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捞饭
2021-01-14
以前在安徽的徽州等地,以及江西、福建、广东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煮“粥捞饭”。
除夕在徽州,人们用大铁锅加多量水,将煮成半熟的米粒捞出,装入喇叭口状木制容器中,装满并堆成山尖状,再插上一穗红色天竺子,供在案桌上“接天地”。
饭菜弄好后,将捞出的米饭装满一个盆或甑,摆上供桌,祭祀先人,然后放鞭炮吃过年饭。晚上重新热菜,令家人吃“岁酒”。
过了年初三,便是“送天地”,供桌撤案,这时再将撤下的半熟饭粒倒入甑内,蒸成熟饭食用。
在江西鹰潭,除夕早上煮“粥捞饭”,主妇把半熟的米饭捞出,余下的继续煮粥,举家吃粥当早饭;然后煮肉、煮鸡、煎鱼,烧菜数量不等,荤素搭配。
如今在浙江丽水地区,不少拜年的客人还是喜欢吃上几碗“粥捞饭”。吃法是先一碗粥,继而一碗饭,然后再来一碗粥,加点酸菜豆腐、酸菜笋,或加点榨菜丝花生米,另加一个缙云的腊肉,会感到十分美味。
在浙江衢州地区,立春祭祀要用“粥捞饭”。前一天晚上就制备好,取半凉饭盛入饭甑,要堆满尖,象征丰收满仓。
迎春祭祀前,将案桌放置在梧桐祖殿大门外正中位,在案桌前披上写着“迎春接福”的红纸。饭甑放在案桌中间,甑后置一杯清茶,左右放置香炉、烛台、青菜、梅花、松柏、竹枝,象征洁净、长青和富足。
“粥捞饭”是以前农人的家常饭。大清早,把饭和粥一锅烧,中途捞出半熟的米粒,另行焖熟成为饭,以供下田劳作的男丁们食用。余下的煮成稀粥,可以让家人果腹。尽管这粥有时稀得能照见人影,总比喝清水强得多。
传统的煮法是使用大锅大灶,倒进足够的水,宁多不少。一般下锅的米量,还不到一家人吃干饭所需米的一半,再放入比烧饭多得多的水。锅里冒出气泡而水快要滚时,放入预先淘净的大米,用锅铲反覆搅拌,以防结底沾锅。
可以不时捞上米粒,用两个指头掐一掐,观察米粒烧熟的程度;待至超过半熟,用竹编大笊篱将米饭粒捞出,并偶尔用拳头往笊篱柄上敲几下,促使汤水尽快沥干,将米饭粒倒进陶钵。
将陶钵放进另一口锅里,隔水炖至米饭熟透。灶后火膛下设有灰塘,灰塘的作用有二:一是盛放柴火燃烧后的灰烬,二是用炭火的余热煨热盛着米饭的陶钵。这样,一方面节约了不少时间,对于在地里劳作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的人们,非常受用;另一方面,这样的米饭没有锅巴,软硬适中,又黏又香。
再回头说大锅。锅里往往留下小部分米粒续煮,用文火再熬上几分钟,锅边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粥衣”。
此时,又稠又香、稀薄适当的稀粥就熬好了。也常有人会在粥中加入姜末、小葱等佐料,据说可以解风寒。
这些粥汤水也可加入适量的红糖或白糖,可以喂养婴儿。有了它,吃不上奶水也能长得白白胖胖。以前,不少孩子就是吃这种粥汤水长大的。
胡适曾在给他二哥的一封信里,提到他们家乡安徽绩溪的“笊篱摎饭”。客家地区都把“粥捞饭”叫做“笊篱饭”,又称“捞饭”“甑饭”,“甑”指用来盛放捞出的半熟米粒的陶钵。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农忙季节,农村人会经常煮“粥捞饭”。粥捞饭最适合夏季食用,很多家庭早上烧好就吃一整天。烈日当空,先喝一碗冰凉的粥,再吃白米饭,干、稀相间,十分惬意。
不过,以前只有干重体力活的大人或客人能吃上“粥捞饭”中的干饭。这碗米饭既香又耐饥,乡人称其为“和尚饭”。
如今,搬到镇上的乡人,用煤气灶也能烧出“粥捞饭”。只需把饭粒捞在电饭煲里,焖上五六分钟,或捞在盆里,用微波炉转上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当然,当年在土灶上,用大铁锅大笊篱烧出来的“粥捞饭”那种独特香味,这样做是吃不到的。
为了满足顾客需要,浙江丽水地区开设了好多家经营“粥捞饭”的餐馆,生意很是红火。农村里大聚会或有红白喜事,就会把米饭先捞起冷却分散,然后在饭甑底部铺一块纱巾,倒入米饭,盖上木盖,放到大锅上蒸。这样蒸出来的饭颗粒分明,香浓美味,色泽亮丽,客人自然大快朵颐。
此外,在山西忻州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人们有吃“酸捞饭”的习惯。不过,用的不是我们熟悉的大米,而是糜米。糜米的模样和小米基本相似,就是米粒儿比小米要大一倍还多。
“酸捞饭”和熬稀饭差不多,只是水要更多一些,要有足够的米汤,民间早有“紧火捞饭慢火粥”之说。
用大火快熬,至米花儿刚灿开就得捞,捞出来的糜米饭粒儿上笼蒸熟,称为“酸捞饭”或“糜糜饭”,一粒是一粒,吃着有咬头,有筋道。
“酸捞饭”还可以凉吃,炎热的夏天,中午吃一碗凉阴阴、酸溜溜的糜米酸米汤捞饭,一个下午都会不渴。天天吃酸饭,整个夏天都不用吃泻火药。
据传说,“酸捞饭”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当时辽兵经常南侵骚扰,山西北部首当其冲。人们白天逃至深山躲避,夜间才敢悄悄回村。有时刚将糜米泡好准备煮饭,辽兵一来,只好将米丢下逃跑。
几天后回来,米已经泡得发馊。舍不得丢弃,就把那馊米淘洗了一遍又一遍,捞成一大锅捞饭,不料一下锅便有种从没闻过的酸香味儿。捞出一尝,酸里带甜,而且筋道。那米汤酸溜溜甜丝丝的,与吃了多年的甜米汤相比,别有一番味道,这种“酸捞饭”的做法便慢慢地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