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研究

2021-01-15杨梦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郑州河南产业链

□文/ 杨梦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 随着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重要性日益突出。河南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等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一批竞争力强、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以及多个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河南正从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项目支撑带动等方向着手,打造配套产业协同发展,供应链高效安全连接,空间链集聚扩散协调的发展格局,全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020 年习近平在各地调研期间多次强调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一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我们指出了新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要思路与前进方向。电子信息产业在河南具备一定发展优势,是连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关系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产业,在河南最新发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作为五大优势产业之一给予支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于河南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一、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现状梳理

近年来,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引领下,与《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120)年》等一系列文件指导下,各个行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手机智能终端产业。 从2011 年富士康落户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之后,河南以此为依托,智能终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2019 年手机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手机产量的12.9%。同时,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河南东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上游企业落户发展,带动郑州航空港的智能终端产业从基础的整机组装向深加工领域的新型显示、摄像模组和芯片、研发设计、检测等环节拓展,下游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延伸,产业链协同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河南以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产业(手机)集群为核心,形成鹤壁、商丘、信阳等地手机结构件、连接器、玻璃盖板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培育了一批郑州鸿富锦、济源富泰华精密电子、商丘金振源等骨干企业。

(二)计算终端产业。计算终端产业是河南近年来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中,布局谋划的新兴产业。2019 年底鲲鹏项目生产基地落户许昌,2020 年4 月鲲鹏云计算中心落户新乡,2021 年9 月郑州鲲鹏软件小镇即将完工。在2020 年3 月,河南明确提出郑州以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建设为重点,布局研发、适配、人才培训基地,许昌以鲲鹏产业硬件生产制造基地和销售中心为重点,布局完整生产链条,新乡、开封等地集聚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协同发展产业链区域布局。同时,郑州积极接洽联系紫光集团、浪潮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以重大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2020 年4 月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重大项目落户郑州高新区,引进芯片、模组等上下游适配企业,推动形成商用计算终端生态产业链体系。

(三)智能传感器产业。河南智能传感器产业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发展不断提速,国内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郑州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并提出2025 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100 家的目标。目前,产业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南阳等地,范围涵盖气体、湿度、流量、红外传感等多门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工业、农业、电力等领域,产业规模百亿级,拥有汉威科技、光力科技、南阳森霸传感、中电科27 所等一批骨干企业。2020 年6 月,经过论证,由政府主导,国内知名高校和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将于2020 年在河南正式启动,助力河南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条技术经济水平提高并不断迈向高端化。

(四)信息安全产业。河南信息安全产业链从空间布局上看主要集中在郑州市,郑州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四大网络安全产业聚集地之一,目前全市经过认证的软件企业数量约占全省80%,已汇集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随着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速度加快,“专业孵化器+产业大厦+产业基地”的信息安全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安全芯片、网络安全、安全终端等产业提升工程不断推进,郑州信息安全产业链也更加完善。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基地(金水区科教园区)2019 年产业规模达到100 亿元,较2018年翻了一番,争取到360 集团、科大讯飞、新华三、华为等一批行业巨头的重点项目,产业集聚态势进一步形成。

二、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河南电子信息产业目前产业链空间分布基本上呈现合理布局的集聚态势,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但在产业链技术创新水平、各个环节价值链增值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

(一)关键技术缺失。河南电子信息产业普遍存在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缺失问题,导致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处在中低端的位置。目前,河南省智能终端产业主要包括手机、电脑配件的组装,服务器、PC 的量产和适配等,并不接触到智能手机研发设计的核心环节,“Huanghe”鲲鹏服务器、PC 整机制造虽然具有国产替代、建设自主计算产业生态的重大意义,但河南当前也仅涉及终端产品组装,处于创新链、价值链下游,不掌握核心技术。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中,河南企业主要集中在后端器件制造、解决方案及应用环节,前端研发设计环节在个别细分领域具备一定优势,中间MEMS(微机电系统)芯片制造、封测环节基本空白。

(二)核心配套不足。关键技术的缺失导致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技术创新水平较低,连带相关配套企业在核心领域上发展不足。河南智能终端配套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基本空白。华锐光电项目能够提供手机面板的配套,但当前柔性显示面板是全球智能终端产业整体趋势,其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计算终端产业产线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高端定制生产能力。各类相关联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有数百家,但实际向华为公司供货的仅有中航光电、信大捷安两家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关联较少,配套能力较弱。

(三)拳头产品较少。 河南电子信息产品多为代加工、组装类型,除汉威电子、信大捷安等少数企业生产的产品之外,市场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很少。2019 年郑州航空港代工制造的苹果手机产值2,813.71 亿元,而非苹手机产值仅有143.38 亿元。面对5G 趋势,全国已经有60 余款5G 终端走向市场,河南尚未出产5G 手机,市场可能进一步被挤压。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品同样以附加值低的类型为主,主要用于环境监测、中低端消费电子等领域,在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的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则产品较少,一些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等新型传感器较少。

三、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建议

面对最新发展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提升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于做强河南电子信息优势产业,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优化产业布局。 突出发展核心产业,加强配套资源集聚。郑州航空港区围绕整机制造带动图像传感、显示面板等核心配套建设。鼓励鹤壁、新乡、南阳等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手机结构件、3D 玻璃盖板等智能终端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配套协作区。计算终端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重点布局产业研发、人才培训基地等,推动省内有条件的地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加快建设“一谷两基地”,重点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加速优势资源集聚,洛阳、新乡市结合自身特色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信息安全产业打造以郑州金水区信息安全产业中心、郑州高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创新中心为依托的产业带,形成以安全芯片为主导,以网络安全、涉密信息安全、云安全等为支撑的信息安全产业体系。

(二)强化项目带动能力。 抓好项目谋划工作,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手段,以强链补链固链为导向,共同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对产业链造成的冲击。通过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手段,编制招商引资目录,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及专高精尖配套项目,推动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布局其他非苹高端智能手机项目,形成两到三种优势产品,打破对苹果手机的单一依赖。大力发展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等新型传感器,引入功率器件、显示驱动、MEMS 芯片等特色工艺芯片制造项目,带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向中高级攀升。支持信息安全产业优势企业继续做大做强,聚焦安全芯片、网络安全软件和服务、安全可控智能终端产品、工控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信息安全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三)加速创新资源集聚。(1)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国家智能通信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MEMS研发中试平台、智能传感器检测检验平台等各类机构建设步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延伸提供检验检测、风险预警、人员培训等支撑。(2)加快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发挥郑州鸿富锦、济源富泰华精密电子、黄河科技集团及其创新公司、汉威科技、南阳森霸传感、信大捷安等龙头骨干企业的作用,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联合开展科技专项研究,政府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产业基金、金融创新等融资保障以及推广市场使用,开展示范应用等科技成果市场化支持。

(四)大力发展军民融合。电子信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要加速科技创新原始积累步伐,实现一批具有原创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突破,需要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和军工研发院所众多的特点。利用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等技术优势,建设好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军民融台公共安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安全产业联盟等现有平台,以各类军民融合产业园或产业基地为依托,在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促进军工技术民用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郑州河南产业链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梦启郑州
产业链春之奏鸣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