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白桦林
2021-01-15
乘车穿行在茫茫千里的兴安岭,那山山岭岭秀色可餐的美景让我激动不已,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挺直了腰杆,顶着硕大的树冠在我的面前一排排掠过,令人炫目。尤其当一排排洁白的白桦林闯入我的视野,我几乎被完全迷住了,好大一片一片的,遍及森林各个方位,有的独立成林,有的与松树掺杂其间,几乎与松林比肩而立,共同主宰着苍翠的大山,放眼望去,无边无垠……
初识白桦林是几年前的五月中旬,我随县站人文化考察团考察黑河至漠河的驿路,沿黑龙江溯江北上,经呼玛县进入大兴安岭林区,当时地处高寒地区的大地正从沉睡中苏醒,焕发了一派生机,满山青翠,紫红的杜鹃花在山林隙地中灿烂开放,白桦林伴着幽幽的花香似一个个窈窕淑女,穿着一袭洁白的衣裙向我们微笑,直撩人的眼睛。阳光斜斜照进来,桦树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了脆脆的声响,与松涛、杜鹃花语相应和,一阵瑟簌如娇羞般的少女在低声絮语,让人陶醉,让人遐想。要不是崎岖的盘山公路引得汽车不时地颠簸,我几乎忘记了是在乘车,仿佛就是在欣赏一位位美丽佳人,或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白桦林在林海中分布那么广,区域那么大,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一阵急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透过树林的缝隙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桦树林更显得洁白如玉了。当汽车停下的一瞬间,我们张开臂膀拥抱那一棵棵美丽的白桦树,我从树根到树干再到树枝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亭亭玉立的树干足有二、三十米高,五十公分粗,树皮洁白光滑像纸一样薄,用手轻轻一剥,便一层层脱落下来。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著名作家曲波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打入威虎山匪穴后用铅笔在桦树皮上写情报的那段精彩文字,小分队获取后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了悍匪座山雕。我便掏出钢笔模仿当年杨子荣的样子试着在树皮上写了一行字,果真字迹清晰,就像书写在纸张上一样,令我爱不释手。
这时随行考察的县站人研究会杨秘书长好像有了什么新发现大声喊大家过去,这个在大山里长大的青年人对桦树有特殊的情感,懂得许多我们闻所未闻的知识。只见他将一个桦树皮用刀刺开,用嘴吮吸白桦汁液,见我们一脸惊诧,他说:“白桦树汁是林业工人最好的天然饮料,富含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元素,具有抗疲劳、止咳等药用功效。”他还告诉我们林业工人在深山里劳作,常饮桦树汁止渴保健。我们也尝试着用嘴吮吸几口,甘甜清冽,有神清气爽的感觉。
翌日,我们告别塔河县城披着霞光向北进发,经鄂伦春十八站、阿木尔、图强林业局,穿越大兴安岭到达漠河县城。山路百转千回,天空不时雷电交加,在绿海中行驶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恬淡,似乎与人烟隔绝,但阵阵松涛、白桦、杜鹃花一路相依相伴,并没有感到寂寞,尤其耀眼的白桦林令我们十分兴奋。
在“五、六“大火纪念馆,解说员的讲解又令我十分震动。白桦树分布广,适应性强,能够生长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带,火烧林后,是浴火重生恢复最快的树种。白桦树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看似普通的白桦树竟有如此诸多令人称赞的神奇,让我心生敬畏之情。
第二次与桦树林亲密接触是盛夏的七月,应朋友之邀驾车来到坐落于小兴安岭南麓的萝北县境内黑龙江边的某边防部队五连,看望在那里参军戍边的长子。一进入小兴安岭,一排排、一片片白桦林重又映入我的眼帘,洁白的树干托举着树冠绿叶盎然,枝叶舒展,暖风拂过如同波浪起伏,五彩缤纷的野花在桦树林中恣意开放,潺潺流淌的溪水在林间荡漾着欢快的歌声,兴安岭进入到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年轻的部队连长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连队的训练基地,战士们自己经营的菜园,又破例允许我们登上二三十米高的瞭望塔,用高倍望远镜观看宽阔的黑龙江面和对面的异国哨所。他告诉我们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江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外交事件,因此保家卫国这根弦时刻不能放松。他谈到战士们异常高兴,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战士将军营、大森林、大界江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尤其是西侧这片白桦林中一棵棵挺拔的白桦树每天都陪伴着战士们站岗巡逻,被战士们称为“战友林”。
顺着他的手指方向,一队士兵和岗哨手握钢枪正在桦树林边训练和执勤。我不禁感慨,这一株株白桦树多么像我们的战士们那么可爱啊!用一番真诚和战士们一道常年守卫着祖国的边防大门。我们参观后沿着这个素有“黑龙江小三峡”的峡谷向北行驶,遇到的人员和车辆大多都是我们的边防战士和军车,这里人迹罕至,原始古朴,陪伴这些最可爱的人就是日夜川流不息的母亲河——黑龙江和那漫无边际的白桦林。
我们翻越了崇山峻岭抵达小兴安岭东北的嘉荫县城,又从那里一路向西经伊春到铁力,穿越小兴安岭腹地几百公里,在同边防战士以及林业工人接触中收获了许多兴安岭上与白桦林相关的故事和种种传奇。我们在马永顺林场拜访林业老劳模,他们向我们介绍老英雄上个世纪不畏艰难困苦将全部精力投放到为国家伐木和造红松、白桦林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对林业工人心生敬意。
我们又循着当年抗联英烈们的足迹考察了几处密营,虽然昔日烽火痕迹早已不现,但抗联将士们留给后人的崇高风范令人景仰。在铁力市东的透龙山庄,我们进入高大的仿古牌楼,跨过栈桥,登上陡峭的山坡,飞流直下的山间瀑布从高处倾泻下来,给闷热的天气带来几分清凉,顺着当年抗联先辈的路线向上攀登,奇山、奇峰、奇石、奇花异草与我们近距离接触,松鼠、鸟儿在头顶上不停地跳跃和鸣叫。在半山腰处一个偌大的天然石洞止住了脚步,里面宽敞明亮极易隐蔽,当年北满省委在此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抗联主要将领李兆麟、陈雷等共同商议抗联活动方案。岩洞外面是大片绿意葱葱的原始红松林,不远处连接着一望无际的桦树林。据传鬼子为了围剿抗联队伍,曾布下重兵在这一带搜山,遭到了抗联队伍的痛击,是浓密的红松林、白桦林掩护队伍突围脱险。抗联将士与白桦林结下了生死之情。
世代生活在兴安岭的人们特别喜爱和尊崇白桦树,喜爱白桦林一年四季营造的美景,尤其是秋冬季节,万木凋零,而白桦林仍以美的姿态展示得淋漓尽致。你看秋天里将阳光揉进自己枝叶,叶片由绿变黄,枝梢淡红,摇曳生姿,落叶灿灿漫山遍野铺上一层金色。冬天里傲雪凌霜,直指蓝天,披一身雪粉,好似银子镶嵌,一尘不染。人们从白桦树无畏的精神和那顽强的生命力中汲取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无穷力量,兴安岭上的人们视白桦林为高贵、圣洁的化身。
兴安岭因林而兴,因林而美,白桦林旷远幽深,暖意醉人,无疑为兴安岭锦上添花,使其更加妩媚,更加厚重、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