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01-14韩晓玲
韩晓玲
摘 要 黄山松是我国特有树种,在安徽省高海拔山区分布广泛,天柱山地区以黄山松次生林为主。近年来,为保护黄山松资源,潜山市加大了病虫害防治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此,分析了黄山松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并介绍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以期促进黄山松资源保护工作取得进一步成果。
关键词 黄山松;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徽省潜山市
中图分类号:S791.259;S76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33
黄山松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江浙、两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区,海拔600~1 800 m山地的松属乔木树种,具有喜光、耐凉润、耐瘠薄的特点,适合在高山气候生长,一些山石缝中也可以扎根生长,但长势较慢,我国一些著名景区常见的黄山松虽然植株不是太高大,但大多也都有上百年的生长历史。黄山松材质坚实,富含树脂,在建筑、采矿、家具、工业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由于黄山松多生长在高山的悬崖峭壁之上,与高山峻石相得益彰,形成美丽的风景,历来是书画家及摄影爱好者的素材树种。
黄山松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发生病虫害,轻则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重则导致松树死掉,甚至影响整片松林,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境内,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山区有大量黄山松资源。为保护黄山松资源,促进森林资源保护与景区开发利用,林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对黄山松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此,针对黄山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希望对黄山松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1 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1.1 松栎锈病
松栎锈病又称松瘤锈病、松瘤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柱锈菌属的松栎柱锈菌侵染引发的病害[1]。该病害多发生在黄山松的枝干上,使病枝、主干的木质部增生而形成木瘤。木瘤通常呈圆形或扁球形,如不及时防治,木瘤将年年发展,大小1~
60 cm不等,表面密生龟裂纹。每年春季,病原菌的锈孢子从木瘤表面散出,借风力传播于附近的栎属和栗属植株叶片上,在其上产生夏孢子并对黄山松进行重复侵染。因此,栎属和栗属植物是该病原菌的轮换寄主。夏季在夏孢子堆中形成冬孢子柱,夏秋交替季节产生担孢子。
松栎锈病在天柱山多发生于海拔700 m以上区域,海拔800 m以上区域的黄山松感病较重,成树嫩叶、幼树易感病,6月为病原菌侵染高峰期。受害黄山松针叶长势不良,木瘤上部的枝条逐渐枯死、风折;病树结实减少,树势衰弱,发病严重时可能造成整株枯死。夏秋季节气温较低、降水量大、林间空气湿度高的条件下容易发病,高温低湿条件下病害较轻。
防治技术:1)在发生病害的区域避免营造黄山松与栎、栗的混交林,并清除林分里及附近的栎类杂灌;2)及时砍除重病树、病枝,用松焦油原液涂抹树干防病,或用70%百菌清乳剂300倍液喷洒树干;3)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5%可湿性福美锌300倍液、0.025%~0.050%链霉菌铜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每隔15 d喷1次,连喷2~3次。
1.2 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是黄山松的毁灭性病害,也是其他多种松树的严重威胁,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该病是由松材线虫侵入树体引发的病害,对黄山松具有致病作用的松材线虫主要有CFS4、SLD3、ZJ1和KOR1 4个株系[2]。该病的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受害黄山松嫩枝上可见松褐天牛啃食痕迹,树干上可见蛀孔和蛀屑,针叶变成红色或红褐色,枝叶萎蔫下垂,木质部多呈蓝色,直至整株枯死。该病在单株黄山松上病情发展较慢,但在林分中传播较快。
目前,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人为调运带疫苗木、松材等传播,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之后在安徽等地形成森林灾害。2004年首次在安庆市大龙山林场海拔近700 m的林地发现松材线虫侵染人工栽植的黄山松[3]。由于潜山担负着保护天柱山森林资源、阻止该病害向大别山区侵入的重任,做好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十分重要。
1)加强全程检疫监管。严格检疫执法,防止苗木、木材、造林物资等携带线虫、天牛等进入林区。禁止从外地调入松木及制品,严厉查处偷运松木及制品的行为。2)加强枯死松树监测。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预防与除治预案,开展每月枯死松树调查与定期枯死松树重点调查,发现枯死松树要及时伐除,并采样进行分离镜检。清理枯死松树时要把树干、树枝、根蔸等带出林地烧毁,防止线虫传播。3)灭杀松褐天牛。可在林间施放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进行灭杀,也可使用熏蒸药剂进行熏杀;在林间设置天牛诱捕器以降低虫口密度;还可树干注射树宝液剂毒杀啃咬树体的松褐天牛。
1.3 松疱锈病
松疱锈病是世界性的林业病害。黄山松松疱锈病是被松芍柱锈菌侵染所引发的病害[4],主要为害20年内的幼树。受害树木的枝条会出现淡黄色的病斑,略呈纺锤状,并逐渐形成疱状溃疡斑。随着病情发展,病部皮层开裂、流脂,粗糙变黑。当病斑扩展至围绕枝条一周时,上部枝条即枯死。
该病害病原菌的转主寄主较多,在安徽境内主要是玄参科的腺毛阴行草、阴行草和松蒿等。病原菌在黄山松枝干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夏孢子和冬孢子主要产生在转主寄主植物的叶片上,并形成重复侵染。4月以来的高温高湿天气、林分郁闭度高等条件利于发病,4~9年幼林发病较重且阴坡重于阳坡。
1)严格执行检疫。严禁从疫区引进苗木及松林制品,同时禁止发生病害的林区苗木外运。2)清除病源。对发病面积较大的幼林进行皆伐,降低病害传播概率。对病害较轻的林分要及时剪除病枝并带出林地烧毁。3)加强抚育管理。科學进行间伐、修枝,剪掉主干2 m以下的枝条,增强林间通风透光,并清除林间及附近的转主寄主植物和其他杂草。4)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发病植株较少的林分可用松焦油原液、50%托布津500倍柴油溶液、敌锈钠200倍溶液涂干。也可使用20%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5]。
1.4 叶枯病
黄山松叶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是由斑痣盘菌科真菌小环绵盘菌侵染引起的[6]。致病菌主要侵染15年以下的幼树,从当年生针叶上侵染,导致针叶褪绿变黄,逐渐枯死并提前脱落。海拔700 m以上山区的风口、山脊发病较重且阳坡比阴坡重。夏季高温高湿条件及土壤贫瘠有利于病害发生。
1)选用健壮、无病虫害苗木造林。严禁使用带病苗木造林,避免引发大面积林分感病。2)有条件的林区可在冬季进行垦复,把在感病针叶中越冬的菌丝体深埋在土壤中,降低病菌的存活率。3)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 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是黄山松的主要蛀干害虫,更是松材线虫的传媒昆虫,对黄山松具有严重威胁。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松褐天牛的灭杀。
1)加强检疫,防止带虫苗木、木材、制品进入林区。2)加强林业防治,定期巡查林区枯死木、濒死木和受害木,进行清理并销毁,对无法挖走的根部等要进行药物处理并深埋。在林间设置诱木、性诱捕器诱杀成虫并带出林地销毁。3)生物防治。在林区释放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天敌昆虫,喷洒白僵菌、绿僵菌进行灭杀。4)化学防治。每年冬季幼虫越冬期对黄山松树干注射甲维盐液剂、阿维菌素液剂、树宝液剂,可有效杀灭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在林间喷施氯氰菊酯混配白僵菌微胶囊悬浮剂(每667 m2林分白僵菌孢子量在1.5万亿个以上),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2.2 松梢螟
松梢螟以幼虫蛀入主梢为害,导致侧梢丛生。新生幼虫会不断向新梢扩散,使枝梢枯死,嚴重影响黄山松生长。
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春季从基部剪除受害枝条,带出林地烧毁,以杀灭越冬幼虫。2)生物防治。保护松梢螟的天敌,并在林间释放长距茧蜂。3)化学防治。在秋季幼虫进入越冬期时,用敌敌畏泥浆涂干。成虫羽化盛期在林间施放5%敌敌畏烟雾剂,每667 m2林分用量为1 kg。在为害盛期,用50%杀螺松乳油1 000倍液、25%灭幼脲一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 d喷一次,连喷2~3次[7]。
2.3 松叶蜂
近年来,天柱山黄山松受到松叶蜂为害,导致树势衰弱,加剧了松褐天牛为害。松叶蜂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取食针叶,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可导致植株枯死。
由于黄山松生长在高海拔山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且天柱山区域松叶蜂常与细纹新须螨混合发生,应尽量使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可用0.1%阿维·苏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0.1%阿维菌素+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用量为每667 m2施用
100 g。对于虫口密度高的林分,可适当进行化学防治,在幼虫3~4龄期用10%敌虫菊酯5 000倍液喷雾[8]。
2.4 松毛虫
这是一种主要啃食松树针叶的害虫,又称松蚕,对黄山松的为害较大,一株发病很容易发生大面积暴发,导致整片松林针叶受损,造成极大的为害。
可以通过营林措施加强防治,营造混交林、封山育林、抚育、补植、改造等手段对黄山松的生长区域进行治理,达到保护植被,为天敌资源提供优质生存环境的目的,足够数量的益鸟对于保护松区的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抑制松毛虫的过度繁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用无人机喷洒生物制剂,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仿生物药剂如灭幼脲、杀蛉脲等。原则上不宜采用化学药剂,只有在松毛虫有大暴发趋势时才可酌情采用,并且要掌握好用法用量,以少量高效为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无论采用哪种防治方式,都要掌握适合的防治时间,结合虫口密度和天气采取合理措施,科学调节药液浓度及药量,作业时要注意均匀施用、全面覆盖,防治后要进行防控效果的评估和效果分析。
3 结语
病虫害防治是林业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为害松树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频率较高,防病防虫工作是否到位是事关天柱山黄山松能否正常生长的大事。林业生产管理者必须要加以重视,熟悉黄山松的生长特点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密切关注当地病虫害的预测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行动”。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苗头,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等,以数据为支撑做出合理的预判,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控措施,尽可能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大规模暴发。
参考文献:
[1] 苏胜荣,方乐金. 黄山松栎锈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A].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93.
[2] 陈凤毛,史延梅,王姝颖,等.不同株系拟松材线虫对黄山松和黑松苗木的致病性[J].林业科学,2010,46(12):86-90.
[3] 蒋丽雅,江顺利,汪振宇,等.黄山松自然状态下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初步调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1):5-8.
[4] 侯成林,方太升,朱谦.黄山松疱锈病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3):6.
[5] 王爱华.3种松树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8(11):130.
[6] 侯成林.黄山松叶枯病病原菌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4):362-365.
[7] 刘伟霞,王素雷,靳焕玲,等.黄山松栽培技术及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3(24):43.
[8] 陈智勇.黄山松黑松叶蜂在岳西林区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林业科技,2006(s1):22-2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