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三个能力”,加快建设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

2021-01-15许中华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大学

张 琼,许中华

(湖北工程学院 发展规划处,湖北 孝感 432000)

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产生的新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侧重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其专业布局与设置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作出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部署要求。当前,高校转型发展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成为地方高校的发展目标。

一、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轨迹

1.应用型大学产生的理论基础。应用型大学是社会服务职能出现的产物。大学产生之初,无所谓型,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原初使命。之所以出现应用型大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大学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变化,大学的功能使命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大学的结构类型发生变化。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广泛建立了大学,都把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吏、精通教义的神职人员、通晓法理的律师法官、治病救人的医生作为这一时期的典型功能,可以说这一时期大学是人才培养型的大学。工业革命兴起后,欧洲迅速出现了分化,英法等国家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同处欧洲大陆的德国不甘落后,竭力追赶。哲学家费希特认为德国的追赶,应从大学开始,提出了著名的办大学两原则——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受到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的赞扬。1810年,洪堡创立了柏林大学,主张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教和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柏林大学的创立,引起了欧美国家的纷纷效仿,科学研究的职能得到普遍确立。一定程度上,教学科研结合型是这一时期大学的典型特征。但柏林大学所倡导的科学研究,走向了尊崇学术自由,建立学术宫殿之路,脱离了社会实际,使大学成为学术“象牙塔”。美国在借鉴柏林大学的基础上,注重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赠予各州土地和资金,建立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发展,应用型大学悄然发端。大学从学术“象牙塔”回到了社会的“智工厂”。服务社会成为大学又一重要职能,这为应用型大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服务职能深化促进应用型大学建设。社会服务成为大学重要职能后,应用型大学迅猛发展,社会服务职能也在不断深化。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了一大批社区学院,遍布全美50个州,为所在社区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满足了美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发展的需要。在德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实施“双元制”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德国培养了大批的以注册工程师、计算机分析师、产品设计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员,造就了德国发达的工业。近年来,我国在借鉴国外应用型大学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要办应用型大学,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党和国家胸怀“两个大局”而对大学发出的时代号召。当前,我国正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唯有坚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使专业链紧密对接产业链,聚焦产业链,生产知识链,培养人才链,才能不负时代,成就一流。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用型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制定一流的标准,在应用型大学中发起比拼赶超的竞争运动,整体提升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水平。

2.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动力源泉。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不断推进,应用型大学的职能将不断向社会服务聚焦,在社会服务中,抢占市场,赢得地位,获得资源,争得一流。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布局中,应用型大学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双一流”高校凭借雄厚的基础、强大的实力、给力的支持,在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中高位竞争,地方院校很难“插队”。纵使这样,“双一流”高校不断追求全面发展,不仅在“顶天立地”上争一流,还在“天地之间”抢市场,夺空间。非“双一流”高校中的绝大多数是应用型大学,他们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规模上,有的应用型大学达到了2-3万人,有的不到1万人;在层次上,渴望攀登高峰,“申硕””“申大”“申博”成为不少大学的重要规划目标;在结构上,以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为着力点,不断抢占未来发展空间;在微观上,都紧盯每一个影响学校综合评价的指标,纵向比横向看,唯恐处于不利的地位。还存在“省会队”(省会城市应用型大学)和“市州队”(非省会城市应用型大学)的差别,在生源质量、人才引进、资源配置、薪酬体制等方面,省会队和市州队也有天壤之别。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应用型大学必须突出重围,以争一流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城校共同体、产教融合体,广泛辐射社会基础领域,建立鱼水情缘的校地关系,争得位置,赢得未来。

3.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引导政策。建设应用型大学,是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搭建“四位一体”架构,将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2]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实施了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中央预算对100所应用型高校分别投入1亿元用于建设。迈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不断推进,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和成熟,全力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应用型大学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重点,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化发展和创新发展,优化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全面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

4.应用型大学提质的关键。长期以来,在学术评价体系的指引下,无论是“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呈现大学发展学术化。一方面,大学教师辛勤努力,每年为社会培养上千万毕业生,为社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很大一批用人单位,找不到满足自己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脱节的现状。应用型大学要主动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以真诚、优势、实干服务于地方发展,满足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贡献应用型大学力量。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了4002万,毛入学率达到了51.6%,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生源、培养目标等方面呈现出的差异化、层次化越来越大,大学需要不断满足因更大差异化带来的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实行不同定位、差异管理、多元评价的特色办学模式,这是应用型大学的优势所在,也是其提质的重要举措。在办学过程中,应用型大学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客观环境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在不同的领域,形成特色,提升质量。

二、我国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的问题和出路

1.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问题。

办学目标虚高化。我国应用型大学众多,办学目标定位也呈现出多样化。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是否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与之一致的办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部分应用型高校却不顾实际,一味追求高要求、高目标,提出脱离学校实际的办学口号。有的应用型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就提出要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目标。有的应用型大学办学状态数据达不到办学的基本指标,还提出“申硕”“申大”“申博”的办学目标,参与残酷的办学竞赛,这种虚高的办学目标脱离应用型大学的本原,易导致应用型大学发展陷入新的发展瓶颈,离应用型一流大学的目标越来越远。

融入地方性不强。虽然应用型大学尝试转变评价体系,不再过重强调教师的纯学术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师不得不继续参与学术权力主导下的评价规则体系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上。同时,社会服务评价体系并没有广泛建立,其评价体系与学术评价体系很难完全对等。这些现实导致教师深入地方服务度不够,深层融合不够,再加之地方社会转型升级需要,高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创新程度不高。应用型大学作为服务、引领地方的主力军,融入地方不够,发挥作用薄弱。

人才培养缺乏深度协同。长期以来,大学人才培养以校为主,对生产环节、行业发展、产业变革的研究不够,传授的知识主要以传统的学术知识为主,产学脱节,这在应用型大学表现更为突出。由于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的不足,许多应用型大学的实习实训环节存在形式化、分散化。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目的就是要通过校行联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产学研用一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尤其要注重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标准的要求,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岗位能力标准,开发产教融合型教材,共同组织教学环节,培养水平高、能力强、适应快的应用型一流人才。

办学模式还不成熟。办学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国家取得成功办学经验的标志。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举世闻名,美国社区学院为人称道,日本产学研相结合、产官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各国效仿。我国的应用型大学虽然数量多,在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道路上,相互借鉴、模仿,但还没有出现超越的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化模式缺失;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的形成,办学理念的凝练,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与应用型一流大学的国际量化指标,还有较大差距,国际关注度不高。国内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任重道远。

2.我国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的出路。

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应用型大学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要与地方企业、产业加强联系,跨界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广泛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形成实践育人的合作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平台,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研发一体的实践平台,开创协调育人的模式。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办学,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大学教育改革,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生产实践融入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学院、行业学院。

优化结构,建立布局合理、导向明确的特色专业。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聚焦、融合国家、企业、学校、学生的需求,以学校一流学科,国家、省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建立结构合理、服务地方专业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对不能很好适应服务地方需要的专业,实行减招、停招、撤销等方式,促进专业内涵发展,提升竞争力,保持专业活力,提高专业对地方企业和产业的适应性和贡献度,增强专业的生命力。

强化实践,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建设好应用型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的课程。应用型大学一流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细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确定合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加快建设实践教学场景。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实践活动,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地方企业、乡村,开展服务地方的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责任担当。

能力导向,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围绕应用型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校企合作,健全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转型动力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水平。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合作研究,在企业生产、研发一线培养教师能力,实践知识才干。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将企业经验作为晋升高一级职称教师的基本条件。常态化建立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骨干到学校授课的机制,打造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服务引领,组建多学科交叉教学科研平台。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加强校内学科交叉。结合专业特色和企业需求,组建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高水平智库等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平台,为服务地方打下坚实基础。

对标先进,学习国际应用型大学成功经验。我国建设应用型大学要融入国际应用型高校集体,主动参与活动。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国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发挥我国文化优势、制度优势,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湖北工程学院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实践探索

1.落实“四抓四促”,增强人才培养能力。

(1)抓学科专业,促结构优化。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学校根据市场发展需求,通过停招、撤销、增设、改造等方式,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十三五”以来,学校实行动态调整专业政策;紧密对接产业链,建立了与地方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全链条人才培养相衔接的三大专业集群,覆盖近60%的专业。专业供给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夯实基础,学校对内加强优质资源平台建设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外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校企政协同育人,截止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优势专业项目7个,省级优势专业项目40多个。

三是以应用科研为动力,不断完善应用型学科体系。学校立足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科技的需求,整合力量,聚焦学科领域,截止2020年,学校建立了19个校级学科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综合优势明显的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设立了12个楚天计划设岗学科。近年来,师生加大应用性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出弗顿科技等一批年产值近10亿元的高科技企业,为孝感经济增添了强大的动能。

(2)抓教师发展,促能力提升。

一是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开阔教师学术视野。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骨干教师海内外培训计划,教师的学历结构不断完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超过86%,每年选派博士、教授、中青年学者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问学习,到政府事业单位挂职,共计近100人次。

二是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岗位能力培养。实施助教岗位培养制,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新入职教师进行跟岗学习,使其通过教学关、育人关、管理关。《中国教育报》2019年专题报道了我校青年教师助教岗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相关成果。

三是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学校专门制定了《湖北工程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规范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认定与管理标准和程序。近几年,共培养和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近200人,有力支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3)抓课程建设,促载体支撑。

一是实施“两个负责制”,形成课程建设规范。学校自2008年开始实施“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和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即“两个负责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更新实施版本,目前已发展为“两个负责制”3.0版,建设成效明显,2018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两个负责制”,教师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向、责任与权利、质量和标准,59个专业和225门核心课程正实施第4轮“两个负责制”。

二是加强在线课程建设,推进智慧教学改革。学校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最早启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制度规范、保障机制、教学模式。近几年,学校建成在线开放课程近50门,每学期选课人次达到10000人以上,截止2020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同时,加强智慧教学改革,推广“微助教”“学习通”“雨课堂”应用。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两位教师荣获“智慧教学之星”称号,学校在近两届湖北省移动教学大赛中的获奖总数居全省前列。

(4)抓思政教育,促根本牢固。

一是以德为先,以生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学校围绕“三全育人”,实施“五级五类”大调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深入推进“五个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显著,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教育厅充分肯定,获得专项经费奖励。

二是实施“育人三部曲”“成长三部曲”“爱心三部曲”,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育人三部曲”围绕“梦在湖工——扬帆起航”、“学在湖工——助力成功”、“情在湖工——放飞梦想”三方面展开,对学生分年级、分类别、分层次开展教育活动;“成长三部曲”带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大学生活规划,把青春和智慧用在学习上;“爱心三部曲”针对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不同阶段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成人成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架构三维育人空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湖北工程学院奏响学生工作三个‘三部曲’”获得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是推进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形成。学校积极发挥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发起思想政治工作话题,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学校微信、微博公众号“青春湖工”位居全省高校新媒体排行榜前列。“我爱你中国”主题快闪视频在《学习强国》刊播,并获评“湖北省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网络视听作品大赛”最佳作品奖。学校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课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涌现出舍己救人的刘潞、自强不息的张坤等一批“春晖学子”典型。

2.落实“三个对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主动对接地方,建立市校发展共同体。

一是学校积极寻求市校合作,共同发展。孝感市委市政府将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作为提高地方创业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孝感市多次到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学校办学情况汇报,研究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并就建立校地合作、开展教育改革试验、实现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内容形成了会议纪要,提出支持湖北工程学院的发展,促进学校走在省属同类院校前列的工作目标。2019年7月,孝感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市政府支持湖北工程学院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湖北工程学院获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019年起,市政府每年支持学校1000万元左右,用于学科平台建设;孝感市支持学校开展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支持学校在临空经济区建立临空校区,支持学校创新融资方式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执行规费优惠、减免政策。

二是学校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学校承接市级相关重大项目技术攻关和创新创业平台、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永久会址建设任务,同时开展市级横向项目的联合组织和承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2019年起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纳入孝感市“槐荫人才”,按“槐荫人才”标准补齐高层次人才津贴,给予人才公寓、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对学校成功创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按市政府相关奖励政策予以支持;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等,支持该院与市域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服务、工艺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

(2)主动对接企业,加强产教深度融合。

一是升华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湖北中天集团、华中光电等数十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了近300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强化学生“基地实习、集中实习、指导实习”。

二是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学校与一批地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如与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共建“高分子塑料管道研发中心”,与湖北宇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电池关键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共同进行项目开发,深化了校企产教融合,形成了“成果转化+工程教育+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三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2014年,学校与湖北宇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宇电学院”协议,为电池行业和企业进行订单或定向培养学生。2017年,学校以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建设为契机,与华晟经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智能制造学院,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评价标准。

(3)主动对接社会,共造科技服务平台。

一是利用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发展。学校积极与企业协同建立湖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湖北宇电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共建宇电学院,其最新研发成果已转化,总投资6亿元;高性能电力复合绝缘材料设计、制备及工程成果在33条高铁线路中应用,转化效益6亿元;建设高纯色谱试剂产学研示范项目,致力于30多个品种开发,计划年产值10亿元。师生创办一些实体企业,如湖北吉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九维测绘设计有限公司等,运营状态良好,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是依托专业平台,开展脱贫攻坚服务。学校依托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和中央地方共建特色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学,对接湖北春晖集团等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当地特色食品麻糖、米酒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等研究。学校依托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科、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省级平台,先后完成了全国2000多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组建扶贫工作队,开展驻点扶贫工作,帮助驻点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经营业,开展资教工作,进行教育扶贫。

3.落实“三个坚持”,增强学校治理能力。

(1)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会议、党委扩大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特别是对党政决策会议的职能定位、参加对象、决议范围、议事程序、决议执行和督促检查等进行明确界定,形成系统、规范、操作性强的决策制度体系。建立师生思想动态信息调研平台和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党总支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院两级中心组、党支部主题党日、教职工理论学习等相关制度规范。在理论武装方面,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2)坚持依法办学,认真落实大学章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依照《湖北工程学院章程》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建立理事会制度,完善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运行机制。学校于2016年获批“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学校。进一步推进目标管理工作,提高各项工作绩效和管理水平。按照应用型的学校定位和完成“双任务”、实现“双目标”的要求,统筹推进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干部人事、后勤管理等各项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完善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推动五个校园(学术校园、学习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3)坚持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升“两个活力”。学校不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主体地位,增强办学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学院的实体地位,激发教学学院的办学活力。近年来,学校积极争取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超5万平方米的集工程实验、实训,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教学实验平台。坚持实施绩效目标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制度近10年,学院发展使命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