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验教训及未来走向
2021-01-14马青香
马青香
(兰州市就业训练中心,兰州 730050)
自2011年以来,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设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分别设有创新训练、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三大类,旨在为国家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1]。随着国家对“双创”的重视度日益提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为各高校重点关注内容,创新创业项目数不断提升。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唯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发现正确未来走向。
一、我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现实价值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具有诸多现实价值,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以实际操作为支撑,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综合体现,是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同时,创新创业是一项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需要切身投入到实践中去,才能获取相关经验与教训。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能通过发散思维寻找到创新创业突破点[2]。但由于高校课堂通常以书面知识传授为主,使得大部分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有效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以训练项目为基础,注重学生亲身参与,能在实训过程中极大程度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具体操作技巧。此外,大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会遇到诸多问题与阻碍,需主动进行资料查询,以自身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构建相应思路与框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效果,实现自我能力提升。因而,国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以实际操作为支撑,为大学生团队提供实践平台,使其充分投入到创新创业过程中去,进而增强自身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就业竞争优势、开拓创业发展方向的目的。
(二)以计划引导为领航,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是引领行动的核心,是保障前进方向始终正确的关键。德国教育宣言中曾提到教育的目的不应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即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具体实践活动,能为大学生发散创新思维提供广阔平台。同时,在训练计划支撑下,高校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以项目为基础开展针对性创新思维教育,以开放性与多元化的教育课程为核心,为提升大学生思维教育质量拓展途径。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参与到训练计划过程时,能促使自身开放思维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将创新思路与创业灵感融入到实践中,以具体项目为领航,做到敢于挑战权威、突破传统界限,从创新创业角度解决问题并将理论知识延展扩深,从而达到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因而,国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以计划引导为领航,通过切身参与项目进展,使大学生群体充分发挥自身开放性思想与专业学识,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灵活变通能力的目标。
(三)以创新创业为诱导,增强大学生团队协作
协作能力是保障团队稳定前进的前提条件,是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群体在接受高校课程教育时通常为单兵作战,仅需关注自身知识掌握程度,无需考虑他人能力水平。但在步入社会就业或创业后,学生需融入社会群体,需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才能促使自身与团队进步。而大学生在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通常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完成科研项目的调查论证与论文撰写,期间明确项目方向、制定推进计划以及安排成员分工各项工作均需要大学生创新创业团体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生能在此过程中切身体悟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进而能使其产生团队协作意识,强化自身沟通能力与协同能力[3]。同时,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需攻克项目难关,仅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实现科研突破的,团队成员需贡献各自力量,通过合理分配工作充分激发各成员思维闪光点与能力阈值,使其精确完成各自负责任务,并在团体共同深入探讨基础上,达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目标。因而,国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以创新创业为诱导,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使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融入到工作小组中,明确自身定位,进而增强自身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
(四)以深入研究为目标,提升大学生科研水平
科学研究是突破各领域专业上限的必要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方法。与此同时,科研工作又是一项严谨、长期且枯燥的任务,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与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经得住时间与精神等多方面的考验,取得创新成果与突破发现。高等教育作为普适性教育,在科学研究教学方面涉及较少,缺乏针对性课堂教育与系统化培训机制,学生仅能从教师言行与部分培训会议中获取科研知识,使得其整体科研水平较低。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科研学习机会。创新创业项目通常以科研课题为基础,对逻辑思维与严谨态度有一定要求,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需以认真的态势从相关专业知识中挖掘可拓展信息与可开发内容,进而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以及汇报总结等类科研工作完成项目任务[4]。通过以上工作内容的锻炼,大学生能极大程度地接触科研流程,达到培养认真钻研态度、强化逻辑思维意识、磨炼坚定不移精神的目的。因而,国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以深入研究为目标,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深入挖掘项目课题,在实践中锻炼自身逻辑思维、培养严谨态度,从而提升自我科研水平。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历史经验教训
自我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来,诸多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渐渐浮现出来,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学生承压能力弱,创新创业项目无法持续发展
创新创业是一项具有开拓性与创造性的活动,其成功与失败并非必然,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阻碍与困难,且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持续发展状况不如人意。究其根本,是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普遍承压能力较弱所致。创新创业项目在运行初期能吸引大量学生团队积极参与,且此时该群体普遍具有极高热情与强烈自信,能够将项目开题等任务高效完成。但大学生的科研经验与社会阅历有限,其心理结构尚未搭建完成,承压能力有限,当其创新创业团队接触到项目核心部分时,会面临诸多难题,部分阻碍甚至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也无法解决,这就会极大程度地打击学生群体的研究热情与创新创业积极性,进而导致部分团队出现无法定期完成任务,创新创业项目大量夭折的现象。此外,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投入有限,大部分学校仅设置了选修类心理教学课程,未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心理教育,进而导致高校学生整体心理素质较弱[5]。并且由于国内心理咨询大环境较差,部分学生在经历创新创业挫折时,羞于向指导老师、团队成员及专业心理咨询师袒露心声,使得自身压力日益增大,最后演变为无法突破的障碍,进而使得其中途放弃创新创业项目推进,导致训练计划无法持续发展。
(二)指导教师参与度低,未能起到有效引导作用
有效的引导是避免错误与偏差的关键,是提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率与持续性的助推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成员通常由大二、大三在校生组成,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基础,是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主体部分,但由于刚刚接触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学生对项目进展与任务安排了解程度不足,仅依托于学生个体较难完成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因而,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均要求各团队寻找一名专业教师,作为项目指导帮助其认知创新创业,引导其创新创业项目更科学、有序地发展,并在团队推进项目过程中协助其解决知识难点与技术难关。但由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教师通常为任课老师兼任,其仅能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时才能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因此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参与度普遍较低[6]。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虽然能根据自身科研经验与知识储备在专业知识与科学研究方面给予学生一定帮助,但由于其缺乏具体创新创业经验,无法为学生团体提供有效引导。此外,由于指导教师并非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其仅能在自身专业领域为大学生团队提供帮助,无法满足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实际需求,若简单听从教师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初衷与原始方向,进而导致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降低。
(三)相关政策宣传不足,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未落到实处
创新创业作为一项系统、长期且繁杂的活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物力资源才能完成开展过程中的各项任务需求。大学生作为刚成年的群体,并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场所与相关能力,无法依托自身力量将开拓性的思维付诸于实践,其必须依托于国家、社会以及高校资源才能将创新创业项目付诸实践。而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国家愈发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发布了诸多相关政策与方针,并搭建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旨在为创新创业团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必要的资源,进而促进国家创新发展有效前行。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各高校宣传工作方式选择与落实力度各有差异,使得大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不一,部分学生根本未接触过相关宣传教育,从而使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与创新创业专用资金的利用率较低,导致相关政策落实水平受限。此外,部分高校在宣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仅注重号召、鼓励等表面工作的开展,未能将创新创业具体流程传递至学生群体,部分创新创业团队并未详细了解项目计划申报、选题、资金申请以及结论汇总等任务内容,使得其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缺乏科学规划,进而导致大量项目中途中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未能有效落实。
(四)学科专业差距大,无法满足不同团队需求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均为综合类院校,拥有诸多不同的专业学科,且各专业间的学科差异性极强,其相关领域内容与知识架构具有明显界限,非本专业领域人才无法为该行业提供有效帮助。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常基于各大学生团队自身专业建立,其具有明显的学科差异性与专业独特性,各自的推进流程与研究内容具有明显差别,因而不同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需求的资源、指导与政策明显不同。而由于高校在创新创业指导、资金以及政策等方面建设起步较晚,并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扶持体系,因此无法为各类学科团队提供针对性极强的帮助,仅能从流程指引、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简单帮助。此外,各团队需求也会因学生个人选择而产生差异,根据个人目标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可分为就业型、深造型以及创业型三类[7]。当创新创业团队主要由就业型学生组成时,其更加倾向于锻炼自身能力,团队需求则会更加倾向于校企合作等具体实践活动。当创新创业团队主要由深造型学生组成时,则会更加倾向于锻炼自身创新思维与科研水平,团队需求则会向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倾斜。当创新创业团队主要由创业型学生组成时,则会更加注重资金投入与项目可持续性发展,团队需求则会面向政策与具体实践机会。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未来走向
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政策旨在为国家发展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具有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大学生团队协作等价值。但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仍存在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指导教师参与度低及计划无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综上,国家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发展。
(一)构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持续发展观念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存在的意义是为让大学生团体有良好的锻炼机会,因而促使项目可持续化发展能为更多学生提供平台,使更多学生在训练计划中受益势在必行。因此,未来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应以构建可持续发展观念为目标。其一,应当从训练计划组成成员着手,培养其理性的创新发展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项目组成员作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主体,是影响项目持续化发展的核心要素。项目组成员在参与训练计划时要承担心理压力,面对实际困难,其能否形成理性的创新创业观念是影响训练计划走向的关键。高校应当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与性格培养,唯有坚定且冷静的精神才能保证项目长期发展。同时,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当给予项目组成员充足的知识教育与实践训练,使其在具备一定素质时再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其二,应当从指导教师入手,增强其指导水平并转变其指导观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教师作为项目进展的指向标,需起到端正前进方向与及时纠偏的作用。指导教师应当具有足够明晰的发展方向与相关专业知识,在项目进展遇到难题与选择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组员提供确切的引导与帮助。高校则应当主动定期组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与实践,提高其指导能力与具体经验,使其能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
(二)健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保障体系
制度体系是保障活动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系统的发展保障体系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减少不必要的阻碍,有助于项目科学、高效发展。因此,未来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可通过健全项目发展保障体系的途径提升活动质量。首先,应当健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管理制度。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分为高校、省厅、国家等多个等级,其主管单位分别为校教务处、省教育厅以及教育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与时间限制,各级管理出现较多阻碍。为保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质量,应将各高校作为主负责单位,各级分管单位负责监督管控,以校园为依托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其次,应当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激励体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活动,项目组成员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因而,激励机制是保障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关键,高校需健全学分认证制度、成果转化制度以及资金扶持制度等,进而为大学生推进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时间、资金以及目标保障。最后,应当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评估制度。目前,训练计划考核机制主要分为开题审查、中期答辩以及总结汇总三个环节。然而,高校应当融入更为详细的阶段性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拟定退出机制,及时帮助学生团队止损。
(三)建设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综合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分为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当前大部分项目主要进行科学研究阶段的工作,缺少成果转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因而,未来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应当注重建设综合服务平台,为项目研究成果提供转化平台。一方面,应当构建集组织、服务、制度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将训练计划成员、创新创业项目、资金资源等整合为一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相关资讯与信息,进而减少成本消耗,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具体而言,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法规以及流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可依托于各专业实验室等资源建设实践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进而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强化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成果转化服务空间。在“双创”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对创新创业群体有援助倾向,各类企业乐意以资金或场地等形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通过构建校企结合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可靠、有效的成果转化服务。
(四)营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氛围
氛围是激发人们前进与开拓的源动力,是保障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落到实处的关键因素,正确的氛围导向能增强大众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因而,未来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时可从营造实施氛围着手。具体而言,应当营造具有关怀气息的宽容氛围。创新创业是一项具有开拓性、挑战性与不可预测性的任务,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会遇到经验、能力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阻碍,其失败的几率远大于成功,但项目失败并非等创新创业者失败。而当前社会及高校对创新创业认知产生偏差,一味宣扬成功创业案例,忽略了对创新创业失败者的包容与理解教育,无法促使大学生在失败中学习与成长。因而,高校与社会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创新创业项目失败案例,通过新媒体等进行针对性信息传播,营造一种宽容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高校可定期组织校园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实践平台,促使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使其在具体活动中磨炼自身,提高自我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