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特工艺,千年宣纸

2021-01-14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泾县

【宣纸的历史】

我国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典籍。它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

到了宋代,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為“宣纸”,也有人称之为“泾县纸”。

宣纸闻名于唐代,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时已将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其中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闻名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极力推崇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心香一瓣

传说,蔡伦死后,其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的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之以造纸,经反复试验后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宣纸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生宣的品类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宣纸,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很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产生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因此写意山水多会用到它。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用淡墨水在生宣上写画,墨水容易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使用生宣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的宣纸,故纸质较硬,吸水能力弱,使用时水墨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用于绘制工笔画而非水墨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的情况。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而成的花色纸。

半熟宣介于生宣熟宣之间,将二者特点中和。不过其生和熟的比例并非只是五五开,也有四六开、三七开等。总的来说,半熟宣既能体现墨色变化,渗墨速度又容易掌控,深受书画爱好者喜爱。它适合的书体范围也较广:大篆、中楷(个别魏碑和墓志铭等)、大楷(《石门铭》等摩崖石刻)、大行草,以及古拙厚重的隶书(如《张迁碑》《衡方碑》等)都会用到半熟宣。

心香一瓣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同时,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宣纸的工艺】

原料:宣纸的选料与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而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为原料之一。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之后扩大到十余种。

制作过程: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即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再用竹帘抄成纸,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

总的来说,宣纸要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

心香一瓣

宣纸的制作过程中所用到的每个工具皆十分讲究。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

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的为佳,稻草一般采用沙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作家有言】

千年宣纸

宣纸是唐朝了不起的发明,是发明之后的艺术创造。面对一刀无字的宣纸,轻揭慢翻之际,它所透出的东方艺术情调、古典中国韵味,以及它特有的混合植物的清香,就足以让人着迷;更何况,自唐以来的大量名家墨迹、古籍珍本,几乎都完好地保存在宣纸里。

在中国文人的眼里,宣纸是水乳大地,可以巍峨高山,可以逶迤河流,可以绚烂云霞,可以缤纷花朵;宣纸是缪斯女神,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文人终究找到了寄存灵魂的所在,他们可以穷其一身,将自己的才情操行,甚至生命的精魂,喷射在这片雪白的素纸上。我不知道,还能找到别的什么物品来替代宣纸。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文藤精细、久藏不腐的特性,古人誉之为“千年寿纸”。白如春云,滑如春冰,说的是宣纸;抖似丝绸,密如蚕茧,说的是宣纸。宣纸所凝聚的智慧和美,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有了宣纸,读书人不再遭受汗牛充栋的繁重,万言诗书,不过盈盈一握。

想象那个发明宣纸的唐人,他绝不可能是一个山野村夫。如果他不是临池泼墨的画师,就该是吟诗痴文的雅士,因为他深知文人倾诉的无奈,于是就发明了这种吞吐人间歌哭,吸纳自然万象的载体。宣纸的品质和脾性,正好契合了文人摇曳多姿的性灵。两相交融,遂化为万端变幻的纸上烟云。

古人作画讲究“墨而五色”,而这浓、淡、干、湿、黑五色,唯有染晕于宣纸之上,方能完美地呈现。磨墨临纸,如御大敌。画笔几经犹豫,当墨汁蘸落的一刹那,一张等待已久的宣纸,顷刻灵动起来。或渭城朝雨,灞桥柳烟;或胡马塞北,老树昏鸦;或杏花江南,流水人家;或枫桥夜泊,雁落平沙。所谓力透纸背,那是用生命的能量和气韵来推动的。

至于将太极书法作用于宣纸,则更是神乎其神,妙不胜妙。宣纸悬空张挂,薄如轻纱,无风而动。不是书家临纸,而是宣纸引诱书家。垂露在手,清风入怀。锋颖似游龙惊走,墨迹如仙娥弄影。一静一动,刚柔相济;一虚一实,阴阳互抱。如是空灵派的书写,以心行毫,以气运身,以意送力,一个个汉字,竟然真正如疾风中的狂草了。想不到,老庄禅道的精髓,竟蕴含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之间。

文章是竖写的格式,才华是横溢的姿态。宣纸不只是丹青高手的专宠,更是诗人词家的最爱。唐朝的胭脂浓粉,薛涛点染在浣花笺上;南唐的春花秋月,李煜收入了澄心堂纸;宋朝飘落的瓣瓣梅花,范成大剪裁成了梅花笺;清金陵十二钗,钗钗都被曹雪芹刻印在雪浪笺上。

诗文已传世,宣纸亦尽然。一张上品的古宣,不可复制,价值连城。它是物质的一种,更是精神的一面。宣纸轻似于无,却不胜其轻,一个民族的文明辉光,闪烁在这种不可思议的纸上,并且历久弥新。我们除了仰慕,还是仰慕。

(作者赵明安,选自《华夏散文》2011年第11期,有删改)

文题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它轻薄,却能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它朴素,却能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其实,轻中有重、朴中见华的,又何止宣纸呢?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猜你喜欢

泾县
基层党校对外培训现状及其完善路径研究
宣城泾县举办全县中小学无线网络管理与应用培训
“两山”理念指引下泾县生态旅游发展探析
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浅析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溯源管理
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泾县举行纪念新四军将士殉难76周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