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址技艺传承基础上的陶瓷文旅品牌研究
——以河北古窑址文化发展现状为例
2021-01-15张志忠
姚 颖,张志忠
(1.河北博物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邢台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邢台 054000)
陶瓷文旅品牌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依托古窑址技艺传承基础上融古窑陶瓷产品生产、陶瓷技艺手工体验,以及陶瓷技艺研学项目为一体的创新陶瓷文旅产品。对古窑址技艺进行挖掘与开发,并从传承、研究和应用等领域重新规划,力求构建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相关联的创新陶瓷文旅产品品牌项目。
一、河北丰富的古瓷窑文化资源
中国陶瓷历经5000年的发展,留下诸多经典的技艺文化资源,工匠们吸取陶瓷技艺中的经典进行传承,形成了各窑口独特的技艺文化特征。河北几座古窑坐落于太行山系,地域上相连,文化上呈现一脉相承的艺术特色。古瓷窑产品的种类丰富,自然质朴,展现了河北陶瓷的独特艺术魅力。
古窑址陶瓷产品的种类繁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陶器,形成的陶瓷产品种类有青釉瓷、黑瓷、白瓷、白底黑花,红绿彩瓷,而陶器也有三彩、粗陶,精陶等,精细陶瓷的质地坚硬细润,器物多以日用器、随葬品为主,9—10世纪兴起的大量外销瓷也作为一个陶瓷的支撑产业应运而生,即便是老百姓使用的器物也仍分高中低档几类。邢窑、定窑都曾作为历史上的官窑,官作的概念较为复杂,包含了资金和官制等问题,[1]232市场也相对固定,产品种类严格管理,其中大宗的器物以花器、香具、茶酒器等为主。伴随老百姓财富积累的增多、生活方式与精致程度的追求,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发展到当代,古窑址陶瓷产品的经营模式也得到更为多元化的发展。
古窑址的陶瓷产品,一般追求艺术上的独创性,呈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不同窑场,甚至各窑场的不同作坊,在保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创造和展示着技艺特性,并力争百花齐放的艺术面貌。正如河北的邢窑和定窑同烧造白瓷,但也呈现不同艺术特征。盛行于隋唐时期邢窑白瓷,其胎釉“类银类雪”,造型大气厚重,透影细白瓷的技艺更是精湛绝伦。[2]119而宋金时期的定窑白瓷以刻划花装饰为主,技艺风格上强调用线,刻划细致,刀法潇洒秀丽,虚实处理微妙,善于用篦纹,在纹饰轮廓线的一侧往往划又以细线相称,增加纹饰的立体感。
磁州窑的制瓷技艺除在胎上施以刻划花工艺外,还创造了剔刻法、刻填法,把绘、刻、划、填等技法有机地结合,使刻划花成为映衬主题画面的有力手段。而釉下彩(铁锈花)以当地产的斑花石做绘料,以生动、简洁、豪放的笔法表现器物的风貌,其剔花区别于平面绘画,可见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工匠们似乎已经掌握了极富时代美学特征的装饰技巧,将内心的情感大胆又熟练地呈现在瓷器上,具有经典意味,同时又流淌着一种道不尽的古窑技艺美学特征。
戳印纹填彩是井陉窑独特的装饰技艺,如戳印褐彩双鹿纹枕,枕面开光内戳印点彩装饰双鹿图,画面安详平和,寓意吉祥。不仅表现了强烈追求个性艺术的独创意味,而且在形体造型的变化与统一、安定与生动、比例与尺度、透视与错觉,模拟与概括等形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风韵独具的窑口技艺特色。
古瓷窑产品制瓷技艺不仅造型考究、装饰精美,构图也很严谨。描绘的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习俗,也流露着古瓷窑制瓷技艺中所蕴含的审美趣味和特色。
陶瓷的装饰技艺,由于器型的高低不同且又多为曲面,历来工匠多采用“排兵布阵”般的布局,来设计体面的连贯构图,线条多以刻划和印模为主,自然不拘泥的线条沿着器体的轨迹顺势刻划,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刻印出的纹饰自然流畅,突显出工匠的精湛技艺。历代工匠们秉承着严谨的态度,在刻划时需考虑坯体的干湿度,克服运笔时的生涩,意在笔先,一笔划刻下去,那些具有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的纹饰,都在瓷坯上得以实现。那画卷似的生动画面,或刻或绘,最终与造型结合成完整的一体。有了技艺超群的工匠,才会有构图考究的瓷器精品得以留存。无论从构图或是整体装饰的技艺来看,既表达了器物整体线条的流畅感,又突显图案装饰的形象美及独特性。
古窑址的烧制技艺对瓷器面貌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朱琰《陶说》所论:“画器调色,与画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不同窑炉的使用、不同的烧成气氛以及窑内器体造型的不同,烧成的器体的釉彩也不同,呈现不同的色调。
伴随科技的进步,古瓷窑技艺也在不断地丰富,河北的邢窑、磁州窑、定窑,井陉窑等古瓷窑口的瓷器品种多样,涉及日常生活的瓶、坛、罐、碗、盘、枕等器型,其装饰设计的瓷面,多以圆雕器型为构思对象,从装饰内容、构图、画面等综合呈现艺术面貌。技艺之美的风格及整体装饰的自由流畅感,无不流露着自然生动之面貌。即便是受到皇家严格要求的画面设计,看似单一却也有着灵动多变的细节,如定窑的刻划鱼纹装饰,以生动活泼的平衡式构图,加以灵动有力的线条,形成雅俗共赏之趣。
总之,河北古窑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传统制作技艺,刻划花、印花、戳印、白地黑彩、红绿彩等,以及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绘画等,都通过匠人的双手幻化到瓷器体面之上,成为陶冶人类灵性的美丽装饰,也形成了河北古窑技艺中的美学经典,谱写着灿烂的篇章。
二、陶瓷文旅产品传承古瓷窑技艺的几种形式
根据近几年国家提出的“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政策,古瓷窑技艺文化要做到复兴和创新发展,可以通过筹划陶瓷文旅产品的生产、陶瓷手工技艺体验、陶瓷技艺研学等文旅项目的推广等模式,来促进古窑技艺的有效传承及多元应用。
(一)陶瓷产品设计及陶瓷企业创建
自20世纪80年代始,河北几个古瓷窑场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开展了对古代技艺恢复和研究工作,将陶瓷原料的配制、成型、烧成,特别是传统拉坯、利坯、装饰等工艺进行传承恢复。
吸取古瓷窑产品的造型、装饰技法等技艺特征,总结掌握一套完整的传统制瓷技艺,恢复了一系列经典的代表性器型。如邢窑的唐代白釉盘口瓶,通体施白釉,纯白恬静,端庄素雅。器型稳重中显轻巧,浑圆饱满中显清秀,给人既雍容华贵又凝重大方的美感。邢窑隋唐时期流行蒜头瓶,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日用器皿,在技艺恢复时,工匠没有一味地模仿古代蒜头瓶,而是做了最大化的减法,把唐代邢瓷庄重大方,线条流畅、优美简洁的特点进行了强调,结合邢窑洁白如雪的胎釉质地,使得作品典雅而不失灵秀,规矩而不失生动。
定窑是官办时间比较长的官窑,其陶瓷文化产品薄如纸、色如玉、声如磬,并形成了庞大定窑窑系,把白瓷推向了中国陶瓷史的又一个高峰,对其他窑口的白瓷技艺的应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定窑的技艺传承人陈文增等人将定窑的传统技艺进行了恢复,并建立一定规模的定瓷产品企业,发展到现在,曲阳地区拥有定瓷的企业及作坊近200余家,成为当地经济与文化的重要支撑。“光中华之绝技,创定窑之全新”的发展理念,在传承古窑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定瓷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社会对陶瓷产品也产生了全新的需求,这也成为陶瓷产品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为满足百姓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定瓷窑口通过提升制瓷技艺与烧成技术,使定窑生活用瓷中的化学元素铅、镉的溶出量相当于国家日用瓷标准的1/30,创造出的高品质的定瓷。据市场调查,定窑以茶具、餐具的销售为主,目前已占到产品整体销售的70%以上。
磁州窑作为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目前古瓷窑技艺的恢复传承工作,由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刘志忠、任双合、闫保山担任,当地比较成规模的产品企业是由安际衡创办的“大家陶艺”,企业将磁州窑在宋金元时期传统的制瓷技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成为河北古瓷窑产品发展中的佼佼者。相比邢窑、定窑和磁州窑,井陉窑技艺恢复的起步较晚,成规模的企业也少见,仍需政府和当地文旅部门的进一步的关注。
陶瓷技艺文化是活态的,以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百姓的生活中,陶瓷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所创建的陶瓷文化产品,是融合旅游、陶瓷技艺,文创等多元素的产品。伴随绿水青山带来的旅游产业巨大的市场,成立陶瓷创意产品的平台,让更多“创意+创新”的艺术化陶瓷文旅产品,走出河北古瓷窑,走进更多百姓的生活。
(二)有效开展古瓷窑技艺研学活动
从河北古瓷窑分布图来看,河北的磁州窑、邢窑、井陉窑、定窑基本上是沿着太行山东麓由南向北一线排开,散布在富产煤炭、水源充沛的山地与平原的接合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古瓷窑文旅体系。
规划文旅研学活动路线,最南端是磁州窑,古窑遗址主要分布在磁县和峰峰矿区。往北几十公里是邢窑,古瓷窑窑址主要分布在临城、内丘两县。再向北是井陉窑,瓷窑遗址在石家庄市西南的井陉矿区。最北端是定窑,瓷窑遗址分布在曲阳县灵山煤矿周边。除了上述的四大窑区外,河北历史上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窑址,由于尚未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因此目前以这四大古瓷窑可作为研学点,串联起河北古瓷窑技艺的研学路线。
非遗研学游项目不仅以游为主,还要让其真正领会陶瓷技艺的精髓、领悟陶瓷技艺的创造性价值。为此,古瓷窑研学游需进一步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引导学生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发现古窑技艺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学生对古瓷技艺项目有更深入的认识。
政府或教育部门应从政策上给予进一步的鼓励和支持,统筹协调,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古瓷窑研学发展,支持古瓷窑项目落户异地,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研学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可以由教育、文化等部门的专家联合开发制定课程,设置深度思考、鼓励创新的课程,精准定位,全方位丰富古瓷窑的研学游项目。依托陶瓷技艺保护示范基地、博物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特色古瓷窑研学旅行示范场地。
生物节律(生物钟)是指生物体为了适应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而形成的行为、代谢、免疫等多方面的以大约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变化过程[1]。生物节律的变化影响到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生物的多种生理功能。201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即是果蝇的生物钟行为[2]。这也凸显了生物钟研究的重要性。
以古窑遗址保护为基础,打造古窑址所在乡村的文化研学带,以古窑址为依托,探索文化遗产保护、陶瓷技艺的研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在古瓷窑区域内建设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现代化的景观和建筑群,形成以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等瓷窑为基础的“陶瓷技艺文化馆群”为主体的陶瓷技艺研学文化景观。
进一步加强基础古瓷窑设施建设和所在县镇配套功能建设,彰显古瓷窑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在周边环境整治与自然景观重塑的基础上,加强休闲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景观设施的建设,改善古窑址周边景观,并加大对古瓷窑发展的支持,充分利用古瓷窑现有资源以及政策优势,推动古瓷窑与省内大中小学校深度研学合作、为古瓷窑与国内外名校合作牵线搭桥,搭建对外文化技艺研学的新平台。
(三)古瓷窑手工技艺培训项目
古瓷窑技艺培训和传承项目,也是促进文旅品牌发展的一个路径,除传统的场地培训外,结合窑口特色,采用VR、5G、动画、3D等技术手段,开设适应广大青年参与的技艺项目。让窑口的传统技艺与科技融合,散发出无限的魅力。[3]20
推动传统古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将中华优秀陶瓷手工技艺、陶瓷美学等教育项目融入中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也是迎合当前国家提倡的加强青少年劳技教育的相关政策。拓展人文实践活动的载体,引导青少年多走进博物馆等场所,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建立技艺创新的认知。
自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窑博物馆也成为当地大中小院校的教学点,共同建立“古瓷窑文化传承共建共育基地”。利用多方优势资源开展古窑瓷技艺教学、传承项目。
利用古瓷窑的教育资源上的优势,结合馆藏的陶瓷文物资源,开展长期的教师培训项目。用3D打印及模型构建陶艺的学科优势,结合古瓷窑文物制作各种器型的3D模型,并开设相应的技艺培训班。加强古瓷窑址出土的文物展品、手艺人,目标人群之间的多元互动,模式建构,引导青少年对古瓷窑技艺进行传承学习。
(四)加强古瓷窑场馆建设
筹建有地域特色的窑口场馆,作为古瓷窑技艺研究、宣传的场地,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文化地标,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筹建现代陶瓷艺术馆舍,彰显河北古瓷窑在世界陶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建造古瓷窑技艺大师现代艺术馆群,发挥陶艺家在古瓷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构筑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河北成为京津冀陶瓷科技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中外大学生陶瓷文化交流与创作中心等与之相匹配的师生陶瓷技艺教育、科技等创新类平台。并拉长产业链,惠及更多百姓,跨界更多领域,形成强有力的文旅品牌场馆优势。
数字化是提升古瓷窑场馆服务公众能力的必由之路,古窑场馆的展品因受展馆物理空间限制,不可能将古窑全部标本器物现场悉数展陈。因此开放线上访问,最大限度让瓷器标本与散落到世界各地文博机构藏品齐聚展览、做对比研究。同时加强古窑场馆的公益属性、数字化的赋能、疫情因素的叠加,都促进古窑文物资源以数字化方式活起来的有利条件。
三、古瓷窑技艺传承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伴随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好形势,古窑址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的问题亟待改进,如人才的引进,营销团队的建设,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运营模式的推广等问题。
(一)古瓷窑的产品问题
第一,产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当前大多古瓷窑产品还在沿袭古瓷窑传统的产品模式,缺乏对市场的深度调研和对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产品,将器物蕴含的文化因子,通过设计寻求创新的表达方式。将其代表的文化品位,承载的城市符号,带给现代人新的文化生机,增加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认同感。
研发优秀的古瓷窑产品,本着传播本土文化的目的,再创造性地融入创意,让传统文化的河流绵延不断。陶瓷文旅产品的设计者,通过材料的组合、色彩的选择、产品种类的创新,让陶瓷产品的设计元素变得更加丰富,使传统日用瓷焕发出新的生机,并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感和独特的个性产品,为古瓷窑产品迎来新的契机。
第二,产品设计人才短缺,近几年,古瓷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古瓷窑缺乏优秀的陶瓷品牌设计人才,很难引进陶瓷专业的人才,而窑址培养人才见效又慢,优秀人才的缺失导致陶瓷产品的更新换代慢,很难满足市场对创新产品的需求。
为解决这一困境,文旅主管部门联合设计行业协会等机构,牵头搭建一定规模的设计共享平台,将河北几个古瓷窑联合起来,协同发达地区的企业、高校教师,建立设计类联盟,通过股份制等合作形式,解决传统古瓷窑设计人才的短缺困境。在古瓷窑当地也可以注册陶瓷技艺培训类工作室,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员。助学员走创业之路,扩展古瓷窑的艺术发展之路。[4]
窑址所在的大中高职等院校,要做好定位区分,校地合作异样培养,孕育各层次的陶瓷行业人才。要根据技术学校特点和古瓷窑产业的需求进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避免传承人才的同质化。注重人才质量的提升、给予年轻创业者政策支持,构筑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原创的良好氛围。
发展本国特色文化的同时,加大与海外友好院校的合作,加强合作办学、师生交换、工作坊等长短期的合作交流学习,开展国际陶瓷艺术、技艺科学的研讨会和论坛,促进国际陶瓷技艺合作项目落地实施,通过“文创+旅游”的新模式,为陶瓷文旅产品带来广阔舞台和利润空间。
第三,团队建设不足,当前国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带动了古瓷窑陶瓷产品的销售性质逐步由礼品瓷转向了个人消费、个性化消费为主的模式,还有小批量需求的走向。而传统的古瓷窑,大多以作坊为主,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整体运营的效率较为落后。因此改变古瓷窑的经营模式和运营体系,成为古瓷窑产品发展的核心问题和迫切需求。
联合大城市中具有现代化营销理念的专业团队,建全古窑址专业营销体系,建立专门的经纪人,产品有对接的营销机构、销售对接模式。团队联合技艺研发部门一起,用先进的营销理念把窑口优秀的产品,联合起来推向市场,为传统古瓷窑带来无限的生命力,促使陶瓷展品的大发展。
(二)产品的营销问题
第一,陶瓷文旅产品及品牌的推广,从当前古瓷窑品牌的现状来看,在全国普通百姓中的知名度不高,如有的古瓷窑在陶瓷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但当代大都是以家庭作坊为生产单元,生产者对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工艺品质缺乏足够的认知,产品品质无法提升陶瓷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也没有更好的融合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无法生产出具有时代特征和价值的高质量产品。家庭式作坊多分散在遗址周边的村庄,形不成聚集的效应,加之缺乏宣传力度,没有被更多消费者获知,也没有形成品牌的影响力。故此,古瓷窑产品知名度推广,也成为当前古瓷窑技艺传承及应用最看重的一方面。
定窑在“陈氏定窑”的带动和技能输出下,周边地区定瓷企业和作坊已经由原来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二百多家,产业从业人员覆盖近5000人,创造产值近2亿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也提高了定瓷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古窑址产品的需要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科技的创新与艺术设计的双轮驱动促进传统古瓷窑产业转型升级。政府营造平台+企业修炼内功,让科技与艺术为陶瓷产品赋能,在推广展示本地文化的同时,做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应用运营模式,利于提升古瓷窑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古瓷窑要也建设系统性的方法论和实践过程,以提升陶瓷品牌的影响力,将产品生产、产品力提升、渠道销售和媒体传播并行、内容衍生,以此提升其品牌价值。此外,还要扩展横向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品牌、匠人,艺术家进行异业合作,联合出品,交叉领域,多种方式推广陶瓷文旅产品在社会上知名度。
第二,古瓷窑产品运营模式的升级,在“互联网+”直播、短视频迅猛发展的今天,古瓷窑应加大与网商平台的对接,注重线下实物体验与线上销售渠道的结合,或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加速陶瓷文化传播的速度,实现陶瓷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开展网络作品征集大赛等,提高公众对古瓷窑文旅产品的参与度,唤起民众的创意思路。
伴随电商、自媒体、直播等新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陶瓷产品在线上迎来新的机遇,用文化传承、设计创新,反映大众对古瓷窑产品“功用”的新需求,迫使未来陶瓷产品商业模式的更迭。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改良、创新品,促使陶瓷企业在产品和市场中发现问题或寻找潜在需求,保持古瓷窑产品的活力。
此外,古瓷窑产品的IP是同世界交流的“语言”,要提升古瓷窑文旅产品IP在塑造力、影响力、传播力方面的合作营销运营。目前定窑IP与其授权平台展开合作,为IP展商开放提供了免费绿色服务的通道,系统地为定窑IP展及文化IP联盟提供宣传、数据引流等立体支持模式。
在注重古瓷窑自身IP发展的同时,也要吸收、融汇现代高学技术的技术,充分发挥陶瓷艺术产品的审美情趣、审美特长,促使河北古瓷窑的陶瓷产品在创新中大力发展。从文化、设计、智造,资本的角度强强联合,聚焦IP跨领域碰撞。宣传部门可将古瓷窑陶瓷文旅品牌尝试以开幕活动、主宾城市,设计博览会等重点内容板块进行宣传推广。
结 语
充分挖掘古瓷窑陶瓷技艺资源,深入了解百姓的需求,开展多样的古瓷窑创新体验及应用项目,形成完善的古瓷窑产业发展结构。将古瓷窑制瓷技艺向多功能升华,推动与现代社会审美体验的贴近,创造科学、健康、公平,开放的共享艺术新模式。可以通过建立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创新陶瓷文旅产品项目,通过古瓷窑特色的陶瓷文旅产品的传、陶瓷技艺研学活动、陶瓷技艺手工体验等项目,以促进古瓷窑技艺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多元广泛地传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