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敬,老兵

2021-01-15刘卫宁刘小利任志伟

河北画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部队

文刘卫宁 刘小利 任志伟 李 洋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

——《军人誓词》

每一个寸土必争的地方,每一个冲锋突击的关口,每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都有军人的身影。

戎装筑梦,青春报国,每年都有一群热血青年接受祖国“挑选”,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不忘历史,不忘老兵,与老兵的接触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我们谨以对老兵的记录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滕老爷子回忆当时端机枪的样子 摄影/任志伟

部队的宝贝疙瘩

滕汗池,小步村抗战老兵,雁翎队队员。虽然已经96岁高龄,但滕汗池耳聪目明,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他讲述了许多参军时的战斗故事,历经近80 年,记忆未曾斑驳。

“那时候我只知道八路军是穷人的部队,跟着八路军可以打日本,跟着他们总没错。”就这样,滕汗池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1941 年,他跟随雁翎队以王家寨为根据地,在浩瀚的芦苇荡里运用游击战术伏击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当时白洋淀有保定到天津的日军运输船队,我们叫他保运船。那时,我们埋伏在芦苇荡里,保运船离近了,枪法好的专打鬼子哨兵,剩下的人一起冲锋上船。战斗结束后携带缴获的物资迅速撤离”。

在冀中军分区独7 旅7 团20 营五连担任机枪排长期间,他参加过许多的战斗。“在胜芳的那次战斗,咱们解放军用的是缴获鬼子的三八大盖,面对全部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先是阵地战,子弹打没了就开始白刃战,我们三个人背靠背跟敌人拼刺刀,而且三八大盖上了刺刀以后比国民党的枪长了一截让我们占了些优势,就这样没日没夜地一共打了18 天,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下了战场才想起来18 天没有解大手,累坏了。”滕老爷子回忆起自己过往的战斗。

在解放涿州的战斗中,滕汗池为了掩护战友,被敌人的炮弹皮击穿他的背囊,打入了他的后背,时至今日,他的后背还清晰可见那深深的伤疤。“当时我背的被子,穿的棉衣都被击穿了,如果没有那些,可能我的命就没有了。”

临别前,滕汗池拿出了一张老照片,“照片左边的是我的副射手,他叫厉童华,洪城村人,右边的就是我。我会操作各种机枪,在部队我们可是宝贝疙瘩,火力主攻就靠我们排的机关枪。”当问起他“打仗的时候会害怕吗?”他说“打仗呀,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这一梭子下去,一排排的敌人倒在我面前,根本没心思考其它的。我信仰的是共产主义,每次战斗对我来说都是精神的洗礼!”

“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滕汗池经常这样说。

军旅档案

滕汗池,1925 年10 月16 日出生于雄县小步村。1941 年,16 岁的滕汗池加入了雁翎队。抗战胜利以后,滕汗池被编入冀中军分区独7 旅7 团20 营五连,担任机枪排长。作为主攻部队的一员,他参加过胜芳保卫战、清风店阻击战、解放涿州、解放石家庄的战斗。

永远的冲锋号

一把黄铜制成的军号,与刘同喜老人已经相伴了78 年。

1942 年,因家中极度贫困,缺衣少食,年仅12 岁的刘同喜参加了同乡贾桂荣带领的抗日队伍。贾桂荣是离于庄村不远的小阳村人,时任冀中九分区参谋长,后任冀中军区第34 区队、42 区队、38 区队区队长,38 区队改编为冀中军区38 团后,贾桂荣任团长。

刚参军时由于年龄太小,身体还没有枪高,贾桂荣就发给刘同喜一把军号,让他当司号员。

这把军号,是天津的地下党通过关系购买,运回来时为防止沿途的日伪军盘查,交通员把军号钉在木船的船底,历经辗转走水路送到了白洋淀的抗日部队手中。刘同喜很快学会了各种军号号令的吹奏技巧,成为一个合格的号兵。八年时间里,伴随着军号声,小八路刘同喜也在成长,他见证了部队每一次冲锋。枪林弹雨,喊杀阵阵,冲锋号声响起,冲在前面战友倒下了,但更多的战友又冲了上去……

无数次的战斗中,刘同喜曾三次负伤,至今臀部还有一个很大的伤疤,那是被炮弹片削去一块肉留下的。现在,每当看到自己保存的军号,刘同喜都会想起在冲锋号中倒下的战友,常令他老泪纵横。刘同喜说,我这点伤算什么,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太幸福了。

这把与他相伴了78 年的军号,已经斑驳残缺,锈迹斑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我们相信,那激昂嘹亮的冲锋号声,却会和这位老兵炽热的家国情怀一样,永远激荡人心。

现在的雄安新区建设,冲锋号时刻都在响起。

于庄村是首批整体征迁村之一,搬离老家哪天,刘同喜老人再一次吹响了他的军号……

刘同喜老人再一次吹响了他的军号 摄影/刘向阳

军旅档案

刘同喜,安新县于庄村人,1930 年生,1942 年参军,在冀中军区第34 区队、42 区队、38 区队、冀中军区38 团任司号员,1944 年调往聂荣臻司令员警卫部队任司号员,转战八年,解放后复员回乡。战争时期负伤三次,至今保存着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把军号。

永不褪色的记忆

李文忠老人向我们讲述他的战斗过往,神情专注。 摄影/周西娟

军旅档案

李文忠,雄县南菜园村人,1929 年出生,1944 年入伍,1945年入党。冀中军区十分区新安区小队、容城区小队都留下过李文忠战斗的身影,1947 年在霸州堂二里的一次爆破行动中负伤。休养康复后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65 军195 师炮兵团,参加了会攻太原、进军大西北作战。1950 年11 月,第19 兵团改番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 兵团,第二年,李文忠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在朝鲜作战一年后回国训练新兵,1952 年因出色完成领训新兵任务,荣立三等功。1955 年光荣退伍。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来到了抗战老兵李文忠的家中,今年已经91 岁高龄的老爷子精神矍铄。1944 年,原本在地主家打长工的李文忠偷偷跑了出来,当时只有15 岁的他来到了白洋淀边上,跟随雁翎队呆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不谙水性,又拿着介绍信来到了容城平王乡一带的区小队。

1947 年,在霸州堂二里的歼灭战中,李文忠在执行爆破任务时身受重伤,另外两位战友不幸牺牲。“休养时辗转来到了河北沧州西抛庄村,后来冀中军区的部队来选兵,让我们每个伤员都蹦一蹦跑一跑,看看身体是否康复了,然后我就被选中了。”就这样李文忠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65 军195 师炮兵团的一名炮兵,跟随部队来到了山西太原,老人家回忆起在太原的战斗神色凝重,当时解放太原用了7 个月的时间,这座难攻的城让4 万余名解放军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太原解放后,李文忠跟随部队一路北上,投入到了解放兰州的战役中,部队与马步芳率领的部队展开了激战。

“解放兰州后,部队开始收缴敌人枪械,收枪就收了一个礼拜,晚上战士们在街上点着汽灯听河南豫剧《对花枪》。”虽然时隔多年,但老爷子对当年的许多细节还是历历在目。1949 年7 月底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到达宁夏固原,吹响了解放宁夏的战斗号角,9 月23 日,人民解放军进驻银川,宁夏获得解放。“银川解放后,我们部队戴上解放纪念章在城里接受检阅,好是热闹,后来部队在宁夏驻守开荒了一年多的时间。”李文忠老爷子回忆到。

1950 年11 月,李文忠跟随部队至山东兖州、泰安地区,担负志愿军第二番轮战任务。在山东经过整训换装后,于1951 年入朝参战。

摄影/周西娟

迎接天津的黎明

1944 年,17 岁的杨文焕已经是党员了,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的事迹刊登在《冀中导报》上。1947 年底,因在战斗中表现突出,他被冀中十分区评为“革命英模”并荣立三等功。

冀中十分区驻地是固安县牛驼镇,日寇投降后,杨文焕和战友们一边和国民党反动武装作斗争,一边组建了牛驼邮电所,杨文焕任所长。1948 年春,冀鲁豫军区开办电信业务培训班,杨文焕被选为第一批学员,跋山涉水来到石家庄西北的一个村庄参加学习。那时石家庄刚解放不久,失败的国民党军队时刻妄图反扑,培训班驻地经常有敌人的飞机骚扰。杨文焕记得,有一天一下子飞来二十多架飞机,大飞机往下扔炸弹,小的朝下打机枪,危险无处不在。

1948 年11 月,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中央决定把接管北平、天津两市的任务交给华北局。华北局领导可谓未雨绸缪,杨文焕所处的电信培训班,为胜利后顺利接管城市做好了人才储备。近一年的培训结束后,杨文焕被编入预备接管天津的工作队伍,离开石家庄去往天津。这个队伍有五六十人,带队领导是后来成为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市长的黄敬。他们从石家庄步行出发,一路上有惊无险来到霸县胜芳镇。

1948 年11 月,第四野战军百万将士入关作战,平津战役打响,解放军迅速包围了北平、天津、张家口、唐山等城市,清除了城市外围之敌,战争局势逐渐明朗。杨文焕和战友们从胜芳镇进驻到天津西的杨柳青镇,为接管天津做最后的准备。

天津军管会提前制定了城市接收方针政策和军管人员入城纪律等,由市委书记黄克诚、市长黄敬负责对接管干部进行培训,使之明确掌握党的城市政策和接管事项。杨文焕清楚地记得一个细节,黄敬市长在培训会上说,按照本地风俗,在天津见了年轻妇女不能称呼大姐或大嫂,必须叫“大姑”。

1949 年1 月15 日,解放军仅用了29 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杨文焕作为“军管助理”随队进入天津,他们凌晨从杨柳青出发,经西营门进城。军管队伍朝城里走,大批战俘在解放军押解下朝城外走。大战之后,街上偶尔能听到枪声,街上还有不少国民党士兵的尸体。新成立的天津新华广播电台连续播送着军管会的《告天津人民书》和解放军入城《约法八章》。

杨文焕他们要接管的单位是天津市电信管理局,他们贴出公告,要求原电信局工人前来报道,恢复正常工作。杨文焕当时负责筛选、鉴定本单位原工作人员的工作,诚实可靠的人继续工作,有劣迹者上报军管会处理。另外还要对工人进行思想教育、组织业务学习、防范敌特破坏、监督指导电信局的正常运转,每天忙忙碌碌却干劲十足。

杨文焕在天津电信局工作了三个多月,局里业务一切正常后,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由于对战斗了五年的冀中十分区感情深厚,杨文焕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牛驼镇,继续为十分区工作。

1962 年,党中央号召党员干部支援农村建设。杨文焕毅然放弃局长职务,回到老家北六村,用火热的党员和军人情怀建设家乡,在村里担任多年村干部和会计职务。

现在,94 岁高龄的杨文焕老人每天坚持看新闻看报纸,关注国家建设,为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鼓掌喝彩。

军旅档案

杨文焕,安新县北六村人,1927 年出生,1944 年参军,任冀中第十军分区司令部交通科交通员,1945 年8 月随部队参加驻霸县日军受降仪式,1948 年赴石家庄学习邮电技术,1949 年参加天津市军管工作。后任牛驼邮电所所长、新城县邮电局局长、高碑店邮电局局长,白沟邮电支局局长等职。1962 年响应党的号召归乡支援农业建设。

摄影/周西娟

做“前线战士”的坚强后盾

军旅档案

王继,容城县平王乡赵村人,出生于1927 年6 月,1945 年1 月参军入伍。入伍期间一直在冀中军区十分区军工处负责弹药补给工作。跟随十分区的前线部队活动在“平津保”地区,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期间,为了节省弹药,王继所在的军工处必须到处搜集弹药,甚至用过的子弹还要进行“二次装填”。除了一般性的弹药补给工作外,挖地道、埋地雷、送物资等也是他们的战斗日常。1949 年王继光荣退伍,在保定机械厂当了几年工人后,投身到了农村建设的大潮中,踏踏实实地当了一辈子农民。

摄影/周西娟

摄影/周西娟

1945 年,只有17 岁的王继,响应国家征召,与同乡伙伴一同加入到了冀中军区十分区的战斗中。冀中十分区所在地处于北平、天津、保定三个大中城市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地区敌我战斗的惨烈。

“8 月15 号,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是日本人投降的日子,当时大家伙儿老高兴啦。”王继老人对日本投降的日子记忆深刻。在短暂的抗日经历后,王继又追随部队投入到了解放战争的大潮。虽然听力与思维已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当询问起他的过往战斗时,老人家依旧激动。据王老爷子回忆,他所在的部队大部分时间是在固安、霸州一带活动,虽然与敌人没有正面的交锋,但是王继所在的军工处要始终跟随着部队,战斗打到哪,后勤部队就得跟到哪。

在四年多的戎马生涯里,王继老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们5 个年龄相仿的士兵将预先埋好却没有引爆的地雷挖出来换一个引线,但在拆弹的过程中地雷爆炸了,王继当场被炸昏了过去,其余4人全部牺牲。王老爷子在那次受伤后也落下了病根儿,现在只要抬起手来就会不停地颤抖。

回忆带着苦痛和泪水,同样也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军人情怀。对于更多战斗过往,老爷子因年岁原因已讲述不清,但当我们看到老人家翻看自己的抗战勋章时眼神的坚毅、老人家回忆抗战经历时的认真模样时,仿佛看到了老人家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样子。

如今的王老爷子儿孙满堂,在儿子王艳辉的照顾中安享晚年,90 多岁的高龄,每天中午还会自酌一两小酒,傍晚在门前歇坐一阵,看看人来人往的街景,日子过得惬意且美好。

摄影/王建民

抗美援朝老兵的“烽火记忆”

军旅档案

杨柱子,安新县芦庄乡芦庄村人,1928 年出生,1945 年初加入了八路军。1946 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追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徐水、保定、石家庄、太原等战斗,1951 年6 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 军200 师600 团通信连骑兵班担任班长,先后参加了1951 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 年秋季反击作战和1953 年夏季反击作战等。

杨柱子记忆最深刻的是抗美援朝十字架山的战斗,十字架山上敌军修筑许多掩蔽坑道、暗堡、堑壕、短洞、盖沟等工事以及各种明暗火力点。杨柱子随部队按照团部前进指挥所指定潜伏位置,安全达到潜伏区。总攻开始前我军将成千上万发炮弹呼啸着倾泻在敌人阵地上,敌人阵地上山崩地裂,敌人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把半边天空都映红了……

地面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我军成功占领敌表面阵地并肃清坑道残敌。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开始疯狂地反扑,至晚9 时,团指挥部与前线进入坑道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先后派出的三批通讯员均未返回。关键时刻杨柱子主动请战,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通信连骑兵班班长,有战斗经验,保证一定顺利完成任务。”团里批准了他的请战,但为了保险团里决定派一名同志配合杨柱子。“我跟班长去。”一个新兵说,“春生”,一个杨柱子只记得名字的新兵,给前线部队送给养后就申请留在了前线。

出发之前团通信参谋带领杨柱子与春生到指挥部高处的观察点,了解敌军封锁线情况。杨柱子发现敌军炮火有三到五分钟暂停间隙,摸清了敌人规律,他脑海里形成了一个颇为大胆的行动计划,骑马利用敌人炮火间隙快速穿过封锁线,把情报送到部队。

黄昏,他俩到达封锁线附近潜伏,远远地就能看见我军阵地浓烟中火光闪动,爆炸声不绝于耳,前沿道路也被封锁着。敌军企图用占据绝对优势的炮火将我军前沿阵地与后方隔绝开来,断绝我军的供给和联系。敌人的炮火刚停,杨柱子随即飞奔上马并高喊春生上马,俩人骑马向坑道部队方向飞奔而去。眼看坑道口近在咫尺了,炮火突然响起了,敌人的炮弹在身边爆炸,杨柱子高喊下马,随即向坑道方向跑去。杨柱子越入坑道后,回头一看却没有了春生的身影,心里不由紧张,往坑道外边一看,春生已经牺牲了。说到这里杨柱子含住眼泪,“春生还是个孩子啊,就牺牲了。”杨柱子转头向坑道深处跑去与坑道部队汇合,把指挥部的下一步作战任务等传达给部队,将坑道部队情况收集起来回去报告指挥部。来时骑的两匹马都已被炸死,为了把坑道部队消息带回指挥所,杨柱子采取机动路线、匍匐前进等战术动作结合,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徒步穿越敌军炮火封锁线,并将部队信息带回团指挥部。

杨柱子带回的情报十分重要,为接下来我军成功地击退敌人的反扑、取得“十字架山”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战后杨柱子荣获战时三等功一次。

杨柱子于1955 年奉命回国,同年党组织批准他复员退伍,现在90 多岁的他住在安新县光荣院里。当你问他,“老杨,你在战场上立过那么大战功,你怎么不向组织张张嘴呀?”他也总会笑笑摆摆手说:“我现在在光荣院,有吃有喝有人照顾,还每个月有抚恤金,党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好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说:“我一生都感谢共产党,牢记党恩,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的功劳算什么。”这就是杨柱子这位老战士、老党员的家国情怀。

向着祖国的方向

1951 年3 月,时任180 师539 团警侦排排长的刘喜生随部队开赴朝鲜,不久后便参加了令他刻骨铭心的第五次战役。5 月下旬,在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战斗中,180 师被五倍之敌包围,多次集中突围未果的情况下,师首长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鹰峰脚下,刘喜生和战友刘银财与部队失散后,摸索着向北行进。他们已经没有子弹,刘喜生摔断了他的波波沙冲锋枪,刘银财也摔断了莫辛纳甘步枪。刘喜生拿出一颗手榴弹说:“这是咱们最后的光荣弹,咱死也不当俘虏。”刘银财点了点头,两人的目光同时向北方望去,他们想到了祖国,想到了父母家人。

刘喜生是安新县人,刘银财是唐县人,两人是河北老乡,是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战友。

冲出山谷时,两人疲惫至极,躲进灌木丛中休息。白天到处有敌人搜索,不能行动,只能等夜晚再走。刘喜生的脸上已经浮肿,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因为只能吃些野菜和树叶,这两天他一直拉肚子,一米八的大个子显得很虚弱。

两人走进一片树林时,突然听到一声呻吟,不远处的一棵白桦树下,躺着一名志愿军战士,他的左腿断了,鲜血染红了裤管。他有气无力地说:“我是180 师的文化教员,腿断了,走不 了 啦。”刘喜生说:“我背你走!”文化教员摇了摇头:“我不行了,不能拖累你们……”文化教员忽然看着刘喜生手中那颗手榴弹说:“你能把它给我吗?”“你想干什么?”刘喜生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榴弹。

文化教员扭过头去,眼角溢出了泪珠。一颗毁灭生命的手榴弹,如今却成了“宝贝”。文化教员说他是原国民党95 军的起义人员,家里有年迈的母亲和妻儿,他不想死,想回四川老家守在亲人们身旁;可他深知自己伤情严重,不可能突出重围;他不想死但也不想当俘虏,他想死得有尊严。

他的目光又停在那颗手榴弹上,几乎哀求着说:“把它给我吧!”刘喜生知道手榴弹给了文化教员,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将就此终结;可是不给他,他被敌人俘虏了会更痛苦。如果背上他走,一旦和敌人遭遇,大家都冲不出去。

“给你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刘喜生把手榴弹递给了文化教员。“谢谢你们!”文化教员接过了“宝贝”,露出一丝苦笑,“我不会给咱志愿军丢脸的。”

“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回部队。”刘喜生对刘银财说。

一队土耳其士兵搜寻了过来,发现他们后,“呜哩哇啦”地喊叫着冲了过来,他们没开枪,看来想抓俘虏。

“红毛鬼子追来了,你们快走,不要管我!”文化教员急切地催促着。无奈,刘喜生和刘银财只能跑向密林深处。“轰隆”一声巨响,是手榴弹爆炸声。奔跑中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去,烟雾升腾中,文化教员和几名敌人同归于尽了。刘喜生和刘银财停下来,向文化教员的方向敬了个军礼,然后再也不忍回头。

一路向北,忍饥挨饿中躲过多次险情,回到自己部队时,已是20 天以后了。刘喜生说,那时没有想别的,就想朝着祖国的方向,一直走。

军旅档案

刘喜生,安新县于庄村人,1932 年生,1947 年入伍,1950 年入党。攻克临汾,鏖战晋中,决胜太原,马踏秦岭,解放成都,无不见他的战斗身影;川西剿匪,抗美援朝,他更是勇猛向前。解放战争中,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 纵队第24 旅战士,第18 兵团60 军180 师539 团3 营八连战士、班长。1951 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60 军180 师539 团警侦排排长。1953年回国后,先在部队文化学校补习文化,1957 年先后进入湖南高级工程兵学校、解放军甘肃武威炮校学习,是我国仅有的10 名导弹发动机助理之一,后在驻南京工程兵140 团任参谋长。

摄影/付永泰

战场上的“幕后英雄”

军旅档案

王小生,容城县人,1933 年出生,1949 年2 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兵团65 军,是一名医务兵,跟随部队会攻太原、进军西北。1951 年2 月加入共产党,4 月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7 年退伍后参与到家乡建设中,当过村里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组织委员等。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王老爷子因为救治伤员荣立三等功。“一名伤员被炮弹炸没了胳膊,我整整陪护了7 天7 夜,还献血750cc。”王小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第五次战役历经一个半月,王小生清楚地记得“当时志愿军每个人都有一个干粮袋,大概有50 公分长,里面的炒面是一名志愿兵一个月的伙食。混合了高粱粉跟大豆粉的炒面难以下咽,大家只能搀着凉水往下吞。战后好多战士因为缺少营养得了夜盲症。”

87 岁的王老爷子身子骨依然硬朗,平时都是自己做饭吃,孙子经常会拿些牛奶、瓜果之类的好吃的来看望爷爷,小日子过得幸福安康。

军旅档案

张春华,雄县十里铺人,1963 年出生,1982 年10 月入伍,中共党员,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军55 师侦察连任班长,在对越作战中作战英勇,冲锋在前,荣立一等功。

摄影/崔会强

再选择一次,还是会主动冲上去

雄县是武术之乡,张春华自幼习武,大洪拳、小洪拳、八趟拳、罗汉拳等各种拳法都有涉猎,常年打拳的他拳头看起来要比常人更加粗壮,与张春华握手寒暄时便能感觉出是个练家子。

张春华服役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 军55 师驻守在甘肃张掖,因为有武术功底,他被分到了侦察连,没多久他便成了全连的捕俘教员,教授战士擒拿格斗、摔打、捕俘。

1985 年,张春华在服役三年后参加了对越侦察作战,奉命赴老山、者阴山前线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一年多的侦察作战中,张春华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在“九二二”战斗中,张春华所在的捕俘组是先遣组,在敌人眼皮底下不畏白昼向前推进,最终俘获、击毙敌特人员各两名。张春华也因这次行动荣立一等功。“当时深入敌后进行捕俘行动可谓虎口拔牙,但我们大家却并不畏惧,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主动冲上去。”时隔多年,张春华讲述起那次行动依然动情。

到敌后的侦察作战随时会遇到险情,每次行动,张春华和战友们都会随身挂着光荣雷,宁可牺牲决不投降,这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值得传扬。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记住这些为国家安宁战斗甚至捐躯的英雄们,所谓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军旅档案

苏国庆,雄县望驾台村人,1960 年出生,1978 年参军,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旅服役,1983 年2 月入党。先后担任过班长、排长、连队指导员、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某旅四营发射十连任指导员的五年中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指导员,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一等功,1995 年光荣退伍。

战士心中的一把火

摄影/崔会强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我们是光荣的火箭军。”《火箭军进行曲》大气磅礴、雄壮有力的歌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苏国庆当年在火箭军锻造的豪情壮志。1978 年,18 岁的苏国庆离开家乡踏上从军路,成为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一名战士,坚守在云南边陲奉献青春。初到部队,苏国庆被分到了发射营瞄准班,在入伍的头几年苏国庆几乎天天与导弹作伴。

1981 年苏国庆来到武汉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就读,两年后完成工程专业学习的苏国庆服从组织安排,由技术工作转为了政治工作。1986 年,苏国庆来到某旅四营发射十连担任政治指导员。当时的十连分散驻守在两个山坡,部队集结得是三把哨子吹,两个喇叭响才行,简陋的营地裹挟着风沙,风沙吹散了人心。苏国庆来到连队后,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了解战士们的家庭状况、实际难处,与战士们交心,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在军事训练中,苏国庆根据专业把战士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评选“优秀小组”“技术能手”“训练标兵”活动,强思想抓实干,在他的带领下1987 年十连夺得了军事训练全旅第一的优异成绩。

弹指一挥间,苏国庆在十连任职指导员已是30 多年前的事儿了,但提起那段时光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他向我们讲起了一段小插曲,“当时连队都在学唱100 首歌,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的阴法唐来到我们十连点了一首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这个歌在当时的部队会唱的并不多,但我们全连战士齐声高唱,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气势恢宏,得到了阴副政委的称赞。”

苏国庆与十连官兵共同努力,让后进连一跃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苏国庆也因为出色的工作被授予一等功。在和平年代被部队授予“一等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其中饱含了苏国庆付出的辛勤与汗水。

经历过令其骄傲一生的军旅生涯,如今,苏国庆带着军人的印记活跃在检察事业中,忠实地履行着一位检察官的职责。

军人精神代代传

军旅档案

张小六,安新县安新镇小张庄人,他1950 年出生,1968 年入伍,1969 年3 月入党,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37 团,在新疆当了6 年汽车兵。退役之后,张小六不甘于只当个庄稼人,他靠着在部队学习的机械技术,干起了农用机车改装,成了十里八乡的致富带头人。已经71 岁的他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我们去拜访时老人家正在院子里忙活着,只见铣床、车床、镗床等各种设备一应俱全,旁边还停放着几辆刚刚改装好的农用车。儿女已经成家立业,老爷子对于这份营生更多的是热爱,时髦的他还玩抖音、快手这些视频软件,在网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改装作品,赢得了不少人的关注。

张小六(右二)向张占国(右一)介绍自己新改造的农用机车 摄影/王建民

军旅档案

张占国,安新县安新镇小张庄人,张小六的侄子,1978 出生,共产党员,1994 年12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曾在1996 年的抗洪抢险中获得嘉奖,1997 年11 月退伍。现任安新镇小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小张庄有退役军人41 人,其中60 岁以上有7 人,享受优抚待遇7 人。自成立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来,张占国就一直担任站长。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张占国始终以军人的姿态冲锋在前。在战“疫”最严峻时期,他白天与村两委分析村内防控,联系防疫物资、群众生活物资,制定分配方案,晚上带头住在疫情防控站点执勤,每当看到他军人般坚定的身影,村民们便感到格外的安稳踏实。

张小六和张占国是家人,也同是退役军人,他们用各自的行动让我们看到军人精神在两代人之间的传承。

摄影/刘卫宁

军旅档案

曹克明,1981 年生于安新县寨里乡东马村,中共党员。2000 年12 月入伍,在海军某部队服役,曾荣获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两次,嘉奖多次,2005 年12 月退伍。

海一样的胸怀

曹克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朗诵、演讲、唱歌、画画,哪一样都玩得像模像样,曾获得过东海舰队演讲比赛第一名,创作的油画《海上长城》被东海舰队军史馆收藏。

在部队服役时,曹克明是一名汽车兵,开的是用于保障战机夜间飞行的“灯光车”。2005 年,离开了朝夕相处五年的部队营房,光荣退伍。回到家乡后,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小型加工厂、婚庆公司等都干过,凭着在部队练就的永不言败、诚信经营的作风,生意越做越好。

雄安新区设立后,即将到来的家乡巨变让曹克明无比激动,他马上注册成立了雄安尚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营演出设备租赁业务,中交建、中建三局、中铁局等项目启动仪式及各种会议都留下了曹克明的足迹。2019 年,曹克明的公司与石家庄精英集团合作,把儿童戏剧教育引进雄安新区,并创建“雄孩子”戏剧社,让雄安新区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接触现代戏剧教育。同年曹克明又与几个战友注册成立了“冲锋号”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创建了“军港之夜”主题餐厅,以后要用餐厅的利润尽最大程度帮扶有困难的退伍军人家庭。

2020 年8 月1 日,在“军港之夜”主题餐厅举行了庆祝建军93 周年的老兵聚会,一群离开军营多年的老兵聚到一起,重读军人誓词,齐声合唱军歌,铿锵的誓言、嘹亮的军歌再一次让他们热血沸腾。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忘军队的培养,把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带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曹克明说,既然当过海军,就要有海一样的胸怀!

最美逆行者

军旅档案

王小辉,容城县东野桥村人,1980 年出生,在东海舰队服役三年。退伍后走南闯北,学过摄影、装修、广告安装等等,现如今在容城成家立业,儿女双全。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王小辉平静的生活,起初他也和家人一起宅家隔离,但通过电视看到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画面后,身为一名退伍军人,王小辉坐不住了,当即决定前往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1 月30 日晚上他搭乘向武汉运送物资的货车来到了“雷神山”医院建筑工地,和数万工人一起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王小辉这位“逆行者”身上,看到了一名退伍老兵的坚韧与执着。

摄影/周 雨

猜你喜欢

部队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政工学刊》2020年优秀通讯员
又一支日本细菌部队名单被公布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后工业社会中的人性迷失——《拆弹部队》再解读
俄罗斯加拿大打造北极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