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得明”“想得开”“用得上”

2021-01-14姜树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2期

[摘 要]相较于过去的语文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强调整本书阅读。每一册教材都设置了一个“快乐读书吧”板块,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整本的书。这样,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中,纳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改变过去浅表阅读、知识点阅读等现象,引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学会凝视、融合生活、学会运用,逐渐形成“读得明”“想得开”“用得上”这三种关键能力。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读得明;想得开;用得上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4-0015-03

随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启用,整本书阅读也由“编外生”变成了“正取生”。与过去参差不齐的课外阅读要求与做法不同,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中的整本书阅读要求具体、明确。但是,整本书阅读教学因惯性太大,一时间积重难返。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更多满足于学生的“读过”,学生感兴趣于故事情节的起起伏伏,较少关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学生更多享受着阅读的即时感觉,而丢却了阅读后的整体感知、感想与感怀;他们多停留在偶有零碎知识的获得,很少在意如何运用“手中书”来提高自己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整本书阅读大多仍停留在阅读任务的完成、表层的感知等,远离阅读者的生活、发现与感悟。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亟须引领学生学会凝视、融合生活、学会运用,继而渐进形成三种能力,即“读得明”——让“人走向书”,“想得开”——让“人书交融”,“用得上”——让“书走向人”。

一、读得明:由模糊走向清晰

“未经凝视的世界都是毫无意义的。”(曹文轩语)这句话非常契合当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大多流于浅读,在文字表面“跳荡”。学生常常是一读而过,要么是人云亦云状的惯性阅读,要么是“吃瓜群众”状的惰性阅读,脑海中留下的是“一团糨糊”。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先生曾指出:这样的阅读少归纳,缺推理。换而言之,整本书阅读要有一双“读得明”的眼睛,告别熟视无睹的阅读倦态。

(一)读出“一根线”

整本书是由多篇或较长篇幅的文本构成,常常由多个人物、多个场景、多个事件构成。由于阅读的精力分配很难兼顾整体,读着读着,学生便“犯糊”起来,逐浪于故事的表层。整本书的故事再多,也一定有阅读之线——明线或暗线。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这方面加以关注。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神笔马良》一书,全书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编织了许多生动神奇的故事,让学生汲取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聚焦“神奇”的故事,不断寻找故事的神奇。有的主人公在遇到困难时,总有一股神力来帮忙;有的主人公在执迷不悟时,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来点醒;有的主人公(坏人)要做坏事时,总有一股神力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品读“神奇之处”,且学会体会“神奇”发生的美好愿望。这样的阅读便抓住了《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的童话主线,所有的篇目都能理出“一根线”来。

(二)读出“一张网”

整本书阅读当然不能止于“一根线”的厘清,还应读出纵横交错的“多根线”,构成立体结构图。这就如蜘蛛结网一般展开,先由一根蛛丝开始,然后不断链接形成一张四通八达、韧性牢固的网。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小英雄雨来》一书,是一部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小说。全书聚焦小英雄雨来的成长历程,写出了雨来的本领、胆识、智慧及其成长的环境。经过梳理,一张雨来成长历程的结构图很快呈现出来。小说以成为八路军的“梦想”为中心,将雨来的本领、胆识、智慧、成长环境等“多根线”四散开来。本领线上又生枝杈,如游泳绝技、爬树绝活儿等;成长环境的描写很多,既有自然的环境,又有生活的环境。雨来既有二黑、三钻儿、铁头等小八路军伙伴儿,又有忠贞革命的妈妈、游击队长杜邵英等引路人。雨来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英雄的种子早就在心中萌芽、生根。如此,由线性阅读变成结构阅读,人物、事件便成了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散点。

(三)读出“层级链”

在关注点—线—面的基础上,整本书阅读还要进一步读出人物、事件发展的纵深度或上升度。而这需要静思,需要推演,需要复盘。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抵达整本书阅读的胜境。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西游记》一书,是一部古典名著。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由李伯钦主编、李宏涛改写的青少年无障碍阅读版《西游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四人在不断地磨合中成长,完成了取经任务。如,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相處,在第十六回《观音复活人参树  行者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和孙悟空尚处于“冤家”关系;到了第三十八回《扫塔辨僧冤  对诗荆棘岭》中,两人便开始共同商对付九头虫,显然关系已进一层,成为伙伴关系;到了第四十回《烂柿阻路  八戒开道》中,悟空见八戒处境危急,迎着红磷大蟒的血盆大口便打,此刻两人已成情同手足的真兄弟。这样,围绕孙悟空、猪八戒两人关系发展这一点,将前后章节联系起来,构成发展的层级链,阅读就有了层次的递进。读出层级链,关键在于前后勾连,聚焦某点,察其变化,这样便读出了文本的深度与厚度。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句话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深有启发。我们的阅读不仅要“飞过”,而且要有“痕迹”;进一步讲,不仅要有“痕迹”,而且要有很多“痕迹”;再进一步讲,不仅有很多“痕迹”,而且要有彼此关联的立体“痕迹”。“一根线”“一张网”“层级链”就是阅读个体在脑海中的各类“痕迹”。

二、想得开:由纸上走向生活

谁都不会质疑阅读与实践的联系,无论是警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是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在阐释着生活实践与书面阅读之间的互补关系。因此,整本书阅读不能止步于书面的解读,而要走向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阅读,进而走向书中的角色与故事,并最终使阅读融入我们的生活。

(一)想到那时那境

真正走进文本的阅读,是丰富的阅读,是有血有肉、感同身受的阅读。诚如,朱元璋的画像怎么画都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真正的朱元璋,而真正的鲜活的朱元璋活在文字中,活在读者的脑海中。杭州五年级学生马思齐在读《西游记》时,研究其中的食谱,发现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各国,菜单里都有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几乎每顿饭都一样。相同的食物穿越了十万八千里,遍布各个地域,这不免令人生疑。马思齐同学研究,原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上述这些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她在作文《西行路上的“宴会菜”》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西游记》这本书,我百看不厌。先是喜欢里面的故事情节;后来爱看孙悟空大战妖精的打斗场面;再后来,由于我的‘吃货’属性,关注起唐僧师徒的饮食来。”不得不说,马思齐的阅读表现符合大多学生的阅读现状。大多学生会关注故事情节,少有学生关注具体场面,更少有学生去研究书中的某一方面。马思齐因为个人喜好,关注到书中大小宴会的菜肴,理解了作者生活的时代与认知的局限性。整本书阅读,不仅需要用眼读,更要善于“神游”,走进那个时代、那个场景,理解那样的生活,让阅读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二)想到当下世界

“当下世界”,指的是目前的社会生活状态与个体的生活状态。整本书阅读要引领学生来到当下的生活世界,对个人的生活展开体验。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中国神话故事》一书,阅读时若只是停留于感受中国神话的神奇,发现神话的那些超然的力量,那只是浅层次的阅读。我们还要带领学生去领略先祖的智慧,发现神话英雄身上反映出的勇于抗争、乐于创造、追逐梦想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神话故事是一股来自远古的力量,永远以这样的姿态从远古来到当下,再走向未来。如今,人们熟悉的“鸿蒙”“神舟”“祝融”“嫦娥”“蛟龙”“天鲲”等现代科学技术,无一不是自远古而来的基因,将远古神话演绎为现实的神话。经典的生命力在于投射性与缓释性。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很好地走向当下生活,更要有强烈的主体代入感,读到当下的生活与对象。

(三)想到未来生活

阅读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是为未来做足准备;阅读也不仅能了解曾经的人情世故,更是为了走向未来的生活。整本书是一个个微缩社会的宝藏,是面向未来的源头活水。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骑鹅旅行记》一书,是一本聚焦历险与成长主题的名著。阅读时,学生会读出尼尔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不仅有帮助过尼尔斯的人,还有被尼尔斯帮助过的人。这些人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家鹅茅帧、大雁阿卡、放鹅女孩奥萨;有千里追踪的敌人狐狸密尔斯、凶狠贪婪的乌鸦黑旋风;还有偶然遇见的路人,孤苦伶仃死去的老农妇,一时受挫心灰意冷的大学生。正是因为与他们遇见,使尼尔斯不断地成长、蜕变,最终成为一个勇敢坚定、值得信赖的男孩。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思辨中走进尼尔斯的内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阅读是可以“带得走”的阅读,是在看似杂乱的生活现象中厘清出来的能让学生走向未来生活的阅读。这样的阅读不仅有当下的阅读享受,而且有阅读滋养下的心灵成长。每一部作品都有着一条“走向远方”的路,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走上这样的路,获得成长的养料。

三、用得上:由阅读走向运用

长期以来,整本书阅读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无目标、无要求,更没有评价。统编教材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成了刚性的教学任务。教学中,不仅要通过有组织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将整本书阅读“为我所用”的意识。

(一)用于例证“提现”

一本书中常常有着极为丰富的天文地理、风土习俗、人物事件等,是一个大千世界的微缩版。教学时,我们可以像摆乐高一样,根据创意设想,选取乐高“原件”进行组装;同时可以不断地推倒重来,不断生成更完善、更有新意的想法。把书中的各个信息视作一个个零配件,这时的整本书阅读已不再是单项的信息读取,而是一个个信息不断地印证我们各种想法的过程。

如,阅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安徒生童话》一书,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群可爱的童话人物,他们只有小小的身板儿,甚至小到让我们很难去找到他们,但他们个个追求美好,人小志气大,还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阅读过程中,我们可引领学生对这个群体加以关注,并提取相关信息。那小小的拇指姑娘饮露珠、食花蜜,她凭借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着,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成为一个人小本领大的女孩儿;那小个头的锡兵面对各种危机,巧渡难关,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本领战胜了一切……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总会产生一丝感觉,闪过一种印象,或突然有种顿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闪现的灵感,并加以固化,让学生学会以点求类,提取例证。这样触类旁通式的阅读会产生提线木偶般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用于解决“困惑”

解决某种问题是整本书阅读的又一功能。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困惑、对生活现象的疑问、成长过程的不解等进行解答。当读到《哈利·波特》时,学生会体会到哈利·波特化解误解的方法。哈利·波特因为会说蛇语,被人怀疑为幕后黑手,好朋友罗恩、赫敏都和他保持了距离,但哈利·波特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更为专注地搜集信息,找出黑手,化解误会。这样的阅读,让学生无意间悄然地实现角色迁移,内化了化解交往误会的方法。再如,阅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孤独的小螃蟹》一书,能解决第一学段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小螃蟹由自卑、孤独变得学会分享,悦纳自己和他人,他学会了主动付出,变得勇敢,愿意为朋友牺牲自己的利益。内心的强大使他收获了更为坚定的友情,无私的付出换来了更多人的真诚。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像小螃蟹那样的人呢?”这样将作者期冀的向善向上的美好境界播撒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整本书阅读,因为信息丰富,阅读时间较长,学生很容易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将小螃蟹与自己勾连、将童话与现实勾连。用作品来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是整本书阅读的又一功效。

(三)用于提升“阅力”

语文学習强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其中“得益于课外”,既体现在丰富的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根基,也体现在课内学得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的运用。从这个层面来讲,整本书阅读肩负的不仅仅是阅读量的提增,更有习得语文学习方法的巩固与提升。如,在《猴子捞月》的整本书阅读中,为了让学生读到入骨入味,一位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色来讲这个故事。有的学生从老猴子的角度来讲,有的学生从大猴子的角度来讲,还有的学生从旁观者——大树的所见所闻来讲,更有的学生尝试从月亮的角度来讲,妙趣横生。

多视角阅读能让整本书阅读“立”起来。当达到这种境地,阅读者便有一种特别解渴的成就感。如,《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奇”字进行体会感悟。小说写了各路奇人——技艺之奇、经历之奇、想法之奇、性格之奇,这样的奇成就了他们令人叫绝的本事和能耐。教学中,可让学生运用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从不同类别归类故事的方法,掌握课外阅读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引领,就像家长对孩子每日三餐的管理。我们当然无须逐道菜地介绍含维C的、强补钙的、强补铁的,但心中对孩子的餐食营养的均衡或者阶段时间的补充需求该是心中有数的。这样的家长是真懂养育孩子的家长,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真懂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教师。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树华.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小学语文教师.2020(04).

[2] 李怀源.小学读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3] 阿德丽安·吉尔.阅读力[M].岳坤,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18.

[4] 郑国民,谢锡金.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到世界前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