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1-01-15李新威
杨 洁,李新威
(湖南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湖南 湘潭 41110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树人以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既要优化德育课程,还应充分挖掘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生活中的德育元素,采取多维一体的复合德育策略,[2]54整合校内外所有育人要素,构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3]8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4]44。学校体育与德育及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是贯彻“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前强调发挥“三全育人”作用以促进立德树人的改革趋向下,挖掘、细化并实现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助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三全育人”视角切入,对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进行梳理与整合,并提出可操作的实现路径,以发挥学校体育在“三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一“三全育人”与中国德育的发展转向
(一)德育目标从个人私德向国民道德转变
“德育”自古有之。近代以前的中国,一直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并以“德”作为判断、选拔人才的首要依据。虽然“德”指代的内容较广泛,但在普通个体层面,其最终落位于个体的属性品格上。[5]5在实施道德教化措施方面,礼乐相合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教化方式,之后儒家特别强调“修身”的作用,即通过规范人的言行以使伦理道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6]17-18为了鼓励、引导民众将道德准则真正予以实践,官方对个人善行会予以重奖,并以官员为首亲身示范、实践并推行道德教化,还会通过立庙、塑像、题名等方式加以表彰,形成“观物起兴”的教化特色。[7]2-4
近代随着清朝没落与外敌入侵,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为寻找救国强国之路,教育体系进行了颠覆式改革,从此“德育”与“智育”“体育”并列,成为规范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8]111-112其育人目标从注重个人私德逐渐转向民国初期的“完具国民之品格”,实现个人道德向国民道德的转向。[9]205
(二)德育实施从说教为主向“三全育人”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挥不同育人活动方式对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积极作用,1950 年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0]14的口号,可谓是“三全育人”的起源。但在德育课程实施方面,“相对较忽视受教育者的情绪体验、实践行动和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道德认知、情绪和行为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致知行不一”[11]70,教学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具身德育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致良知”等思想的再挖掘,学界、教育界、政界和社会界等意识到身体与德育的互动作用,开始重视身体及其行动对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作用,德育实现途径逐渐转向以个体身体活动为载体的“即行后悟”的形式,使德育具体化、自身化与实践化[12]22,以有效发挥个体的身体实践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
在2005 年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13],将当前所指的“三全育人”的概念与内涵予以明确,通过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14]54实现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学生道德品质和涵养学生法治素养[15]的德育目标。其中,“全员”强调各类育人主体的人人参与,“全过程”强调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整个时间跨度及过程,“全方位”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与环节。[16]5-6之后,教育部又将“三全育人”的实施对象从大学生扩大至全部学段学生。
从官方意图、社会界解读和学术界研究来看,“三全育人”一方面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视野、内容、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正视学生德性养成的长期性、系统性与动态性以及外界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整合各类育人资源与要素,消除育人盲区,实现对育人时间、空间和流程的全覆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解析
(一)知行合一是学校体育的内隐德育价值
从“三全育人”视域来看,在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体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德为根基,体为土壤”[17]36,健康的身体乃是展开包括体育和德育在内的一切教育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从上述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历史梳理中可以发现,道德、国民公德的养成与展现始终离不开个体的身体实践与道德知识的互动,个体的知与行乃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高度统一”[18]101。同样,以身体及身体实践为作用载体的体育,在强健个体体魄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
中国古时虽无“体育”一说,但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认为,源于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官学内容的“驭(通“御”)”与“射”,可归为“体育”。最初主要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作战本领,[19]67后逐渐担负起“促进个体道德养成和强化社会秩序的人的重任”[20]83,并“成为人的德性的践履和表征”[21]16。通过对个体外在身体的规训及身体实践的引导,“驭”与“射”实现了塑造个体内在道德品性的作用。
古希腊人在认识自我时选择以身体和体育为突破口与切入点,他们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幸福的基础,体育则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绝佳方式。不论是斯巴达人还是雅典人,均用体育培养公民的意志和塑造勇敢的品质,从而完成对身体的塑造和对城邦的责任。[22]114-116,148-149同时,近代西方教育家们在“通过参与者的身体实践实现个体在身体、德性、理性和心性等方面的改变”的观点上也达成了共识,体现了个体的身体实践在德性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而当前在学校教育系统所指的“体育”,其发展历程与“德育”类似,也与中国近代的时局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国人追求强国强种以救亡图存的艰难道路上,“体育”随着日本新思想的传入和军国民教育的兴起得到快速发展,[23]89-90并在演进过程中吸收了欧美体育的其他相关思想与内容,形成如今为大众所认知的“体育”。中国近代历史赋予了体育“通过强健国民体质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24]96的功能与价值取向,国民的身体及身体实践是体育的关注重点,学校体育成为践行体育功能与价值取向的主要阵地。因展现国家形象的需要,我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比赛中通过身体实践展现出追求卓越的心念力、超越他人和自我的竞争力以及勇于拼搏的战斗力,[25]183-184深深地鼓舞和震撼着全国人民,彰显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德育价值。学校体育依托身体与身体实践这一不可或缺的媒介,通过“知行合一”这一身体最为独特也最为根本的哲学范式[21]13,其功能与价值取向由关注单维度的“育体”转向多维度的“育体”“育心”“育德”,完成从工具性向全方位育人的转向。
因此,通过个体的身体及身体实践这一媒介和“知行合一”的践行方式,使体育与德育实现完美契合,“知行合一”可视为学校体育的内隐德育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二)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是学校体育外显的德育价值
为了发挥学校体育“知行合一”这一内隐德育价值的独特作用,不断挖掘学校体育所蕴含的外显德育价值,在经历了多轮改革与发展之后,当前我国不同学段的体育课程已明确涉及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精神[20]29等品德维度内容,还包括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政治教育内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维度目标与当前我国的德育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关联度与一致性。
然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基层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的德育工作目标、内容与侧重点不甚明了,难以使其与运动技能学习等任务达到平衡。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指明了方向与重点,即让广大青少年通过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27]。其中,“享受乐趣”可谓是心理健康维度的目标;“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不可推卸的责任,属身体健康维度目标;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则属于品德维度即德育维度的目标,亦可视为学校体育所特有的外显的德育价值,这四大目标与价值使长久以来存在的学校体育德育内容与目标和其他学科重叠或边界模糊的问题得以解决,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德育的外显价值。
学校体育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外显德育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一,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身体练习、多情境的实际运用及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与自我反思,学生逐步掌握技术动作,实现从生疏到熟练使用的转变,并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品质和戒骄戒躁、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其二,在各类挑战生理极限和发展体适能的练习与测试中,通过克服生理极限反应和感知他人的语言鼓励与支持,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其三,通过多种形式、范围和规模的体育赛事,使学生既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又切身感知竞争的残酷,并明白遵守规则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其四,在参与或观看体育竞赛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接受竞赛胜负结果的洗礼,令其明白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与失败者,既要勇于面对不同的比赛结果,又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从而逐渐形成勇敢、自信和坚韧的心理品质,具备健全的人格。其五,通过解析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及体育名人事迹,可以事感人、以情育人,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拼搏奋斗、永不气馁的体育精神。
三 学校体育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如何从“三全育人”视域切入,以实现学校体育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并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健康发展呢?从“全员”的向度而言,作为学校体育实践主体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和学生均应对学校体育所具备的内隐与外显的德育价值有正确深刻的认识,并愿意相互配合以助力学生实现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从“全过程”的向度而言,要使学生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实现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外显的德育价值,并非一次或几次活动即可实现。与之相反,这是一个时间跨度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多年的持续投入与坚持才可能得见成效。从“全方位”的向度而言,要充分重视学校体育各环节所可能具有的德育意义,分类设计与实施。
以此为参照,在学校体育全教学环节设计实施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打造过程中,应秉承全景式的设计理念,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类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体育实践,接受“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教育,最终实现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
(一)以全景式的学校体育德育环节保障德育效果的实现
学校体育总体以体育课程教学、校内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和校外拓展交流活动三大环节覆盖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全过程。校园体育文化墙及体育类横幅标语等文化设施对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校外的体育拓展交流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家庭—学校和社区—学校互动居多,高等教育以社区—学校、体育专业机构—学校和校际互动为主,也应对这类资源进行有效应用。故在规划学校体育工作时,既要具备“以体育德”的意识,也要将这种意识融入上述学校体育的全环节中,对各环节进行全景式的把握,在突出运动技能习得和运动参与等主体内容之余,要挖掘每一类主体内容中可能蕴含的德育元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活动设计,还要形成各环节之间的贯通与连接,实现系统的联动发展,全方位保障学校体育德育效果的发挥。
在体育课程教学环节,主体任务不能脱离运动技能习得、体适能素质发展和体育基本知识学习这几大要素,在完成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和身体健康维度目标的同时,通过教学设计将德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信念与精神渗透于体育课程主体任务之中,以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与自信的心理品质。在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环节,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胜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良性竞争,并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的道德品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体现体育元素,将体育名言与口号、科学健身常识、体育运动文化背景知识等以橱窗、横幅、海报等形式呈现,并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对学校边角进行休闲健身化改造,帮助全校师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对这类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物料进行建设,能有效传递价值观念等文化特质,对人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28]33此外,为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提供硬件与软件支持,发挥同侪示范作用,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养成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和遵守规则的良好品格。而通过组织校内外联动的亲子体育活动、参观各级体育训练基地、聆听专业体育人士报告等,有助于学生学会尊重家人、感受体育拼搏精神和接受科学健康教育。最后,通过规范学校教职员工体育活动组织行为,能提升不同育人主体的体育活动实施能力,为全景式学校体育德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以沉浸式的学校体育具身德育体验氛围保证德育效果最大化
对全景式的学校体育德育环节进行顶层设计后,还须以学生为感知与实践主体,营造沉浸式的具身德育体验氛围,保证学校体育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沉浸理论认为,应通过合理设计,使“挑战”与“技巧”这两个因素既相对平衡,[29]14又与参与者的能力相匹配,且能给予参与者即时反馈,使参与者能全心投入其所从事的活动或任务中,享受到“意识与活动的合一”这种愉悦的沉浸感,从而提升任务表现。[30]97,[31]81这一理论提示,在学校体育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欲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及德育价值的完全渗透与体现,均需考虑到主要参与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既要设计合理的有梯度的活动目标与任务,也要匹配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练方式,还要对其身体活动实践作出即时反馈,以保证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练任务、方式和方法等元素所承载的德育效果。
以体育活动能锤炼学生意志这一外显的德育价值为例,以往多认为只要学生能坚持完成考验体能极限的任务就能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其实不然。这名学生可能自完成这次任务后,就对这类需要接近、达到甚至超越自身体能极限的体育活动产生恐惧甚至厌恶心理,更难以谈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倘若将任务以鼓励式的方式设计与呈现,在其每每接近放弃之时能得到老师或同伴的正向鼓励,让其感觉自己不是孤独一人在坚持,明白自己还有很大潜能可激发,引导其树立“坚持就是胜利”的坚定信念。而当其坚持完成任务后能再次得到老师或同伴的肯定与赞扬时,学生可能会亲身感受到坚持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和任务圆满完成的成就感。仅一次成功不具有显著的教育成果,应通过多次的类似正向反馈稳定下来,才可能实现通过体育培养其坚强意志品质的德育效果。这在如今很多健身类APP 内置教练或人工智能的激励语音提示的设计中有很好的体现。
同理,在运动技能学练环节,既要为不同水平学生匹配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也要即时给予练习反馈,并在学生达成练习任务时给予一定的平时分加分或言语激励等物质与精神奖励,让学生通过“体验—成功—自信心增强”的闭环,从被动练习转向主动练习,从而沉浸于提升动作表现的状态之中,进而达成学校体育的技能提升目标与德育目标。
在课内外游戏与竞赛环节,通过对分组迎面接力这一项目创设情境,进行适当改造,便可实现不同的德育效果。给每组学生取队名或学生自定队名并进行竞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比赛结束后可根据胜负情况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比赛结果。若将此项目改为“红军抢运弹药”,则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战场上“时间如生命”的道理,体会红军行军打仗的不易,通过简要的语言总结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并传承红色基因。
(三)以丰富的多重角色参与体验内化学校体育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活动具有情境性、角色体验性与参与性,常需要参与者进行角色互换与体验,此过程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时机。有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使学生通过具身认知明晰角色的内涵,鉴别不同角色之间的区别,更好地处理角色之间的合作与冲突[32]28。故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创设不同情境,使学生体验施助者、被助者、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观众、活动组织者[33]13等多重角色及相应角色规范,以具身认知体会公平、公正、团结、合作等的真正意义,并通过多次的活动实践以“知行合一”的形式实现德育价值的内化。例如:在校园运动会或文化节情境下,处于不同角色下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德育特质是不一样的,当学生作为运动员参与比赛时,多会希望为班级、为院系争光;而作为观众角色为其加油的同班或同院系同学,较日常生活状态而言更易流露出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在各类学校体育竞技比赛中,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裁判员,学生均希望在比赛中能得到公正对待或进行公正执法,并拒绝赛场上的不文明现象与行为,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法制和文明的力量,再辅以教师适时合理的引导,这种具身体验认知的教育效果比日常说教要更直接,也更为有效。而当学生组织体育社团活动时,作为活动组织者或运动技能施教者,更能切身体会合作、团结、民主等品质与价值观的真切要义。
综上所述,在实践学校体育德育价值过程中,应全盘考虑各教学环节可能存在的情境及教育契机,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的角色,从而丰富体验,发挥全环节育人的积极作用。
四 结语
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指导思想以及德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具身认知、体验与实践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以学生的身体及身体实践为载体,实现“知行合一”的内隐德育价值和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外显德育价值,在“三全育人”中具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实施“三全育人”过程中,应重视学校体育所蕴含的德育价值,通过对学校体育各环节进行全景式的设计、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和丰富学生多重角色体验等,以“知行合一”的形式实现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并不断优化,为“三全育人”提供更多的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