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三字涉嫌歧视?
2021-01-14
2021年9月,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倡导各方媒體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的建议,对此,深圳市人社局答复称,“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标中央主要媒体报道,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新闻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并指导督促本地媒体加大对来深建设者宣传力度。”这一公开回复,引发大众热议,也再次让“农民工”这一称谓回归大众视野。
事实上,呼吁“农民工”改称呼的声音时不时就粉墨登场。北京语言大学施春宏曾在其2012年文章《农民工,该拿什么来称呼您》中指出:“‘农民工’一词本身并没有必然的歧视性色彩……对‘农民工’而言,折射出来的根本问题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本问题。”说白了,这才是应该花心思去解决的问题。
素材链接
对农民工的尊重,体现在他们在城市是否享受到了公正的待遇,而不在于是否取消了农民工称谓或换了马甲。“农民工”出身的育儿嫂兼“业余作家”范雨素,曾表达过对“艺术家”和“农民工”关系的看法。她说:“当我们听到‘农民工’时感觉到不再是耻辱的或者贬义的,听到‘艺术家’也不觉得这个词是高高在上的,所有职业这些词都是中性词,因为我们终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如果能推动这些,就是社会的进步。”
文本解读
角度一:“农民工”,既是一个大众名词,也有着确切的法律定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的农村居民。”农民也好、工人也好,本身都只是一个职业身份。追根溯源,“农民工”本是中性词,造成“语言污染”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进城务工人员遭受歧视的根本原因,是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误解,而非“农民工”这个名字。单纯不使用“农民工”的表述,恐怕很难起到良好的纠偏效果。——白毅鹏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角度二:人大代表认为“农民工”一词有歧视色彩,出于尊重,不应该使用。这种对农民工的关爱值得肯定,但且不说央媒报道、政策文件中会使用“农民工”表述,足以证明“农民工”的表达是一个严肃的书面用语,是没有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和一个语言符号的称谓相比,尊重农民工最关键的是在于能够真正保障他们的权益,别让辛辛苦苦赚“血汗钱”的农民工流汗流血又流泪。只有让农民工辛劳付出得到了该有的回报,安全地进行生产工作,才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否则,就算是给农民工戴上夸得天花乱坠的荣冠,也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东方网
运用示例
在致力于为进城务工人员打破语言、观念层面上的歧视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他们的利益诉求,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为他们消除不公。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住的怎么样?如何保障他们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如何开展培训工作,从而提升其职业技能素质?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合理的回答。只有在这些环节多做工作,才能帮助他们获得实质上的平等,让他们获得城市发展的红利。——白毅鹏,《中国青年报》
社会发展的方向,理应是让所有的“城市建设者”,得到认可与尊重。前些年说到很大程度上支撑中国发展的“人口红利”,农民工其实贡献甚大。社会再发展,都应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走过的路,如今“快递小哥”“打工人”等词汇蕴含着新业态、新职业等积极正面内涵,“农民工”不应再与不好的意义勾连。农民工不亏欠务工城市什么,倒是城市的光鲜靓丽有他们的汗水耕耘。——程振伟,红网
“农民工”,背后是轰轰烈烈、勤恳追逐幸福的时代大潮。为了在农村能盖上新房,为了子女上学,为了下一代过上好日子,上亿农民踏上城市开启城市建设之路。“农民工”所代表的任劳任怨、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精神,在如今社会显得弥足珍贵。用“来深建设者”“来沪建设者”“来杭建设者”代替农民工,潜台词是“农民工”有贬义,不否认这一说法改变背后的善意,但更应廓清的是,“农民工”一词本无贬义。让“农民工”无贬义,行行业业平等享受发展红利,才应是努力的方向。——程振伟,红网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