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1-01-14熊明秀肖泽龙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灌输启发性马克思主义

熊明秀,肖泽龙

(1.湖北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八个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根本遵循。[1]“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作为要求之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深刻审思这一论断“何以必要”的理论逻辑,展望其“何以可能”的实现路径,有利于新时代思政理论工作者明晰责任定位、厘清认识误区,以科学的方法推动高校思政课在实践中改革创新。

一、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何以必要?

(一)坚持“灌输性”是思政理论课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首先,高校思政理论课具有鲜明的阶级特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根本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其他一般的教育活动,其目标任务在于解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2],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178,毫无疑问,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关乎意识形态阵地存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有着鲜明的阶级属性。它必须是为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而服务,必须指向这一真实的“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是所谓的“价值中立”,这是一个不仅不需要隐瞒与回避,而且应该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予以阐发的根本性原则。尽管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在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反映着不同阶级、阶层的的不同利益诉求,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清醒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特性,始终进行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

其次,“自觉灌输”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在《怎么办?》一文中,列宁系统阐发了其灌输理论,面对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自发高潮”,为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工人运动自身各种思潮的斗争分歧,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因其本身的局限性,他们所需要“觉醒”的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这种“极有条理的组织性灌输”就是通过“自觉灌输”来正确指引自发的工人运动。在实践上,它的科学性已经得到历史的检验。除了列宁本身所领导的俄国革命胜利外,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也深谙此法,将其作为广泛发动群众、壮大组织力量和迅速统一思想的重要理论遵循,也由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理论上,有学者也从当代政治学的“政治社会化”、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教育学的“教育发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等理论视角,从不同侧面澄明列宁灌输理论的科学性,拓展其学理支撑,并进一步提出其在指导理论传播、促进价值观整合、塑造共同理想等方面的当代价值表现。[5]

(二)坚持“启发性”是人的发展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必然要求

首先,合乎人的认知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基本遵循。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3]146,进一步来说,人不是抽象的、物化的符号,而是具体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具有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生命”。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能只当理论仓库的“搬运工”,学生也绝非“空空如也”的“集装箱”,必须摈弃机械的“见物不见人”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丰富的精神情感,遵循其由于年龄阶段、知识结构等客观因素影响下的认知规律,把握其可塑性、能动性与渐进性、复杂性交织的接受特点,避免无的放矢,增强用科学规律指导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育手段,才能将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人的道德情感认同,进一步催发道德行为。

其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尽管其实现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条件为前提,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向度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追寻的方向。换言之,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均离不开人类活动本身,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对社会历史规律乃至对自身思维认识规律的深刻把握,都有赖于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受教育者本身的自我建构过程,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到高校思政课来说,就是要注重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反向助推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思维的自主建构过程。

(三)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

首先,“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内容与形式作为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也表征于“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要求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核心在于一定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容“灌输”,内容决定形式,“启发性”要解决的就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手段利于内容本身传播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不难发现,“启发”是“灌输”的必要和有效途径,而“灌输”则是“启发”的最终归宿。只有坚持“灌输性”“内容为王”,才能避免思政理论课空心化、随意化和庸俗化,也只有通过“启发性”才能避免思政理论课教条化、说理化,为学生所疏离和厌恶,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疑问,“灌输性”和“启发性”是一个在内容与形式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运动。唯有深刻把握二者合适的张力关系,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认同感,实现高校思政课政治功能与育人功能的完美契合。

其次,“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是教育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教育活动是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坚持“灌输性”就是凸显思政课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明确了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责任,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领导地位,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坚持“启发性”则是从教育对象出发,注重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实际效果,遵循受教育者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理论自觉到行动自觉。换言之,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探索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正是基于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何以可能?

(一)回应问题:廓清“灌输性”与“启发性”及其辩证关系

其一,要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给予全面科学的阐释。不可忽视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影响下,人们对“灌输”停留在西方教育理论视域下的机械性、教条性、强制性等反人道主义的认知,鼓吹灌输“过时论”“失效论”,片面强调启发式教育,甚至到了谈“灌”色变的境地。殊不知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绝非理论的“硬灌输”,而是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恩格斯曾鲜明指出:“即使掌握了从一个民族本身的生活条件中产生出来的出色理论,并拥有比社会主义工人党所拥有的还要高明的教员,要用空谈理论和教务主义方法把某种东西灌输给该民族,也并不是那样简单的事情”[6]575。在这里恩格斯就深刻阐明灌输的条件性。列宁、毛泽东等人在运用灌输理论时都反对教条化、机械化的的“硬灌输”。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对廓清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科学阐释,反对将“灌输”与“启发”割裂开来、将“灌输”污名化的现象。

其二,要在实践层面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习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7]这一论断深刻阐明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然而,与理论需要所不相称的是,在当下,许多社会科学在受到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论的影响,都宣称自己科学的“价值中立”,思政课以其特殊的阶级属性遭受到许多对其“科学性”的质疑,不少教育工作者本身都表现出不自信。这就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师队伍的自身素养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需要特别注重处理思政课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疏离、理论与实践的反差等问题,尤其是清醒认识外界对灌输“万能论”与“无用论”的偏颇。不仅只是停留在政治认同,更要探清其背后的学理支撑,坚定理论自信,强化自身素养。如此,才能“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二)立足时代:创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育方法

其一,要关照教育对象的时代接受特点,注重创新话语体系。在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必须考虑以“00后”为主的大学生主体的接受特点,遵循时代发展规律,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话语体系。一方面,要致力于学术理论的大众化。要透过历史经验,用活泼生动、“接地气”的话语风格,讲好“理论”的故事,从“人间烟火”中凸显思政课话语的感召力、亲和力,彰显真理的力量。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声。既能从“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等生动实践中提炼对“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等主流话语的“灌”的艺术,也能从引导学生对日本核污水处理、美国弗洛伊德之死、新疆棉花事件中建构自己正确、理性的价值判断,增强“疏”的能力。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若无“愤”和“悱”的状态,便不会产生“启”和“发”的结果,便是这个道理。

其二,要紧跟时代科技发展,善于创新教育手段。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科学的“灌输理论”不等于强迫的“填鸭式”教育,而应该采用柔性的方法。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8]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要善于创新思政课教育的手段。对为青年群体喜爱的短视频、直播互动等网络圈群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积极介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功能,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换。同时,还可以通过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介入与辅助,拓宽课堂中思政课教育的情境、场域,增强受众的多感官沉浸式体验,以更好地助推理论“入脑入心”。值得强调的是,技术始终是手段,切不可舍本逐末,盲目追求教育形式的新鲜,而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三)融入实践:增强“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育效果

其一,要将思政课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体验。恩格斯认为,理论“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6]562他的观点揭示了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体验,即理论灌输应该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柔性灌输”。毛泽东的实践论也强调,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并且有一个认识与实践的反复过程。实践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性,“改变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指针,也必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全面的贯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习总书记提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等等要求,都可谓正当其时,也十分必要。“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9]因此,要不断拓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投身志愿服务,关注基层边疆,开展田野调查、问题收集、人物访谈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并通过辩论、演讲、情景剧、小品、短视频等开放性形式进行自主展示,增强其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中发展深化。

其二,要从实践出发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马克思早期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机械教育观时就曾指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0]这一观点深刻阐明了实践与教育的关系。过度强调思政课的理论教育功能,脱离了社会实践,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要求,也终究有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真谛。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指挥棒”,其评价体系也应该注重从实践出发进行优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好坏评价标准显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停留在几张试卷上的批阅,也要从学生的课堂内外的实践与再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因此,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课堂实践成果,也要兼顾课外实践情况,以“评”促“改”,增强“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灌输启发性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