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归因

2021-01-14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文化

魏 亚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肥 230601)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用何种眼光看待历史,决定将以何种姿态开辟未来。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因此,正确看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和实质,不只是一个学术和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掌握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及认知历史的正确方法,才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言之有据和掷地有声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揭露其理论实质,批判其政治意图,清除其政治影响,化解其思想毒害;才能更好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才能始终保持对现实的高度清醒,更好增强历史自觉,增强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度历史自信。

1.1 历史虚无主义内涵的多维解读

1.1 历史虚无主义的词源学分析

虚无主义(Nihilism)一词源于拉丁语系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作为怀疑主义哲学的存在极致,虚无主义特指对世界虚无及人类无意义存在、生存价值虚空的广泛认知,本质上属于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主张。在表现形式上,某些社会思潮及运动如达达主义(Dada)、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朋克(Punk)都被认为是具有虚无主义性质的,甚至某一特定时代也被认为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虚无主义阶段。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虚无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的典型表达方式,往往拒绝一切既定信仰,或以破坏手法重建价值体验。基于这种极端的怀疑主义或相对主义的唯心立场,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学和社会学诸多核心问题,诸如历史本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历史研究视角的阶级性、整体性等方面的认知上,均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存在根本对立。因此,其本质上必然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是非科学和反人性的,是社会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思想逆流。

1.2 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解构

“虚无主义”一词较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引入哲学领域用以展现其理想主义的哲学主张,时至今日业已表达为多元结构的哲学主张,诸如历史虚无、文化虚无、民族虚无、伦理虚无及法律虚无等等。在我国当前社会体系中,作为一种唯心史观的存在,历史虚无主义不断挑战历史规律的客观性,破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体系,否认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流的认知,混乱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体系中五对基本范畴之间的哲学关系。而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历史虚无主义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关历史规律性和人民性、辩证思维方法体系和辩证思维能力的根本对抗,因而其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和反动的。

1.3 基于社会文化现象层面的理解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历史虚无主义或以历史暗流的方式延绵,或以历史思潮的方式爆发,必和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传统的演进,即社会精神现象的变迁存在密切关联。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破坏性也是与生俱来的(认识论虚无主义视角)。例如历史虚无主义表达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人口因素决定论,错误地处理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将地理环境、气候状况、资源分布乃至人口分布、迁徙及思想传统等因素作为决定社会基本制度、阶级结构及历史走向的核心因素,从而粗暴否定了人的能动选择性及创造力的活的因素;或者以社会物质层面的活动简单取代对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活动的描写表达,打断文化演进,消弭其界限,最终实现文化和精神虚空;抑或将文化异化,如实现文化的公式化、工具化、庸俗化,借以破坏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承性,并因此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流行开来的三个典型化战斗标签。

1.4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

正如尼采在评价虚无主义之社会学意义时认为它是“贬低自身价值的最高级价值观”一样,即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正是“价值直至最高价值在自我否定中达于毫无内在规定状态(内在虚空)及其关于这一状态的学说”[2]。历史虚无主义这种所谓“积极的拒绝”或“消极的认可”的哲学主张,往往会在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及总结历史规律时,通过“否定传统”实现对现实的逃避,通过“挑战权威”制造政治对抗和混乱,通过“矮化文化”诱导价值观分裂和身份认同障碍,通过“颠覆认知”催生道德困境和人道灾难。而这种思想逆流的存在,最终将导致对所有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共同记忆的粗暴掠夺和埋葬,进而对世界历史总体趋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人类共识的认同弱化乃至根本否定。

2 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及其危害

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清代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曾指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基本倾向均具共性,都表现为刻意否定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及特定民族历史文化,且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虽打着思想文化研究甚至是历史学术的旗号,却试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否认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理性、合法性。因此,它既不是任何一种学术潮流,也不是某种历史方向;既不是普通的文化现象,也不是正常的学科建设,而是一种标准的伪科学,彻头彻尾的政治斗争话术。历史虚无主义在立场上是危险的,方法上是错误的,逻辑上是混乱的,本质上就是一种立足于文化领域的反动政治主张和文化侵略。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违反以史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其本质上就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超阶级、超时空地讨论人性,将社会实践的历史本质演绎成“精神的历史”。[3]因此,这种极端化的思潮既不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更不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和人民性。

(2)以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为名,用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以保证其“虚无”功能的覆盖性、渗透力和传播张力,最终实现排他性、煽动性及欺骗性。例如:对我党及国家历史上的领袖及革命英雄以解读为由,极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借此否定党的政治品格,解构主流价值,破坏民族共识,消解民族精神,最终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借重新评价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等否定人民群众主体论,夸大阶级局限性和破坏性;借重新评价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及民国所谓“黄金十年”等掀起翻案风,吹捧和美化旧时代旧势力,宣扬阶级调和,否定民主革命意义,以“告别革命”[4]的论调达到否定中国革命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目的等。

(3)以话语权优势的争夺为重要传播策略。例如: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占领话语高地、掌控话语渠道、形成话语规模、带动话语流量等方式进行渗透,利用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特点实现精准定向,借助社会热点及窗口事件实现“节奏带动”,从而技术化工具化地实现对革命和建设道路选择必然性的否定、对党史国史的肆意歪曲诋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瓦解破坏,以及挑战一国文化自信等目的,因此这种思潮的传播必然带有鲜明的政治斗争色彩。

(4)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和话语陷阱。为了实现及维持其全球政治经济霸权,西方阵营不仅致力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建设,更别有用心地构建话语体系,制造话语陷阱,积极强化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核心的软实力建设。如披着“普世价值”外衣的各类西方意识形态学说不断借尸还魂,抛出诸如世界文明演进及泛中心论的争论(埃夏论、印夏论等)实现对中国古代文明至现当代文明体系的历史传承体系的讨伐;如鼓吹“普世价值”及其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所有国家社会实现文明进步的终极选择,以得出“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结论,从而为世界量身定制一整套符合西方利益的价值坐标和话语体系,最终垄断人类发展方向的话语霸权。这种以“破”为“立”“倡”“衰”结合的传统打法,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表达方式无论怎样千变万化,根本手法无外乎在唱衰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终结论”的同时,大力鼓吹西方的价值观作为普世价值,以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而代之。

鉴于虚无主义在传播中的隐蔽性、变异性和渗透性,特别是对于较为宽松的文化和学术环境下其表现出的特异性和针对性,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重要领域。因此,致力于从全局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路径,构建带有动态和整体特色的意识形态建设工程,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切实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2.2 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传播特点

历史虚无主义的自洽逻辑中天生含有评判“旧式价值”和否定“当下历史”的顽固基因。因此,在实现对不同文化系统的解构、重组、渗透和肢解之后最终达到意识形态对抗的目的,从来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主要方式。概括来说,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征表现如下:

(1)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诉求。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对现实的认知与需要,并不断利用“工具化历史”的手法,最终实现与西方冷战思维的“合体”和战略上“相辅相成”。如历史虚无主义往往立足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思想文化传播上宣扬普世价值及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否定阶级革命(如对农民起义、民主革命等历史现象做逆向价值评价),否定社会主义方向(如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反扣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5]),以期实现对我国当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销蚀与对抗。

(2)主要表达方式存在恶性逻辑。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具有典型的形而上学特征,如“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以小代大”“以少代多”“以碎片代整体”“以支流代主流”“以微观代宏观”“以重构代史实”“以虚拟代现实”以及“以歪曲代真相”等操作方法,最终“将历史当作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试图跳出革命的范式重新书写近现代史”。[6]这一系列具有明显主观恶意的方法论集合,在试图重组历史中实现对史实的简单化和庸俗化,将东西方历史界定为“野蛮——文明”的二元对立关系,最终达到否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及道路合理性的真实意图。

(3)学理上存在明显错误与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惯于打着学术研究、理性反思、重新评价及“还原真相”的幌子行“渗透”之实,或打乱时空秩序,破坏历史因果律,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察、分析历史现象的科学原则;或鼓吹相对主义论调,宣扬阶级调和;或以假设为前提抛弃史学研究的科学态度,将学术化与娱乐化相结合、铺陈与解构相结合,在“虚化与臆造”“极端与调和”的摇摆游离中寻找自我存在感等等。凡此种种,使其往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4)价值导向具有简单化、庸俗化和颓废主义倾向。在特定情况下理论的简单化、庸俗化、极端化,必然会导致“不符合这种简单、极端框架的历史内容、历史事实被无视和被否定”[7]。如历史虚无主义恣意抹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悠久灿烂文化,否认侵略史实,洗白殖民统治,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宣扬“革命历史悲情”[8],在挥霍和愚弄民族精神与历史感受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消解道义底线和主流价值,使得大学生群体长期以来所培养的民族记忆和价值认同出现稀释甚至中断,甚至导致其文化自信的迷失。

2.3 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文化因素

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具有与文化虚无主义相结合的新动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与警惕。高等教育领域作为社会组织结构中的文化产业,其特有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孵化机制,稳定健全的认知培养机制和价值观养成机制,不同观点、学说及思想融汇交流的开放的学术研究传统,都使其面临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渗透的重大考验。

(1)高校开放的学术环境使历史虚无主义渗透有了可乘之机。从意识形态表达方式上说,高校层面的思想观念表达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自然与高校传统的学术研究职能密不可分。而历史虚无主义在传播手法上的伪学术化、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传播力度的深层化,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增强输出价值的认同感,热衷于披上“学术研究”“理论探讨”等外衣[9],打着“价值中立”“思路创新”及“学术自由”旗号,在考证细节和文献挖掘上不断做“更新”历史认知的政治文章,更易使其观点表达和传播渠道合法化。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更是通过甄选极少数具有高校背景的公知群体作为代言人,利用自媒体建立传播前哨,通过炮制话题大肆散播各类不实言论,妄图达到扰乱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的,这一切都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2)文化传播上的高度密集性、开放性和活跃性。历史虚无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本身就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文明危机、精神危机和信仰迷失的集中现实反映。青年学生群体生理心理年龄均处在活跃高峰,但其阅历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单薄与当前意识形态环境的复杂现状之间的矛盾,使得历史虚无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极富颠覆性、煽动性和诱惑力,进而导致学生自我构造的异化以及教师学术方向学术道德的迷失等问题。最终,思维的传递“丧失了批判性和否定性,只是作为单向度人而存在着”[10],这都将对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知教育造成持续性不利影响。

(3)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对青年群体的渗透。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已经从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到互联网及各类新媒体领域,社会环境的开放也不断催生各类思想文化频繁的融汇交锋。一旦时机成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便会从西方的话语体系出发,以丰富的理论构思和技术含量,外加高成熟、大体量的动员方式,不断去迎合大学生群体在历史认知上所谓“平权”“知情”等主张,满足其“自我表达”的心理诉求和“独立批判”的自由精神的需要,进而引诱大学生以“历史再认知”之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虚无,最终达到否定传统、妄自菲薄的文化渗透目的。此外,历史虚无主义还通过不断散播矮化传统文化、质疑革命文化及消解先进文化的芜杂信息,对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支撑点进行精准打击,最终破坏大学生群体引以自豪的身份认同和价值信仰。

不唯如此,历史虚无主义还通过丰富的娱乐形式吸引大学生,在诱导其追求感官刺激、逐名逐利、“娱乐至死”的功利方向上不遗余力,“致力于”将历史娱乐化、庸俗化,试图使历史教育失去其严肃性和厚重性,从而瓦解思想基础,挑战文化认同,扭曲价值判断,进一步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共识,最终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成效。

3 高校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策略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价值攻击武器和意识形态斗争手段。基于高等教育层面积极探索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之道,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唯物史观,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巩固思想舆论阵地,更好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3.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之下的学术研究及教育方向。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为依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实现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站位。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斗争手法,要“敢于亮剑”,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实现谎言批判和真理捍卫,努力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和敏锐性。同时,还注意处理好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的划界,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全面、系统、发展地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2 加强“四史”宣传教育

需要排查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空间,以党性原则来保证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记述历史,坚守主流线索、主流史实、主流本质及主流观点,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努力盘活历史资源,依托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科学理性的学术分析形成关键历史结论,发挥唯物史观引领下的“求真”精神,全面提升“四史”研究、宣传和教育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在持续推进“四史”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努力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以党性来保障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方向性,以人民性来保障历史研究和宣传的正统性,防止出现文化架空和符号诋毁等不良现象;同时,也要坚持“批判”和“建设”相结合,既要看到文化层面“第五纵队”的存在和文化交流传播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涌动,努力揭穿其或学术的、或文艺的各类伪装的欺骗性,也要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事”,从形式到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宣传教育模式,将真实历史用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充分展现和回顾。

3.3 坚持“四个自信”,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重要论述,从理想建构的高度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魅力,它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历史上的传播中就已经形成了经典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五维属性。这一富有历史积淀和实践传统的理论体系经世致用、科学严密,本身就是一套极富张力和传播力的话语系统。它的继承与传播、创新与发展,对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性、时代性、进步性以及必然性,都起到了凝聚共识,引领方向的重大作用。

3.4 引导网络和新媒体行业自律

需要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坚决杜绝方向性错误和“三俗”风气的滋生蔓延。基于当前社会科技化、网络化的舆论环境,历史虚无主义凭借各种传播载体和技术手法,利用特定文化背景及文化手段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渗透,搅动思想乱象,以充分实现政治斗争和文化传播的嫁接,其政治意图和政治倾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进攻性。因此,在文学影视创作和文化产业创意中既要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避免文艺作品和文化产业流于方向暗黑化、内容虚假化、形式娱乐化、创意刻板化、表达庸俗化和运作利益化,还要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技术变异,防范传播技术异化所造成的内容迷惑性和形式隐蔽性。除此之外,更要在敏感和关键的政治立场、态度上对超阶级的人性解构描写、翻转化的历史站位、破坏性的价值主张和形而上的表达手法等各类文化怪象、恶象做坚决的斗争,努力提升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在新兴产业集群中积极倡导家国情怀和社会效益,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空间。

3.5 不断提高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能力

需要严防历史虚无主义以高等教育为切入口解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来说,如果正确的历史观不去占领,错误的历史观必然趁虚而入。首先,高校历史学科研究既要努力回应历史关注、人民关注和学术关注,做到不回避,不矫饰,更要坚持历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特别是在处理政治原则问题、立场态度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以及学术观点问题等诸多层面关系时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坚持底线思维。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能力及水平体现和考量着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牢占据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并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籍此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协同并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再次,全体高校教师要主动迎击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势头,积极掌控网上舆论的主动权、主导权,密切关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网络舆情调控,依托大数据提升互联网舆情监控和风险预判水平,提升网络舆情应急能力,不断推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教育成效的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建设富有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先进性、引领性、时效性、感染性和传播力的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进入了守正创新的新阶段。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面对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各类西方思潮在传播手段上的多元化、传播形式上的隐蔽化和传播力度上的深层化等诸多复杂局面,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仍然必须牢牢把握领导权,始终坚持和不断强化思想引领,举旗亮剑、强基铸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