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冰洋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主张之比较分析

2021-01-14尹洁李家彪方银霞

极地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陆架划界北冰洋

尹洁 李家彪 方银霞

研究论文

北冰洋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主张之比较分析

尹洁 李家彪 方银霞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

截至2020年, 环北冰洋5国中除了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美国外, 其余4国均提交了涉及北冰洋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其中俄罗斯、加拿大和丹麦基于北冰洋海底脊状隆起主张了大范围的大陆架, 若全部主张获得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认可, 那么北冰洋国际海底区域将所剩无几。而北冰洋地质构造的特殊性, 在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从而导致外部界限存在多种可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以及审议划界案的实践, 比较分析北冰洋沿海国大陆架主张; 基于对罗蒙诺索夫脊和阿尔法-门捷列夫脊的科学研究, 认为洋脊规则应谨慎适用; 北冰洋沿海国将大陆架问题区域化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北冰洋 大陆架划界 自然延伸 洋脊 海底高地

0 引言

北冰洋气候严寒且日照时间短, 常年为海冰覆盖, 在如此恶劣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调查工作极其不易。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便利的北极航道, 以及北极的军事战略价值引发周边国家的争夺[1]。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6条的规定, 为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 俄罗斯在2001年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提交其划界案, 被认为证据不足后, 自2004年至2014年间在北冰洋开展了大规模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丹麦关于格陵兰岛北部海域部分划界案的数据收集处理及解释工作从2002年持续至2014年。加拿大在北冰洋的数据收集工作从2006年延续至2016年。可以看出, 为争夺北极, 环北冰洋国家以《公约》为依据, 纷纷加大科学考察的力度, 尽全力主张最大范围的大陆架。

挪威于2006年11月27日提交了涉及北冰洋的部分划界案, 并于2009年3月27日获得委员会建议, 委员会认可了其在北冰洋西南森海盆的大陆架外部界限[2]。俄罗斯于2015年8月3日提交了北冰洋部分修订案, 目前委员会正在审议。丹麦于2014年12月15日提交了格陵兰北部区域部分划界案, 加拿大于2019年5月23日提交了北冰洋部分划界案, 均在排队等待委员会审议。根据划界案执行摘要提供的信息可知, 目前整个北冰洋已被周边沿海国纷纷主张, 除了图1区域A部分将会被美国的200海里外大陆架覆盖之外, 仅剩图1中的B区域, 也即加科尔脊(Gakkel Ridge)部分属于国际海底区域。北冰洋沿海国200海里外大陆架与国际海底区域此消彼长, 沿海国大陆架的过度扩张, 势必缩小国际海底区域的范围, 从而影响到全人类的利益[3]。然而《公约》在北冰洋的适用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沿海国的事情, 其他国家在北冰洋的权利也应当被保护[4]。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 同时也是北极利益攸关者[5], 基于国际法享有北冰洋国际海底区域的权益, 环北冰洋国家大范围的主张200海里外大陆架也必然对中国的北极权益产生不利影响。

图1 北冰洋大陆架划界形势图

Fig.1. The extended continental shelf claim in the Arctic Ocean

1 《公约》第76条相关概念解读

依照《公约》第六部分关于大陆架制度的规定, 沿海国对其领土自然延伸的海床和底土享有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权权利, 范围可到大陆边外缘。第76条规定了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范围和划定程序。沿海国需将划定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数据资料提交根据《公约》附件二成立的委员会进行审议, 提出建议后, 再基于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划定确定的和有拘束力的外部界限。

在北冰洋区域, 周边沿海国将大范围的海底脊状隆起解释为陆地的自然延伸, 以此作为其大陆边缘, 进而主张较大面积的大陆架区域; 在适用限制规则时, 又将这些脊状隆起定义为海底高地, 采用深度限制规则, 再次扩张其大陆架范围。在此, 有必要厘清《公约》中相关概念的内涵、区分适用条件, 结合委员会审议划界案的实践, 进一步讨论北冰洋沿海国大陆架主张的合理性。

1.1 大陆边缘与自然延伸

《公约》第76条第1款规定了“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 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 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条文中的“自然延伸”吸收了国际法院1969年北海大陆架案的判决。在北海大陆架案中, 法院认为“自然延伸”是沿海国享有大陆架权利的基础[6]。但就“自然延伸”本身来说, 并没有对其进行定义, 更没有明确判断依据, 其中究竟只是地形地貌意义上的自然延伸, 还是包含了地质意义的自然延伸。

国际法院在北海大陆架案中认为, 既然陆地是沿海国向海延伸的基础, 那么首先需要确定怎样的地理单元在事实上构成了这些延伸的区域, 法庭也肯定了地质因素在大陆架问题上的重要性[6]。相反, 国际海洋法庭在2012年“孟加拉诉缅甸海洋划界案”的判决中认为“自然延伸”并不是沿海国证明其享有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利必须满足的单独的标准[7], 试图弱化“自然延伸”在大陆架权利的地位。也有学者认为“自然延伸”仅仅是地貌学的概念[8], 并非需要满足地质连续性的要求, 第76条最终没有将地壳结构作为判断大陆边缘的标准是深思熟虑的, 这就意味着地质学在判断“自然延伸”时并不起作用[9]。

然而, 追溯该条款的谈判历程可知“自然延伸”的本意并非如此。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期间, 美国代表和埃文森小组在1975年第三期会议上的提案在对大陆架的描述中都采用了地质特征, 区分了大陆边缘和深洋洋底[10]。1976年第四期会议期间, 智利代表的提案还试图区分陆壳和洋壳[10]770。日本代表在第十五期会议上的非正式提案也提出使用陆壳和洋壳结构的边界来定义大陆边外缘[10]773。在1978年第六磋商小组的讨论中, 苏联代表认为, 沿海国的大陆架将根据坚实科学基础的地质和地形地貌数据来确定[10]75。在该讨论中, 丹麦代表认为沿海国是否能够主张对整个大陆边缘的权利取决于该区域的根本上的地质连续情况, 这是在大陆架定义中“自然延伸”概念的精髓[10]778。由此可见, “自然延伸”的立法本意在于沿海国陆块在地貌和地质意义上的延伸。虽然最终的条款并没有使用地壳结构作为评判标准, 但仅仅是为了平衡洋壳上岛屿(例如冰岛)的大陆架权利, 并无意于否定地质学在判断“自然延伸”时的作用。

哈拉尔·布雷克(Harald Brekke)教授和菲利普·西蒙兹(Philip Symonds)教授从“陆块没入水中的延伸”这一表述推导出地质连续的意思, 说明大陆边缘的地壳性质或者起源应与沿海国陆块大体相同[8]169-197。国际法协会2004年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 第76条并未区分陆壳和洋壳, “自然延伸”的起点应当是沿海国陆块, 那么, 如果沿海国陆块为陆壳, 它的自然延伸也应当为陆壳[11], 同理, 如果沿海国陆块为洋壳, 它的自然延伸也应当为洋壳, 说明了“自然延伸”包含地质连续性。这与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第7.2.9条的规定相吻合。Elferink和Rothwell[12]亦认为第7.2.9条意味着沿海国陆块的地壳类型将用于决定“自然延伸”。以委员会建议为例, 委员会在2016年关于库克群岛划界案的建议中认为, 虽然马尼希基海台属于复杂且具有碎片特征的海底高地, 并且一些海底特征单元高于深洋洋底的较深区域, 这并不能够直接认定这些海底特征单元是库克群岛大陆边缘的组成部分, 只有那些能清楚证明在地貌和地质上都是连续的海底高地形才能被认为是库克群岛大陆边缘的一部分[13]。上述权威学者的解释以及委员会的实践再次证明, 自然延伸的内涵是沿海国陆块在水下的地质和地貌上的连续。自然延伸的大陆边缘才是《公约》第76条所指法律大陆架, 这也是扩展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基础。如果自然延伸的大陆边缘存在脊状隆起, 那么将进一步涉及到第76条的洋脊规则。

1.2 深洋洋底的洋脊、海底洋脊和海底高地

深洋洋底的洋脊(Oceanic Ridge)、海底洋脊(Submarine Ridge)和海底高地(Submarine Elevation)是海底脊状隆起在《公约》第76条框架下的分类, 区别在于能否作为大陆边缘以及限制规则的适用。第76条第3款规定了深洋洋底的洋脊不属于沿海国自然延伸的大陆边缘。第76条第5款规定了大陆架外部界限的限制规则, 在此基础上, 第6款紧接着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脊状隆起的特殊规定, 即海底洋脊不能超过350海里距离限制, 而海底高地则除了适用距离限制规则外, 还可适用深度限制规则, 这便是复杂且缺乏明确适用标准的洋脊规则。

海底高地适用深度限制规则往往能够将权利范围延伸得更远。因此, 许多位于脊状隆起或者脊状隆起周边的国家, 都希望通过将脊状隆起解释为海底高地, 从而扩大其大陆架范围。而《公约》并没有明确定义海底洋脊和海底高地, 根据第6款的规定, 仅将海底高地定义为大陆边缘的自然组成部分。其含糊的标准, 导致了在实践中常常被滥用。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初期讨论的重点在于大陆架的定义及范围, 并没有涉及到洋脊问题。在1979年第8期会上, 苏联代表提出大陆边缘不应包括水下洋脊及其底土[10]779, 洋脊问题被提上谈判议程, 引发了修正第3款大陆边缘定义的建议[8]169-197。由10个国家提出的非正式提案中提出将海底洋脊定义为“狭长的由洋壳形成的海底高地, 在这种洋脊地区的大陆架外部界限不能超过350海里”[10]783。日本代表认为第3款应增加“由洋壳构成的洋脊”[10]783。在1980年第九期会上, 宽大陆架国家集团认为大陆边缘应当包括海底高地, 但不包括深洋洋底的洋脊。第六磋商小组主席最后提出一项关于海底洋脊问题的折中提案, 提出了新的条款: “虽有第5款的规定, 在海底洋脊上的大陆架外部界限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本款规定不适用于作为大陆边缘自然构成部分的海台、海隆、海峰、暗滩和坡尖等海底高地”[10]784。就新条款的内涵, 丹麦代表提出将“大陆边缘自然构成部分的海底高地”解释为“与沿海国陆地领土从根本上具有相同地质结构的海底高地”。通过《公约》制定过程的谈判文件可知, 洋脊规则的立法本意在于防止洋中脊上的国家利用这些脊状隆起将大陆架的范围一直延伸到大洋中部。但鉴于《公约》谈判时的技术手段和科学认知不足, 许多洋脊并未明确, 制定条款时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最终导致目前争议不断的妥协性条款。

由于海底脊状隆起本身的复杂性, 即便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基于科学观点对其做了分类, 也无法一一对应法律上的三种分类。此外, 一些脊状隆起上方存在岛屿, 而地壳类型的概念并未引入《公约》规定, 因此也不能作为对第76条中海底洋脊和海底高地进行分类的唯一准则。对于脊的问题, 难以制定标准细则, 应逐案审理[14]。

对于广受关注的海底高地的判断, 委员会前委员菲利普·西蒙兹(Philip Symonds)教授及哈拉尔·布雷克(Harald Brekke)教授认为不仅要求其岩石类型与沿海国陆块相似, 而且要求它们具有相似的地壳特征、起源、演化过程及构造环境。也即海底高地与沿海国陆块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地质上的相似性[8]141-167。在委员会审议划界案的十几年来, 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关于脊的属性的判断。例如在法属圭亚那和新喀里多尼亚部分划界案的审议中, 委员会基于地质方面的考虑, 同意法国主张贝洛纳岛水下延伸的豪勋爵海隆为其大陆边缘自然组成部分的海底高地。委员会综合深海钻探、地层采样数据, 以及地震反射数据的解释等资料, 认为豪勋爵海隆及其北部延伸是大陆起源, 豪勋爵海隆和其他相关陆块曾经是澳大利亚大陆的组成部分, 由于海底扩张而分离[15], 因此将其认定为海底高地。在澳大利亚划界案的埃克斯茅斯海台区域, 澳大利亚主张通过普拉蒂普斯坡尖(Platypus Spur)连接的乔伊海隆构成埃克斯茅斯海台最西北的扩展, 根据《科学和技术准则》第7.3.1段b项, 乔伊海隆是大陆断裂形成的, 属于第76条第6款的海底高地。但委员会认为由于缺少穿过乔伊海隆的地震剖面, 能够证明起源的数据太少, 无法判定它是在海底扩张过程中在阿尔戈海盆(Argo Basin)形成的还是从埃克斯茅斯海台分离出来的, 因此不能认定其为海底高地[16]。在丹麦法罗群岛以北部分划界案中, 关于埃吉尔海岭的认定, 丹麦认为, 海底高地是大陆边缘的自然组成部分, 需要与大陆边缘在地质上是连续的。而埃吉尔海岭在形态上与法罗群岛北部大陆边缘相连, 并且位于公式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第4款(a)项, 公式线为划定大陆边外缘的界线。第76条第4款(a)项(1)目规定, 按照第7款, 以最外各定点为准划定界线, 每一定点上沉积岩厚度至少为从该点至大陆坡脚最短距离的百分之一; 或按照(a)项(2)目的规定, 按照第7款, 以离大陆坡脚的距离不超过六十海里的各定点为准划定界线。内, 但它是静止的海底扩张脊, 地质属性上与法罗群岛陆块不同, 因此它是第76条第6款意义中的海底洋脊, 适用350海里的限制规则[17], 委员会同意该观点。冰岛关于埃吉尔海盆和雷克雅内斯海岭的部分划界案中, 委员会认为划界案中提供的数据资料不足以充分证明雷克雅内斯脊的西部和南部是冰岛大陆边缘自然组成部分, 因此不能认定其为海底高地, 只能适用350海里限制规则[18]。

基于学者的理论观点[19]和委员会实践, 区分海底脊状隆起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 (1)深洋洋脊不属于自然延伸的大陆边缘; (2)海底高地在地貌上和地质上都是沿海国陆块的水下自然延伸; (3)海底洋脊与沿海国陆块在地貌上连续, 但地质属性不同。该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北冰洋。

2 北冰洋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分析

2.1 海底脊状隆起的适用

俄罗斯在2015年修订案中认为罗蒙诺索夫脊、阿尔法-门捷列夫脊、楚科奇边缘地以及波德福德尼科夫海盆共同形成一个大型陆块单元, 即俄罗斯主张的“北冰洋中部海底高地复合体”, 属于俄罗斯在北冰洋的大陆边缘, 是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图2)[20]。

俄罗斯通过测深和地震探测结果认为, 从东西伯利亚浅水陆架、楚科奇海到罗蒙诺索夫脊和门捷列夫脊, 它们在地貌上是连续的, 各构造单元之间不存在任何间断或构造作用的痕迹。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证明从浅水陆架到海底高地和波德福德尼科夫海盆以及楚科奇海盆的低地的沉积物也是连续的。此外, 俄罗斯提供了楚科奇海台、阿尔法-门捷列夫脊的岩石样品证明其自然延伸。基于东西伯利亚和门捷列夫脊等地区的联合深部地震测线揭示的地壳速度, 俄罗斯认为门捷列夫脊为陆壳。为使用深度限制规则, 俄罗斯还提出了北极海盆形成的地质模型[20]。

丹麦在其2014年北冰洋部分划界案中认为, 罗蒙诺索夫脊、加科尔脊、阿尔法-门捷列夫脊和楚科奇陆架等一系列脊在地形上与格陵兰陆块相连, 这些脊与陆块共同构成了格陵兰北部大陆架。丹麦认为, 在林肯陆架区域的罗蒙诺索夫脊呈海底高原状, 为陆壳性质, 并与格陵兰岛北部陆架紧密相连。丹麦通过岩石样品认为罗蒙诺索夫脊与格陵兰岛、加拿大北极群岛经历了相似的地质作用。从地质和地貌上看, 罗蒙诺索夫脊为格陵兰岛北部大陆边缘的组成部分。对于阿尔法-门捷列夫脊, 丹麦并不确定其成因和属性, 在划界案中没有将其作为格陵兰北部陆缘的自然延伸(图3)[21]。

图2 俄罗斯2015年北冰洋部分修订案主张图*底图使用丹麦划界案执行摘要中的图2清绘, 该底图的使用不代表作者对丹麦划界案主张的认可。

Fig.2. Depiction of claims of Russian Federation in the partial revised submission about the Arctic Ocean in 2015

加拿大将罗蒙诺索夫脊、阿尔法-门捷列夫脊定义为“北极中央海台”, 认为其构成加拿大陆地的水下延伸, 是加拿大的大陆边缘(图4)[22]。

综上可以看出, 这三个北冰洋沿海国都将北冰洋中的脊状隆起作为其大陆边缘, 认为横跨北冰洋的罗蒙诺索夫脊和阿尔法-门捷列夫脊为其各自陆块的自然延伸(除了丹麦未主张阿尔法-门捷列夫脊), 并在各自的划界案中使用了深度限制规则, 将这些海底脊状隆起作为大陆边缘自然组成部分的“海底高地”, 扩展其各自的大陆架范围。俄罗斯和加拿大较为克制, 将外部界限限制在北冰洋中心; 丹麦的主张较为激进, 直接将大陆架延伸至海岸相向的俄罗斯的200海里线。

2.2 环北冰洋国家达成互不反对委员会审议的协议

委员会审议的大陆架外部界限仅针对沿海国和国际海底区域之间的划界, 并不涉及国家之间的界限, 体现在委员会《议事规则》第46条及其附件一中。除非得到争端当事国的同意, 否则委员会不审议涉及争端的划界案。该条款在北冰洋区域意义重大。

俄罗斯于2001年提交划界案后, 环北冰洋的其他四国, 加拿大、丹麦、挪威和美国都没有反对委员会审议。加拿大、丹麦照会表示该划界案不影响重叠区域的国家间划界; 挪威表示虽然存在《议事规则》附件一5(a)规定的争端区域, 但划界案不妨害未来两国的划界, 并表示同意委员会审议俄罗斯划界案。美国照会提出了几项对俄罗斯划界案实质问题的质疑。在俄罗斯2015年提交关于北冰洋的修订案后, 丹麦、美国、加拿大也都照会表示不反对委员会审议。

图3 丹麦2014年格陵兰北部划界案主张图*底图使用丹麦划界案执行摘要中的图2清绘, 该底图的使用不代表作者对丹麦划界案主张的认可。

Fig.3. Depiction of claims of Denmark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helf of Greenland in 2014

图4 加拿大2019年北冰洋划界案主张图

Fig.4. Depiction of claims of Canada in the partial submission about the Arctic Ocean in 2019

挪威2006年提交涉及北极地区的划界案后, 丹麦、冰岛都照会表示不反对委员会审议。俄罗斯照会表示与挪威在巴伦支海存在重叠, 正在进行划界协商, 委员会的审议将不妨害两国划界。

丹麦于2014年提交格陵兰北部区域划界案后, 加拿大、俄罗斯、美国都照会表示不反对委员会审议。挪威照会表示同意委员会依照附件一5(a)的争端海域进行审议, 并不妨害挪威未来可能提交的划界案补充材料。

加拿大于2019年提交北冰洋区域划界案后, 丹麦照会表示与其格陵兰北部大陆架存在重叠, 但不反对委员会审议, 并且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也不妨害对丹麦划界案的审议, 以及未来两国间的划界。

存在主张重叠的国家间互不反对委员会审议, 可提高确定200海里外大陆架范围的效率。依照《公约》第76条第10款, 委员会的建议不妨害国家间划界, 待委员会审议并提出建议后, 存在重叠的国家间再协商划界问题也是解决争议区域的有效途径。委员会在2002年对俄罗斯提交的划界案审议过程中认可了其对巴伦支海的外大陆架主张, 要求其在与挪威达成划界协定后提交界限的坐标和海图。在2009年挪威划界案建议中的巴伦支海区域, 委员会也做出相同决定。两国最终于2010年签订了巴伦支海划界条约, 确定了大陆架界限。

3 北冰洋划界案的潜在影响

3.1 洋脊规则的扩大适用

根据上述划界案主张分析, 北冰洋外大陆架划界最重要的便是罗蒙诺索夫脊和阿尔法-门捷列夫脊属性的判定, 它们是否为沿海国陆块的自然延伸, 是否适用洋脊规则之海底高地的限制性条款。

罗蒙诺索夫脊是洋脊中较为罕见的情形, 它是一条主要由陆壳形成的狭长脊状隆起, 从北冰洋的一个边缘延伸到另一个边缘[8]141-167, 将整个北冰洋分为欧亚海盆和美亚海盆。前人的研究显示罗蒙诺索夫脊是一条在古新世从巴伦支陆架裂离的大陆碎片[23], 它与巴伦支和卡拉海互为欧亚海盆的共轭陆缘, 然而在美亚海盆一侧的共轭陆缘尚未确定[24]。罗蒙诺索夫脊的地震剖面(Arctic-2007)显示其地壳厚度范围在15~19 km。重力异常反演的结果表明罗蒙诺索夫脊与两端陆缘的地壳厚度相比, 并无明显差异[25]。地貌上来看, 它确实可以认为是欧亚大陆的延伸。在此基础上, 如果俄罗斯能够提供足够的地震、采样等数据证明它与欧亚大陆地质上的连续性, 将其作为陆块自然延伸的可能性较大, 并且也符合海底高地的规定。

阿尔法-门捷列夫脊的面积大约为长2000 km×宽400 km, 中间为地形凹陷, 通常被解释为大火成岩省改造的大陆高地[26]。阿尔法-门捷列夫脊的形成原因目前仍存在争议, 后期火山活动改变了它原始的地貌和地球物理特征, 因此目前学界也无法确定其地壳性质[27]和起源。目前学界对阿尔法-门捷列夫脊的地壳属性存在3种主要观点: (1)阿尔法-门捷列夫脊为晚白垩纪长期热点活动下火山活动形成的, 属于洋壳[28-29]; (2)阿尔法-门捷列夫脊为裂解的大陆型火山边缘[30-31]; (3)阿尔法-门捷列夫脊属于陆壳水下高地系统, 后被地幔柱有关的岩浆活动所改造[32]。以上观点尽管无法确定阿尔法-门捷列夫脊的地壳属性, 但是均表示其原来的结构被后期剧烈的岩浆活动所改造。最新地震折射的证据显示门捷列夫脊地壳厚度为33~34 km, 并且支持阿尔法-门捷列夫脊为陆壳的观点, 但该区域被与高北极大火成岩省有关的岩浆活动所改造[33]。综合以上科学研究可以推测, 阿尔法-门捷列夫脊至少属于北冰洋大火成岩省的产物, 它最早位于东西伯利亚或者加拿大北极群岛陆架, 后期发生裂离, 并受到了岩浆活动的侵染作用, 直到移至现今的位置。在此情况下, “自然延伸”和“海底高地”所必须满足的地质连续性难以成立。目前的科学认知并不能完全推翻委员会在2002年俄罗斯划界案建议中认为的大火成岩省的属性。它的成因未定, 委员会在提出建议的过程中应尽审慎义务, 在科学认知未达成一致、数据存疑的情况下, 不能做出相对超前的结论。

虽然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7.2.11明确了“鉴于难以就各种情况作出详细规定, 委员会认为有关脊的问题应当逐案审理”, 但也不能违背委员会判断脊的属性的一般性原则, 即前文所述地质和地貌结合的标准。如果委员会在科学数据仍存瑕疵的情况下轻易做出肯定的结论, 那么很可能造成未来洋脊规则适用的扩大化, 从而违背了《公约》缔结时的初衷, 未来也难以避免相关国家利用脊的问题将国家管辖范围延伸到大洋中部。

3.2 环北冰洋国家瓜分海底区域, 将公域问题转化为区域问题

在大陆架问题上, 俄罗斯力图推进中北冰洋大陆架外部界限问题的“区域化”。在北冰洋沿岸五国内部就大陆架划界达成一致, 通过“区域化”达到去“国际化”的目的[34]。而美国则认为中北冰洋存在国际海底区域。

图1展示了目前北冰洋的外大陆架划界形势, 环北冰洋国家试图瓜分几乎整个北冰洋。美国由于尚未批准《公约》, 暂时无权向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划界案, 但其大陆架范围必将覆盖图1区域A的部分。如果委员会认可了罗蒙诺索夫脊和阿尔法-门捷列夫脊为大陆边缘, 并且属于海底高地的话, 那么仅剩图1中区域B的部分为国际海底区域, 约14.9万平方千米, 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北冰洋沿海国在北冰洋国际海底区域的利益大幅缩减。如果罗蒙诺索夫脊和阿尔法-门捷列夫脊属于海底洋脊, 那么北冰洋的国际海底区域将大致为图1中橙色350海里线圈成的范围, 约99万平方千米。

关于北冰洋究竟存在多大范围的国际海底区域, 还应当严格依照《公约》第76条规定, 划定沿海国大陆架外部界限。第76条第8款也明确规定, 在委员会建议基础上划定的大陆架界限才具有确定性和拘束力。无论北冰洋沿海国达成怎样的协议, 都需要经过委员会审议并提出建议这道程序, 委员会也应当担负起《公约》赋予的职责, 在审议沿海国提交的科学数据信息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提出符合《公约》第76条及《科学和技术准则》的建议, 防止北冰洋沿海国任意扩大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 而由域外国家承担其“北冰洋圈地”的不利后果[35]。

3.3 对中国在北极科学考察的影响

中国属于近北极国家, 依照《公约》等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在北冰洋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享有科研、航行、飞越、捕鱼、铺设电缆、资源勘探开发等权利。自20世纪起在北极的科学调查活动日趋活跃。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 其中指出中国北极政策的目标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 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 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在参与北极事务方面, 科学调查是基础、是关键。

虽然《公约》第238条规定了所有国家均有权进行海洋科学研究, 但第246条又作出了限制, 其第2款规定了“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进行海洋科学研究, 应经沿海国同意”。如果委员会通过了俄罗斯的外部界限主张, 加上北冰洋沿海国互不反对委员会审议, 这就意味着将来丹麦、加拿大主张获得通过的概率大大增加, 从而导致北冰洋主张重叠的面积大大增加。如果进入某沿海国大陆架进行调查, 仅需某沿海国的同意即可, 那么进入主张重叠区的话是否需要主张重叠的双方乃至三方、四方的一致同意, 这将增加进入北极进行科学调查的困难程度。

4 结语

沿海国依照《公约》第76条提交划界案是划定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第一步, 目前北冰洋沿海国除美国外均完成了该程序。而委员会审议划界案并提出建议是决定沿海国主张的外部界限是否合法的关键性程序, 委员会以建议的方式, 从科学技术角度适用《公约》第76条, 审查沿海国是否肆意夸大主张。鉴于委员会是由科学家构成的这一事实, 审议划界案也不能涉及法律问题。因此对于俄罗斯将其主张的扇形边界(苏联最高委员会主席团于1979年2月21日颁布第8908号法令批准的扇形区界线)作为大陆架外部界限的部分, 委员会不应持立场。但对于北冰洋的地质构造演化问题, 尤其是北冰洋大型海底脊状隆起的定性, 委员会的建议具有权威性。综上, 委员会审议划界案应当持审慎的态度, 还应当充分考虑北冰洋沿海国提交科学支撑数据的客观性, 以足够严谨的立场判断沿海国提交的相关支撑数据是否符合《公约》第76条及《科学和技术准则》, 在承认沿海国享有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利的同时也应守卫国际海底区域不受侵犯, 维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1 吴慧. “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5): 36-42.

2 CLCS.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submission made by Norway in respect of area in the Arctic Ocean, the Barents Sea and the Norwegian Sea on March 27 2009 [EB/OL].(2009-03-27)[2019-06-18].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nor06/nor_rec_summ.pdf.

3 贾宇. 北极地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探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6-10.

4 JARES V.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 the work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the Arctic[J].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9, 45(2): 171-185.

5 阮建平. “近北极国家”还是“北极利益攸关者”——中国参与北极的身份思考[J]. 国际论坛, 2016, 18(1): 47-52.

6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The judgment of 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 cases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v Denmark,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v Netherlands) on February 20 1969[EB/OL].(1969-02-20) [2019-05-30]. https: //www.icj-cij.org/files/case- related/51/051-19690220-JUD-01-00-EN.pdf.

7 The 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 The judgment of dispute concerning delimitation of the maritime boundary between Bangladesh and Myanmar in the Bay of Bengal (Bangladesh v Myanmar) on March 14 2012 [EB/OL]. (2012-03-14) [2019-05-30]. https: //www.itlos.org/fileadmin/itlos/documents/cases/case_no_16/published/C16-J-14_mar_12.pdf.

8 NORDQUIST M, MOORE J, HEIDAR T. Legal and scientific aspects of continental shelf limits[C]. Netherlands: Nijhoff, 2004: 61-90.

9 KUNOY B. Assertions of entitlement to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J].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2017, 66(2): 367-409.

10 萨切雅·南丹, 沙卜泰·罗森.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第2卷[M]. 吕文正, 毛彬, 译.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4: 769.

11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Report of the seventy-first conference [R]. Lond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2004: 801.

12 ELFERINK A G O, ROTHWELL D R. The law of the sea and polar maritime delimitation and jurisdiction[C]. Netherlands: Nijhoff, 2001: 142.

13 CLCS.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submission made by the Cook Islands in respect of the Manihiki Plateau on August 19 2016 [EB/OL]. (2016-08-19)[2019-06-18]. https: //www.un.org/Depts/ 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cok23_09/2016_08_19_com_sumrec_cok.pdf.

14 CLC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n May 13 1999 [EB/OL]. (1999-05-13)[2019-06-20]. https: //daccess-ods.un.org/TMP/6587234.13944244.html.

15 CLCS.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submission made by France in respect of French Guiana and New Caledonia Regions on September 2 2009 [EB/OL]. (2009-09-02)[2019-06-25].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fra07/COM_REC_FRA_02_09_2009_summary.pdf.

16 CLC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submission made by Australia on April 9 2008 [EB/OL].(2008-04-09) [2019-06-25].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aus04/Aus_Recommenda­tions_FINAL.pdf.

17 CLC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partial submission made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Kingdom of Denmark together with the Government of the Faroes in respect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north of the Faroe Islands on March 12 2014 [EB/OL]. (2014-03-12)[2019-06-25].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 dnk28_09/2014_03_14_SCDNK_REC_COM_20140521.pdf.

18 CLCS.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gard to the submission made by Iceland in the Ægir Basin Area and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Reykjanes Ridge on March 10 2016 [EB/OL]. (2016-03-10) [2019-06-25].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isl27_09/2016_03_10_sc_isl.pdf.

19 BYERS M.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Arctic[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04.

20 Russian Federation. Partial revised submiss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o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spect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the Arctic Ocean, on August 3 2015 [EB/OL]. (2015-08-03) [2019-07-02].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rus01_rev15/2015_08_03_Exec_Summary_English.pdf.

21 Kingdom of Denmark. Partial submiss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Kingdom of Denmark together with the Government of Greenland to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respect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helf of Greenland on December 15 2014[EB/OL]. (2014-12-15)[2019-07-02].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submissions_files/dnk76_14/dnk2014_es.pdf.

22 Government of Canada. Partial submission of Canada to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regarding its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Arctic Ocean on May 23 2019[EB/OL]. (2019-05-23)[2019-07-02]. https: //www.un.org/Depts/los/clcs_new/ submissions_files/can1_84_2019/CDA_ARC_ES_EN_secured.pdf.

23 SRIVASTAVA S P. Evolution of the Eurasian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the motion of Greenland along Nares strait[J]. Tectonophysics, 1985, 114(1): 29-53.

24 JACKSON H R, MARCUSSEN C, FUNCK T,et al. The structure of the Lomonosov Ridge, Arctic Ocean (Invited)[EB/OL]. (2010-12)[2019-07-01]. https: //ui.adsabs.harvard.edu/abs/2010AGUFM.T31A2122J/abstract.

25 ALVEY A, GAINA C, KUSZNIR N J, et al. Integrated crustal thickness mapping and plate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high Arctic[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8, 274(3/4): 310-321.

26 OAKEY G N, SALTUS R W. Geophysical analysis of the Alpha–Mendeleev Ridge Complex: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igh Arctic Large Igneous Province[J]. Tectonophysics, 2016, 691: 65-84.

27 GAINA C, MEDVEDEV S, TORSVIK T H,et al. 4D Arctic: a glimpse into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Arctic in the light of new geophysical maps, plate tectonics and tomographic models[J]. Surveys in Geophysics, 2014, 35(5): 1095-1122.

28 JOKAT W. Seismic investigations along the western sector of Alpha Ridge, central Arctic Ocean [J]. Geophys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3, 152 (1): 185–201.

29 FUNCK T, JACKSON H R, SHIMELD J.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Alpha Ridge at the transition to the canadian polar margin: results from a seismic refraction experiment[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1, 116 (B12): 101.

30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crustal structure, dimensions, and external consequences[J]. Reviews of Geophysics, 1994, 32(1): 1-36.

31 DOVE D, COAKLEY B, HOPPER, et al. Bathymetry, controlled source seismic and gravity observations of the Mendeleev Ridge; implications for ridge structure, origin, and regional tectonics[J]. Geophys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0, 183 (2): 481–502.

32 LEBEDEVA-IVANOVA N N, YA Z Y, LANGINEN A E, et al. Seismic profiling across the Mendeleev Ridge at 82°N: evid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6, 165(2): 527-544.

33 KASHUBIN S N, PETROV O V, ARTEMIEVA I M, et al.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Mendeleev Rise and the Chukchi Plateau (Arctic Ocean) along the russian wide-angle and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experiment “Arctic-2012”[J]. Journal of Geodynamics, 2018, 119: 107-122.

34 匡增军. 俄罗斯的北极战略[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141.

35 白佳玉, 隋佳欣. 论北冰洋海区海洋划界形势与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6(6): 31-44.

DELIMIT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 IN THE ARCTIC OCEAN

Yin Jie, Li Jiabiao, Fang Yinxia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Hangzhou 310012, China)

As of 2020, four of the five countries surrounding the Arctic Ocean, ex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has not yet approved the, have introduced submissions for the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 (M) in the Arctic Ocean. Among them, Russia, Canada, and Denmark have laid claims to large continental shelf areas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submarine features in the Arctic Ocean. If all claims were approved by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there would be very littl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 left.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Arctic Ocean, there are many uncertaint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76 of the, resulting in multiple possibilities of outer limits.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76 of the,of the Commission, and with consideration of practices on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for this manuscript, compara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claims of coastal states in the Arctic Ocean. Based on cur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Lomonosov Ridge and the Alpha–Mendeleev Ridge Complex,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idge issues within Article 76 should be applied with caution. The issue of regionaliz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by the coastal states of the Arctic Ocean will lik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Arctic Ocean, continental shelf delineation, natural prolongation, ridge, submarine elevation

2020年3月收到来稿, 2020年4月收到修改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405502)资助

尹洁, 女, 1983年生。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海洋法、外大陆架划界研究。E-mail: yinjie@sio.org.cn

李家彪, E-mail: jbli@sio.org.cn

10. 13679/j.jdyj.20200017

猜你喜欢

大陆架划界北冰洋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潜艇冒出北冰洋
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利基础新论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主席说明(CLCS/95)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论三步划界法的发展及法律地位——其对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一些启示
闭海和半闭海制度——北冰洋是半闭海吗?
日本划界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摘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