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心平在延安

2021-01-14诸葛佩圣

翠苑 2021年6期
关键词:张梅延安

诸葛佩圣

1935年秋,16岁的林心平考入温州师范学校,因崇拜辛亥革命鉴湖女侠秋瑾,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参加革命,并把自己的名字林秋逸改为林秋侠。1936年春,林心平参加了大哥林怡(后化名杨进)组建的浙南红军游击队,化名梁玉。1936年秋,林心平受组织委派参加上海地下党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公开成立,林心平调办事处任机要员。同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办事处转入地下,组织上派林心平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8年夏,林心平告别了延安,奉命来到汉口中共中央长江局报到,开始做抗日的政治宣传工作,并改名为林心平。随后,党组织派林心平打入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战地服务团,在敌心脏里完成了许多特殊任务。1939年春,林心平调中共中央东南局妇女部工作,专职开展妇女运动工作。同年秋,东南局决定向苏南茅山新四军根据地派出一批干部,以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1940年初,林心平来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陈毅司令员的一支队任文工团副团长。同年冬,新四军决定开辟扩大茅山以东金坛儒林地区和宜兴新昌地区为根据地,组织上派林心平去开展工作。在此期间,与出生在金坛儒林诸葛八阵图鲁墅村的新四军47团团长兼金坛县联合政府县长诸葛慎结婚。婚后林心平历任官林区区长,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金坛、丹阳、溧阳、武进、宜兴五县联合政府),林心平和丈夫并肩作战在茅山东麓、长、滆(长荡湖、滆湖)地区。1942年8月,林心平被叛徒出卖,惨遭日寇杀害,被日军大卸七块后丢入硝镪水缸里化成了血水。

林心平牺牲时年仅23岁,金坛、宜兴地区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位抗日女区长的英雄事迹,但林心平在延安抗大学习时的情况却无人知晓。

党组织派林心平去延安抗大学习期间,曾给浙江温州平阳县北港水头街的父母寄过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全副武装的八路军女战士的合影,一位是林心平,还有一位是身材高挑、面容清秀、长得十分漂亮的女战士不知是谁,林心平的父母去世后,照片就由林心平的妹妹林秋芳珍藏着。

林秋芳离休之后,是《老年文摘》报的忠实读者。2011年4月,林秋芳在当期报纸上看到一篇转载文章,题目是《林晓霖:我的父亲是林彪》,内容主要是讲她和生母张梅(林彪前妻)的情况,附有一张她和生母的合影照片。林秋芳看着这张照片,林晓霖身着军装,而旁边这位面容清秀的中年妇女怎么和林心平在延安合影照片上的女战士那么相像呢?虽然没有当年女战士那么年轻,但轮廓特征、眼神表情还是十分明显的。林秋芳就想找到林晓霖核实了解情况,但到哪里去找林晓霖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金秋十月,浙江平阳县新四军研究会发起红军挺进师“寻根之旅大屯行”活动,许多在浙南战斗过的老红军后代都来参加,林秋芳也应邀与会。北京来的嘉宾中,就有粟裕同志的儿子粟戎生夫妇。浙江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郑昌儒同志为林秋芳引见了粟戎生夫妇,交谈中林秋芳问是否认识林晓霖,粟戎生夫人李曼俊马上说认识,现在北京,并有联系。林秋芳问林晓霖的母亲是否还健在,李曼俊说这倒不大清楚。林秋芳就把林心平在延安双人照的故事告诉他们,并想把照片寄给林晓霖帮助确认。

李曼俊回京后,立即和林晓霖取得联系。林秋芳把照片寄往北京大约一星期后,林晓霖来电,说母亲张梅看到照片一眼就认了出来,激动得哽咽流泪:“这是小梁子(梁玉)!”林晓霖的母亲说小梁子旁边的人就是我呀,想不到七十多年了,还能看到这张照片,真是太珍贵难得了。确定了照片上那位八路军女战士的身份,林秋芳欣喜万分,当得知张梅现在北京三○一医院住院,林秋芳立刻想去拜访看望她,全不顾自己已八十多岁的高龄,决定由小儿子蔡少盾陪同前往北京。

2012年4月21日,林秋芳与儿子蔡少盾专程飞往北京,次日抵达三○一医院,刚到病房大楼,张梅同志已叫保姆等在门口迎接了。一进病房,已坐在沙发上的张梅立即要站起来,林秋芳赶紧走过去,双手按着她不让起来。张梅看着林秋芳说:“小梁子的妹妹,我看到你的脸好像很熟呵!”林秋芳说:“可能我跟姐姐长得有点像吧,七十多年了,您还能记得姐姐的面容啊!”张梅一头银发,皮肤白净,虽穿着医院病服,却显得清清爽爽,平易近人,很健谈,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力很不错,谈到过去,一些细节还能回忆起来。

张梅说在抗大时她和林心平最要好,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很合得来。林秋芳问:“你们那时都住窑洞吗?”“首长学员都一样住窑洞,还要自己挖,洞挖好了,泥土都来不及运走就住进去了,每天都踩着黄泥,去出操,训练,上课。”林秋芳问:“这张照片,你们是在哪里拍的?”张梅说,“就在抗大学校里面,吃过午饭,我们俩在散步,看到有位学员背着相机走过来,我就说,嘿!你来给我们拍一张吧!”林秋芳问:“照片上我姐穿草鞋打着绑腿呢,你为何没有?”张梅说:“我那几天正好身体不舒服,没有出操训练,所以没打。”张梅接着又说:“记得小梁子学期还没结束就提前离开抗大了,不知为什么。以后又各奔东西,就失去联系了。”林秋芳把林心平奉命離开延安后的经历告诉张梅,当讲到林心平牺牲时的惨状时,张梅伤感得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待稍微平静后,张梅又回忆道:她和林心平都是抗大第三期的,该期共有三个大队,二大队学员大多来自国统区和敌占区的青年学生,她是从延安中央党校转到抗大第三期的,比林心平要稍早一点。记得当时抗大主持工作的是罗瑞卿副校长、刘亚楼教育长、许光达训练长。二期学员胡耀邦留校担任高级研究班支部书记,不久任抗大政治部主任。学校学习训练很紧张又很充实,革命气氛特浓。记得主要课程有政治课和军事常识、中国革命问题、世界形势、抗日统一战线和群众工作等等。林心平是插班进来的,个子娇小玲珑,活泼开朗,大家都喜欢这个说着南方普通话来自东南沿海的姑娘。她在这么多比她年长的同学中,很快显示出宣传鼓动性很强,人缘也很好,同学们都愿意与她接近来往。张梅来自中央党校,也是三期插班生,因此与她住一个窑洞,同住一个窑洞的还有贺龙的夫人蹇先任,她们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张梅说:“我们一道在抗大接受了严格的政治军事和白区斗争的训练,梁玉学习很勤奋刻苦,很会看书,不仅读马列著作还借名著来读,我还记得她读完《三国演义》和《岳飞传》后和我们在窑洞说心得的情景。她军事训练也很刻苦,每次实地训练课都是一身尘土一身泥,但上文化课时身上都整理得干干净净了,军事和敌后工作素质提高很快。”张梅说她有两个想不到:一个是梁玉这么快就离开抗大了,来延安一年都不到,当时真没想到她就这样走了,而且竟是永别。记得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她来和我告别,当时我已结婚并怀有身孕。我知道组织上有规定,不能讲去往的真实目的地。梁玉只说家里来信有急事,叫她回家一趟,我问家里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她说家信上没细说。我见她不便说,也就不好再问了。我俩出生地相距甚远,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北,有缘走到了一起,就那样分别真是依依不舍。二是无法想象我俩分别仅四年,梁玉就为国捐躯了,想不到这位瘦小的南方姑娘这么勇敢坚强,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敌人会如此害怕她,会这样恨她,她为抗日救国死得那么惨,那么英勇悲壮……

第二天上午,林秋芳母子俩就告别了张梅和林晓霖,返回了温州。林秋芳说:“北京之行虽然时间短促,旅途劳累,但心情愉悦,姐姐林心平在延安的足迹已经明晰,几十年的心愿已了,也算给了先烈一个圆满的交代。”

抗战女侠林心平,共和国没有忘记你,人民没有忘记你,全国妇联将你列为共和国首批女英烈。金坛的父老乡亲忘不了你这位英雄媳妇,每年清明都去烈士的陵墓祭奠,缅怀先烈。

猜你喜欢

张梅延安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到延安去
1940年代 奔向延安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中国台北象棋教育推广协会访问友谊赛2局孙慧淳先负张梅
走进延安
弱女子“诱入”窨井深渊,60小时惊魂多少事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