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1-01-14赵得松

考试周刊 2021年100期
关键词: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得到大力推广与实施,将其合理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使高中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得到提高。不仅如此,通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实施,促使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得到改善,充分发挥自学·议论·引导教学对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升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故而,文章围绕高中数学教学中自学·议论·引导模式的实施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实施

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方式最早是由特级教师李庾南女士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提炼而成的。该教学方式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实现“会学”,进一步促进其在知识、心理、能力等多方面实现全面、和谐、统一的发展。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环节,即独立自学、群体议论、相机引导。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独立自学为基础,相机引导为前提,群体议论为枢纽,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串联起教学全过程。虽然,该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但实践证明,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这一教学方式,同样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一、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概述

新课改背景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还能与时俱进,持续更新教学观念,在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教学方法自形成起,前后历经多个发展阶段,起初是围绕教法、学法展开研究,而后成为研究教程和学程,再之后便是对学习主题和学力展开研究,最终演变为现如今推广实施的自学·议论·引导。其中,自学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并鼓励学生尝试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获取、梳理以及应用的水平,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议论指的是针对有关数学的知识、问题,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交流,实现对问题的深度探讨,并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习成果。引导则是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点拨,从而使数学问题得到高效解答。

二、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核心价值

基于直接层面的认知,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使本人更加深入认识到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自主学习以及享受学习。当然,这不仅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核心,也应是所有教学的核心。笔者将这一核心的定位,理解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价值观。教学的实际价值,除了传授知识以外,也包含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会学、乐学、创造性学习的目标。正因如此,在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时,学者们就曾明确表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是教学的核心,会学才是教学的目的。如此一来,教学才能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让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习能力实则是通过相应教育环境、资源和众多学习实践活动,从而在内在素质、外在行为等多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说,包括学生在自身方面的获取、构建、超越、发展情况,以及认知、态度、情感等要素,尤其强调个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学习行为相结合而形成的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体现,也是对学生综合发展情况进行评判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学生展开学习、提高发展的原动力。故而,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应用背景下,教师需要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为抓手,帮助其掌握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健康心态,不断增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实践的价值取向,当作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真正践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乐趣。

三、 高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李庾南教师明确表示,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是以生本理念为第一原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密切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需求,进一步设计与实际相匹配的教学活动。基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务必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核心导向。也就是说,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下,一方面,需要教师摸清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联系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且合理进行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特别是要注重以问题引领教学,从而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促使问题得到高效解决,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问题意识的形成。以“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为例,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0°到360°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角,如摩天轮、时钟等。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自主思考怎么定义大于360°的角,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全身心投入课本的阅读中,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使其掌握有关于角的知识,紧接着,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初中学过的角的定义和高中学到的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从而牢固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以生为本的原则下,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选取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师只需适当予以学生点拨、指导,并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效果的反思。

(二)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

遵照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学习者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教师有侧重地将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设置为传授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正向迁移,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最大限度抵达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而不是一味地采取灌输式教学将知识强加给学生。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而是结合学生已经取得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基础,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标在于转变为x=ay=b,应用“消元”法,将其转为一元一次方程。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深入探究“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学习情境:解方程组x+y=13x-y=3和5x+2y=4y=2x-7。然后,进一步分析“加减法”与“代入法”的依据,还有解方程组的一般程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促进“真学习”的发生。

(三)小组合作,群体议论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我们并不陌生,然而,有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进行群体议论时,并不能给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导致在课堂探讨的环节,学生乱作一团,甚至有学生置身事外,神游太空,这便使最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根本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基于此,还需要教师转变自身观念,正确认识群体议论的含义,进一步引导学生之间展开有效互动,在议论过程中,逐步掌握关键知识。群体议论实际上就是由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下,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探讨交流,结束讨论后,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得出正解。教师把学习情境这一基础为学生铺垫好以后,便可着手进行讨论类问题的合理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发问,并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维情况,通过议论式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齐心协力进行问题的解决,还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这里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要事先做好备课工作,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后续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加强教师引导,注重效果提升

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育人士大力推广实施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无法实现课程教学能够遵照学生认知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水平来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基于此,更加需要教师采取课前自学方法指导以及自学效果检查的方式,将学生的自学活动进行落实,同时促进自学效果的逐步提升。具体来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事先为学生设计导学案,以此来引导学生的自学活动,并使其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导”的凸显,促使学生填写导学案时,可以按照教师思路深入学习相关内容。在此背景下,导学案所体现的认识过程、知识层次,即教师对学生自学的积极引导。至于对学习活动的落实以及学习效果的检查,便需要教师注重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予以检查,通过审阅导学案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展开高效的课堂讨论,使其在讨论中主题明确。此外,教师还应采取检测教学内容的方式,要求学生围绕所学内容展开回顾、反思,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促使学生构建的知识系统更具完整性。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若想使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实施,必须要注重教师的引导教学,这是助力学生展开高效学习时不容忽视的一环。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模式倡导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将该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到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从情感、认知、行为各个方面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改变了以往教学时教师全权操控课堂的局面,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学会与他人合作,进一步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瑞民.“置疑,探究,总结”教学初探:“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四中实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3):124-126.

[2]马红彩.目标管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模式中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8):176.

[3]刘霞.“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辨析:基于教學传统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平衡的视角[J].数学教学通讯,2018(17):3-4.

[4]水永宝.七年级“自学·议论·引导”数学教学法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37):7.

[5]李兴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中引发的思考[J].学周刊,2018(26):79-80.

[6]李卫星.践行“自学·议论·引导”式教学的措施:以“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0(20).

作者简介:

赵得松,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