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文化意蕴的三个维度

2021-01-15谷欣萍吴家华

关键词:价值观文明理念

谷欣萍,吴家华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习近平围绕生态文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又把“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重大问题来对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它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包含着从何处来、现在何处、向何处去的文化命题,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转化发展,是对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批判超越,是对新型生态价值观的引领建构。深入发掘和多维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意蕴,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特质,而且对于开辟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富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转化发展之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深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并育不悖等传统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发展天人合一思想、道法自然理念、仁爱万物情怀的基础上,彰显着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汲取天人合一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精髓。《周易》最早阐释天人合一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在中国儒、道、佛等诸家思想文化史籍中,几乎都能找到天人合一思想的踪迹。虽然在古今不同学派的思想著述之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赋予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达成了共识性表达。例如:儒家主张追求和谐融洽的天人关系;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共生共存;佛家认为人与世间万物皆平等,倡导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

天人合一思想贯通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之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协调、和谐的文化基因,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是一种向往天、地、人和平共存的发展理念。习近平从天人合一思想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并创造性地转化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11习近平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具有共生关系的整体,强调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事生产活动,建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关系。他反对将人与自然、自然与发展对立起来,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自然观及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观,这种新型自然观和发展观正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转化和发展。

(二)秉持道法自然理念,主张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道法自然理念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家贡献给世界的独特文明成果。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43,认为道先于天地而生,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基础,因而天地万物具有同源性和同律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31老子从天、地、人的高度揭示了整个宇宙生命的天地之道,即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要依循道的自然本性,合乎道的自然规律。庄子在道的基础之上提出要实现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物化境界,同样主张人类行为要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融和统一。庄子认为,只有顺应自然运行规律,做到“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3]147,才能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3]106的物化境界。

习近平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他认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主张人类在从事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时应当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5]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能够在自然承受的限度之内开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在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之下,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自然给予更多的道德关怀和行动维护,包含着全新的生态文化观,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生态观的内涵,是对道法自然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三)弘扬仁爱万物情怀,强调取之以时、取之有度

仁爱万物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道德意识。“仁爱”二字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传的无数文化典籍中俯拾皆是,不论是儒家思想所坚守的“仁者爱人爱物”的核心纲目,还是道家规范所要求的“知足、知常、知和、知止”,抑或是佛教哲学所提倡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均旨在劝诫人们秉持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

习近平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生态智慧中寻求现实启示,他一再强调“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12。仁爱万物情怀虽然有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时代性的要素,但其中包含的合理的生态思想精华为当代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万物思想的丰厚营养,这种思想不是仅从人类的发展利益出发,而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有序开发利用自然,以仁爱、平等为原则来处理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整体观的视野探寻经济发展的生态新思路,擘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走向,突显对人类命运的整体关怀,包含协和万物、共生共赢的全球理念,蕴含着一种宏大的世界观和全新的发展观,是对传统仁爱万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批判解构之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超越西方生态价值观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秉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以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以无情地开发、掠夺与挥霍自然,然而在资本不断扩张的同时,伴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西方绿色思潮的过程中,消解着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文化自负。

(一)摒弃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论,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历史地看,对人与自然进行主客二分是西方社会一贯的历史文化传统,把人类作为价值主体,把自然界作为价值客体,人类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主宰者,可以随意利用和改造处于“奴隶”地位的自然界,由此形成了在人与自然发展过程中把人作为宇宙万物主宰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这种对人与自然进行主客划分的价值观,源自西方工业文明以人为中心所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和所积累的物质力量。伴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及近代主客二分哲学思想的发展,人类的主人翁意识日益觉醒。这种主客二分的观点强调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人和中心,以“中心—边缘”为导向来看待人与自然,将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起来,一味地肯定人类的价值意义,否定自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简单归纳为改造和被改造、利用和被利用。人类中心主义盲目地夸大人的理性作用,毫无顾忌地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界,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关系。

相比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着全新的生态自然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的关系,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机械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固化思维。一方面,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立足于整体观和统筹观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能将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起来。习近平认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47这说明生态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牢记这一点,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共同进化、长期共存。一方面,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尊重自然的相对性,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生态系统是一个网状组织,其中,内在价值之结与工具价值之网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6]不能只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而否定自然的内在价值,不能以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为标准来确证自然界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和合理因素。

(二)抛弃环境与发展二元对立论,统筹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热爱和尊重自然,将生态价值看作人类文明的最高价值追求,是西方“深绿”思潮生态理论的重要表现。这种以生态中心论为基础的价值理论坚持“自然权利论”,强调自然的生存权利和内在价值,认为人类本身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这种否认人类特殊价值而一味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思想实际上带有反人道主义的错误倾向。在他们看来,生态问题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主张通过放弃社会经济发展和排斥科学技术运用来解决生态危机。这种“深绿”思潮虽然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上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抛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单纯地追求环境价值,使人类发展利益服从环境价值,不具备合理性和正当性。

相比于西方生态中心主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涵着全新的生态发展观。习近平认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7]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肯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有限性,必须绝对否定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换取经济短暂繁荣的不科学发展模式。其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从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来看,当务之急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而开辟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道路。最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为,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具有双赢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绝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对抗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石,经济发展又需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坚强保障,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协调之中,将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三)突破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观,坚持人民性生态价值取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第一的发展观念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在这种思潮影响之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而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持续激增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严峻的生态问题。这种由资本内在逻辑所产生的弊病引起了西方哲学家们的反思,形成了各种绿色思潮的生态观。“深绿”思潮主要秉持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旨趣,但将发展经济和运用科学技术视为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浅绿”思潮倡议发展一种“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反对“深绿”思潮的同时强调对人类专制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进行修正。“‘浅绿’思潮以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借口来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深绿’思潮打着正义的幌子要求所有人无差别地承担生态危机的后果和生态治理的责任,其最终目的均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维系资本主义的发展。”[8]

相比于西方各种绿色思潮价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发展一种中国式的“人民中心论”的生态观,完全突破了西方绿色思潮的狭隘视野。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214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发展的人民性,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项关系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共同行动。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发展的共享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源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要与人民群众共享,在发展过程中提供更多优秀生态产品以使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和提升满足感,实现人民群众最向往的普惠福祉,真正做到生态利民、生态惠民和生态为民。

三、引领建构之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塑造新型生态价值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旨归不仅在于批判与超越西方的生态价值观,而且在于引领与建构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要引领与建构的新型生态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基本准则,以绿色发展为价值理念,以携手与共、共生共赢为现实途径,以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为目标,具有世界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展现了为人类发展探索全新道路的生态文化自觉。

(一)基本准则: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中华民族所坚守和传承的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性化身,也是中国在国际交往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始终秉持的基本纲领,所以中国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也一以贯之地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西方绿色思潮的生态观要求世界上所有国家必须统一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义务和承担全球环境治理的全部责任,这不仅不符合“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而且严重违背了权责对等、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对此,习近平指出:“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9]529地球是世界各国赖以生存的唯一场所,人类活动引发的生态问题,每个国家都需承担一定的责任。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就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当对全球生态问题负主要历史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中国传统义利观出发,高扬权责对等和公平正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吁全世界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倡导“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9]528,提倡发达国家在积极承担相应历史责任的同时能够勤于、乐于、善于援助欠发达国家。

(二)价值理念:绿色发展

新型生态价值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为价值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36这是习近平对绿色发展观基本内涵的深刻阐述。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价值遵循,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变革生产生活方式来探寻一条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包容的和谐之路。相比较而言,传统发展观念单方面追求经济激增而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且偏颇地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绿色发展理念则立足于生态整体性的学理层面,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理念价值指向的最终追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68,突破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对立的囹圄,不但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出了最高诠释,而且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经济和环境价值的双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科学方案。此外,对于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变为绿色发展实践的问题,习近平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9]396。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因此,必须实现绿色价值理念的日常化,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一种行为准则来指导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实践活动,使人民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践行者,从而将内在理念自觉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

(三)实践路径:携手与共、共生共赢

新型生态价值观以携手与共、共生共赢为实践路径。携手与共,就是世界各国共谋共建,是共生共赢的前提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超出一个国家的边界,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生态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通力协作。正如习近平一再呼吁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10]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大国,一贯秉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积极倡议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始终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引导构建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并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贡献者和重要建设者。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它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是立足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宏阔视野之中提出的契合时代价值的鲜明理念,在凝聚最大公约数和普遍共识的过程中,指引着全球生态新秩序的构建方向。另一方面,中国通过积极倡导并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协议、携手多国开展生态保护交流合作等实打实的一系列实践行动来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证明,只有世界各国携手与共,打造“合作—共治—共享”的生态交往范式,才能凝聚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绿色发展共识,进而汇聚起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在全面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实现共生共赢。

(四)目标旨归: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新型生态价值观以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旨归。“构建生态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体现了全人类建设绿色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极具原创性和高境界性的概念。”[11]从某种意义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与建构的新型生态价值观所指向的最终价值追求就是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一再倡议:“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2]将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提出来,既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习近平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全球生态治理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看法和观点,倡导所有国家和地区突破地域和政治的局限,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共同生态利益、承担共同生态责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13]。“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倡议作为建构未来新型生态价值观的终极诉求,不仅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必然会在世界各国携手共筑生态文明之基的过程中促进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建设,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必将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成效,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丽图景,最终走向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的价值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漫说文明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