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1-01-14吕乐何承丽潘瑶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商科

吕乐 何承丽 潘瑶

摘 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变革势在必行。“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应该是服务于新商业的业财融合型财会人才、运用新技术的IT财务复合型财会人才、具备创新思维的应用管理型财会人才、自主终身学习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财会人才。本文针对“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新要求以及财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建议,面向未来社会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财会人才。

关键词:“新商科”;财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2.035

0 引言

新技术的出现给各行各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校作为财会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提前应对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在此技术背景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必须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变革势在必行。

1 “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新要求

关于新商科,目前没有标准的定义,根据相关专家的讨论,新商科的“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强调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第二,注重前沿技术在商科教育中的应用;第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新商科的特点,“新商科”背景下对财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1 服务于新商业的业财融合型财会人才

新商科打破了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壁垒,注重服务于市场经济,强调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以新商科为指导思想,应采取“财会+产业”融合的形式,形成“一专多能、业财融合”的培养理念。在掌握高水平的财务核算、管理会计等传统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国际贸易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对一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的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特点以及企业的流程等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打破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做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业务财务,财务人员主动介入到业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从原先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推进财务业务的融合、提高财务服务及时性、提供个性化财务服务。

1.2 运用新技术的IT财务复合型财会人才

机器人财务自动化、会计机器人等新型会计模式迅速发展,使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衔接,自动实现记账、算账等会计核算职能,未来低端的纯会计核算人员将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因此在新商科背景下,由于企业纷纷通过共享财务把各业务单元的财务业务流程化、信息化处理,将财务数据及时准确的提供给管理层,这需要具备会计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IT信息技术等技术技能综合为一身的高端复合型财会人才。

1.3 具备创新思维的应用管理型财会人才

创新是任何时代的核心能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迅速发展,并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在当前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入社会各个角落的背景下,优秀的财会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必须实现从会计核算人员到管理型财会人员的转型。因为信息程度较高的企业已经实现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全面实现从外部原始信息获取、交易合法性验证、会计凭证制作、记账,到会计报表的生成等企业会计循环的自动化,从而实现将普通的财会人员从繁琐的记账、算账等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在此技术背景下,要求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业务型、战略型财务转型,这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创新思维,懂企业的战略决策、投融资分析、经营管理、绩效评价等。

1.4 自主终身学习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财会人才

财务是一个对规则变化非常敏感的职业,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根据最新的政策变化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会计、审计、税务相关准则、政策会随着国家政策、行业发展不断更新变化,需要养成随时关注政策变化,更新自有知识库的学习习惯,同时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学习欲望。“新商科”背景下,要求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便在工作场景下具备坚持自主终身学习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从而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日趋复杂的商业问题。

2 财会人才培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基于传统的商科课程设计,即按照工具型人才培养标准的教育理念来设置,基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强调各个科目由单一、独特的内容组成,各学科都相对独立、封闭,自成体系,这样的设计倾向于割裂知识,割裂了整体的事物,使学生的理解力有了断层。另外,本科教育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包括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问题等,财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几点。

2.1 课程体系重核算轻管理、业务财务知识融合不足

首先,目前财会人才的培养体系更加强调财会专业知识的传授,较少涉及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即使有此类课程的安排往往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目前的多数高校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即课程安排大量的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课程,虽然也安排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课程,但是管理会计类课程仍然不足;最后,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重,对行业及企业的业务进行系统性介绍的课程很少,业务财务知识融合不足。

2.2 未及时引入新技术

目前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新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使得学生对财会行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行业认知当中。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财会行业的应用,对财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没有做出这方面的变革,并未开始相应的课程以应对未来对财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2.3 培养通道实践应用层面较少

传统财会人才培养体系中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虽然不少学校已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大多数仍停留在实验课程的开设上,并没有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产学协同项目。因此,高校必须全面深刻精准把握高教形势,与企业开展协同合作,对财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为社会培养更适应时代发展的财会人才。

2.4 课程设计未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的绝大多数课程的授課方式为讲授式为主,学生多为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这种应试型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容易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同时无助于商科学生培养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意识。财会类是一个对规则变化非常敏感的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根据最新的政策变化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会计、审计、税务相关准则、政策会随着国家政策、行业发展不断更新变化,需要养成随时关注政策变化,更新自有知识库的学习习惯,同时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学习欲望;同时,财会类岗位是一份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需要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终生学习的能力,从而为适应未来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以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及职业谨慎,同时从工作重发现问题,并提供合理化的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3 “新商科”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的建议

3.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高校跨学科联盟

以新商科为指导思想,形成“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采取“财会+”的专业融合形式。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开启多方协同合作,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真正适用于、服务于新商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高校之间充分利用国内同行的优势资源组建教学联盟,进行优势互补,高校教师的跨校临时聘用或移动互联网教学资源的跨校购买与共享也是高等院校完善自身教学资源的可选方式,财经类高等院校可以与邻近的理工、师范、医药、艺术等高等院校之间互相推进优势学科教学名师之间的互聘或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商科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其他行业专业知识的机会。

3.2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以共建教育培养平台为驱动,形成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模式。在该模式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背景,财会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以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不断优化的财会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更新机制。采用线上、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的方式,打造具有外语特色的金课体系,在产教融合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培训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公司人员开始相应课程,同时商科毕业生资源对于高等院校商学院建设而言是重要的战略资产,优秀的毕业生融入社会商业实践一线,应该被发展为在校生实践教育的社会导师,助力母校商科教育体制升级,邀请通过E-learing教学平台实时发布最新的实务界的应用实践课程,为毕业生提供实时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助力其职业技能的提升。

3.3 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导师、建设实践基地实现应用实践

以新商科要求为主导,将财会类人才培养嵌入各产业,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采用校内导师与具备国际化背景的校外导师结合的培养制度,提升人才培养效率;通过开办定向培养教改班模式,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以更符合市场所需。吸引优秀校友回馈母校,形成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建设校内创新团队孵化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及实践基地使得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4 打造在线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教学联动

首先,运用互联网技术,邀请业界校友于学校一同打造终身学习的会员制E-learing教学平台,将每门课程的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等理论部分及应用实践部分,将适合讲授式授课方式的课程内容制作成在线课程放入在线教学平台,由学生线上自行完成,可以通过设置打卡通关等方式保证线下教学的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终生学习的能力。

其次,线下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互动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联动。

参考文献

[1]张为付,张晓磊,姚飞.“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9.

[2]余应敏,王彩淋,财务机器人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2018,(7):54-56.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201902100047)。

作者简介:吕乐(1987-),女,重庆人,硕士,助教,从事财会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新商科
新商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商科”背景下企业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与建议浅析
“新商科”背景下翻转课堂绩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证研究
“新商科”理念下电商类专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