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

2021-01-14李传鹏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金星天文学家观测

李传鹏

作品简介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地指我们看到的星星,而是指宇宙中的太阳、月亮和各种星座。书里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量、估;介绍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也介绍了有的星星离我们远,有的星星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

书中很多看似理性冷峻的科学文字,实际是在讲故事——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以一个探索者的立场,用满足我们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方式去讲述科学发现的故事。

片段阅读一

一次奇妙的经历

那一年,他(布拉德雷)有一次泛舟于泰晤士河,注意到桅顶的旗帜并不是简单地顺风飄扬,而是按照船与风的相对运动变化着方向。布拉德雷想到,这种情况与你打着伞在雨中行走时是一样的。如果你将雨伞垂直地撑在头上,你就会淋到从伞上往下滴的雨点。但是,只要将雨伞稍稍朝你前进的方向倾斜些,那你就不会被雨淋到。你走得越快,雨伞就必须往前倾斜得越厉害,雨滴的下落速度与你行进的速度之比决定了雨伞倾斜的程度。

于是,布拉德雷终于找到了天龙γ星位置偏移的正确解释。他在写给哈雷的信中说道:“我终于猜出以上所说的一切现象是由于光线的运动和地球的公转所合成的。因为我查明,如果光线的传播需要时间的话,一个固定物体的视位置,在眼睛静止的时候跟眼睛在运动,但运动方向却又不在眼睛与物的连线上时,将有所不同;而且,当眼睛朝各个不同方向运动时,固定物体的视方向也就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布拉德雷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在这里,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是“伞”,而恒星射来的光线则是“雨点”,在行走的那个人便是我们的地球。

读书笔记

人类测量地球与月亮、太阳以及其他更远的星球的距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对天文保持极大的热情,需要坚强的毅力,也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善于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选段记叙了天文学家布拉德雷泛舟伦敦泰晤士河的一次奇妙经历,清楚地讲述了他的惊奇发现、他的想象、他的推理。望远镜必须像雨伞一样朝着地球运动的方向略微倾斜,才能使星光笔直地落到它的镜筒里。由此,布拉德雷发现了“光行差”,为后来人们找到恒星视差打下基础,做出贡献。这既是一个天文发现的逸事,又能说明科学发现的某种道理:用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恰当类比,找出两者的共同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片段阅读二

古代的哥白尼

阿里斯塔克在这部著作(《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中首先提出,如果在上弦月的时候测定太阳和月亮之间的角距离,就可以据此推算出日、月到地球距离的比值。阿里斯塔克指出:上弦月的时候,日、月、地三者应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月亮在直角的顶点上。他根据观测确定,上弦月时,月亮在与太阳成87度的地方,由此可以推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亮到地球的距离远19倍。虽然这个结果比实际数值要小得多,但其原理简单明了,值得赞赏。这是2000多年前测定天体距离的第一次大胆尝试,对其结果的称颂也理应超过对它的责难。

读书笔记

2000多年前,伟大的天文观测家阿里斯塔克提出他的理论,并进行大量观测、反复推算,数据结果却与实际误差较大。他的一些想法被指控为亵渎神灵,他的理论也被人鄙视。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我们后人应该认识到:阿里斯塔克勇于尝试的精神是宝贵的,况且他研究出来的原理简单、明了。据此思路,他在之后的探索中提出测量天体距离的巧妙办法,即测量地球与月亮的距离,为一个半世纪后伊巴谷的实践打下基础。恩格斯热情地称颂他为“古代的哥白尼”。

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让人憧憬的天文话题,仿佛绽放的玫瑰,鲜艳无比,香气四溢。可是如何靠近它,读懂它,需要执着地追求,也要采取巧妙的办法,需要智慧。天文科学研究需要一个正确的思路:与其告诉结果,不如告诉方法。

作者讲述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故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推算结果,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赞赏阿里斯塔克的做法。作者对阿里斯塔克的敬佩蕴含在平实的语言中。

片段阅读三

金星凌日

哈雷提出观测金星凌日来推算太阳的视差,是在1716年。但是他本人却未能将这种方法付诸实践,因为金星凌日不是经常发生的。那时,最近的两次金星凌日也须等到1761年和1769年。哈雷虽然是一位长寿的天文学家,活了86岁,但于1742年去世了。天文学家们为了观测1761年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组织多个远征队到世界各地去,希望在最好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可惜,有许多复杂的因素损害了观测的精度。1761年金星凌日时,各观测队求得的太阳视差数值差异很大:有的小到7.5″,有的大到10.5″。但是,天文学家们不屈不挠,重新努力,使1769年的观测大有进步。这次观测之后一共发表了200多篇有关太阳视差的科学论文,其中大多数结果都在8.5″~8.8″之间。法国天文学家潘格雷综合分析全部资料后,于1775年公布了最后结果:太阳的视差为8.8″。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可惜当时人们并不重视它。

读书笔记

什么是真正的科学?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并非亘古不变的真理,它是通过不断质疑、不断否定而突破教条、持续追求的过程;科学并不必然意味着真理,而是追求真理的产物,是可以证伪的求知过程。

选段中,作者运用了两个“但是”与两个“可惜”,先说哈雷无法参与观测金星凌日的遗憾,再说其他天文学家观测不准确,接着说第二次观测大有进步,最后说观测的结果不被当时社会重视。这四个转折性词语,真实地反映了利用金星凌日测定太阳视差的曲折历史,同时,叙述上一波三折,富有悬念,增加了阅读的快感,让人体会到作者文章富有张力和起伏的内在美。

相关链接

科普创作的尝试

每一位科普作家都会有自己的偏爱。在少年时代,我最喜欢读苏联作家伊林的通俗科学读物。

从30来岁开始,我又迷上了美国科普巨擘阿西莫夫的作品。尽管这两位科普大师的写作风格有很大差异,但我深感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至少是因为存在着如下的共性:

第一,以知识为本。他们的作品都是兴味盎然、令人爱不释手的,而这种趣味性则永远寄寓于知识性之中。从根本上说,给人以力量的正是知识。

第二,将人类今天掌握的科学知识融于科学认知和科学实践的历史进程之中,巧妙地做到了“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钩玄提要地再现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理解科学思想的发展,领悟科学精神之真谛。

第三,既讲清结果,更阐明方法。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而且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心智、启迪思维。

第四,文字规范、流畅而生动,决不盲目追求艳丽和堆砌辞藻。也就是说,文字具有质朴无华的品格和内在的美。

效法伊林或阿西莫夫这样的作家,无疑是不易的,但这毕竟可以作为科普创作实践的借鉴。《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正是一次这样的尝试,它未必很成功,却是跨出了凝聚着辛劳甘苦的第一步。

(节选自卞毓麟《知识是通向远方的阶梯》)

猜你喜欢

金星天文学家观测
金星上的一天有多长
伟大的天文学家们
金星上全是金子吗
30米望30米望远镜之争:天文学家大战夏威夷土著(上)
第六章 飞向金星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天文观测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去金星要花多长时间?
论地面气象集体观测的重要性
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