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F1与LGR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1-01-15刁文卓
韩 影,程 薇,刁文卓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1.病理科;2.神经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其发病率也逐渐攀升,其危害非常大。资料显示,该病在我国境内呈现出同比国际水平每年3%增速更高的涨幅,甚至可达5%,新发病例可高达40万/年。临床中,对于处于同样年龄段、分期,甚至性别均相同的病例,经同样药物采用,所获疗效具较大差异性。鉴于此,基于同病异治理念的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于患者及医生均为佳选。
E2F1是调节细胞周期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同时参与细胞的代谢、增殖及凋亡,是肿瘤发生、进展的关键中心环节,可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对肿瘤的治疗产生重要的影响[1]。LGR5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过表达,是肿瘤干细胞标记物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标记物,特别是在结直肠癌中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2016~2019年间手术及内镜活检的石蜡包埋标本200例,其中结直肠癌患者80例,腺瘤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按照消化系统WHO标准进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高分化25人、中分化30人、低分化25人进行分组,腺瘤患者低级别60人,高级别60人,随机自肿瘤患者中采集20人癌旁正常组织进行检测,并纳入对照组。纳入试验者在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
北京中衫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予提供的鼠抗人E2F1单克隆抗体,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予提供的DAB试剂、SP染色试剂盒,LGR5鼠抗人多克隆抗体。
1.2.2 主要仪器
免疫组化配套仪器,石蜡切片机,电热恒温干燥箱,光学显微镜等。
1.2.3 免疫组化染色
针对所有病理切片进行连续切片,厚度保持在2.5 μm,从中择取一组,遵HE染色程序行标准染色,经SP免疫组化法完成指标E2F1、LGR5的检测工作。
1.2.4 结果判定
基于半定量双盲法,结合显微镜下所观测到的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染色情况予以结果评价,一抗E2F1抗体呈阳性反应判断依据为细胞核呈现出棕黄色、棕褐色特征,LGR5抗体阳性反应判断依据为细胞膜与细胞浆经观测均有棕黄色颗粒呈现,阴性对照为PBS代替一抗,针对每张切片均予以5个高倍视野随机观察,每个视野内有200个肿瘤细胞呈现,其中阳性细胞数计数达50%及以上判定强阳性诊断(+++),介于49%~25%判定阳性(++),介于25%~5%范围评定弱阳性(+),而低于5%即为阴性判定(—)。
1.2.5 统计方法
对研究所获数据倶以全新数据模型构建,予以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并经Graph Pad Instat 5.0完善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实施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实施Student’st检验。结果以P<0.05呈现,示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表明E2F1抗体阳性反应为细胞核着色,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和结直肠腺瘤中阳性表达较明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P<0.05),而肿瘤组织中高、中、低分化程度之间则没有明显的显著差异。说明E2F1抗体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见表1。
表1 E2F1在结直肠癌及腺瘤中的表达
3 讨 论
社会经济、科技以及医疗水平的高速发展与大幅进步,使得近年临床所予结直肠癌可实施的治疗方案与手段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但并不与之呈相应发展的民众非健康生活方式,如饮食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诸多问题的出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并且结直肠癌患者约占所有肠癌的90%左右,甚至占比更多,所以临床医生更迫切的需要寻找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从而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3]。
(1)E2F1是Helin于1992年最先筛选出来的,也是转录因子E2F家族8个家族成员之一,E2F1作为转录因子能够参与调节细胞周期,但是高表达的E2F1的也同样能诱导诸多类型的细胞凋亡。在一些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肿瘤中,E2F1是促进细胞癌变的。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正常结直肠粘膜的E2F1表达明显,在腺瘤中表达有所下降,特别是低级别瘤变的组织中,而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这就说明在结直肠癌患者中,E2F1起到一个肿瘤抑制的作用[4]。
(2)LGR5广泛分布在人体多种器官,是G蛋白偶联激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也是一种独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分子,亦被称作G蛋白偶联受体49(GPR49)。许多国内外研究均证实LGR5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如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卵巢癌,以及皮肤基底细胞癌等[5]。新近有研究表明LGR5在结直肠系膜隐窝的基底部高表达,提示此处可能为干细胞聚集的位置。也有文献显示在毛囊干细胞LGR5也会高表达,因此,我们推测LGR5在干细胞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可以有多种因素参与,E2F1、LGR5即为与其呈密切相关的因子,检测所得数据显示,前者与肿瘤恶性程度为正向相关关系,后者则为负相关。此外,本研究结果示,E2F1、LGR5在肿瘤发生中呈现出相互抑制特性。在临床实践中,E2F1、LGR5可视为结直肠癌检测与诊断的突出且重要标志物,并经结合其他临床参数,为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提供方向,且可评价预后[6]。采取有效方法实现对此两种指标表达水平的控制,或可成为结直肠癌临床有效治疗的新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