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支撑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1-01-14滕菲
滕菲
摘要:通过对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梳理,对数字经济新优势进行分析,辽宁数字经济占全省GDP比重逐年增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稳步开展、数字资源和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但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辽宁数字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从政策制定滞后、区域发展不均衡、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深耕不足和政府治理数字化关键环节尚未打通这五个方面入手,着力探索辽宁“数字蝶变”的可行性路径,助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据辽宁;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3原087原04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这个趋势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强劲势头不减反增,成为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必争高地。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后几年中,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数字技术和数字应用场景不断创新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渗透和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到外卖订餐、网约车出行,大到经济运行都逐渐数字化。[1]155-157数字经济将引导经济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可以称其为后工业时代,也可以称它为数字时代。
一、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有着“共和国长子”的美誉。在“一五”时期,辽宁的原煤开采供应量占全国17%、发电量占全国的27%、钢铁贡献更是高达60%,从第一炉钢到第一架飞机再到第一艘巨轮,超过1000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都诞生在辽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初,一直都是辽宁的高光时刻。但随着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老工业基地著称的辽宁便遭遇了转型升级的阵痛。根据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发展最初由资源驱动(低成本)到投资驱动(资本),再到创新驱动(知识),计划经济时期辽宁靠资源优势发展迅速,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南方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化程度高,而辽宁受计划经济惯性影响,市场化程度没有南方城市高,没有完全跟上高速发展的黄金20年。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现在发展到创新阶段,辽宁也在迎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阶段,辽宁要把握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一)数字经济占GDP逐年增加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经济增长贡献率均高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引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占GDP比重超过40%,增速超过15%。辽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34.2%,增速11%,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5000亿元。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创新发展,中国数字经济进入快车道,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过去数字化只是让一部分企业活得更好,而今天数字化是决定企业能否活下去的关键。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化的进程,本来可能需要30—50年才能完成的数字化,因为疫情很有可能缩短到10—20年。当前,我们面对太多的不确定,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数字化带给我们的巨大机遇。数字化将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
数字产业化是以5G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2020年我国新增5G基站70万个,推动共建共享的5G基站33万个,所有地市已基本实现5G覆盖,部分城市已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这为5G的商业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辽宁已建成开通2.3万个5G基站,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居全国第8位。预计到2025年,将建设5G基站14万个。5G基站的建设将为辽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图1、图2)。
(三)数字资源和应用场景丰富
辽宁作为工业品类最全的省份之一,有着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做好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开放,将成为辽宁发展数字经济的最大优势。2021年,辽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国清明确指出要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让辽宁成为更多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沃土,培养出更多在辽宁生根、发芽、成长的“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聚焦新场景、新消费、新服务,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二、“數字辽宁”建设中存在的短板
(一)政策制定相对滞后
2016年9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就将“数字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2017年,“数字经济”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此后,数字经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期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广东、浙江、江苏、山东、重庆等省市更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数字化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现代化。2021年,辽宁将建设数字辽宁列入辽宁“十四五”规划中,真正提出数字经济已经距离总书记提出的时间相差了五六年。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2020年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东北地区有5个城市上榜,辽宁占了3个,分别是排在24位的大连和25位的沈阳,以及新上榜排在95位的鞍山,其余2个均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省会城市。辽宁其他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数字化渗透处于日常生活消费领域,其他领域尚处于初级阶段。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当地政府把企业上云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提前布局“云上浙江”建设,2019年浙江新增上云企业8.84万家,其中制造业占47.79%,累计上云企业已达到37.78万家。“企业上云”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辽宁省也在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引入华为云、紫光云、腾讯云等云平台,全省上云企业3万家。虽然成绩显著,但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深耕不足
辽宁虽然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性技术的研发投入有限、核心技术领域对外依存度高、自主研发深耕的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是阻碍辽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堵点。辽宁虽有新松机器人和东软集团这样的企业,但在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行业缺少龙头企业,并没有形成聚力的集中产业基地和完整的产业链资源。在关键性核心技术领域对外依赖性较强,自主研发魄力不足,存在产学研脱钩现象。
(五)政府治理数字化关键环节尚待打通
各地区把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引领数字化时代政府改革与治理能力提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已经开始推进跨区域“一网通办”,从之前的“网上办”升级为“指尖办”,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围绕企业投资审批、企业开办社保、公积金等服务事项开展先期试点,将区域间的联动政策体系与新技术应用有机结合,通过区域间合作更好地促进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推进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推动市场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2]例如,广东有“粤省事”政府服务小程序,几乎涵盖了政务服务和审批的全部事项,还有浙江的“浙里办”、重庆的“渝快办”等,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政府治理的地方品牌蓬勃兴起,依托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多的传统政务服务开启“一网通办”模式。
疫情期间,辽宁省委、省政府牵头开发的“辽事通”小程序,成为疫情防控和出行重要依据。但“辽事通”现有功能还比较单一,其他项目还有待建设和完善,距离“指尖办”和“一网通办”还有一定差距,数据共享和信息壁垒等问题需要解决。
三、数字经济支撑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落实数字辽宁发展规划
当前,辽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上,2020年底,省委办公厅起草出台了《数字辽宁发展规划》(1.0版),按照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和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发改委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国家、辽宁“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了该《规划》,明确了以“四新驱动、两化协同、双核引领、场景赋能、多域并进”为发展原则,力争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10%左右,GDP占比45%左右,数字化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结合辽宁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全省高度科学合理布局,完善数字经济整体规划。要突出比较优势,强化大连、沈阳领头作用,支持产业链跨地区构建,推动深化区域协同联动。第一,加强各城市之间、城市与周围乡镇之间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数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与协同治理;第二,推动有既定基础的城市,以自身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培育和吸引数字化企业发展壮大,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规划大型物流基地;第三,鼓励辽西北地区从门槛较低的行业入手,加快数字化转型,可以抓住跨境电商、网红直播等机遇,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将本地优质农副产品通过网络营销,打开省内、国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采取差异化发展,推动与当地重点产业相关数字化企业落地,有效利用当地比较优势。
(三)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力基石。数字时代信息传输是根本。首先,要加快5G基站铺设,建设信息网络的高速公路;其次,要构建工业互联平台,数字经济的发展关键在应用,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共享行业标准和政策信息才能更有效推动行业发展;再次,建设大数据中心等基礎设施,数据在2020年被正式纳入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本身是资源,通过加工后便能发挥更多价值,大数据中心便是数据转换价值的加工厂;[3]最后,推进数字经济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目前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各项资源都不自觉地向城市集中,而数字经济要发展的绝不只是城市,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才有广阔的空间,也将是未来数字化发展趋势。强化辽西北等后发展地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差距,消除数字鸿沟。
(四)着力攻克核心技术难关
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数字技术,特别是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应加快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尊重市场规律,重视市场主体,让企业当“盟主”,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政府要将创新资源和数据要素投向企业,真正做到“放管服”,让市场要素向企业集中,鼓励引导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早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一是要对基础前沿技术的数字化产业领域集中力量提高研发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上攻克难关,打破核心技术制约瓶颈。找准辽宁产业升级“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政府要全力支持企业创新。二是要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对知识产权制度和法规的完善,以法治良好创造更优异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与安全保障。三是政府要积极为科技型企业创造孵化培育条件和政策支持。引导推进数字技术孵化体系建设,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势头好的“独角兽”企业,让更多的新型企业在辽宁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四是要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榜样带动模式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规模,发挥个别企业虹吸效应带动数字产业聚集发展。[4]
(五)完善政府治理数字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必然带动政府治理的数字化变革。站在“十四五”规划扬帆的起点上,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加快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变步伐,利用数字技术驱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政府治理水平。首先,推进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做好数据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清洗、脱敏工作,打通区域、部门、渠道之间的数据壁垒,积极推动建设省域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对基础性公共数据资源进行有序开放,促进全社会数据资源快速流通,早日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商用、民用。其次,强化公务人员服务精神,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强化客户思维,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政府审批、办公的安全性和时效性,提升服务满意度。让企业、群众在辽宁办事感到便捷、高效、舒心,办成事不求人。最后,建立健全安全信息保障体系,对个人信息采集、使用、识别等环节加强规范和监管,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参考文献
[1]金江军.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2]牛文科.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20(4):36-97.
[3]韩晶,孙雅雯,陈曦.后疫情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9):45-65.
[4]姜健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辽宁[N].辽宁日报,2020-12-15(5).
责任编辑: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