凸显了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功能,体现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变“灌输”为主为“践行”为重,丰富和创新了育人的方式和渠道。

(2)从教学对象来看,坚持了全员性与代表性的有机结合。按照统一的教学方案,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取得合格成绩才能获得相应学分,真正做到了“覆盖全体在校学生”;但不排除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品牌、远程”活动,仍然只能和必须挑选骨干学生代表参加,做细做精实践项目,争取标志性成果,结果可通过设置加分项纳入课程总评成绩。这种教学安排,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3)从教学组织来看,坚持了指导性与自主性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实行思政课教师联系教学学院制度,每个教学学院挑选1-2名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全面介入该学院思政课综合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指导学生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给学生留有十分宽广的行动空间,可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能自主选择实践主题、自主选择实践方式、自主选择多样化实践成果形式。

(4)从教学内容来看,坚持了规范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坚持课程化改革方向,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规范,明确了“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学思践悟”四大模块,建构起科学的教学体系,在统一规定好的时间段内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取得预期教学成效;但“学思践悟”的每一环节都包含有多样的具体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如“学”中就有经典文献阅读、重要政策文件学习、视频学习资料等;“思”中就有开展主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等;“践”中就有以个体或团体形式开展的公益服务实践、职业发展实践、社会调查研究等类型;“悟”中的成果形式可以包括调研报告、短视频、微电影、诗歌散文、学术论文、摄影作品、建筑设计图、绘画作品、音乐作品、技术产品等。

(5)从教学方法来看,坚持了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办法,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让大学生把“思政小课堂”中学习到的思想和理论放到“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消化、运用和内化,引导大学生在亲近自然、贴近百姓、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基础上,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锤炼良好品德修为、增长担当时代责任的才干和能力。

三、课程化改革的现实问题和努力方向

1.课程化改革的现实问题。据2020年湖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课程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课程实施效果总体评价较高,98%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综合实践”课对于提升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有帮助。大多数学生认可设置课程的必要性,肯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承认教学方式的科学性,赞赏课程组织的创新性。说明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我们在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和难题,它们严重阻碍着教学过程的实施、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效果的实现。

(1)统筹协调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职能部门、教学学院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多方形成共识、协调互动、合力并举的过程中,究竟如何配合、支持、合作,缺少应有的制度和机制的支撑,从而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和有效开展。特别是,我们鼓励实践成果多样化,有些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提交的成果,其成绩的评定、成果的运用,有赖于专业课教师、教务部门和团委的支持和合作。

(2)统筹协调好思政课综合实践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关系问题。如何通过实践主题的安排,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建,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共生互补、同进互促关系,构建思政课“大实践”格局,真正实现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目标。在课程效果调查中,58.66%的学生认为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实践活动”,说明真正形成统筹联动机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3)整合和开拓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资源的瓶颈问题。学校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要想深入、广泛开展,却碰到了教学资源利用、整合和开拓方面的难题。受地域限制和地方发展限制,本地本土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并不明显,远程实践教育资源开拓和利用成本又实在太高,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还没有真正起步,这些都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果。

(4)提升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教学能力问题。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思政课教师很少接受实践教学类专门培训,对于实践教学如何精心组织、有效管理、即时沟通、科学评估,缺乏必备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能,甚至很多人连参与的热情都严重缺失。调查结果中,有39.88%的学生认为学校配备的指导老师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不大”或者“没有发挥”,表明了问题的严峻性。

(5)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问题。总的来说,学界对于实践课程评价标准,特别是实践课评价的起点、重点、终点的研究较弱,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对于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来说,尤其如此。对实践教学成效的评估,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比如强调学生提交作业的次数和字数,而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把关不严;重视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对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要求不高;考核项目设置的合理性(有27.43%的学生认为考核项目设置过多)、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达成度检测手段的实效性都有待提高。这些都困扰着对实践教学成效的反思和改进。

2.课程化改革的努力方向。恪守守正创新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化改革和建设需从多方面着手和下工夫。

(1)强化制度建设,确保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开设。认真落实高校思政课建设责任制,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争取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学院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思政课综合实践”系列制度和机制。具体包括:建立组织领导制度,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定经费保障制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体系;建立实践教学组织指导制度,形成稳定的“两结合”(理论实践)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立考核评价制度,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等等,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提供制度保证。

(2)强化课改研究,探索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建设规律。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等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开展。按照“课程化”思路,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基本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过程的规范、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教学网络格局的创设,等等。当前要重点研究3个问题:1)完善教学内容体系问题。需要研究“学思践悟”教学体系下,各大模块具体内容如何动态充实和调整,各个环节如何递进衔接和协同发力,让师生有更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2)与课程思政协同问题。如何以实践教学为桥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工匠精神,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意识。3)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融合问题。需要研究如何把思政课综合实践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协同起来,按照互联网+“红旅”赛道的规则,大力培养选拔参赛人才、培植参赛项目,大力提升学生参赛积极性和参赛作品的水准。

(3)强化资源建设,拓宽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渠道。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适用性及其开发利用与整合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实现水平,从而最终决定着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今后应下力气,把校内和校外的、本地和外地的、文本和实物的、人力和信息化的、现实和潜在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加以很好的整合、开拓和利用,为课程实施提供更坚实支撑。将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如孝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等,充分有机融入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中,是当前课程建设的一大课题。

(4)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办好“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关键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要按照“理论实践双结合”的思路,大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使命责任感浓、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除专职思政课教师外,还可以吸纳学工口教师、专业实践课教师、行业导师等人员加盟。

(5)强化校地合作,创新思政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格局。“全社会协同配合”是“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这一点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体现更为充分,因为开展社会服务、社会考察、社会调查,都离不开地方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建设好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需要构建学校、地方和社会立体合力并举的教学格局,重点是着力创建多功能型合作平台和渠道。其中,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地合作的基本形式。今后,校地合作将主要以基地建设为纽带,以实践教学活动项目化为手段,以校地生三方受益为目标,把师资建设、学生成长、服务地方、造福社会等功能融合于思政课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

综上,“学思践悟”式的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新探索,为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有参考意义。只要坚持“课程化、规范化、智慧化、金课化、立体化”改革目标,遵循课程开发建设规律,不断求新求精求变,我们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把“思政课综合实践”建成为一门成熟的、省级乃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