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育人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的价值作用

2021-01-14帆,王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育人思政

张 帆,王 永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合肥 230013)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工程。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以大学生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为基础。心理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把心理育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体系,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1]。心理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中如何显现自身的价值作用,充分发挥育人职能,是每一位心理育人工作者都要关注的问题。

1 心理育人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

1.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先进科学的思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来培养能够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联系,能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通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懂得寻求“他助”、能够实施“自助”、乐意进行“互助”、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大学生。高校的思政教育更强调对大学生社会属性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对大学生个别属性的培养。虽然二者教育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教育,都是通过意识层面的教育渗透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

一般来说,个体个别性的发展先于社会性的发展,之后二者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如果产生心理健康失调,容易对个人和现实产生非理性的认知观念,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容易出现偏差,有可能出现损害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的不良行为。即高尚的思想道德与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以理性的认知、平和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为基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又会推动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和自我意识等心理成分朝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1.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内在关联性

不论是认知、情绪情感还是思想道德、理想信念都属于心理的范畴,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都是一个整体。高校思政工作的本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观本身就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建构,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等成分,并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存在关联性[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一方面,思政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探索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结合点,让“高大上”的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问题和心理需求,使教育内容更“接地气”、更“平易近人”,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提高认同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例如,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可以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职业道德的看法,坦诚分享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冲突和矛盾。如在工作中是应该追求个人所得还是应该追求集体利益和对社会的奉献?当利益和诚信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等等。师生共同找出并修订心理矛盾背后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然后再进一步提升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这样一种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真实需求、态度和认知的思政教育将更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挖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育人元素,积极思考如何将思政内容灵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应恪守西方“价值中立”的原则,而应充分考虑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发挥自身的价值导向作用。个体的心理健康不可能脱离与他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不囿于个体心理健康和个人自我实现的范围,将教育视野拓展到个体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中去,并包含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例如,在进行人际交往的心理教育时,教师可以从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引伸至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对心理健康和个人自我实现的影响;在讨论哪些人格特质会影响到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受欢迎程度时,可以进一步强调“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思政教育需要向下延伸到心理的层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向上延伸到价值观层面,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形成1+1>2的整体育人效果,从而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2 心理育人拓展思政教育的路径

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的打通,需要建构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具有可持续育人机能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心理育人应从育人目标和使命出发,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咨询辅导、危机预警与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并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中渗透思政教育,成为拓展思政教育路径的重要力量。

2.1 全员心理育人,播撒思政教育的种子

大学生在认知上仍具有“青春期自我中心”的特点,关心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他人的言行态度比较敏感,心理健康易受他人影响而波动,因此与大学生接触的每个人均可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高校应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育人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广泛的育心力量,构建整体联动的心理育人支持系统,并且在心理育人的同时,撒播思政教育的种子,实现“人人育人”。

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是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保障,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师德师风过硬、专业化程度高、政治素养好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在给大学生的心灵土壤松松土、除除虫、施施肥的同时,播撒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理想信念的种子。一方面,通过专业的督导、培训、学习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理论,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考核,完善其相关理论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观导向意识,提高在心理育人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能力;还要鼓励心理健康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模式。

除了心理健康教师,思政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见实习指导教师、朋辈、家长、后勤保障部门人员、其他管理人员等,都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都可以在授课、谈话、学习指导、日常生活和事务交流等过程中,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一定的心理辅导理念和技术,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让知识、文化、信念、人格、品德风尚等思政教育的种子能够真正落到大学生的心田[4-6]。其中,家长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受到父母家庭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将家长“请入”校园,形成家校育人合力,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培训、沟通交流,使得家长能够从科学的视角理解大学生子女的心理需求,改善亲子沟通,为立德树人提供有力的家庭支撑。

2.2 全过程心理育人,夯实思政教育基础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既具有阶段性、个体差异性,也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分层分众,有针对性地精准实施,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对大学生发展全过程的贯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入学适应、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求职就业全过程,涵盖专业认同、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压力管理、人格完善等内容,全面提升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时时育人”,为进行思政教育夯实心理素质基础。

不同成长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差异,例如对新生来说,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其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心理课题。因此,高校要做好新生心理适应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及时筛查出需要心理支援和干预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和泛化。见实习期间,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行业的窗口,指导教师的人格、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和思想上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高校应逐步完善实习单位的遴选、指导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考察,以及心理育人相关宣传培训等工作,使见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能传授行业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行业和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工匠精神植入大学生心灵深处,打好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石。

2.3 全方位心理育人,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高校的教育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应充分挖掘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的各种育人资源,构建全方位的育人载体,实现“处处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应该从教室和心理咨询室延伸出去,可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讲座,还可以针对部分目标学生开展精准的心理团体体验和辅导活动。校园文化被称为“第二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宣传的重要阵地。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风,发挥积极的价值导向功能。应开展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校园和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7]。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Wi-Fi、手机、电脑在学习和生活中如影相随。高校需因势而新,构建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公共网页、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等,进行教育宣传,搭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流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教学、网络咨询与辅导、网络危机干预等心理育人手段,延伸教育时间,拓展教育空间[7-8]。

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落地的有效渠道。在社会实践和互动中,大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锻炼意志、增长才能、丰富和深刻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心理成长与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升之间的相互促进[9]。

3 心理育人为思政教育提供“心”理念和新方法

“一刀切”“灌输式教育”“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仅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激起受教育者的反感情绪,导致思政教育工作难以真正有效推进。思政工作者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真正落实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缩短传统教育模式因为忽略学生的个别体验和心理特点而导致的距离感[10]。

3.1 心理育人为思政教育关系的建立提供帮助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互动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是教育目标得以达成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是教育者单向的、指导式的教育,受教育者常常缺乏学习的动机而被动接受。在这种教育关系中,双方在地位上是不对等的,受教育者自身的经验、需要、认知和情感常常没有被了解和关注。因此,导致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难以形成相互信任、尊重、平等的关系。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有过这样的场景:一边是“谆谆教诲”的教师,一边是“漫不经心”的学生;讲台上的教师在“高谈阔论”,座位上的学生却是“昏昏欲睡”,有时甚至可能出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怒目而视的对立情景。

心理育人实践中尤为强调良好关系的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的“尊重、温暖、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倾听、鼓励”等基本理念和技术,可以为建立良好的思政教育关系,提高思政工作的亲和力提供依据和参照。谈话是建立良好关系、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而有效的谈话必须以倾听为基础。作为心理咨询与辅导中一项重要的参与性技术,倾听不是普通的泛泛而听,而是一种投入地、专注地、设身处地地听,除了能够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还要能听出对方体验到的情感和所持有的态度。在倾听时,教育者要持有尊重和涵容的态度,不随意打断,不妄下结论和评判,不急于指导,并且能够温暖地鼓励学生表达,真诚地做出回应。在交流中,教育者可以尝试以正向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多关注学生的积极面,让学生感到被肯定,获得自信,并产生向上的动力。教育者可以适度地与学生共情,尝试从学生的视角去看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理解他们的态度、体察他们的需求。良好的关系不仅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其本身也具有育德的作用,在交流的过程中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灵土壤。

3.2 心理育人为思政教育提供方法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入脑入心,除了要在内容和路径上进行创新,方法上的突破也十分必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讲授和个别谈话的形式为主,相对较为单调。可以借鉴心理育人中所采用的角色扮演、认知调节、心理游戏、团体辅导等方法和技术,创设教育情境、营造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思政教育实效[11-13]。例如,在进行道德观教育时,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技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他人的情感、态度和需要;通过模拟角色互动情境,习得如何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共处。

心理育人中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也可以为思政工作者提供新的启发和思路:教育者可以多关注和肯定学生的积极面,重点培养学生的优势能力,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和谐发展,多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转变过度关注和改造学生的消极面的工作方向[14-16]。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探究大学生思想认识中的真实“问题”和“需求”提供参考,让思政教育真正以生为本,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综上,心理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政教育的路径、提供思政教育的方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心理育人和思政教育相结合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实现二者的真正结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心理育人将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