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1-01-14邱进军

考试周刊 2021年100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中数学也是高中生在学习时必须要面对的重难点科目之一。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能力基础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文章对“以学定教”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促进高中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以学定教;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能力、空间构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高中数学教学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较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有就是高中数学在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的背景下,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思想的影响是更为深刻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的提出,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高中数学教师根据“以学定教”的思想来充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以学定教”概念以及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面对的问题

(一)“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情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准、学生的课前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基础;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应该盲目过低或者是过高,应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

高中数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也是阻碍现阶段高中生不能充分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高中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的引导主体,应该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选择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同时高中数学课堂气氛压抑枯燥,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将提高自己数学素养作为学习目标。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也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手段和策略过于保守

高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过于保守,会阻碍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的提高。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仍然是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自己的教学成果,部分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良好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这些都是教学手段和策略过于保守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了解良好的数学思想,也就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最终阻碍学生提高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二、 “以学定教”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观念,修正教师的思想误区

“以学定教”的核心思想观念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观念,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分保证教师在接下来落实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进步。像学校能组织高中数学教师到专业的高中数学教育研讨会或者是全国高中数学教育研究会议中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充分修正自己的教学思想误区,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学校能通过构建良好的考核制度以及奖励制度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激发自己提高教学思想观念的兴趣。比如,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参加会议的内容来制定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就是理论知识部分,学校能结合教师参加的数学教育研讨会来帮助设置一定的问卷。第二是实际操作部分,学校能给予教师一定的时限将相关教育思想充分运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后,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听课的形式,观察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学习质量和积极性。如果发现数学教师确实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通过了考核制度,那么学校就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学校能给予教师评优评干等活动一定的方便。这样能显著增强教师提高自己思想观念的积极性,进而能够帮助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的思想观念,最终促进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充分提高。

(二)塑造和諧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核心素质进步。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和共同配合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以对话为教学中心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来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那么对数学教师给予的学习建议,学生能虚心接受,同时教师还能通过这种关系来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相关数学知识时,就能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进而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提问,如等式的三种性质都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得到的。学生应该能回答出等式的三条性质都是从运算角度提出的。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等式是否还具有其他性质,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向学生传递数学思想:有些等式的性质由于过于显然,所以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无意识的,像等式中的相等性质,等号左右两边的数字或者是式子再变换,其相等的含义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然后教师能够组织学生根据等式的性质来充分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在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是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能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路进行引导和指导。这样学生能更快地探索出不等式的部分性质。教师还需要想办法让学生证明不等式的性质是普遍的通用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轴或者是两个实数来进行证明。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既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还能充分提高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组织讨论和提问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积极与教师对话,最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能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因为教师总是一味地重复学生掌握,或者是已经了解相关知识点,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还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构建教学流程,或者是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包括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幽默的课前引入、结合生活实际以及使用学生掌握的旧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引入等。

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集合”的相关知识时,就能使用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合”相关数学知识中,对高中生来讲关于数集的运算,以及集合的关系是学习的重难点。所以教师在讲解集合的关系时,就能通过结合生活知识,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自己讲解的质量。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不同集合关系的图形,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集合的相关关系。同时,教师在多媒体上使用公交车例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集合知识的理解。教师使用两种公交车的例子展示集合之间的数学关系,帮助学生充分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概念和效率。在教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后,应该集中处理学生“不讲不会,讲了就会”的知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回复教师问题的积极性来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疑惑,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其实很多的数学知识只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很多学生在掌握了数学知识以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下降,同时还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巧妙设置问题,以及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充分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相关数学知识时,就能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来帮助学生逐渐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样本点和样本空间的相关数学知识。教师先使用硬币或者是中奖等概率性事件来引入新课,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思考。高中数学教师能对学生提问三个问题来帮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教师可以提问事件应该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事件的所有结果是明确可知的,但是事件结果能否仅有一个;事先能否确定出现最终的最终结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教师提问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能够了解随机事件的特点是相同条件、结果不止一个、事前不能确定出现哪种结果。或者高中数学教师能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先将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充分讨论。最后由教师指定小组成员对自己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这样能保证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培养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探究能力相近,第二是教師尽量点名小组内不同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这样能避免部分学生侥幸心理的出现,充分发挥出小组讨论对培养学生良好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

三、 结语

高中数学教师在“以学定教”思想背景下,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面前存在的学习差异,进而通过分析来找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教师能通过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充分提高自己学习高中数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茹伟.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8):22-23.

[2]李发新.基于有效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26):78.

[3]夏宝海.关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3(5):143.

[4]马晓丹.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2019(19):90-91.

[5]汤雅彦.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105-106.

[6]林世明.基于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34.

作者简介:

邱进军,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