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负面情绪的改善研究
2021-01-14曹桢杨卓
曹桢 杨卓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復护理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和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心功能水平、遵医行为依从性、PG-SGA评分、EORTCQLQ-C30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LVEF和6min步行距离、PG-SGA评分和EORTC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LVEF和6min步行距离、PG-SGA评分和EORTC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测血压、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规范运动和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护理后,观察组(97.22%)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功能水平,加强遵医行为,提升生存质量、营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
关键词: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心衰;心律失常;负面情绪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based extend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arrhythmi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s. Methods: The 72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arrhyth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creen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6 cases, using extended family-based rehabilitation care)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using Routine nursing), compare the HAMD and HAMA scores, cardiac function level, compliance behavior, PG-SGA score, EORTCQLQ-C30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1) Before nurs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D and HAMA scores, LVEF and 6-min walking distance, PG-SGA score and EORTCQLQ-C30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0.05. After nursing, HAMD and HA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core, LVEF and 6min walking distance, PG-SGA score and EORTCQLQ-C30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2)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s compliance with self-tested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 as prescribed by doctors, reasonable diet, standardized exercise, and regular review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3) After nursing,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2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22%),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arrhythmia, family-based extend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 heart function, strengthen compliance with doctor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nursing care. Satisfaction is worthy of reference.
[Keywords] family-based extended rehabilitation care; heart failure; arrhythmia; negative emotions
心衰指的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导致静脉血液淤积引发的肺部淤血等症状,属于终末期的心脏病的发展阶段,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引发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心衰并发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还容易继发严重病发症状,危及患者性命。而心衰并发心律失常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患者很容易在康复过程中因疗效不明显等诸多原因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抵触治疗甚至抗拒治疗,预后水平不佳,因此积极地展开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但常规护理缺乏细节性,难以有效改善相关情况,而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以人性化为主旨,通过调动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的作用,帮助患者正视病情和现况,提升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改善预后状况[1-2]。为探究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开展本组研究,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入组对象为筛选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43±6.57)岁,病程1~5年。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4.65±6.79)岁,病程1~5年。本次临床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基线数据无差异,可比较,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3]诊断标准。(2)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3)心衰病程大于等于1年。(4)知悉研究内容,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孕妇或产妇。(2)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者。(3)认知功能障碍。(4)合并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静脉注射胺碘酮,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体征变化,严格记录血压变化,认知书写护理文书,告知患者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私自拔管或调节药物剂量等。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家庭为基础的延伸护理:(1)建立延伸护理服务小组,选取一名医师和四名临床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衰和心律失常等知识、护理技能、相关法规、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式等,并进行相关考核,考核过关者成为小组成员。(2)出院指导: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得到主治医师许可后临床护士可协助华狰狞和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应向患者发放康复护理知识手册,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要求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在讲座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医学术语的应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的有关知识,如果家属有问题不懂可及时体温,并根据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内容包括慢走、上下楼和刷牙洗脸等,同时收集记录患者及家属的联系方式。(3)家庭护理指导:①建立专门负责对接出院后患者及家属的微信群,并在出院前指导患者及家属加群,在群内通过图片或文档形式向其意义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发原因、用药方式、饮食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严格监督患者行为,眼睛研究,保持规律饮食,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于劳累;②强调家庭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督促患者进行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例如打太极或散步等,如患者对疾病的恢复或转归有疑问,可在群內提出疑问,医院对接人员会给出有关建议。两组患者均在3个月以后进行随访,随访后评定患者的各方面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心功能水平(LVEF和6min步行距离)、遵医行为依从性、PG-SGA评分、EORTCQLQ-C30评分、护理满意度。(1)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3]对护理前后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说明抑郁和焦虑情绪越严重。HAMD:总分 < 7分: 正常; 总分 在7~17分: 可能有抑郁症; 总分 在17~24分: 肯定有抑郁症;总分 >24分: 严重抑郁症。HAMA: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2)采用我院自制遵医行为依从性量表进行平等,评定内容包括自测血压、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规范运动和定期复查等,采取10分制,评分大于等于8分为依从。(3)PG-SGA评分(营养状况评分)[4]:评测内容包括体重丢失、疾病状态和代谢应激等,0~1分为无需要营养支持,2~3分为需要药物支持,4~8分为需要营养支持,8分以上为迫切需要营养支持。(4)EORTCQLQ-C30[5]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测内容包括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情志水平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5)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上为一般,其余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和HAMA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LVEF和6min步行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和6min步行距离明显升高,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测血压、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规范运动和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G-SGA评分和EORTC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G-SGA评分和EORTCQLQ-C3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97.22%)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P<0.05。见表5:
3 讨论
心衰是临床的危急重症之一,是各类心脏疾病引发的心肌收缩力减弱或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患者的预后转归情况普遍较差,心衰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心室早剥等不良现象,是致使心衰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心衰常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降低猝死率,具有广泛的用药价值,而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生理或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可合理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由于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康复时间长,病情复杂多变,具有较高的护理难度,而患者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医院中接受护理干预,因此,临床上迫切寻求一种良好的出院后护理措施[6]。
随着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临床护理模式逐渐由生理方面的单一护理转变为对身心两方面的综合护理,护理措施的优劣将决定患者的预后转归水平,而长期慢性病患者在住院时虽然能够得到有效的干预和照料,临床效果普遍较好,但是在出院后,患者家属仍需要坚持进行后续的干预和照料,而家属大多缺乏专业和规范的护理技能,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护理效果不明确,甚至有些患者因为错误的护理措施,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7-8]。而延伸性康复护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概念,该护理模式以患者家属为基础,以人性化为护理主旨,展开的延续性和持续性护理服务,该护理服务注重护理质量,在防治长期慢性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本组研究中,我院分别就接受延续性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患者在长期的病程中,很容易因为一时的疗效不佳或不明显,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家庭成员能够给予其充分的信心和鼓励,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其面对现实和病情的勇气,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9-10]。而根据表2和表5来看,在实施后延续家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营养情况和心功能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医院在患者出院后,密切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交流,并通过微信群每天定时风险有关疾病治疗和干预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提高疾病认知情况,同时定期参与讲座,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从而加强营养支持,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水平[13-14]。就表3与表5来看,经过家庭延伸护理后,观察组的医嘱服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都相对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家庭成员的督促和陪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观念,养成良好的疾病应对习惯,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医嘱依从性,提高治疗满意度[15]。
综上所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功能水平,加强遵医行为,提升生存质量、营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钰荣.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006(002):21,23.
[2]刘晓静.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 v.38;No.162(01):70-71+74.
[3]黄志慧, 彭莉普, 黄亚童,等.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05(v.15):155-157.
[4]黄静, 杨少华, 李雅丽.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v.39;No.443(01):128-129.
[5]陈丽莉.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19, 000(009):84-86..
[6]郭楠, 张国芬. 延伸護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 2020, v.39(09):138-140.
[7]王学英.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病人中的应用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2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